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增收 70名黨員“致富新星”引領示範

“山花爛漫的時節即將來臨,到時候我們的彝家樂生意就紅火起來了。”3月4日,金陽縣熱柯覺鄉丙乙底村黨支部委員、村民監督委員會主任俄地作哈說。

老黨員、老村主任俄地作哈還有一個身份,村裡的黨員“致富新星”。去年以來,為著力破解貧困地區產業發展滯後突出問題,鞏固脫貧攻堅成效、助力鄉村振興,涼山州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力爭用兩到三年時間,培育一批具有示範帶動效應的黨員“致富新星”。俄地作哈就是其中湧現出來的黨員“致富新星”。□本報記者 何勤華

培育黨員“致富新星”

丙乙底村地處10萬畝索瑪花景區的腹地。

2018年,丙乙底村集中安置點修建完成,特別是在“索瑪風情一條街”打造完成之後,村民更加集中,村容村貌也更加整潔有特色,俄地作哈抓住時機開始落實自己的計劃。他把在外務工的女兒俄地洛則勸回家,逐漸發展起集餐飲、民俗、娛樂為一體的彝家樂。2019年,彝家樂純收入就達到6萬餘元,還帶動一戶貧困戶開了個羊肉火鍋店。

鹽源縣2019年重點培育黨員“致富新星”7名,在全縣發展了一批適宜發展、增收效果明顯的新產業。

脫貧增收 70名黨員“致富新星”引領示範

楊通強流轉土地種植的芒果

楊通強就是該縣金河鄉田壩村黨員“致富新星”,他在金河鄉田壩村一組流轉土地20畝,種植芒果1300株,2019年收益7萬元,進入盛果期後年收入將達30萬元。他帶領村民建立鹽源縣雅礱江建林芒果專業合作社,建成芒果交易市場500平方米和100畝芒果標準化種植基地。

涼山州根據38個特色種植、養殖發展項目清單進行項目申請,擇優確定70名黨員“致富新星”,按照“一對一”產業發展臺賬實施動態監測,並探索建立一批適宜當地發展、增收效果明顯的特色產業發展示範點。

帶動產業多向發展

初春以來,寧南縣寧遠鎮塘鞍村的桃花林成為粉色的海洋。

脫貧增收 70名黨員“致富新星”引領示範

寧南縣“十里桃花”景點

桃林的主人叫陳世松,也是一名黨員“致富新星”。去年,陳世松成立旅遊合作社,在桃林間種植蔬菜、葵花等觀賞實用農作物,形成“十里桃花”“向日葵園”等特色景觀。成功舉辦首屆“桃花詩會”。2019年,當地桃花、向日葵等觀賞收益達到了30萬元以上。

涼山州要求,黨員“致富新星”通過發展產業有穩定收入後,要積極分享經驗、傳授技術,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

會理縣關河鎮田房村五組村民吳龍學,2019年被確定為黨員“致富新星”後,獲得1.5萬元資金支持。他帶動田房村村民種植何首烏1000餘畝,在關河鎮種植何首烏2000畝,形成了何首烏種植示範帶,藥材老闆到家門口收貨,村民種植的藥材不愁銷、不滯銷。

在普格縣普基鎮文倡村,2014年,黨員何顯芬和丈夫回村開辦菌業家庭農場,開闢脫貧致富新路子,2019年獲得縣級撥付黨員“致富新星”補助3萬元。文倡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91戶。何顯芬對症下藥,組織貧困戶到自己的農場打工,支付勞務工資,為農戶免費培訓種植技術。她還免費為貧困戶贈送菌種並培訓種植技術,後期回收產品,幫助村民實現產業增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