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統治的癥結在哪裡?

鵬友程


封建統治就是一個組織,名字叫“統治階級”,

他們為了利益苟合在一起,共同剝削壓迫百姓,

但是,他們並不是志同道合的,

他們內部互相傾軋、互相欺騙,

但他們有時候“很團結”,那就是被統治階級反對他們的時候,

他們寧予外族,不予家奴,

對外族很大方,對家奴很刻薄,

當外族入侵的時候他們卻變得很軟弱無能,

所以,封建統治的尾巴都不會很長。

因為他們遠離了人類現代文明。


財經耕耘客


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一般人很難回答,但是有一個人,他沒有正面回答過這個問題,但是在多次談話和著作中都從不同層面談及這個問題,或許從他的語言中我們能找到最終答案。

這個人就是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

從革命一開始,在大部分高層人士都認為應該複製蘇聯“十月革命”模式進行革命、在城市發展革命的時候,只有毛澤東把目光放到了農村,放到了農民的身上。

與其他留學蘇聯的同志不同,在解放之前的毛澤東從未離開過中國,他在求學期間曾經走遍中國很多個省份和縣城,再加上從小喜歡讀歷史,沒有哪個人比他更瞭解中國,也沒有哪個人比他更懂得如何讓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大地上生根發芽。

在1919年,在《民眾的大聯合》一文中年輕的毛澤東就用通俗的話語揭示了封建王朝的問題所在:“種田的諸君!田主怎麼待遇我們?租稅是重還是輕?我們的房子適不適?田不少嗎?村裡沒有沒田作的人嗎?這許多問題,我們應該時時去解答。”

農民問題,就是當時整個中國的革命者和知識分子都沒有關注到,而只有毛澤東關注到了的大問題,也是幾千年封建王朝一直存在的癥結問題。

毛澤東曾經指出,“歷代的造反和革命,每次都是以農民暴動為主力。”深諳歷史的毛澤東非常瞭解封建統治的發展規律,一個王朝結束了,是農民打敗了地主階級,而戰勝的農民階級迅速成為新的地主階級,一切都沒有根本性的變化,所以中國也一直在固步自封,沉醉在自己的強大之中,直到清朝末年西方列強用大炮敲響了我們的大門。

1936年,毛澤東在延安會見《西行漫記》的作者斯諾時說:“誰贏得了農民,誰就會贏得中國,誰解決了土地問題,誰就贏得了農民。”

正是由於具備這樣對祖國深入的理解和超凡的抽象能力,以及對整個歷史發展變化的高瞻遠矚,毛澤東從革命一開始就抓住了中國的重點,農民和土地問題,他把農村作為革命的主戰場,把土地問題當作革命的根本問題,他致力於剷除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專制統治的社會基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星星之火,何以燎原?抓住了中國歷史的癥結,才能把握革命的根本。從未留過學的毛澤東,他的眼界超越了任何一個在蘇聯和法國近距離接觸馬克思主義的馬克思主義者,因為他更加了解中國。

所以,對我們而言,首先要了解我們的祖國,這個有著幾千年文明歷史的偉大國家,與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同,也是任何一個別的國家所不可能真正理解的。

作為一箇中國人,如果連自己的祖國都沒看懂,那麼又怎麼去懂這個世界呢?


歷史有趣兒


封建的內核是專制,即權力者就是法律,規章。就算制定好了法律規章,權力者眼一撇,就執行不下去,而他眼一瞪,沒有規章的也是規章。

沒有權利制衡,權力者天馬行空般的隨意,這就是封建。


落地的果子


認為領導是好人,沒有制度監管。結果,領導全部變壞人,社會全面腐敗,走向滅亡!


依紅偎綠61087256


不用多說,癥結就是家天下,獨攬權力,違背文明發展,所以,必然消亡。只有把國家權力給予人民,讓人民選擇,那麼,國家才能持續健康發展。


和好和好


封建制度現在有兩種含義,狹義上指分封制的社會結構,這種提法最早是指西歐中世紀的國家結構,中國夏商周先秦時期也存在類似的制度。而廣義上的封建社會則是由馬克思定義的,指的是以地主階級剝削農民為經濟基礎的社會形態。

一般我們認為的封建社會都是後者,即中國從戰國時期開始,隨著農耕和鐵製工具的普及,井田制逐漸瓦解,越來越多的土地私有化,新興的地主階級開始出現,中國開始邁入封建社會時期。

儘管封建社會在中國一直持續了兩千多年,但是我們發現,如果將西漢和東漢、北宋和南宋分開計算,沒有一個朝代可以超過300年。中國歷史一直處於封建王朝興衰的輪迴之中。那麼,封建制度到底有哪些癥結呢?

