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上梁山後,人稱“入雲龍”的公孫勝為何以回家探母為由離開?

lierenhuichang


入雲龍公孫勝兩次離開梁山,第一次是因為和宋江的革命理念不同,第二次是自己不想送死。選擇晁蓋而不是宋江,就像我們如今跟領導一樣,未必是領導能耐大就越好,還是要看自己要什麼。

把這份好漢座次名單挨個看下去,第四位是入雲龍公孫勝。

一個人的形象如何,這不僅單單是指這個人的外貌如何,給人第一感覺如何這些外在因素,更重要的還有他的內在,諸如他的性格特質,諸如他的喜惡,諸如他的抱負等等。所以形象兩字,感覺起來容易,但很多時候卻是無法言語出來,沒法精簡的進行描繪。

這位公孫先生從七星聚義取生辰綱時就現身,也算是出場早的人物,可不知為什麼我對這位公孫先生的印象始終難以深刻,除了剛出場時“正在莊門外綠槐樹下,一頭打,一頭口裡說道:‘不識好人!’”的一幕,便只剩下那些神乎其神虛無飄緲的“道術”。

生辰綱事件東窗事發以後,公孫勝和晁蓋一同擊退了官兵,逃到了梁山,火併王倫,晁蓋也當上了梁山的第一把手。作為晁蓋得力助手的公孫勝自然也是扶搖而上,成了梁山的第三把手。

這一路上,公孫勝也是十分積極的,公孫勝如此積極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為了權力。但這份權力的背後,對於公孫勝來講是扶危濟困。從訴求上來講,公孫勝雖閒雲野鶴,但也需要能夠閒雲野鶴的根據地。

晁蓋這個人,對朋友不錯。一個上司再有能耐,但對下屬不好,都是白搭。好在晁蓋是個好領導,公孫勝在他那裡看到了自己的發展空間,去為他賣命也是意料之中的了。晁蓋雖然沒有文化,不像吳用那樣腹有詩書,能說出幾大段文縐縐的詩文來顯擺。但通看歷史,似乎就能發現,做大事的人,好像和文化真沒絕對關係。

為什麼這麼說呢?比如我們熟知的劉邦,也沒讀幾天書。還不是照樣成了皇帝,統一天下了?還有楚霸王項羽,因喜歡練武而少了讀書,不也是成了楚霸王麼?即便後來失敗了,但他比大多數一心只想讀聖賢書的讀書人好多了。再來看看讀書人范進,苦讀詩書大半輩子,結果呢?白髮蒼蒼之時中了舉人,卻因為太高興發瘋了?這是不是看著就很諷刺?

這個道理,公孫勝也是明白的。因此,他沒有選擇看似仗義但心思詭異的宋江,也沒有選擇佈施天下卻看人分三五九等的柴進大官人。從這一點來看,公孫勝是聰明的,他理智了,沒有隨波逐流。

待到宋江上了梁山後,對待公孫勝也是不錯的。當然了,這份“不錯”全是基於公孫勝在梁山的真實身份——宗教領袖。這個時期的公孫勝,所謂的權力其實也沒有受到威脅。最後,也許大家都很奇怪,權力就在自己眼前,為何會選擇了離開權力場,躲進了深山?

對於公孫勝和宋江之間的矛盾,刀叔總結為三點:

作為一個曾經公務系統的人,宋江的理念是忠君保國,他的忠已經到了“愚”的地步,這與公孫勝閒雲野鶴偏安一隅的思想並不符;

解救宋江後,宋江所帶的圈子也上了梁山,我們稱其為宋江派,這與公孫勝所依附的晁蓋派又是一個矛盾,公孫勝雖然有政治智慧,但並不想因為政治而站隊;

宋江等人上山後,所持的理念進而引發社會各路人馬的加盟。而公孫勝是一個道教人物,這種生活方式不是他所願意看到的,也就是和他本意相反。

基於以上三點,最終導致了公孫勝第一次離開梁山!而公孫勝第二次離開梁山,其實從嚴格意義上來講是宋江向羅真人“借用”。

如今的我們都身處職場或官場,從公孫勝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出領導的能耐還真不是越大就越好,希望今天的內容能夠給您一定的啟發。


王銘葦


只見那個先生,身長八尺,道貌堂堂,威風凜凜,生得古怪。……晁蓋看那先生時,但見:頭綰兩枚鬅鬆雙丫髻,……八字眉一雙杏子眼,四方口一部落腮胡。

以上是《水滸》中關於入雲龍公孫勝形象的原話描寫。

我仔細查了下,其實公孫勝離開梁山,總共有兩次。

第一次是宋江上山後,公孫勝回鄉探母,直到大破高唐州時方被戴宗請回。

第二次是徵方臘前,公孫勝返回薊州,潛心修道。

公孫勝第二次離開後,就沒有然後了,因為大家都知道,梁山也沒有然後了......

