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文化:绘画元素与戏曲的融合——京剧脸谱

中国戏曲文化:绘画元素与戏曲的融合——京剧脸谱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京剧作为中国的国粹,成为我国具有标志性象征意义的一种非物质文化屹立于世界舞台之上。京剧艺术不仅具备其独特的文化特征,它独特的唱法和多种多样的脸谱更使其显得独树一帜。绘画元素与戏曲脸谱的融合凸显着浓厚的中国风,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智慧的传承。

一、绘画元素与戏曲的完美融合

在中华民族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绘画艺术是早于戏曲艺术出现的,并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传承下来,早在新石器时代,祖先们就已经在一些陶器上雕刻虫、鱼、鸟等,绘画艺术开始萌芽。戏曲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的“百兽率舞”,后来就是南北朝时期的歌舞戏,表演成分的不断浓郁,流传范围开始变广,宋代时期形成“宋杂剧”,到元朝时期,戏曲才算发展成熟,并分成很多派别

,细节处理的更加严谨,在不断的修饰和发展下形成今日的中国戏曲文化。

统看绘画与戏曲,看似相聚甚远的两个类别文化,在艺术的发展历程中,使它们拥有了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戏曲中的元素很多,主要包括唱、念、坐、打,于此同时,还有音乐、对白、武术、杂技等众多元素。在绘画方面的体现主要是表现在舞台美术、服装、脸谱等的视觉元素。绘画与戏曲在精神追求上都讲究流动性,以一种动态的形式来表达情感,两种艺术形态的渗透是相互的,在戏曲方面表现在脸谱等上,在绘画方面表现在戏曲画方面,这一类型的绘画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发展至今仍然是社会上受欢迎的艺术表现手法。

中国戏曲文化:绘画元素与戏曲的融合——京剧脸谱

二、京剧脸谱中绘画元素的体现

脸谱将绘画与戏曲完美融合,不仅增强了视觉上的美感,更是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将人物的情绪和心理活动通过不同的色彩呈现出来,感情更加深入人心。最初的脸谱色彩包括黑、白、红三种颜色,后来随着艺术的发展,色彩更加丰富,黄、蓝、绿、银等等很多颜色开始出现,结合人物特点,组合不同的颜色就呈现出不同的效果。

1、脸谱中五花八门的色彩元素

脸谱的颜色发展过程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起初的颜色简单,所有的脸谱都是简单集中颜色的组合,后来颜色逐渐增加,脸谱的种类也相应的增加。一般来说,一张脸谱上有一种主要的颜色,其他颜色作为辅助,起到衬托和点缀的作用。

在我国的传统观念中,红色往往象征着忠诚、热情、果敢和血性,脸谱中有着明显的体现,比如关羽,红色突出了关于的英勇和忠贞。黑色则象征着刚毅、耿直与智慧,比如包拯就是勇敢、铁面无私的化身,除此之外,三国时期的张飞也是黑色脸谱,代表着孔武有力与粗犷豪放。白色脸谱则是狡诈、阴险、刚愎自用的含义,一般的反面人物大都使用白色脸谱,三国奸雄曹操、明朝严嵩等就是主要的代表人物,另外,在戏曲中有些年迈的老人或者皇宫中的太监也是使用白色作为主要色调。

中国戏曲文化:绘画元素与戏曲的融合——京剧脸谱

脸谱中的色彩千姿百态,每一种颜色都有自己独特的含义,除了最常见的黑、白、红,还有很多富有特色的代表颜色,蓝色象征骁勇善战,比如义士窦尔敦;紫色有着庄重的韵味,比如刺客专诸;神仙人物会用都金色,妖怪常用银色,黄色突出人物暴躁的特点,绿色则显示了莽撞的性格特征等等。众多脸谱汇聚一堂,既有通性又各具特色,使得戏曲艺术更加精彩纷呈。

2、不同的绘画着色方式造就不同的脸谱

脸谱的绘画需要很强的艺术功底,根据不同的脸谱特点需要用到不同的绘画手法,主要的着色方式包括揉、勾、抹、破四种基本类型。画脸谱的主要特点就是将原来的面貌用色彩遮盖住,再用不同的色彩按照规定的样式勾画成型。勾画脸谱的色彩分为水色和油色两种,油色是用食用的植物油调制而成,水色则是用蜜糖混合颜料小火熬制而成,光是制备这些色彩颜料就耗费很长时间,其中的火候和配比都十分讲究。除了油色和水色还有一些粉状的颜料,比如困脂或油烟灰等。

