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毕方鸟是火灾之兆还是兴雨之商羊?孔夫子一言道破真相

毕方鸟在其东,青水西,其为鸟,人面一脚。一曰在二八神东。”——《海外南经》


“有鸟焉,其状如鹤,一足,赤文青质而白喙,名曰毕方,其鸣自叫也,见则其邑有讹火。”——《山海经·西山经》


这两条关于毕方鸟的记载,真的是“大同小异”:相同点都是鸟,但第一种显然更玄幻一点,居然长着人面,并且只有一只脚;第二种记载则更加写实一点,长得像鹤,还特意注意到鸟嘴是白色的,仿佛就是一张毕方鸟的特写!


上文曾解读了关于“二八神”的含义,可能与古时候的羽舞求雨有关,按道理说,与“比翼鸟”、“羽民国”、“二八神”等出现在同一场景中,毕方鸟应该也会与雨、水有关吧,但是为何在《山海经》的另外一段记载中,毕方鸟却是火灾之兆呢?

《山海经》毕方鸟是火灾之兆还是兴雨之商羊?孔夫子一言道破真相

(一)毕方并辖与商羊起舞


《山海经》中对于毕方鸟的记载只是这么碎片化的特征,丝毫没有任何故事情节。想找到更多细节,我们需要从其他文献入手:


“昔者黃帝合鬼神於泰山之上,駕象車而六蛟龍,畢方並轄,蚩尤居前,風伯進掃,雨師灑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後,騰蛇伏地,鳳皇覆上,大合鬼神,作為清角”


这是来自《韩非子·十过》中的一段,主要内容是说师旷为晋平公讲述“清角”之音的来历。

《山海经》毕方鸟是火灾之兆还是兴雨之商羊?孔夫子一言道破真相

“风伯进扫”、“雨师洒道”,表明这个队伍应该是去祈雨的,而且由黄帝“合鬼神于泰山之上”,足见场面之隆重;“蚩尤”也是雨水之官;至于“腾蛇”则属阴类,因此,“毕方”能够在这个队伍中露面,必然也有一些兴风作雨的神通!


《山海经》原文虽然却没有明确记载,但是我们依旧可以从一些细节去抽丝剥茧:


《海外南经》中说毕方鸟“为鸟人面”,足以说明此鸟并非《西山经》中的真鸟,毕竟在现实中,无论是人还是鸟,都不会只有一只脚。


考虑到“毕方鸟”与“二八神”同出于一个画面当中,那么,毕方鸟“人面”会不会是由人所装扮的(身着羽衣)?而“一脚”则正是其舞姿的表现,即一脚翘起一脚蹈地起舞?


答案,在孔老夫子的一番对答中隐现:“齐有一足之鸟,飞集于公朝,下止于殿前,舒翅而跳。齐候大怪之,使使聘鲁,问孔子。孔子曰:‘此鸟名曰商羊,水祥也。昔童儿有屈一脚振两肩而跳,且谣曰:天将大雨,商羊鼓舞。今齐有之,其应至矣。’急告民趋治沟渠,修提防,将有大水为灾。顷之大霖雨,水溢泛诸国,伤害民人,唯齐有备,不败”


这段话传递的信息非常重要:首先,这里的“一足之鸟”名叫“商羊”,是雨水的征兆!但仅凭“一脚”还是无法将其与“毕方鸟”直接等同起来,但两者之间绝对有所关联。


接下来,孔子的话才是重点:昔年有童子屈一脚振两肩跳舞,正好这“一足之鸟”在殿前的表现也是“舒翅而跳”,所以,这里的“商羊鸟”实际上正是跳舞祈雨的童子之化身!

《山海经》毕方鸟是火灾之兆还是兴雨之商羊?孔夫子一言道破真相

此外,在《论衡·变动》中云:


“商羊者,知雨之物也;天且雨,屈其一足起舞矣。”


既然作为雨水之兆的“商羊”只要屈一只脚起舞,天就会下雨。


那么在干旱之时,人们打扮成鸟样、起舞、求雨,自然也是符合巫术逻辑的:


这种理论,可以被英国人类学者弗雷泽的“模仿巫术”所解释:


他认为原始巫术可分为两种形式,这种以"相似律"为基础的叫做"顺势巫术"或"模仿巫术",而在这种巫术中,巫师仅仅通过模仿就能实现任何他想做的事!——《金枝--巫术与宗教之研究》


(二)火精之兆与木生毕方


“毕方鸟”为火兆,主要依据应是来源于《山海经·西山经》:“见则其邑有讹火”


而在《淮南子》中又有“木生毕方”一说,高诱对这句话的注解则是:


“毕方,木之精也,状如鸟,青色,赤脚,一足,不食五谷”


其实《淮南子》所谓“木生毕方”是受五行思想的影响所致,意即“木生火”。因为毕方为火鸟,故用毕方代火,而并非是指毕方生于木。

《山海经》毕方鸟是火灾之兆还是兴雨之商羊?孔夫子一言道破真相

此后,张衡在《东京赋》中以及整个汉以后,都将毕方鸟视为灾祸象征:


"毕方……老父神,如鸟,两足一翼,常衔火在人家作怪灾也。"


当然,近现代学者袁珂的解释独树一帜,他从《神异经》中引:“人尝以竹著火中,爆烞而出,魈皆惊惮”


于是认为“爆烞”等于“烨烞”,并相信毕方正是这种竹子在火中被烧得噼里啪啦声音的语音变换,因为他注意到无论是《淮南子》还是《广雅》,都会把毕方和火、木头联系在一起,推断毕方有可能就是类似于《封神演义》里的“火老鸦”一样的东西。

《山海经》毕方鸟是火灾之兆还是兴雨之商羊?孔夫子一言道破真相

除此之外,“毕方鸟”也与我们之前提到了过的“二八神”—“野仲、游光”可以关联:


尔乃卒岁大傩,驱除羣厉。方相秉钺,巫觋操药......囚耕父于清泠,溺女魃于神潢。残夔魖与罔像,殪野仲而歼游光。八灵为之震慑,况鬾蜮与毕方。—《东京赋》


“野仲与游光"这两个夜游神,再加上袁珂的阐释,让我们不禁联想到西方一种类似的东西——鬼火(磷火),这种现象通常起因于腐朽的草木或动物所产生的气体(甲烷)自动起火。因此,这种看起来徘徊不去的鬼火,便像极了夜间游荡的妖精,也自然成了看见即有灾祸的象征!


因此,可以看出从《山海经》的两种记载出发,便衍生出了关于“毕方鸟”两种截然相反的属性:一为降雨之兆,一为火精之灾,就像一个硬币会两个不同侧面,好与坏并非绝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