越是没本事的子女,越爱斤斤计较这些事,子女得意,父母苦不堪言

导语

黄大爷虽然有3个子女,子孙满堂,按道理他应该是安享晚年。然而,最近他却愁眉不展,邻居关心地询问他,他唉声叹气,“人家都说多子多福,但是我现在羡慕只有一个孩子的老人,孩子多,矛盾也多,日子总闹得鸡飞狗跳。”

原来黄大爷和老伴,两人一个月有一万退休金,生活应该是很滋润的,但是两个儿子成家后,全家老小吃住在一起,即使是出嫁的女儿,也是时不时带着孩子回来蹭饭。

儿女们在家长住,黄大爷起初很开心,能经常看到孙子和外孙,但是苦恼的是,儿女们从来不主动上交伙食费。每天两个老人,要准备一大家子的饭菜,还要帮忙接送孩子,每个月退休金都花得精光,后来黄大爷让子女们出伙食费,谁知道他们却因为伙食费的金额而争吵不休。

越是没本事的子女,越爱斤斤计较这些事,子女得意,父母苦不堪言

越是没本事的子女,越喜欢在这些方面计较,让父母为难,这是一个家庭的悲哀。

1. 强迫父母只给自己带孩子

林阿姨当年生下了两个儿子,婆婆对她疼爱有加,孩子们是婆婆帮忙带大,她依然上班,过得很舒服。

多年以后,儿子们先后成家,大媳妇结婚那一年生了个男孩,林阿姨给大儿子带孩子。从宝宝刚出生到宝宝一岁,都是林阿姨照顾孩子。小两口继续上班,有老人带孩子,他们的日子过得蒸蒸日上。

虽然小儿子结婚比哥哥晚,但是没多久,小媳妇也怀孕了,原本林阿姨打算照顾小媳妇,但是遭到了大儿子的强烈反对,“不是还有几个月才生吗?你现在过去也帮不上忙,还不如在家给我带孩子。”林阿姨只好跟小儿子说抱歉,等媳妇要生了,她一定过去帮忙。

越是没本事的子女,越爱斤斤计较这些事,子女得意,父母苦不堪言

然而,等小媳妇生下了孩子,林阿姨想要动身去小儿子家的时候,大儿子却拦在门口不让她走,他愤怒地指责她,“你走了,孩子谁带?我们都要上班,没功夫管孩子,这是你的孙子,你得负责到底!”

林阿姨苦苦相劝,“你弟弟也是我的骨肉啊,我不能只帮你带,不管他的孩子。”

大儿子理直气壮地说,“我不管,我们生得早,你只能给我家带孩子。你敢走,我们就离家出走,把孩子扔给你。”

林阿姨很生气,也很担心他们真的丢下孩子,小两口平时总是吵架,他们真的能照顾好孩子?她舍不得孩子受苦,只好跟小儿子坦白,幸好小媳妇的妈妈愿意过来照顾自己的闺女,否则林阿姨真的是无地自容了,哪个儿子她都在乎,但是最后不得不失言,愧对小媳妇。

儿女越没有本事,才越会把老人当作私有物,只准老人对自己好,只能帮自己带孩子,用孩子要挟老人妥协,却唯独没有体谅过老人的心情,手背手心都是肉,这样只会让老人更加的为难。

越是没本事的子女,越爱斤斤计较这些事,子女得意,父母苦不堪言

2. 计较对父母的付出

崔大爷的女儿嫁到了外地,儿子在大城市工作,媳妇嫌弃崔大爷是乡下人,所以儿子结婚后,崔大爷还是仍然在老家居住。

崔大爷年纪大了,没有办法靠打工增加收入,也没有退休金,所以生活上还需要儿女们的资助。

儿子原本每个月给他两千元生活费,后来媳妇极力反对,生活费降低到了一千元,当儿子得知自己的妹妹,才给八百元一个月,他颇为生气,跟崔大爷大吵一架,“都是你的孩子,为什么妹妹才给八百,我要给你一千!”

