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该不该和儿子媳妇一起住?

bz碧云天


父母该不该和儿子儿媳住在一起呢?

我个人看法:

一、父母与儿子儿媳,毕竟是二代人,生活习惯和消费理念不同,生活在一起,难免发生不愉快,影响心情,不如各自生活;

二、做父母的,毕其一生财力,为儿子儿媳购买房子,满以为他们会心存感恩,殊不知,儿子儿媳并不领情,认为父母为子女是应该的;

三、崽有女有,不如自己有,做父母的,应该体会这个道理。有些老人,为了支持儿子,不惜变卖老屋,最后落得没有安身之处;

四、人老了,疾病多了,总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当然,赡养和孝顺老人是子女应尽的义务,但是现在年轻人,生活压力大,工作不好找,房贷、车贷、子女上学……常常将他们压得喘不过气来。

因此,父母与儿子儿媳不住在一起,儿子儿媳隔三差五回来看望父母,还会显得亲热一些,也没有什么矛盾。


风景这边读好


我2013和老公结婚,刚结婚时我们的婚房还没装修好,给公公婆婆住一下,因为住的地方离单位远,中午不回去,跟公婆的关系比较疏离,一般吃完饭我就进自己卧室了,后边房子装修好后不久就怀孕了,当时我和老公都在上班,就说孩子生下来后婆婆给带,整个孕期就担心以后和公婆住在一起不习惯(当时说好帮我们带孩子就要住一起,两家离得远),后来我们旁边小区开盘了果断又拿一套两室的,就不用担心了,住一起肯定会有矛盾,老公拎的清还好,要是个宝妈男就有你受的了,最好是不要住一起


一凡梓童


我是儿媳,我仅发表我的看法,不喜勿喷

我目前是没有和公婆一起住的,因为年代不同,观念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刚刚结婚的时候在一起住了一年,各种不习惯,不早起,不按时吃饭,有时候有点小浪费,这些在公婆眼里都是无穷大的缺点,婆婆又是那种爱叨叨的人,关键是嘴不饶人,你要是没回应的话就一直叨叨个没玩没了,最后为了大家安好,和老公一商量,就分开住了,其实公婆也没有坏心,他们都是很善良的老人,现在我自己有了孩子了,非常能理解他们。



山西闺女and陕西媳妇


那年我父母的小区暖气管道施工水压小家里温度上不去,我就想让父母来我家里过冬,但是不管我怎么说他们也不来,说平常到我们家玩待几天可以,要是一起住一块大家都会感觉不方便的,我听了最后也没在坚持,那年冬天父母就开着空调度过的。

父母总是不想让孩子有一点麻烦,什么事都为孩子考虑!后来我也想过、其实父母说的也有道理,如果有一天我的孩子长大成家我也不会跟孩子住一起的。

第一,住在一起不方便那是肯定的,比如夏天年轻人大多在家都只穿个内衣活动,要是住在一起那就要注意了,还有洗澡我反正都是脱光了从卧室到洗手间的,就算冬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脱衣服,我感觉在家里这样才放松舒服。

第二,说实话结婚的都知道,特别是刚结婚那几年时间拌嘴吵架那真是避免不了的太正常了,这种情况父母在跟前会很尴尬,父母沉默不管还算好的,要是父母在掺和进来事情就变得复杂了,时间一长婆媳关系容易搞砸,就是明事理的儿媳和父母也有意见不同的时候,作为儿子的角色要相互安抚解释,时间长了也感觉在家里很累。

第三,我认为想和父母住在一起要有个前提,那就是有套复式的大房子上下层、彼此能保证私密性,这样生活在一起也会相对方便。这样话上班忙的时候父母也能给做做饭,帮着带带孩子,说来说去还是需要有一个大房子才行啊,呵呵。唉要想和父母住一起,让父母和老婆方便那就努力赚钱买大房子吧


洛瑜


我家的婆婆既想住在一起,又有钱不愿出,孙女小时也不想带,搬出去另住,看到我们买了房,又想搬回来,说互相照顾。想起来我太厚道了,就认了。唉,一失足成千古恨啊。生活也不讲究,吃饭用筷子在菜里搅和,每顿饭我总是在汤里放个勺子,提醒婆婆不要用自己的筷子夹菜,总是没有悟性,或活得太糙,本来她有哮喘,咳嗽不已,又不自觉,彼此起码的尊重也被生活耗尽。


DXL76


父母和儿子媳妇住在一起的核心条件就是——复杂的婆媳关系问题!

在现在这个非常现实的社会里,强大的生活压力,复杂的婆媳关系中,以我的亲身体会来说,如果能分开住,就一定不要住在一起。

距离产生美,再好的婆媳关系,没有相互的沟通,相互的理解包容,住在一起迟早会出现分歧,矛盾和争吵。因为不管在上一辈和下一辈的生活方式,语言交流习惯,看待问题的事情上,都是有差异性的……

就比如说我吧,15年刚结婚的时候,那时还没有买房,一开始跟父母生活在一起,还是比较可以的,婆媳关系也比较正常。到17年的时候,婆媳紧张的关系就开始凸显出来了,由于老一辈的思想与现在年轻人的思想观念是不同的,婆媳之间出现了冷战,不交流,有什么事情要说的时候,把我夹在了中间,我变成传打问题的快递员。她们之间各的苦恼都会找我诉说,冲我抱怨,有时候我做为一个中间人,我只能选择沉默,逃避。因为我不知道如何去处理这些问题,有时候去帮他们处理的时候,媳妇又会说我什么事情都向着母亲,什么什么的,很苦恼……

