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實打實的數據告訴你:歷史上,中醫對國人健康做出過貢獻嗎?

很多人都認為,沒有中醫就沒有中國人,中國人是靠中醫才延續下來的,中醫在歷史上對國人的健康做出重大貢獻。實際上, 中醫出現前,中國人就一直延續著。歐洲人、印度人、美洲印第安人都延續下來了,也未見他們有過中醫。人類的繁衍不需要中醫,能活到繁殖的年齡20-30歲就可以。就像其他靈長類動物一樣,也未見有黑猩猩醫、大猩猩醫、猿猴醫,這些靈長動物照樣繁衍下來。

要看中醫對國人的健康有沒有貢獻,這需要拿出證據。最有力的證據可以有兩個,一個是幼兒死亡率(5歲以內),另一個是平均壽命。幼兒死亡率可以代表未成年前90%的死亡,跟一個國家的醫療衛生水平密切相關。而平均壽命,毋庸置疑,也跟一個國家的醫療衛生水平密切相關。如果中醫真的很有效,對國人的健康大有裨益,這些數據應該至少高於同時期其他國家的水平或者靈長類動物。

先看幼兒死亡率。

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郭松義的一篇論文,在統計了清代135位民間紳士的子女死亡情況,976個子女中有244個死於0-4歲,幼兒死亡率為25%。2009年中國循證兒科學雜誌一篇論文顯示1949年幼兒死亡率也為25%。所以清代-民國,幼兒死亡率應該沒什麼變化,25%左右徘徊。現代醫學普及、衛生條件改善之後,新中國的幼兒死亡率大大降低,2015年僅為1.07%。

1949年同時期沒有中醫、只有發達現代醫學國家的幼兒死亡率都非常低。1950年加拿大為4.87%,澳大利亞為3.16%,美國為3.77%。即便是同為東亞國家的日本,1950年時中醫(日本叫漢醫)已經靠邊站了,幼兒死亡率也僅為9.13%。

再看看靈長動物的數據。幾內亞博敘地區一個野外黑猩猩種群的數據 顯示,黑猩猩0-4歲死亡率是27.30%。另一項大種群研究顯示,類人猿(包含大猩猩、猩猩、長臂猿)的0-4歲死亡率是30%,小型靈長動物(環尾狐猴、吼猴、疣猴等13種)的0-4歲死亡率是52.5%。

繪製一個條形圖可以對比看看。

用實打實的數據告訴你:歷史上,中醫對國人健康做出過貢獻嗎?


真是了不起呀,多虧中醫的“護佑”,我們國人的幼兒死亡率,跟野生的類人猿差不多。

再看看平均壽命。

根據《人口研究》的一篇論文所統計的數據,清代宗室成員大多很短命。順治同輩的宗室成員平均壽命35歲,康熙同輩的宗室成員平均壽命33歲,雍正同輩的宗室成員平均壽命29歲,而乾隆的最低,平均壽命僅為25.3歲。平均壽命25-35歲之間。16歲以下死亡率非常高,14%-48%之間。

那麼古代的平均壽命到底是一個什麼狀況?皇族宗室可能欠缺代表性,但民間又沒開展過科學的統計。不過有一些記錄完備的族譜可以提供一些參考。我國最早相對比較完備的家族壽命表,是廣東中山的李氏家族,可以追溯到1365年。經過統計發現,李氏家族1365-1599的平均壽命(男女簡單平均數,後同)為38.7歲,1600-1699年為34.9歲,1700-1749年為37.3歲,1750-1799年為36.2歲,1800-1849年為35.25歲,解放前為34.74歲,看來在中醫的庇佑下,廣東李氏家族的平均壽命基本沒什麼變化,在34.7-38.7歲之間波動,但比享用更好中醫服務的皇室成員(25.3-35歲)要好一些。

同時期歐洲人的平均壽命也不分伯仲。文藝復興時期是35歲,18世紀是36歲,19世紀是40歲。

新中國建立以後,現代醫學事業蓬勃發展,醫療衛生水平才開始大踏步提高,2015年國人的平均預期壽命達到75.99歲。

在現代醫學誕生前,中國傳統醫學(中醫)與西方傳統醫學(西醫)對人類健康的貢獻都是微乎其微。

再看看靈長動物。一項研究 顯示,狐猴的平均壽命是11歲,絨毛蛛猴是24.5歲,捲尾猴是7.5歲,狒狒是9歲,黑猩猩是13.5歲,大猩猩是28歲。在中醫的庇佑下,清代宗室的平均壽命( 25.3-35歲)居然超過大多數靈長動物,而與野生的大猩猩差不多,真是了不起的成就啊!

而享用比宗室更差的中醫服務的廣州李家,平均壽命則要高一點點,看來中醫有可能還有減少壽命的功效。

用實打實的數據告訴你:歷史上,中醫對國人健康做出過貢獻嗎?


古代,中醫服務得更好更高端,反而可能會把平均壽命拉回到大猩猩水平,這似乎不是玩笑話。

所以,中醫到底有沒有為國人的健康做出貢獻?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Einstein, A., B. Podolsky, and N. Rosen, 1935, “Can quantum-mechanical description of physical reality be considered complete?”, Phys. Rev. 47, 777-780.

2. 倪江林. 我國人口平均期望壽命的過去, 現在和未來[J]. 統計研究, 1986 (2): 21-27.

3. 江橋. 清朝前期宗室人口狀況的初步統計與分析[J]. 人口研究, 1986, 10(1):50-54.

4. 郭松義. 清宣統年間北京城內人口死亡情況的分析[J]. 中國人口科學, 2002(03):50-57.

5.

Sugiyama Y. Age‐specific birth rate and lifetime reproductive success

of chimpanzees at Bossou, Guinea[J]. American Journal of Primatology,

1994, 32(4): 311-318.

6. Kohler I V, Preston S, Lackey L B.

Comparative mortality levels among selected species of captive

animals[J]. Demographic Research, 2006, 15: 413-434.

7. 米傑, 張美仙. 中國兒童生存狀況:嬰幼兒死亡率變化趨勢[J]. 中國循證兒科雜誌, 2009, 4(4):325-329.

鏈接:歷史上,中醫對國人健康做出過貢獻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