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帝王善于写诗?

洪浩江苏南通


历史有那些帝王善于写诗?,中国历史能写诗词的帝王确实不少,而且有些帝王,虽识字不多,但几句诗却可流传千古。例如汉高祖刘邦论出身大概算个小官吏吧,论学历相当个小学生吧。但却是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伟大开拓者之一。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军事家,对汉族发展,对中國统一和强大有突出贡献。“大风起兮雲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流传千古。

曹操,李世民等等也都有著名诗篇。曹操《龟虽寿》虽也流传千古。但应该说只是写诗,谈不上善写诗。乾隆写诗不少,但水平一般,也不能说善写。

真正能称善写诗词者唯有南唐后主李煜,可以说天才与庸才,成功与失败,君主与词宗集于一身的的历史人物。身为亡国之君,治国是失败的;。做为风流才子,他却留下不朽词篇,而博得“千古词帝”美称,因此善写诗词者,唯南唐后主也。


老兵4200


历史上的皇帝,写过诗的有很多,但要说善于写诗的,却屈指可数,其中,我最推崇武皇帝曹操,虽然是被追认为皇帝的,但本身也是开国的,是可以被称为皇帝的。

读曹操的诗,可以感受到他那种雄视天下的气魄和他对世事的感叹。魏武挥鞭,横槊赋诗。闭上眼睛,我仿佛回到了汉末,看着各路英雄争霸天下。这种感觉,是读正史不曾有的体会。这是曹操诗词的魅力,一首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你是否体会到了人生苦短,壮志未酬?一种急迫感涌上心头。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你是否体会到了曹操一统天下的豪情壮志?

早年讨伐董卓的时候,曹操写道--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看到受苦的平民百姓,曹操悲痛万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对于大汉王朝的衰落,曹操痛心疾首--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曹操的人生,全在诗里了。

谢谢阅读。


木子树下看历史


冠军

南唐后主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或称李后主,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徐州彭城县(今江苏徐州)人,南唐末代国君。

在中国历史上,因为一首诗丢了脑袋的皇帝,恐怕他是独一份,南唐灭亡后,李后主被封为违命侯,但实际为软禁,在这种郁闷的生活中,又颇有才华的李后主又按捺不住了,写下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首词《故国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张口就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接着写道,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末尾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墙内写的词传到了民间,那时的词可以合乐传唱,当时宋太祖已去世,宋太宗赵光义有些坐不住了,扰乱民心啊,以此为理由,杀了一代词圣李后主,随他而去的,还有他那难舍难分可爱漂亮的小姨子小周后,可悲可叹!

李后主身为一国之君,治国远不如写词,当时活的潇洒,一言不合就通过诗词秀恩爱,和小周后,就等于姐夫和小姨子戏闹,那首 《菩萨蛮 》中写道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活脱脱一个私会,那时没有手机,但古代有个重要的角色,丫环,就起了月老的作用,这是个夜间,私会尽量别被多人看见,或者也羞涩,为了不出声音,小周后把鞋脱了拿在手里轻轻走据说古时女人的三寸金莲会使男人流鼻血,李后主用情深不深,半夜辛苦去约会,李后主用心到位不到位,观察够仔细,写的够形象,生动。

亚军

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谥号武皇帝(魏武帝),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是曹操《短歌行》里的名句,这句话谁最喜欢,酒鬼,谓之酒文化,顿时,这酒喝的高大上,喝的有内涵,喝的风骚。殊不知后几句才暴露出曹操这位用人专家的心声“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综观其一生,曹操爱才惜才,无论是在长板坡想生擒赵子龙,拒绝部下用弓箭射杀赵子龙,还是对关羽的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无不流露出曹操爱才惜才,用人尽致,堪称现代人才资源的鼻祖。“老骥优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是曹操《龟虽寿》里的名句,写出了曹操做为政治家军事家的志向和决心。年龄不是问题,只要有理想,肯去奋斗。遥想古代三十而立,就按居有定所,现在三十岁能买一套楼房的也只是一部分人,生活尚未满足,同志仍须努力呀。“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曹操《观沧海》的名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别不复返”这是燕太子丹送别荆轲刺秦王的诗句,同样在水边,和曹操的豪迈自信没法比,做事情首先就需要自信,1954年,毛主席在北戴河更是因喜爱曹操的《观沧海》写出了《浪淘沙·北戴河》“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是何等的豪迈何等的自信!