一、 小農經濟的脆弱性

封建制度體現在經濟上就是以家庭為單位的小農經濟。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雖然可以擁有自給自足,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高等優點,但是也有不可忽視的缺點。

首先就是分散程度高,無法發揮大規模生產時的規模經濟效應,生產效率低;其次封閉性高,以家庭為單位之間的生產無法相互交流,造成技術、勞動力等因素無法得到有效地傳播或配置。

最致命的缺點就是其脆弱性,每家每戶的體量小,抵禦風險的能力很差,一旦遇到災年,就會有無數人挨餓受凍,流離失所,為求活命只能賣地甚至賣兒賣女。大量的流民往往形成農民起義的源頭,而災年也助長了土地兼併,威脅著封建王朝的統治基礎。

(清末災民衣不蔽體)

二、 生產力的限制和不斷增長的人口之間的矛盾

翻看中國歷史,任何朝代開國之初,由於戰亂之後人口大幅減少,每個人都能分到很多土地,老百姓日子過得都不錯。

但是隨著時間推移,有限的土地逐漸跟不上人口的增長速度,就會引發饑荒。老百姓吃不飽飯,還要交各種苛捐雜稅,活都活不下去,當然要發動農民起義了,企圖推翻舊王朝。

另一方面,伴隨著土地不斷地兼併,國家稅收的主要徵收對象自耕農不斷減少,從而導致國家稅收減少。

為了彌補損失,國家只能繼續加派賦稅,加速了剩下的自耕農破產,土地兼併更加嚴重,封建王朝陷入惡性循環,這也是王朝末期起義頻發的原因之一。

清以前的讀書人,秀才以上就有特權,甚至舉人不用交稅,這種無腦操作的規定,導致有田的農民把田契掛靠在舉人等,有功名的地主豪強名下避稅,進一步加劇土地兼併。

(李自成農民起義)

經過戰亂和饑荒後,新王朝人數大幅減少,土地矛盾得到緩解,社會就會繼續穩定發展,人口又開始逐漸增多,又會陷入怪圈,從而週而復始。

雖然整個封建時期,人口長遠看是逐漸增長的,但是主要是因為生產力的進步,比如化肥的使用和土豆地瓜這些高產作物的引進。但是這些只能緩和矛盾,不能根本解決這個怪圈。

打個比方就是生產力是個蓄水池,不斷增長的人口就是池子中的水,池子擴大一些,也只是容納的水多了一點,只要人口沒有達到增長極限,池子早晚還是會被撐破。所以,清朝時期已經有四億人口之多,但是民眾的生活依然困苦。

只有技術的進步與人口增長同步,才能徹底解決這個怪圈,現代農業的優質雜交水稻,強大的耕種機械,養活了14億人口。

三、 皇帝不受約束的權力

封建社會是中央集權的專制社會,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絕對權力。任何不受控制的權力都是放出籠子的猛虎,更何況以世襲製為基礎的皇帝接任制度,根本無法保證繼任者的能力可以勝任治理國家這個重大使命。

(清雍正劇照)

於是乎,我們常常看到有能力的皇帝在位時,勵精圖治,休養生息,開創一時之盛世;昏君暴君當道,或橫徵暴斂,或沉迷享樂,以至於民不聊生,天下大亂。因此,國家能不能興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皇帝是不是靠譜。

本來,儲君的選擇範圍已經有限;為了減少皇位爭奪,封建社會大部分又提倡以嫡長子制度為主的宗法制度,而不是選賢立之,更加不能確保新皇帝的治國能力。

歷史上,戰國時期秦國連續出了七個明主,終於在秦始皇時期一統天下,建立不世之功勳,這是非常難得的現象。但就算是這麼多代的積累,也敵不過一個暴君胡亥的折騰,結果大一統的秦朝二世而亡。

(胡亥劇照)

最極端的負面例子就是北齊,連續六個皇帝都是瘋子,讓後世史學家高度懷疑這家人有精神疾病。而明朝儘管有成熟的內閣集團處理政務,但是嘉靖和萬曆兩個懶政的皇帝多年不上朝,還是極大地損耗了明朝的國力。

