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男人能否放下“綠帽情結”

中國男人能否放下“綠帽情結”


我曾經在多篇文章中談到了“綠帽問題”,一個粉絲給我留言,建議我不要再強調“綠帽”對一個男人的傷害,而是應該呼籲大家放下“綠帽情結”。


這條留言讓我屏住呼吸半分鐘,為自己擁有這種具備遠見卓識的粉絲而自豪。


我一直不贊成男人看重綠帽問題,卻因為種種顧慮沒有寫成文章。既然有粉絲提出了這個要求,那我不惜冒著被質疑、被謾罵的風險,聊聊這個話題。


1

性道德是雙刃劍


幾年前,我的老家就發生過一起“綠帽殺妻案”:一對年輕夫妻,男人出去打工,回來發現妻子紅杏出牆,他憤而把妻子殺了,結果鋃鐺入獄。


這對夫妻,雙方我都認識。其實,他倆原本關係淡漠,處於離婚邊緣。男人之所以痛下殺手,是痛恨妻子給他戴了綠帽,惹人嘲笑……


外國男人如何看待妻子出軌,我不清楚;中國男人對“綠帽”一貫是諱莫如深的。


愛動腦子的菇涼們可能會問了:同樣都是伴侶出軌,為什麼男人叫“戴綠帽”,被人羞辱;女人卻沒人笑她們“戴綠帽”,反而可能被人同情呢?


因為,“綠帽”在中國不屬於愛情問題,而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


綠帽的起源,最被廣泛認同的說法是,古代妓院的龜公,都裹綠頭巾。人們以此為喻,將老婆出軌的男人視為“戴綠帽”,約定俗成。


在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里,女人一直處於男人的從屬地位,一旦嫁人,就成了老公的私有物品,他人不得染指;如果被人染指,就是男人無能的象徵。


可女人畢竟是人,一個成年女性,有情感需求,有性慾要求,這是天性,也是人性。為了壓制女人的天性,男人發明了“婦德”,並附帶各種殘酷的懲罰措施。


在性方面,婦德要求女人不能跟老公以外的男人有任何性接觸。經過一代一代的奴化教育,不僅男人捍衛“婦德”,女人也堅決捍衛“婦德”。


有一個女人被別的男人摸了一下手,她就把被摸的這隻手砍掉了。男人們把她標榜為“烈女”,仔細想想,這哪裡是烈女,分明是一個最愚昧最可悲的女人啊!


聯想到現代人的握手禮,按照婦的標準,滿大街的女人可能剩不了幾隻手!


男人是不會限制自己的性需求的,不僅三妻四妾是合理合法的,而且還要去逛逛青樓、妓院和窯子,女人真的不敢說什麼。


雖然,閨閣之中,也有夫婿畫眉的溫柔,但那也是寥若晨星;而且老公因此被人非難,不得不辯解:“我K,婚房裡還有比給老婆畫眉毛更不堪的事呢!”


中國男人能否放下“綠帽情結”


性道德自古是約束女人的“道德準則”。在婚姻不自由、女性沒有社會地位的狀態下,性道德確實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女性出軌。


然而,性道德是一把雙刃劍。一旦妻子出軌,老公的臉面就丟光了!


妻子出軌,對於男人而言,會導致社會對他的評價降低,被大家恥笑。


2

女權崛起不可阻擋


兩千多年來,中國婦女一直活得很矛盾,一方面不甘從屬於男人,想要叛逆;一方面出於生存和子孫著想,願意恪守婦德。


所以,不管是“髒唐爛漢”時代,還是南宋理教盛行以後,女人出軌如過江之鯽。


在這裡要說一句,現在的好女人們之所以能夠享受追求愛情的權利,一定要感謝當年那些被沉塘、被騎木驢的騷浪賤們的犧牲。


如果沒有這些騷浪賤,還有青樓、妓院那些小姐們的努力,中國男人是不懂得“愛情”兩個字是如何寫的。


正是這些被世人詬罵的女性,讓男人不得不正視女人的性需求和感情需求。而那些得了便宜賣乖的大文豪,才得以寫出無數傳世的愛情詩篇。


如果女人都恪守婦德,而娼、妓只認錢不認人,那麼男人跟誰談情說愛去?