季军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本名杨英,小字阿摐,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隋朝第二位皇帝(604年—618年在位)隋炀帝一直背负着弑兄杀父的恶名,但京杭大运河是其杰作,比这个一点不差的便是他的《春江花月夜》,“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月满花正开,海天一色,充分表现了杨广的得志,刚刚册封太子,爱江山更爱美人。同时也直接影响了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和张九龄的《望月怀古》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这是杨广《饮马长城窟行》的首句,能把自己的文治武功具体写出来的帝王廖廖无几,长城的作用在于抵御外侵,铁马冰河,让西域各国俯首称臣,杨广的功绩再一次高调飘过,开通丝绸之路,举办万国博览会,堪称现代各类博览会的鼻祖。

第四名刘邦,所作《大风歌》区区三句话,就把自己的内心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那就是一起守好大汉江山,求才若渴的愿望,想想老刘确实是一顶一的用人高手。第五名,乾隆,他写下的诗的数量在帝王中是第一名,可惜质量不行,把诗词这种阳春白雪当成东北生菜蘸大酱,说成是自娱自乐也不为过。







明月明朗明空明天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间,可谓是各代人才辈出,有很多历史名人创作了数不胜数的经典著作,而且各代皇帝在诗词创作中,均有其风采。

说是最善于写诗词,我们第一反应是乾隆帝,康熙爷,他们一生创作数不胜数,但是有才华不看数,在于质量,其实最有才华的另有其人,下面我们来看看。


第一位:

汉高祖刘邦,他其实是市井无赖出身,然而在功成大业,荣归之时,又想起天下初定,江山未稳,用一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表达出求贤若渴,稳固江山的需求与决心!他的经典作品《大风歌》也是流芳百世。


第二位:

魏文帝曹丕,在历史中是耀眼的存在,虽然还迫害过亲兄弟曹植,而且政治成就不佳,但是不得不承认是在文学成就很高,很有才华。曹丕的经典著作《燕歌行》,便是最早的最完整的七言诗,在诗词领域给后世就下了突出的贡献。

第三位:

南唐后主李煜,善于诗词书画,在小时候便自号艺名,以“钟峰隐者”“莲峰居士”自称。他的经典著作如:《清平乐》,表现了作者思念亲人,触景生情,《子夜歌》,表现出李煜及时行乐,不与纷争的心态,《虞美人》,被贬后创作,表达思念故国之情。还有很多经典诗词。

小编觉得,古代最能善诗词绘画的皇帝当属李煜,经典作品数不胜数,也是一位有胸怀,有境界的皇帝。

那还有哪些有才华的皇帝,欢迎大家讨论。


中国历史谈


我看昨夜梦回前辈说得很好,但是乾隆是勤于写诗,而且还真是笔耕不辍,完全可以开个班——诗歌速成班。甚至可以出本《写诗,并不是你想的那么难》。那么哪些帝王善于写诗呢?

一、李煜

论诗歌才华,堪称帝王朋友圈里排名第一,尤其善于写词,人称“千古词帝”。很多人给他的评价是做皇帝不行,吟诗作赋确是一流。确实,李煜的诗歌自古以来广传颂。诗歌也是来源于生活的体验,正是处在五代十国那个历史背景下,特别是被赵匡胤灭国之后,李煜的诗歌内涵才得到一个升华。他的诗分两种,当皇帝时,男女情爱,风格柔靡;做了俘虏后,抒发亡国之痛,意境深远。没有亡国经历,他也写不出《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这样的佳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二、曹操