所以,封建社會一個很大的癥結,就是皇帝的個人能力與其不受限制的權力之間的矛盾。以人治代替法治,必然會成為封建社會發展的極不穩定因素。

為消滅這種不穩定,近現代有人提出分君權的君主立憲制,把君權從一個人手中解放到一部人手中,選一個最出色的人做首相,並規定任期,一旦這個首相在任期表現不佳,可以趕他下臺。所以現在的英國、泰國、日本等國家就是歷史上遺留的君主立憲制。

四、 腐敗現象屢禁不止

腐敗現象一直是各個朝代頭痛的問題,歷史上很多皇帝都曾整頓吏治,設立各種監察機關,但都收效甚微,貪官汙吏很快又死灰復燃。

明朝的朱元璋因為草根時期的親身經歷,極度痛恨貪官。等他當了皇帝后,規定所有官員貪汙超過60兩銀子就要被處死。在位31年,朱元璋總共殺了15萬貪官,其中僅郭桓一案,就殺了好幾萬人。

《明史》:“郭桓者,戶部侍郎也。帝疑北平二司官吏李彧、趙全德等與桓為奸利,自六部左右侍郎下皆死,贓七百萬,詞連直省諸官吏,系死者數萬人。”

雖然朱元璋的殺戮起到了一定的震懾作用,但是遠未從根本上起到反腐的目的,貪官簡直是野火燒不盡,錢風吹又生。

(貪官劇照)

究其原因,還是封建社會以人治代替了法治。雖然有吏部負責官員的考核,但是很多高級官吏的任免和升遷完全依靠君主個人的認識水平及其好惡喜怒,進而影響整個考核制度的公正公平。

因此,我們常常可以看到,皇帝比較開明時,考核制度常常能得到較好地執行,吏治就比較清明;反之,當皇帝昏庸無能時,考績制度就形同虛設,吏治就比較腐敗。尤其是黨爭橫行,朝堂上烏煙瘴氣之時,下層官員更是肆無忌憚地貪汙受賄。

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乾隆與和珅。因為和珅辦事能力強,又善於揣摩乾隆的心思,乾隆對他貪汙的事情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後來更是同意了和珅弄出的“議罪銀”制度,允許官員用銀子折罪。結果就是吏治崩壞,官員大肆貪汙受賄。

堵不如疏,貪慾是人類根性,是不可能根絕的,所以香港等相關地區,採取設立廉政公署監督,也有些設立養廉銀製度,但是依然不可能解決真正的問題。鄙人以為,所有財政清單透明,全民監督才能真正根絕腐敗。

五、 思想的侷限性

封建社會時期,為了便於統治,統治階級常常對思想進行管制。從秦始皇時期的“焚書坑儒”,再到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都是加強思想、文化控制。

而清朝時期,為了製造恐懼,防止漢人反抗,更是大興文字獄。據《清代文字獄》一書統計,清朝光乾隆一朝就有約140宗,嚴重禁錮了當時人們的思想。造成魯迅筆下麻木的清末民國人形象,搞得他憤慨的棄醫從文。

所以,整個封建時期,再也見不到春秋戰國時期百花爭鳴的盛景,中國近現代的思想啟蒙運動也落後於西方。

時代在進步,民智進一步開發,不斷推動技術進步,舊有的體制不斷推陳出新,以適應更好的時代,從石器時代的原始社會、青銅時代的奴隸社會、鐵器時代的封建社會、到工業時代的現代社會,無不是為了適應時代。

《易經》說:變則通,不變則死。萬古不易!

歪眼小史


剛日讀史


一個官要娶10個媳婦,100個長工伺候,1000個農民養活,他們很會生娃,子女還世襲罔替,各有封賞,試問這樣的王朝和平個兩百年,統治階級群體越來越龐大該怎麼養活?這就是癥結。


風雷雲羽


題主說封建統治的癥結,應該是指這種統治制度的弊端吧,封建統治的弊端有很多,主要是以下幾點:

  • 皇權專制

封建社會是中央集權的皇權專制制度,權 力主要集中到皇帝一個人手中,導致很容易形成暴政和腐敗,阻礙歷史的發展。我國古代的幾次大規模農民起義無一不是由於專制腐敗造成的,秦朝的暴政致使陳勝吳廣農民起義,宋朝的腐朽引發浙江方臘起義,清末的專制與腐敗引發了太平天國運動。