一個尷尬的事實是,愛情雖然美好,但是至少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舊中國,起源卻沒有那麼光明正大,甚至是披著羞恥的面紗。


愛情觀念一旦產生就像星火燎原,一代一代文人墨客,對愛情的吟詠和歌頌,會讓閨閣之中的女性,對愛情產生嚮往。雖然,她們往往求之而不得。


抱歉!在舊社會,愛情往往以“紅杏出牆”的形式出現。於是,綠帽子滿天飛。


民間女人的紅杏出牆,與其說是為了愛情,不如說是為了個性解放,不願接受被擺佈、被壓抑的命運,雖然仍然可能墮入“西門慶”的轂中,但總算是自願的。


廟堂之上,一些傑出的女性政治家做出了努力,如秦宣太后(“羋月”原型)、胡太后(魏孝文帝祖母)和武則天等人。


不過,以上女政治家全部是憑藉婚姻關係,藉助丈夫、兒子和孫子的名義和權力,實現了個人抱負,而不能像劉邦、朱元璋一樣靠自己創業,打下江山。


所以,儘管她們取得至高無上的權力,卻無力改變整體女性的命運,甚至,她們還是要匍匐在男權的陰影之下,否則就不能成功。


進入20世紀,革/命家們出於革/命的需要,將婦女解放納入了奮鬥綱領。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滅亡後,進入了共/和時代。在某種程度上,不僅是“五族共/和”,而且是“男女共/和”。


到了蔣先生主政,推行新生活運動,規定政府官員只能一夫一妻,不得納妾。


此時,民間尚有姨太太,官員已經不敢公開納妾了,只能偷偷養外室。對於男人來說,或許只是換了一個名義;但是,對於女人而言,這一步意義重大。


等到了新中國,偉人一言九鼎——婦女頂半邊天!


雖然婦女地位在政治上和法律上得到了正式承認,然而在民間、在傳統觀念裡,“男尊女卑”的思想,在短時間內根本無法消除……


3

“綠帽情結”會消亡嗎?


讀到這裡,估計很多人不耐煩了,不是談“綠帽情結”嗎,你扯婦女解放幹什麼?


道理非常簡單,“綠帽情結”的根源在於男權思維,依然視女人為男人的附屬品,大家不把女人出軌視作愛情的變數,而是視作男人的尊嚴被踐踏。


中國男人能否放下“綠帽情結”


女人花了幾千年時間,爭得了自由戀愛、追求愛情的權利,最大的願望是男人忠於愛情,但再強勢的女人也不會把男人當成自己的附屬品。


男人在政治上和法律上步步退讓,但是在生活中,卻堅決捍衛男權不再退讓。不過,這不僅是男人整體上的堅持,也是絕大部分女人的堅持。


很簡單,中國幾千年來都是多子社會(只生一個孩子的歷史只維持了三四十年),女人們只要有生育能力,不生兒子誓不罷休,而且要多生幾個。


那時,絕大部分的婦女是有兒子和孫子的。女兒、孫女會嫁出去;兒媳、孫媳會娶進門,出於子孫考慮,她們都會放下“女權”,拼命維護男權。


女兒、孫女怎麼辦?那就只能教育她們忍耐了。於是,外婆教育媽媽“守婦道”,媽媽教育女兒守“婦道”,代代傳承至今。


時至今日,中國人整體上依然是重男輕女的。咪蒙的助理黃小汙,父母給她哥哥買了3套房子、兩輛車,卻沒有給她片瓦,她回孃家只能睡哥哥家的客廳沙發!


