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国宝级文物,竞拍价屡破纪录,过亿价格成了家常便饭?

圆明园被英法联军劫掠一空之后,国人为了让国家宝物回归祖国,历经数年奋战在抢救国宝的一线,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能挽救的却只是九牛一毛。迄今为止,仍旧还有很多国家至宝流失海外。它们或被国外个人收藏家收藏,或被国外著名博物馆收藏。要想将他们带回祖国,无一不是要支付巨额拍卖款。而且近年来,全世界都认识到了中国文物的价值,价格一年比一年水涨船高。这使得更多文物回国受阻。

那些国宝级文物,竞拍价屡破纪录,过亿价格成了家常便饭?

今天我们就为大家盘点一下,近年来,那些被炒出天价的国宝文物。同时我们也呼吁身边的每一个小伙伴,保护国宝人人有责。如果大家能看到最后,请踊跃留言,说一说你对如今艺术品流失的看法。

那些国宝级文物,竞拍价屡破纪录,过亿价格成了家常便饭?

乾隆“吉庆有余”转心瓶

这款乾隆官窑的清三代巅峰之作,做工精美绝伦,栩栩如生。具体流失海外时间我们不得而知。但在2010年末,它现身在了伦敦一场拍卖会上,展品一经展出,引起了全球收藏家的广泛关注。虽然世界认可中国文物的工艺及其价值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但对于文物回归祖国,可不是什么好消息。价格越炒越高,甚至短时间内,攀升到了5亿的天价。最后一位中国收藏家,最后以5.541亿元人民币最后成功拍下。可想而知,仅仅一件国宝文物,就是这样的天价,要想收复大量国宝,是何等艰难。

那些国宝级文物,竞拍价屡破纪录,过亿价格成了家常便饭?

北宋:子母猴图

北宋佚名《子母猴图》,水墨纸本,纵92厘米、横46厘米。中国古代的猴子,有着极为吉祥的寓意,这幅画就象征着“有靠山辈辈为侯”。2011年6月,《子母猴图》在九歌春拍现场,通过香港最大的福羲国际拍卖行,以3.62亿元的惊人价格拍出。据说这幅画的价格在其次,最有收藏价值的是画上的这些印章。“天历之宝”为朱文大方印,是元代元文宗图帖睦尔的收藏印,此作曾经元内府收藏。“司印”为朱文半印,为明洪武内府的鉴藏印,说明此作曾经明洪武内府所藏。但此画成功拍卖者信息是保密的,最后被谁获得,我们不得而知了。

那些国宝级文物,竞拍价屡破纪录,过亿价格成了家常便饭?

元代: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

元代青花瓷器,瓷器表面的画作,是描述当年鬼谷子下山营救徒弟孙膑的故事,画风细腻,笔触生动。在2005年时,它出现在了伦敦佳士得“中国瓷器拍卖大会”上,最后以1568.8万英镑的高价被拍走,折合人民币大概2.3亿元左右,创下了当年中国艺术品在海外的最高价记录。

那些国宝级文物,竞拍价屡破纪录,过亿价格成了家常便饭?

明代: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明代成化皇帝的御用酒杯。直径约8厘米,画面生动,颇有情趣。其工艺复杂程度,就是有了现代技术的辅助,也是很难完成的。2014年,上海收藏家刘益谦先生,在香港苏富比春拍会上,最终以2.8亿港元的价格拍下了此杯,折合人民币约2.45亿元。

那些国宝级文物,竞拍价屡破纪录,过亿价格成了家常便饭?

说了这么多天价拍品,有的是从国外被爱国人士拍下收藏,有的是在国内国际拍卖会上,被未知国人拍下收藏。在欣慰的同时,我们也在为那些仍旧流失海外,至今下落不明的国宝担忧。而且近年来,价格攀高的情况愈演愈烈,这些没有回家的国宝,今后会有怎么样的未来呢?希望它们能早日出现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