  • 思想上的專制

封建統治下的思想統治更是嚴苛,表現為獨尊一家,如秦朝時期焚書坑儒,獨尊法家。漢武帝則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明清時期用文字獄、八股取士等禁錮人們的思想。這無疑都是為了集中皇權,嚴重阻礙社會的進步發展。

  • 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發展

封建社會末期產生新興資本主義萌芽,專制的封建統治毫無疑問會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以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這使得經濟發現緩慢,民族資產階級壓力巨大,社會向前邁進艱難。

封建制度的弊端主要表現在以上幾點,但歸根結底是皇權專制的結果,由此,封建制度的癥結可以由兩個字概括――專制。


觀今昔


關鍵的問題就是所謂的恩出自上,直白點就是皇帝有絕對的人事任免權,也就是所有大臣的前途甚至生命都掌握在皇帝手裡。

既然有了絕對的人事任免權,就是說皇帝任免大臣不需要聽取任何人的意見,必然導致他的官員選拔不是基於官員的能力,而是基於皇帝的需要或者說喜好。稍微清醒一點的皇帝除了大量提拔聽話拍馬屁的官員,還知道要提拔一些有能力的官員為他做點實事,不至於天下糜爛。而昏庸的皇帝則提拔官員完全是按心頭所好。

這樣就導致一個問題,大部分的官員,他們的首要任務不是作出優秀的業績,因為業績再好,皇帝不待見你,那也沒用。運氣好一點,原地踏步,運氣不好,只有完蛋了。他們的首要任務,就是得到皇帝的賞識,讓皇帝滿意,否則工作再好也是白搭。


百看紅樓


不請自來

個人認為,封建統治的癥結主要在三個方面。

首先,封建土地私有制。我們經常講,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中國封建社會自秦朝以來,皆是建立在小農經濟之上的。由一家一戶的小農家庭,從而構成了中國最底層的社會單位,再由點到線最後構成面。在基層當中,還有族長或者有威望的老人負責徵收徭役,解決鄰里糾紛以及人口普查。

這個看似平穩的機構,有其最根本的問題。小農經濟最基本的生產資料是土地。而土地私有制度的確立,便會出現大量的土地買賣。在土地買賣進行到一定程度之後,土地兼併問題就會發生。伴隨著土地兼併,社會上會出現“富者連田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的現象。當然,歷朝歷代也才去過很多抑制兼併的政策,但終歸不能扭轉這個趨勢。每到王朝末年,便會出現大的農民起義。實則就是這個道理。新王朝建立,土地便會重新分配,再之後又買賣,兼併。這看似是一個難解的循環。

第二點,皇權專制。國家大事皆出於上。但是,一個人的精力到底有限,無法去面面俱到的解決國家所有問題。因此,秦朝設立三公九卿,丞相幫助皇帝處理政務。丞相,成為了國家裡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二號人物。但是,權力的誘惑實在太大,既然做了二號人物,誰又不願意去試著做一號人物呢?因此,貫穿秦朝到元朝的政治癥結主線,是皇權與相權的矛盾。

“亂臣賊子,不可窺測神器”,歷史發展的主線則是不斷的削弱丞相的權力。從漢武帝的內外朝,到隋唐三省六部制,皇帝都在極力的將國變為家,成為自己的私產。以致於道明清時期廢相,明朝設內閣,清朝設軍機處。實際上,軍機處和漢武帝的內外朝制度,殊途同歸,都是用臨時官和親密的人來幫助皇帝處理政務。這看似又是一個循環。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這種模式在工業時代到來之前還可以勉強處理,但1840年以後,當工業革命後的歐美人踏入中原之後,皇帝明顯招架不住了。茅海建教授《天朝的崩潰》裡,曾記錄過道光皇帝一天所處理的政務。其對英政策的判斷與制定,可能也就是在很短的時間裡就完成了。這是封建王朝的問題之二。

其三,中央和地方的關係。在古代,交通與通訊極不暢通的情況下,地方官儼然就是地方的“父母”,儘管自秦漢以來,不斷的加強中央集權,但是地方問題依舊是歷朝歷代所頭疼的問題。尤以唐朝為重。封建王朝希望用差遣官的方式來弱化地方官對於地方的權力,但這種臨時官往往在時間的蔓延中有成定製。同時,造成大量冗官冗費,也是國家開支的一大項。

當然,威脅王朝統治的還有遊牧民族,女寵,閹寺以及外戚,但這些都沒具有普遍性。以上三點,個人認為才是封建王朝的癥結之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