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市靈山 青龍與八角井

八角井原是寺中僧人做飯洗衣取水的井,只因井沿是八角形狀,所以叫八角井。這八角井深有十丈,徑深也有八尺,所以從井沿邊上望下看,黑黑的望不到底,老百姓就說這口井通太湖,雖然井在高地但無論乾旱還是發大水,井裡的水都那麼多,絲毫不差。

無錫市靈山 青龍與八角井


  據傳在明代天啟年間,有一天太湖裡狂風大作,浪高雨急,所有的漁船都在水裡顛來顛去,情況十分危險,原來是東海來了一條黃龍,在湖裡作惡,攪得老百姓不能下湖捕魚,而這條黃龍一看大家都怕它,變本加厲攪得太湖不得安生。冒險出船的也都是船毀人亡,老百姓們只好到祥符寺裡進香求菩薩保佑,而且人越來越多,聲音越來越大,隱居在八角井裡的青龍聽得一清二楚。這青龍乃太湖鎮湖之神,因為太湖裡一直平平安安所以就躲到這八角井裡來修身養性,它一聽漁民們的哭求,加上感覺到八角井這段時間來水不大對頭,因此怒上心頭,黃龍居然敢到太湖來鬧事,這不是和我青龍過不去嗎?看我如何去收拾它。

無錫市靈山 青龍與八角井


  這天晚上,月黑風急,老百姓們還在大殿上求佛,三更過後,只見八角井裡一道藍光閃過,巨大的聲響後,只見好一條矯健的青龍,破井而出,直奔太湖而去,廟裡的和尚和老百姓才相信八角井與太湖相通之事。這青龍去到太湖,與那東海黃龍奮戰了九九八十一個回合,才將黃龍打敗,太湖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無錫市靈山 青龍與八角井


  第二天一早,大家到八角井邊一看,只見八角形的井欄被憤怒的青龍撞翻一塊,這塊被撞掉的井欄落在了山口邊,人們叫龍帶石。而八角井,也多了一個龍井的美名,據說乾隆皇帝每次到祥符寺,都要用這龍井的水去泡寺僧的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