严格意义上来说,曹操并不是帝王,毕竟他没有称帝,一直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他的诗词才华却实在值得一说。李白有诗云: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就是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其才华不在建安七子之下,甚至更胜一筹。曹操的诗以四言为主,抒发自己的胸怀壮志,读起来朗朗上口,意气风发。特别是《观沧海》《短歌行》《龟虽寿》,千古流传,脍炙人口。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三、曹丕

说说曹操的儿子曹丕,这可是真正的帝王。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给曹丕造成一个很不好的形象,嫉贤妒能,气量狭小。实际上,曹丕自幼好文学,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流传至今的几十首,曹丕著有《典论》,当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其才华名声虽不及父亲和弟弟,但也是建安文坛不可忽视的一位诗人。

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四、赵佶

说赵佶可能大家不太熟悉,说起“道君皇帝”宋徽宗大家会比较熟悉一点。一个比李煜还有生活经历的皇帝,除了和李师师那些香艳的往事值得一说,赵佶的文学造诣和绘画书法更是一绝。宋徽宗对绘画的爱好十分真挚,他利用皇权推动绘画,使宋代的绘画艺术有了空前发展。 他还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浑身上下散发着艺术家的气质。尤其是在北方做俘虏的经历,让他真正体验到天上人间的差距,这段时期写的诗,感受江山巨变,催人泪下。

在北题壁

彻夜西风撼破扉,

萧条孤馆一灯微。

家山回首三千里,

目断天南无雁飞。

五、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那首《赐萧瑀》更是千古流芳,意味深远。

赐萧瑀

疾风知劲草,

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

智者必怀仁。


顾空城


写诗?

题主说的是“写”,至于好不好,咱们咱不去管,那么最善于写诗的帝王,非乾隆莫属。

啥?乾隆!

对的,就是那个满清的乾隆。

乾隆的江湖外号很多,比如弹幕始祖,盖章狂魔,红底小碎花之父,牛皮癣达人等等。

但是,他最自傲的,应该是写诗了。

乾隆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活了八十八岁,总共写了四万三千首诗,平均一天1.3首。

再来对比下。

正所谓唐诗宋词,唐朝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巅峰,《全唐诗》收录两千多名诗人,总共四万八千首。

乾隆一人,就快赶上了。

厉害吧,牛叉吧。

厉害个叉叉!

四万三千首,能够称得上经典咏流传的,竟然一首都没有!

当然,也不能这么说。

网上乾隆有一首诗,算得上“经典之作”。

《咏花》

一朵两朵三四朵,五朵六朵七八朵。

九朵十朵十一朵,飞入草丛都不见。

可惜,这是假的,不是乾隆所作。

原作是郑板桥:

《咏雪》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


但是,既然大家已经把《咏花》归类给乾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乾隆的诗,真的很一般!


昨夜梦回


历史上要说那些帝王善于写诗看肯定就属李煜和曹操了。这两位帝王诗赋众多,我相信大多数人看到这个标题心中的第一答案就是他们两位大文豪了。



南唐后主李煜

他在治国方面实在是一塌糊涂,整日不问朝政只管吟诗做作赋,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他的诗词我们在上学的时候都有学到过。我们大家都听过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出自李煜的《虞美人》;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出自李煜《相见欢》。李煜一生作过非常多的诗词。充分的向我们展示了李煜非凡的诗歌天赋。他那精妙绝伦的诗词我们现在都能随口到来。但是他不该忘了自己也是一个皇帝,他不是一个好皇帝,但李煜是一个好的诗人。

魏武帝曹操,

曹操死前并未称帝。魏武帝是他儿子曹丕称帝后给他追封的谥号。曹操生前挟天子令诸侯,青梅煮酒论英雄,看不上天下的其他人。虽然不是皇帝但胜似皇帝。相比于李煜,曹操绝对全面发展,治国作诗都是厉害的人物。曹操的诗我们可能了解的更多:《龟虽寿》、《观沧海》。曹操的诗词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慷慨悲凉,气势冠绝古今。一生诗词数量众多。



