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淺述泰安奉高古城淵源


(原創)淺述泰安奉高古城淵源

歷代帝王封禪祭拜泰山,需要在泰山腳下住宿,奉高古城就是歷史上第一個因崇祀泰山而專門設立的城市,位於岱嶽區祝陽姚莊南鄙和範鎮故縣村,始建於漢元封元年(公元前110),曾作為泰山郡郡治和奉高、岱山縣縣治,也是今泰安城的前身。距泰安市區約20公里。屬商周至隋代遺址。奉高城,作為當時登封泰山的必經之地,又是歷史上的政治、經濟重鎮,可以說是商貿繁榮,冠蓋往來,名流雲集。

(原創)淺述泰安奉高古城淵源

據《漢書》記載,漢武帝劉徹於元封元年四月,自定封禪禮儀,由泰山東麓進山封泰山、禪肅然山(現萊蕪市寨裡鎮周王許村境內)。封禪告成後在泰山東北的周明堂接受群臣朝賀,改年號元鼎為元封;下令割嬴(嬴城城址一說為奉高,一說為萊蕪市城子縣村)、博(今邱家店鎮舊縣村址)兩縣土地,在泰山以東設立新縣,以奉祀泰山,縣名就叫奉高縣,即奉祀高山的意思,其城址就在今故縣村。第二年,即公元前109年,泰山郡郡治由博縣城遷奉高城,領24縣。

北魏時泰山郡治移置鉅平縣(今岱嶽區大汶口鎮附近),北齊時改泰山郡為東平郡,郡治設在博縣城,即今舊縣村村址。

(原創)淺述泰安奉高古城淵源

隋唐時期,泰山以南的博城由於泰山登山路線自東路向中路轉移,再次繁興,而奉高縣奉祀高山的作用則大大減弱。隋開皇六年(586),奉高縣改為岱山縣,大業初(605年左右)“遷岱入博”,將岱山縣併入博縣,為奉祀泰山而專門設置的奉高縣也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原創)淺述泰安奉高古城淵源


(原創)淺述泰安奉高古城淵源

乾封元年即公元666年,唐高宗封禪泰山後,將博城縣更名為乾封縣,乾封縣城(今舊縣村址)自此代替奉高成為泰山附近重要的城鎮。

(原創)淺述泰安奉高古城淵源

宋開寶五年(972),宋太祖下詔將乾封縣治由舊縣遷至岱嶽鎮(今泰安城區),“以就岳廟(今岱廟)”,並在岱嶽鎮築城,今泰安城區開始成為縣域的行政中心。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封禪泰山後,將乾封縣名改名為奉符縣。金天會十四年(1136),金朝所屬劉齊政權在奉符縣境設立泰安軍(當時“軍”為軍事設置),泰安之名由此始。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改軍為州,轄奉符、萊蕪、新泰三縣,隸山東西路,並重建城池。從此,泰安升格為州一級的行政建制;泰安城也“三遷定址”,最終建立在泰山腳下。清雍正十三年(1735)泰安由州升府,並增“附郭縣”泰安縣,泰安府轄東平州和泰安、新泰、萊蕪、肥城、東阿、平陰一州六縣。民間一直有“先有故縣,後挪舊縣,三遷泰安”的說法,這種說法和地方誌的記載是一致的;奉高(故縣)作為泰安城的前身,也一直被史學界所公認。

(原創)淺述泰安奉高古城淵源

奉高城,自西漢武帝時期至隋初,一直是東方名城。西漢時武帝八次東封泰山,東漢光武帝劉秀、章帝劉恆、安帝劉祜先後封泰山或祭泰山,帶動了泰山附近村鎮的發展。由於當時由東谷入山,泰山東麓日漸興盛,也促進了奉高城的繁榮。據1956年發現的奉高城遺址測算,奉高城東西長800米,南北寬600米,面積48萬平方米,比1200年後金代建立的古泰安城的面積略小。其北靠泰萊公路,南依萊泰高速公路,又南毗臨岔河村。其東側有自東北向西南流的瀛汶河,西側有自東北向東南流的石汶河,兩河於遺址南面交匯流入自東向西南流的牟汶河。遺址就處於兩河交匯處以北的三角高地之間。

