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特產小吃,山東境內小吃《一》

山東省內的小吃從北往南說,先說說隸屬德州市的武城煊餅。

武城煊餅製作歷史淵源流長,據傳是李自成攻打北京的時候吃過的特產,距今好幾百年的歷史了。

武城煊餅選料精良,選用上等精肉,上乘麵粉製作而成,主要餡料就是羊肉香菜的。肉餡手工切成大米粒大小,絕非攪拌機攪碎的。其特點皮薄餡大,皮酥肉嫩,色澤亮黃,吃一口滿口留香,回味悠長。

煊餅製作過程也很有特點,面很筋道,面案上抹油,拿一小塊放面案上,手一扒拉麵就成了長條狀,用手抓一把餡料放麵皮的一頭,從有餡料的一頭捲起,一邊卷一邊抻,捲成一個卷按扁,放鏊子裡煎至八成熟,在放到火上烤熟。火上放著煊餅特製的工具:面瓦塊,面瓦塊烤出來的煊餅外酥裡嫩,取出來放案板上咔咔三刀,剁成六塊,趁熱吃,涼了就不那麼酥脆了。

山東省特產小吃,山東境內小吃《一》

2004年在《山東名小吃》認定活動中,武城煊餅被授予《山東名小吃》稱號,2006年武城煊餅又被授予《山東名小吃》稱號。

山東省特產小吃,山東境內小吃《一》


出了武城往南走五十里地左右,就進入夏津縣城。那裡有不同風格的,叫人吃了就忘不了的小吃:雞蛋火燒。

雞蛋火燒雖沒上榜《山東名小吃》,但風味各異,口感都是相當好,其工藝也是複製不來的。

雞蛋火燒餡料比較簡單,主要是二到四顆雞蛋,活上韭菜攪散。雞蛋多韭菜少,韭菜是用來調味的。火燒皮比較難製作。打火燒皮的爐子上面是煎盤,煎盤下面是烤盤,能看見火的那種。

和麵工藝一般密不外傳,所以很少有人知道做夏津火燒皮的面是怎麼做的。活好的面打火燒皮就隨便看了,一般都是在大街上,一邊爐子一邊面案,一邊做一邊賣。

大致做法是:案板刷油,面劑子擀成長條對摺,再擀成長條,再對摺,連續六次,做成長方形的麵皮。擀好的麵皮放煎鐺上煎,煎八成熟從一頭撕開口子,倒入打好的雞蛋韭菜液,捏住口在煎,煎至九成熟放烤盤上烤,烤熟的雞蛋火燒外皮酥脆,雞蛋韭菜餡綿軟,也是趁熱吃,涼了也好吃,就是口感稍差些。

山東省特產小吃,山東境內小吃《一》


山東省特產小吃,山東境內小吃《一》

餅胚

這種火燒加驢肉就是驢肉火燒了,也挺好吃,不過個人喜歡雞蛋火燒。驢肉火燒到處都有,雞蛋火燒就德州夏津縣有,真算是特產小吃了。



其實論名氣夏津雞蛋火燒不如夏津宋樓火燒有名氣。

山東省特產小吃,山東境內小吃《一》

宋樓火燒選用上等麵粉,加適量黃豆麵和麵,每個火燒對摺六次,每層都刷上香油,煎烤方法和雞蛋火燒差不多。烤好的火燒像一個氣泡那麼輕,一兩不到,形似燈籠,所以又叫“燈籠火燒”。

宋樓火燒和麵比較費時費力,活好的面要用槓子壓面,壓好的面層次感豐富,製作的時候在對摺六次,所以經火一烤,就好像受了一口氣似的鼓起來了。

宋樓火燒能放三年不壞,清朝時曾上供給慈禧太后品嚐,曾得到慈溪太后的賞識。

宋樓火燒口感筋道,當地的吃法用開水泡上吃,口感滑膩清香 ,還有像燴餅一樣把火燒切成絲,加肉絲或者雞蛋燜燴,口感爽滑鬆散,風味別具一格。

好了,當地比較琅琅上口的這幾種小吃不代表全部,還有需多好吃的咱們下次再聊。

我是喜歡分享美食的舫媽,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點關注,要有不同見解請下方評論區留言指正,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