我感觉历史上的帝王其实很多都善于写诗,但尤其以李煜和曹操比较有名。他两人一生的诗赋众多,并且还很又名,为我们大部分人所知,所以要问那些帝王善于写诗,他两个绝对名列其中。


神都醉仙美


诗词皇帝前三甲

1.状元王: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诗词造诣尤深,以词的成就最高。以国破亡国为界分为两个创作阶段:前期主要反映皇宫生活以及男女爱情;后期反映灭国的悲伤,创作意境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其《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传唱至今。但他统治国家的能力指数太低,终至灭国。

2.榜眼帝:魏文帝曹丕

三国时期魏国开国皇帝,在诗、赋、文学成就突出,最擅长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建安三曹”。更为值得称赞的是文学素养极高,作品《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系统性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绝对称得上兼具称雄治国和文彩的全能型帝王。

3.探花帝:北宋徽宗赵佶

赵佶有很高的书画和诗文造诣,代表作《小重山》、《念奴娇》等。值得一提的是这位皇帝可以说是文艺型皇帝,最为显著的艺术成就是绘画和书法,画花鸟画自成一体,颇有成就;自创一种书法字体“瘦金体”,在书法史上落下浓浓的一笔。但是,治国理政能力太差,统治期间危机四伏, 农民起义不断,终被金军掳掠北上。

另外,曹操没有称王称帝,不符合要求;乾隆皇帝的诗词作品重数量无质量,流传作品较少,仍然上不了榜单。


历史隐士介子推


隋炀帝杨广。就是那个修大运河的所谓“暴君”。

大家都知道《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佳作。更是有“孤篇压全唐”的美誉,但“春江花月夜”这个名字,却不是他首创。第一次以这样美的名字写诗的是隋炀帝。

春江花月夜 其一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春江花月夜 其二

夜露含花气,春潭漾月晖。汉水逢游女,湘川值二妃。


潮水带星来二句,和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气势何其相似。

内容看上去并无新意,其实颇有些刚健的佳句,讲究对仗和声韵和谐,雅味正声。风格是丽而不艳,柔而不淫,有正言之风,雅语之气。

为何要这样说呢?因为汉代以来,大赋、骈文追求辞藻,有实质性内容的诗文的市场并不好,特别是南北朝以后,宫廷享乐的淫词艳语越来越多,这一点看看文学史就知道了。

单从这首诗来看,确实是佳作。



墨含章


历史上有哪些善于写诗的帝王?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吧!

要说到善于写诗的帝王,其实有很多的帝王都爱写诗,也写了很多的诗词。

我认为这其中最负胜名的,就是南唐后主李煜了,一个亡国之君,一个被帝王事业耽搁了的著名词人,

他的那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旧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为世人传唱,流传干古!他的词作,前期倚丽柔靡,带有很重的后唐"花间派"的习气,后期多凄凉悲壮,意境深远。成为宋初"婉约派"的开山之祖,被后世尊为"千古词帝"。

我推崇的另一位帝王,就是魏武帝曹操。一代枭雄,一生南征北战,其诗歌的成就也是造诣非凡。曹操的诗歌朴实无华,不尚藻饰,气韵沉雄,慷慨悲凉,其代表作之一就有我们熟知的《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汉星灿烂,若出其里。

幸基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诗,气势磅礴,意境悠长,将自己一生的伟大抱负,雄阔的胸襟融汇诗歌中,借大海的形象完美的表达出来。在中国古代文坛占有一席之地。

还有一位会写诗的帝王就是乾隆了,

他的诗作不是很著名,也没留下脍炙人口的作品。但据查,他一生共写诗三万三干多首。从数量上来说远超多产诗人陆游。从数量上来说,都可以评上"世界吉尼斯记录"了,可见这位帝王也是很写诗的了。

还有很多会写诗的帝王,请大家不吝笔墨在评论区补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