绘画中的揉指的是揉脸,用手指将颜料涂满脸部,在眉目和脸部的轮廓勾勒都采取加重的手法,京剧中具有代表性的揉脸是《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揉成红脸,并突出脸上具有特点的位置,面如重枣,卧蚕眉、丹凤眼、七星痣等在关于的脸谱上体现出来。勾指勾脸,是用毛笔蘸取颜料勾画出眉目和面纹,手艺精湛的师傅勾脸时一气呵成,净角勾脸讲究顺序,先眉,然后眼窝,再是鼻嘴,最后添上花纹,色泽鲜明,线条流畅,俗称大花脸,丑角中的小花脸也是采用勾脸的着色方式绘制。

中国戏曲文化:绘画元素与戏曲的融合——京剧脸谱

抹脸是指用毛笔蘸取白粉将脸的全部或一部分涂抹成白色,画这类脸谱的角色一般是奸诈之人,不能以真面目示人,比如《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用大白粉脸,所以这类脸谱又称为饰伪性的脸谱。破的着色方式绘制的脸谱讲究的是左右图形的不对称,在揉、勾、抹中都有破脸的手法,这也是一种以贬义为主的脸谱,京剧中具有代表性的破脸角色是宋朝的开国功臣郑子明,有着雌雄双眼,相貌十分丑陋。京剧中的脸谱多姿多彩,是塑造不同角色的灵魂。

3、脸谱的文化魅力

京剧脸谱的图案丰富多彩,将脸部整体划分成额头、眉、眼眶、鼻、嘴及嘴以下部分,每个部分的团都是变化多端的,不同的部分图组合在一起更是复杂多样,但脸谱虽然样式众多确实有着很普遍的规律可循,象征正义的角色自然有着很多的共同点,奸诈之人的图案也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

脸谱中蕴含的文化魅力是无与伦比的,是对现实的真实反映,更是对生活期盼的精神要素。

脸谱可以分为很多种类,比如整脸是将整张脸以一种颜色绘制,在勾画出眉眼和口鼻;三块瓦脸又称三块窝脸,是在整脸的基础上进一步夸张,用线条勾画出两块儿眉还有鼻窝,具体的勾画方式不同又可分为正三块瓦、尖三块瓦、花三块瓦和老三块瓦等。太监脸与三块瓦脸类似,只是多出脑门的圆光,整体呈养尊处优的富贵态。

神仙脸由三块瓦脸发展而来,主要用金银等颜色,勾出线条或涂出色块,显示神仙的威严。除此之外脸谱还有丑角脸、小妖脸、象形脸、元宝脸、僧脸、歪脸等等许多种类。每张脸谱就是一段故事的缩影,是曾经的大人物或小人物璀璨的一生。

中国戏曲文化:绘画元素与戏曲的融合——京剧脸谱

脸谱的种类虽然复杂多样但有共同组成了戏曲这一经典的传统文化,在舞台上的演绎过上千出戏,出现过数不清的花脸,每一个角色,每一张脸谱都有着自己的故事,看似五花八门,有各有章法可循,不管是分析哪一部分脸谱,都彰显出任务的性格,褒贬善恶都是一目了然。

三、融合传统绘画元素的脸谱在现代的流传

脸谱以一种特殊的角色出现在传统文化中,带有浓郁的中国气息,生旦净末丑不仅是中国的国粹更是走向世界的文化,一张张脸谱中传达出的热情耿直、刚正不阿亦或者桀骜不驯、老奸巨猾等,都演绎的深入人心。多姿多彩的脸谱结合特殊的唱腔,京剧作为中国的代表在国际舞台上传唱这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更是作为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铭记于史册中。

在现代社会中,京剧脸谱掀起一阵阵热潮,传统绘画技巧结合现代文化的元素

,碰撞出不一样的效果,各种服饰上的图案、装饰品上的纹饰、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元素等等,脸谱中的文化似乎充斥在生活中的各个角落,不再是局限于京剧演出才能看到的妆容。现代社会的脸谱更是扮演着时尚元素的角色,历史的脸谱与现代技术的结合是传统文化发展的新方向,之所以在现代社会的广泛流传,不仅是其独特的绘画艺术吸引,更是因为在每一张脸谱中所蕴含的文化和信仰,其中的内涵才是真正打动人们的关键。

中国戏曲文化:绘画元素与戏曲的融合——京剧脸谱

四、总结

中国的戏曲文化已经传承了许久,其中的文化影响是深刻在骨子中的,脸谱作为京剧文化的代表元素更是重中之重,作为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在现代社会上广受欢迎,传统的绘画技艺结合现代色彩使脸谱的舞台越来越大,其中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蕴含的古朴的情感,将中国美学呈现出来,当脸谱不再拘泥于戏曲,融合社会元素走向实用性,使京剧的精神融入生活中,这种现代科技社会与传统艺术的结合更给人一种别样的感情。

参考文献:

1、《中国传统文化与传承》

2、《艺术设计中人为的设计理念》

3、《中国美学元素在现代艺术中的发展》

4、《简论中国京剧脸谱的色彩文化底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