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来,我们对番茄和圣女果有着诸多误会

百年来,我们对番茄和圣女果有着诸多误会


百年来,我们对番茄和圣女果有着诸多误会

人的真实生活不在于穿衣吃饭,而在艺术、思想和爱,在于美的创造和冥想以及对于世界的合乎科学的了解。


1


关于番茄的起源,我们就有着不同的传说。

在浪漫故事里,它是俄罗达拉公爵从南美洲千里迢迢带回的珍宝,并是以爱情的名义献给伊丽莎白女王的“爱情果”。

( 有专家认为“爱情果”这个名字是对西班牙语“pome dei Moro”、 或“apple of the Moor(摩尔人的苹果)”的误解)

在日耳曼传说中,它是身怀剧毒的“狼桃(wolf peach)”,是“狐狸的果实”,食用后会变成狼人或长瘤子。

百年来,我们对番茄和圣女果有着诸多误会


在传教士的口中,它邪恶、与性欲挂钩,甚至假设夏娃亚当在伊甸园中偷吃的禁果正是番茄。


在南美洲的传言中,它被用作迷幻。


种种想象使人们敬畏,敬畏产生距离。

今天的我们很难想象,酸甜合度、皮脆肉沙、香味诱人的番茄,在五百多年前只可远观不可上盘。哪怕凭着植株颜值在欧洲的花园里招摇过市,也没有人敢做吃第一口的勇士。正如佛罗伦萨贵族乔万维托里奥·索德里尼所说,它们“只因美丽而被寻找”。

百年来,我们对番茄和圣女果有着诸多误会


事实上,16世纪初登陆欧洲的番茄,其叶子的确有毒。(经过多年的育种改良后,现在的叶子已经没有毒了)。

又加之北欧当时的贵族喜用含铅量高的锡制餐具,而酸性的番茄会将餐具中的铅萃取出来,最终导致食用者铅中毒身亡。可这些现象进一步坐实了番茄的“毒名”,使得更多的人闻风丧胆。

从花园跨步到厨房,有人说是一位法国画家的功劳,他难耐番茄美色甘愿以命试味;有人说是失恋少年内心苦闷,企图用番茄这种“毒浆果”了却性命却自杀未遂。无论后人中间流传着怎样的轶闻趣事,结局都是番茄的独特风味被挖掘出来。


2


想象能使我们却步,也能让人获得勇气。从而更加接近科学。

在历史的书卷中,我们得到了明确的答复。

跟我们想象中不同的是,早在番茄进军花园之前,它的食用可能性已经被某些区域肯定。此外,最早赏识番茄美味的,不是以番茄意面闻名世界的意大利人,而是阿兹特克人。


百年来,我们对番茄和圣女果有着诸多误会


16世纪以前的Aztecs文明成功驯化番茄并将之作为他们的美食之一。

(Aztecs阿兹特克,阿兹特克人是印第安人的其中一个分支)


有记载写道,“阿兹特克人混合番茄、辣椒和南瓜子做成调味料,称为沙司,可用来佐膳,如鱼、龙虾、沙丁鱼、火鸡、鹿肉,其他肉类及海鲜。”

当然,阿兹特克西红柿与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西红柿颜色并不一样,它小而金黄,在到达意大利后它因此获名“golden apple(金苹果)”

关于番茄的食用历史,20世纪80年代的数学逻辑教授鲁道夫·格雷威(Rudolf Grewe )在退休时研究了食品历史,他追踪了早期欧洲烹饪与番茄相遇的例子并将其发表在美食杂志上。


百年来,我们对番茄和圣女果有着诸多误会


根据2005年现代番茄有着16个野生或近缘野生种的分类,以及2011年Grandillo等人的研究,人们提出猜测:现代番茄的祖先正是醋栗番茄。它们在自然中发展出自交,然后被印第安人发现并留下,第一次驯化便从此开始。


3


第一次驯化的代表性品种,是樱桃番茄(小番茄),也就是今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圣女果”。可以说,樱桃番茄是现在市场上大番茄的祖宗,关于它是转基因食品的说法也就成了无稽之谈。

百年来,我们对番茄和圣女果有着诸多误会


在欧洲,樱桃番茄被认为是“纯洁的爱情”。

至于它被称为“圣女果”的缘由,中国有两则相关的传说。一是,远古一名叫做“圣”的女孩受仙女指引献祭自己给山神;二是,后宫侍女“圣”所采红色果实使汉武帝大病痊愈的传说。

又或许,“圣女果”的名字别有原因,“cherry tomato”是它的英文,而“cherry”有处女的意思。可能,是传播和翻译中的宗教色彩使得它另有芳名?

百年来,我们对番茄和圣女果有着诸多误会


令人惋惜的是,樱桃番茄的命运远没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荔枝顺畅,它的发展历史甚至可以说是在泥泞中摸爬滚打。

不知道是不是没有抱上杨贵妃的大腿,它百年前被误认为剧毒不可食用,百年后又背上科学的黑锅,被一些人说成转基因食品敬而远之。

番茄经历漫长的百年不断改变自己,用了百年的努力不断缩短与饭桌的距离,但几时才能彻底实现它被清楚认识的心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