在这里我能提的建议是,有条件的能不住一起就不要住一起,让各自有自己的距离和生活空间,这样家庭才会和睦,生活才会兴旺,事业也才会顺心……


刘半拍


这有什么该不该的呢,如果有条件的话,哪一个人不喜欢自己住一个房子,老人也是人啊,也是喜欢住大房子的,人多了住的也没那么舒服……但是我相信,即使没有那个条件,和父母住到一起,也挺好的,年轻人上班回来了,就有个热乎饭吃,不挺好的吗。但所谓的小矛盾,肯定也会有的,只不过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当小辈的就听着就好了,我家就是这样的……我觉得挺好的


一家四口在广东


我觉得越来越多的是90后了,不应该在一起住,经常在一起住会产生很多矛盾,而且自己的儿子夹在中间也很为难,本来现在生活就给了年轻人很大的压力,回家后再处理一些婆媳问题给孩子压力会很大的。本来下班后选择回家可以放松自己不在想职场上的问题,如果回来后听到自己妈妈抱怨自己媳妇的不是,就一个头两个大了,我是一个80后我跟我姥姥一起住,为了方便照顾我姥姥,但是因为我家孩子才一岁就有很多的一言不合就吵架,当然也知道老人心疼孩子,也不想跟老人吵架,但是每天看孩子就很累,而且还要给老人做饭,伺候老人,一日三餐,加上我家孩子是双胞胎,晚上还要起夜给孩子喂奶,很累而且睡不好,老公也没法跟姥姥吵架,有时候姥姥说话也很难听,老公就会数落我,所以我也很为难。我就会跟我妈妈诉说,我妈妈只能安慰。所以我深有体会跟长辈住在一起的不方便。各自分开住,一个星期去一趟,谁也不会挑谁的理而且还多了一份牵挂和想念,一天的时间也就顾不得儿媳妇的不足之处了,只会想年轻人上班吃不好,我们给改善一下伙食。所以如果想有个安稳的日子,父母想有个安稳的晚年就不要跟孩子一起过,有空带带孙子岂不是何乐而不为啊!为了一句家和万事兴,给各自留下一个空间吧!


180斤胖妈的幸福生活


你要是想多活几年,那就下决心守住自已的老窝;你要是甘愿当带薪上门且受气的保姆,就全当我啥也没说。

有些做父母的糊涂就糊涂在错误的认为,你们的婚房是我拿钱买的,我有权住、我应该来住。岂不知,现在的年轻人是这样想的吗?

他们认为,现在都是当父母的为孩子买婚房,你们是该买的!

而且最大的问题是,两代人消费观不同,人生观更不同,年轻人时兴“月光族”,老人却习惯算计着吃、算计着喝,尽量多攒钱;年轻人喜欢睡懒觉,不叠被、不拖地,而老人却天不明即起,咳嗽痨病的去做早饭、去拖地。等等等等。

所以人家年轻人很不情愿的让你住进去了,你却不知趣的当成了自已家,把自已当成了“太上皇”,想一切自已说了算,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了。

所以劝老年同志们,千万别探究“该不该”的问题了,我说该,你去住了,最后搞的人嫌狗臭、不得不退出来,何必呢?给孩子买房,算你尽了“义务”,结婚后就是他们的了,甭说他们不情愿,就是三顾茅庐,我也不去住。去了给他们当佣人,贴咱的钱买了做了给他们吃,一不高兴还甩脸,这不找气受吗?

所以我最后说:不该,不住!因为我想多过两年痛快日子。


峄县西门里老李


父母养大了儿女,到了晚年了,很多都会跟着儿子一起生活,但是这个时候父母最好不要觉得这是自己儿子家里,所以自己想要怎样就怎样。人到了晚年,很多事情都应该看开了,自己过得舒心又不给儿子儿媳添麻烦,这是最好的结果,儿子毕竟已经结婚有了自己的家庭,父母和儿子儿媳之间的相处,也应该是有距离的。老了和儿子一起生活,把这3个原则记在心里,晚年生活会更舒心,也不用发愁婆媳关系相处不好的问题。

教育孩子的事情和儿子儿媳统一战线

老人跟着儿子一起住,往往就容易因为孩子的问题和儿子儿媳发生矛盾,老年人和年轻人教育观念不一样是一回事,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很多人到了晚年以后总是会忍不住的去你溺爱孩子,不舍得孩子吃一点苦受一点罪,但是这样对于孩子来说,却未必是好事。

所以如果老了和儿子一起住,老人最好能把这个原则记在心里,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什么时候都要和儿子儿媳统一战线,他们教育孩子的时候别拦着护着,别和儿子儿媳唱对台戏。这样做,对自己,对孩子,对儿子儿媳都更好。爷爷奶奶再疼孩子,教育孩子的问题还是要听父母的。

儿子儿媳夫妻之间的事情不参与

即使是住在一起了,那么肯定有机会接触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的老人看到吃过饭后儿子洗碗可能会心里不舒服,说是哪有让男人洗碗的道理,奉劝老人一句,如果真的和儿子儿媳一起住,这样的话最好别说出口,儿子儿媳之间的这种家务事,最好也都不参与。时代不同,人和人的思想观念不同,小俩口之间日常相处的事情,老人最好不要放在心上,更不要想着他们能够按你的方式来,想要来插一手。除非是儿子儿媳是真的不靠谱不像话,其他都别管。

是是非非别放心中,吃好喝好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其实人到了晚年,这一点是最重要的,不管和谁住都一样。本来老人就身体更虚弱,如果想得多了负面情绪多了或者是睡不好了,身体健康很容易就会受到影响。到了晚年,自己健健康康的少点病痛,少麻烦别人一些,这是最好的状态和方式。

以上的这3个原则,不是说要老人辛苦了一辈子还要忍气吞声的生活,而是这些不该自己管的事情不要管,把自己的身体顾好,这是生活的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