我一個女同事說,她公婆是省機關幹部,對待她老公和小姑子是完全不同的,她都替小姑子叫屈。可她捫心自問,她將來也會把大部分財產留給兒子,而不是女兒。


即使是21世紀,“直男思維”依然是中國特色。維護男權,女人比男人更自覺。


馬蓉出軌了,女人罵馬蓉比男人更積極;相比之下,林丹出軌了,女人罵林丹雖然很猛,卻沒有罵馬蓉那麼起勁,而謝杏芳本人乾脆表示了原諒。


不僅是謝杏芳原諒了出軌的老公,馬伊琍也原諒了,佟麗婭也沒有離婚。


相比之下,王寶寶堅決要離婚,並且得到了萬眾支持。因為,他戴綠帽了;而馬伊琍、謝杏芳們“且行且珍惜”,獲得了大家的理解。


當然,女權主義並不在少數,她們很不爽謝杏芳、馬伊琍和佟麗婭等人不跟花心老公離婚,將她們罵得狗血淋頭,恨不得撕得她們夫離子散。


不得不說,從罵馬蓉到罵林丹、陳思誠和文章等人,雖然是在同一個時代發生的事,期間的差距,對於中國女人來說,走了兩千多年。因為,哪怕是70年前,女人是不敢這麼大範圍內罵出軌男人的,她們只敢罵出軌的同性“下賤”。


時至今日,男人依然視女人為附屬品;很多女性持傳統觀念,依然視男人為主心骨(儘管很多女性已是家庭主心骨),這就使得男人無法放下“綠帽情結”。


對於女人來說,老公出軌,不過是“愛情受傷了”,她本人的社會評價不會降低;對於男人來說,妻子出軌了,就是他的尊嚴被踐踏,導致他被世人嘲笑。


愛情出現問題,是可以修復的;而尊嚴被踐踏,則是難以容忍的,除非這個男人本身毫無地位可言,“只要生活過得去,哪怕頭上掛點綠”。


出軌,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永遠不值得提倡;但是,出軌是無法消除的。因為,道德的作用有限,而且人們的道德感有強弱之分,在實際生活中很難戰勝人性。


哲學家周國平認為,夫妻之間應該原諒對方偶然的出軌。老先生的弦外之音,是鼓勵男人放棄“綠帽情結”,減輕他們的思想壓力。


一個男人能否放下“綠帽情結”,取決於他內心裡是否尊重女性,視妻子的人格跟自己平等。譬如王賡,他不僅是愛陸小曼,更是尊重陸小曼,才能原諒她出軌,並欣然為她跟情人徐志摩主持婚禮。


作為具備西方教育背景的王賡來說,修養、眼界是高於尋常男人的,他更多是把陸小曼的背叛當成愛情問題來處理。他認為在愛情競爭中,自己敗給了徐志摩。


全體男人能否放下“綠帽情結”,一則取決於大眾內心是否承認男女平等;二則取決於男人們是否尊重愛情規則;三則取決於社會整體對人性和道德的辯證看待。


如果父母還是把大部分財產留給兒子,而不是跟女兒均分;如果男人還在要求女人“守婦道”,而自己可以為所欲為;如果社會整體依然認為“婦德”是合理的。那麼,這頂綠帽子,勢必還要困擾中國男人很長一段時間。


不過,讓社會整體上扭轉男權思維,有點難,但是有一個簡便的辦法可行。


如果把“出軌”定性為感情問題,而不是尊嚴問題,更不涉及“被出軌方”的社會評價問題,並達成社會共識,不予嘲笑和譏諷,全社會一起努力,中國男人才可能放下“綠帽情結”,放下心理負荷。


其實,在馬蓉出軌事件中,從公眾反應來看,已經出現某種可喜的變化。


王寶強是大明星,如果不自爆戴綠帽,大家一定誤會他“有名有錢就拋妻棄子”,那他的前途可能就毀了。綠帽事小,前程事大,我相信他是不得已而自揭家醜。


我關注到網上的評論,還有生活中周邊人的反應,雖然有人嘲笑王寶強綠了,但更多人則給了他支持和鼓勵。這說明,人們對待男人的“綠帽問題”,態度在變得友善。


或許王寶強和馬蓉都沒有意識到,他們的家事風雲,居然會具備一定的歷史意義。


讓愛情的事迴歸愛情,不牽扯尊嚴和人格問題,合則聚,不合則散。或許,人間的悲劇會少很多……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