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為文化產業賦能,助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北京:為文化產業賦能,助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說起北京“四個中心”城市戰略定位,大家對政治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都耳熟能詳了,今天我們聊聊文化中心。

提及文化中心,有的人一下子就想到了北京豐富的歷史文化和名勝古蹟,但如果認為文化中心只有這一點就太狹隘了,因為建設文化中心的目標就是將北京打造成為世界文化名城,對外彰顯北京的文化自信,展現北京的兼收幷蓄。

具體來說,我們既要加強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傳承和利用,同時也要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和公共文化服務的發展,達到“讓北京歷史文化享譽世界,讓北京創意、北京品牌、北京style風靡世界”。北京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也擁有旺盛的文化消費需求,這為北京將文化軟實力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奠定堅實基礎。

以政引文,科學研判、精準施策,為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動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了提振業界高質量發展的信心,為2020年北京文旅融合發展注入新活力,北京發佈了《北京市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和市級文化創意產業示範園區“服務包”工作方案》等6項文化產業政策,幫助企業解答了“幹那些、怎麼幹、誰來幹”的問題,幫助企業解決具體困難,給企業發展指明方向。


北京:為文化產業賦能,助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以文化人,打造共同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引領社會風氣和道德風尚。人是社會基本組成,也是社會風氣的引領者。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北京作為首善之區,必須始終堅持正確發展方向和鮮明的價值導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的精神文化正是北京建設文化中心所需要的養分,也是所有首都人民在工作、生活中都應該秉持的一種價值觀。去年,北京以建設北京香山革命紀念地、舉辦新中國成立70週年慶典、召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等一系列活動為契機,深入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活動,以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形式引領首都人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以文惠民,深化文化領域供給側改革,提供優質文化產品供給。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也是文化產業的具體消費者,他們的滿意度和獲得感是衡量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指標。近兩年,市民普遍反映供百姓參與的文化活動增多了,惠民文化消費電子券的發放力度加大了,文化空間邊界拓展了,公共文化資源的開放時間延長了,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爆款文創產品增多了,文化產業和信息化產業的融合速度加快了,全市圖書館實現了一卡通全覆蓋……公共文化服務數量和質量都得到了市民的肯定和認可。

回顧2019 ,北京文化產業蓬勃發展,取得了累累碩果,也為北京經濟高質量發展添加新引擎。展望2020,北京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保障更加精準強勁,發展方向更加明晰,跨門類、跨行業、跨領域融合發展的程度更加深入,可以預見的是,北京文化產業在未來將收穫更多的鮮花和掌聲。


北京:為文化產業賦能,助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