(原創)淺述泰安奉高古城淵源

據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泰安縣誌》記載,漢魏時的奉高城,四周有城牆圍護,城內樓閣廊宇,氣勢磅礴,佈局嚴密協調。西城門有3層,分別有哼哈二將、四大天王鎮守,塑像逼真,造型優美。城南有“金神廟”,城北有“三教堂”,祀老子、孔子、釋迦。各種泥塑神佛上百個,有十八羅漢、二十八宿等。每逢初一、十五,四方鄉民前往祈禱者絡繹不絕。城內店鋪林立,人口稠密,為泰山郡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原創)淺述泰安奉高古城淵源

南北朝時,奉高城歷經戰亂,屢遭戰火而衰落。公元605年左右,隋煬帝“遷岱入博”後,奉高城改名為“玉注鎮”,再後來又改為故縣村,屬於岔河村的一個自然村。隨著歲月流逝,奉高城昔日的繁華已不復存在。

(原創)淺述泰安奉高古城淵源

奉高城遺址地表曾出土商周陶鬲等器物殘片,村莊地表以下文化層中商周遺物豐富,發現有多處石臺基。現遺址東部地表下15釐米處存有一對石門砧,南北相距2.4米。據考古專家按其寬度推測,可能為奉高故城的掖門或旁門。遺址西部基本被故縣村房屋佔壓,保存狀況良好。

(原創)淺述泰安奉高古城淵源

在奉高古城附近,還有季札子墓、故縣漢明堂遺址、孫氏祠堂等多處歷史文化遺蹟,佐證了奉高城昔日的輝煌。

季札為春秋時吳國宗室,吳王夢壽子,封於延陵,故稱延陵季子。季札使齊,其子死在路上,按周禮葬在嬴、博之間,孔子曾前來觀看,後人立碑“孔子觀禮處”。季札子墓有兩種說法:一說在泰安,一說在萊蕪。泰安之墓即在故縣村附近。據《水經注》載,“奉高縣北有吳季札子墓,在汶水南曲中。”民國《重修泰安縣誌》:“故縣東四里餘有大冢,適在汶水南曲中。”因汶水氾濫,今墓已不存,只留有遺蹟。

漢明堂為漢武帝元封元年(前110)修建,據考故址在故縣村附近(約在今邱家店鎮石碑村址)。漢武帝劉徹於元封元年四月東封泰山後,除下令改年號元鼎為元封、割泰山前贏、博二縣土地建立新縣以奉祀高山外,又下令奉高縣在泰山東南側汶水邊,依據濟南人公玊(su)帶所獻《黃帝明堂圖》建設新的明堂。明堂是皇帝國務辦公的地方,也是接見外賓、接受群臣朝拜的場所,類似於今天的接待廳、大會堂。元封二年(前109)新明堂竣工,元封五年漢武帝增封泰山,及之後六次登封泰山,都在此聽察天下,宣明政教,明堂的政教神學功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體現。奉高漢明堂早已不存,今只留遺蹟與傳說。現泰安城東西謝過城村(西城村)有漢明堂遺址,據泰山學院副研究員周郢等文史專家考證,此處漢明堂實為漢武行宮或西漢泰山宮(又名奉高宮)遺址。

(原創)淺述泰安奉高古城淵源

帝王封禪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政治、信仰文化事件,被譽為皇家或曰國家的“曠世大典”。其規格之高、聲勢之大、寓意之深和延續時間之長,世所罕見。從元封元年(前110)始至徵和四年(前89),漢武帝劉徹先後8次登封泰山,7次是由泰山郡、奉高縣地方官員在奉高城接待的。8次封禪,3次在奉高祠明堂、1次禪肅然山、1次禪蒿里山、3次禪石閭山(今岱嶽區大汶口鎮東大吳村境),都在奉高城周圍。東漢光武帝劉秀於建武三十年(54)祭泰山、三十二年(56)封泰山、禪梁父山(徂徠山東今新泰境),也是來回“宿奉高”。應劭《漢官馬第伯封禪儀記》就有光武帝“十一日發,十二日宿奉高......國家(指皇帝)居太守府舍,諸王居府中,諸侯在縣庭中齋”、“事畢,發,暮宿奉高,三十里”的記載。由此可見,奉高在當時可謂高官齊聚,繁盛之至。