崔大爷替女儿辩解,“为了供你读书,妹妹初中已经辍学去打工。如今你妹妹在家带孩子,全家靠你妹夫一人挣钱,即使是八百,也是你妹妹省吃俭用出来的。”

儿子反驳,“我不管,她出多少,我出多少,多一分我都不会出!”崔大爷无奈地摆摆手,疲惫地说,随你吧。

老人辛苦一辈子把儿子培养成人,父母对孩子的付出,是心甘情愿的,当自己需要儿女帮忙时,儿子却要斤斤计较,让父母情何以堪。

越是没本事的子女,越爱斤斤计较这些事,子女得意,父母苦不堪言

3. 盲目攀比,让父母满足自己虚荣心

何大爷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懂事又乖巧,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不需要父母费心。小女儿爱打扮,总是央求父母满足她的各种要求。

大女儿打工挣的钱,用作结婚时女方的回礼,老人一分钱都不用出,出嫁摆酒的钱,也是大女儿挣的钱。大女儿收的彩礼,大部分都给了父母,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小女儿出嫁的时候,男方一穷二白,付不起彩礼。小女儿爱面子,非得要何大爷来赞助。然而,大女儿的彩礼钱,何大爷用来装修房子,已经所剩无几,对于小女儿的要求,他爱莫能助。

小女儿逼着何大爷为她出头,“大姐有钱,你就说你需要急用,让她转钱给你。”

何大爷无奈地说,“我怎么能因为你的事情撒谎呢?再说你大姐怀孕9个月了,她也需要钱生孩子,养孩子啊!”

小女儿撒娇,“爸,你想想办法嘛,女儿不能风光嫁出去,会被婆家人看不起的。姐姐都嫁得这么体面,我要嫁得这么寒酸吗?我不要啊!”

最后,何大爷被迫跟亲戚借了几万元,小女儿顺利出嫁后,闭口不提还钱的事,何大爷每天去打零工,花了一年时间才还清债务,从此之后,对于小女儿的要求,他再也不敢随便答应了。

有些年轻人,自己没有能力,却爱慕虚荣,处处攀比,还要父母替自己承担后果,丝毫没有顾及到,这个过分的要求,让老人经济上难以承受。

4.财产分配上,分毫必争

父母如果生育了多名子女,在财产的分配上容易起争端,子女越没本事,越想多分得财产,寸步不想要退让,即使伤了和气,也在所不惜。

5.推脱责任,不愿意赡养老人

郭大爷有一儿一女,女儿远嫁了外地,只有儿子跟他一起生活。

老伴从小溺爱儿子,凡事都给他准备得妥妥当当,他不用操一点心,但是前几年老伴去世后,儿子身边需要有人照顾,所以郭大爷只好从老家来到陌生的大城市,照顾儿子的饮食。

后来,儿子娶了媳妇,年轻人都不爱做家务,郭大爷虽然是长辈,但是干的都是保姆的活,他们不但不尊敬他,而且在他生病后,把他送到医院,只照顾了一次,就撒手不管了。

每次郭大爷打电话给儿子,他都辩解说工作太忙碌了,实在走不开,最后,还是郭大爷的女儿,千里迢迢赶过来,贴心地照顾了郭大爷半个月,他才慢慢好转。

虽然郭大爷一直为儿子付出,但是扔下他不管的是儿子,最孝顺的反而是以前被自己忽略的女儿。郭大爷出院后,独自回了老家,他跟邻居说,“都说养儿防老,谁知道最后是女儿来照料我。”

赡养老人是年轻人应该尽的义务,但是有些年轻人,只想单方面享受老人的照顾,等到父母真的老了,需要年轻人的时候,年轻人却处处计较自己的付出,甚至推脱责任,置老人不顾,让老人寒心。

越是没本事的子女,越爱斤斤计较这些事,子女得意,父母苦不堪言

结语

母慈子孝是父母和孩子最理想的状态,孝顺的孩子,能让父母晚年过得舒心。

然而,有些子女的做法却背道而驰,他们以爱之名,绑架父母的情感,让父母在经济和生活上默默付出,但是却对父母的财产斤斤计较,不赡养老人,自私自利,目光狭窄,只会占父母的便宜,整天闹得家里鸡飞狗跳,让父母寝食难安。

家庭和睦需要双方的努力,父母并不是儿女的保姆,他们也应该有自己的生活。年轻人要学会独立,脚踏实地,要给自己的孩子树立好榜样,否则老人的今天,就是年轻人的明天。

年轻人日子过得轻松,是因为父母在替我们负重前行,但是父母已经日渐年迈,年轻人要尽量体谅老人,勇敢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让老人安享晚年。

越是没本事的子女,越爱斤斤计较这些事,子女得意,父母苦不堪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