(原創)淺述泰安奉高古城淵源


(原創)淺述泰安奉高古城淵源

奉高在當時是東方名城,到奉高任職是重用,所以皇上任用的官吏很有名氣。據《後漢書·李固傳》記載,東漢著名良吏李固於永和(136一141)中曾任荊州刺史、泰山太守。李固(94一147),“字子堅,漢中南鄭人,司徒鄰之子也。”在任泰山太守期間,曾分化瓦解當地農民起義,旋任將作大匠、大司農。《後漢書》稱李固“少好學,常步行尋師,不遠千里。遂究覽書籍,結交英賢,四方有志之士,多慕其風而來學”。他給黃瓊一封信中說:“常聞語曰:‘嶢嶢者易折,皎皎者易汙’。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這段極富哲理的語言,曾被毛澤東引用來告誡幹部應謙虛、謹慎,正確對待自己。

(原創)淺述泰安奉高古城淵源


(原創)淺述泰安奉高古城淵源

泰山歷史上第一篇遊記散文《漢官馬第伯封禪儀記》的作者應邵,東漢時從中平六年(189)到興平元年(194)曾做過六年泰山郡太守。應劭(約153—196),東漢學者,字仲遠,汝南郡南頓縣(今河南項城市南頓鎮)人。劭少年時專心好學,博覽多聞。靈帝時(168—188)被推舉為孝廉,遂任車騎校尉何苗的屬吏,後授官泰山太守。初平二年(191),黃巾軍30萬人至泰山郡境,勳率兵拒之而立功。前後斬首數千級,獲俘虜老弱萬餘人,輜重二千兩,黃巾軍退卻,郡內得以安寧。興平元年(194),前太尉曹嵩和兒子曹德從琅琊入太山,應劭派兵迎他,沒有到,而徐州牧陶謙素來怨恨曹嵩之子曹操數次攻打,就使輕騎追擊曹嵩父子,並殺之於郡界。應劭害怕曹操追殺,“棄郡奔冀州牧袁紹”,獻帝興平二年(195)拜為袁紹軍謀校尉。時都遷許昌,原來的典章制度全部遭毀,勳著《漢官儀》十卷,凡朝廷制度,百官典制,多為其所訂立。後朝廷律令、制度多根據此書而定。還著有《中漢輯序》,撰《風俗通義》、《漢書集解音義》若干卷,皆傳於世,內容以考釋議論名物、時俗為主,對當時的社會風俗和迷信思想進行了批判。建安初(196年),劭病逝於鄴(河南臨漳)。應劭博學多識,平生著作11種、136卷,現存《漢官儀》、《風俗通義》等。《風俗通義》存有大量泰山史料,如《封泰山禪梁父》篇記述泰山封禪軼事,《五嶽》篇詳載了岱廟。輯入《後漢書·祭祀志》、由應劭根據漢官馬第伯的工作筆記整理的《漢官馬第伯封禪儀記》一文,是中國最早的遊記文學作品之一,較詳細記錄了漢光武帝劉秀於公元56年封禪泰山的全過程,很有史料價值和文學價值。

作為郡、縣駐地,奉高城也曾迎來許多文人墨客。三國時“建安之傑”“三曹七子”之一曹植,到泰山遊覽時就寫了著名五言詩《驅車篇》,留下了“驅車揮駑馬,東到奉高城”的詩句。

(原創)淺述泰安奉高古城淵源

奉高作為漢縣,在歷史的長河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很長一段時間,文人多以“奉高”這一古縣名稱泰安。元代著名農學家、東平府泰安州奉符縣人王禎,著有我國第一部從全國範圍總結農業生產的書籍《農書》,他撰寫的元至元二年(1265)《東平府路宣慰張公登泰山記》碑(現存岱廟),碑文前就有“奉高晚生王禎書篆,濟南杜仁杰記”字樣。

(原創)淺述泰安奉高古城淵源

奉高周圍還湧現了許多歷史名人和鄉賢名士。範鎮柴家莊為明末鄉賢王楫、王檟兄弟故里。王楫,少年時讀書於青巖居,受教宋燾門下。萬曆四十七年(1619)進士,歷任柘城(今河南柘城縣)、安邑(今山西運城)知縣,後升任戶部主事,負責司理軍餉,官至寧夏巡撫。崇禎九年(1636)飢兵譁變被害,“朝野傷之”,葬於故里。王檟(1586—1640),王楫弟。少時勤奮,博學多識,孝名盛譽,曾為母親口吮癰中膿血,為古時孝子典型,清乾隆《泰安縣誌》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