再來看看公孫勝在《水滸》中主要做了哪些事呢:

一件是公孫勝找到晁蓋,促成截取生辰綱事件

另一件是戴總請公孫勝回來後,在高唐州作法大敗高廉,為梁山軍破城立下關鍵一功

最後一件便是梁山大聚義時,公孫勝主持羅天大醮,掘出定下頭領排名的石碣碑。

此外公孫勝經歷大小戰役數起,扮演的都是法師角色。

從這些事情上便可以看出,公孫勝在梁山是頭號法師的角色,幫梁山解決一些靠人力無法解決的事。另外,古時候起事都需要搞些神兆、圖讖什麼的,比如梁山聚義的石碣碑,這事非公孫勝來做不可。

如果說吳用是聰明人,那麼公孫勝便是高人,高人自然有高人之處。首先,高人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知道何時動何時止。

第一次公孫勝說要回家探母,他一個方外之人,怎會有要探母這樣的理由。那時正是宋江上山,宋江上山之後發生的事大家也都知道,晁蓋死了,梁山被宋江整合了,然後被招安被消耗殆盡了。公孫勝預料到了這一切,所以藉口離開了。

第二次戴總去請,公孫勝起先是不願回來的,這一點要注意,這說明他第一次離開不是短暫離開,是打算好了就此別過的。但應是發覺自己的任務還未完成,所以在戴宗使計差李逵賺了公孫勝老母之時,公孫勝便藉機,以師傅羅真人為臺階順勢回到了梁山,從後來的故事發展來看,公孫勝確實還有任務沒完成,他要掘出那塊一百零八星宿的石碑,為這件事畫下一個承應天命的句號。

其實,公孫勝是個天選者,負責從旁引導眾人上梁山,完成聚義,聚義之後,他的任務便完成,此後不再有他的事,他便遁去了。

無月文化,品味經典,專注文化,樂於分享,歡迎轉載引用


無月文化館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搞清楚一個問題,也就是公孫勝是為什麼上梁山的?只有解決了這個問題,才能回答他為什麼在宋江上梁山之後選擇離開。


看過書的人都知道,公孫勝上梁山是因為參與了晁蓋、吳用一行人的“搶生辰綱”計劃,而且,說起來公孫勝還是主動參與的。那麼問題來了,公孫勝作為一個出家人,不好好修道,搶什麼生辰綱?


公孫勝不是魯智深和武松,後者是為了躲避官司半路出的家,他就是個正宗的道士,而且道行不淺,他師父羅真人法術就更高強,並不是什麼江湖騙子。所以公孫勝為什麼想不開要跑去要搶劫?


我覺得在這件事上羅真人算是個關鍵人物。



上面說過,羅真人是個很有道行的道士,他可能早就看穿了一切,既然洪太尉放走了妖魔,那麼大宋朝必有一反,而且自己的大徒弟還是三十六天罡之一,既然命中註定躲不掉,不如拼一把,選一個好的帶頭人,好好輔佐,說不定能實現一些什麼。


我認為,羅真人的首選是晁蓋。



晁蓋有名氣,宋江也很有名氣,可是為什麼劉唐和公孫勝不去找宋江搶生辰綱而是找晁蓋?也許他們早知道宋江的為人,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上山當土匪的,而且肯定會招安。劉唐也許看不了這麼遠,但羅真人肯定能,既然命中註定要當反賊何不就反個痛痛快快,所以當羅真人算到劉唐要找晁蓋搶生辰綱時就派公孫勝去幫他一把,讓晁蓋當上梁山泊主來個先下手為強。



我的證據如下:


一、當時公孫勝找晁蓋搶生辰綱,藏在後面的吳用聽到後出來假意要去告發公孫勝,公孫勝慌張了一下。


我認為公孫勝的慌張是演出來的,因為他是法術高強的道長,吳用雖然聰明但是面對面一對一的較量公孫勝拿他跟捉小雞仔似的,公孫勝大可以拂塵一揮,大袖一擺,走你!


二、等宋江完全上山之後,公孫勝就提出要回家。


這個就是本題要問的了。官方理由是見到宋江父子團聚想麻麻了,我覺得想家的原因固然有,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宋江這貨還是上山了,不想和他在一個屋簷下待著,所以要走了,不然為什麼他一回去就不想再來了呢?


三、後來在戴宗的三請四請之下,公孫勝回來了,因為公孫勝要回來再幫晁蓋一把,希望可以與天意鬥爭一下,能不能把宋江換成晁蓋,因為晁蓋並不是天罡星,但是很遺憾,天意就是天意,即使法術高若羅真人也不能逆轉。


四、打完王慶之後,公孫勝就回去接著修道去了並沒有參加讓梁山好漢傷亡慘重的打方臘的戰爭中。


梁山泊的凋零也正是從公孫勝的出走開始的,大概是不想親眼看見那樣慘烈的結局,大概是還是不能和宋江為伍的緣故吧。

以上。



不正緊歷史


《水滸傳》是中國古代小說史上的一顆明珠,其中一百零八位好漢的勇猛和他們豪爽奔放的性格在書中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然而《水滸傳》的結局卻是十分悽慘的,一百零八位好漢歸順朝廷之後,朝廷表面上將他們收納,但是卻在背地裡下死手,只有20多個人倖存。

這一切的原因可以歸結於宋江一心歸順朝廷,眾所周知,宋江在入夥梁山之前就是一個官員,由於他的豪爽大方獲得了“及時雨”的稱號,所以宋江在人們眼中的形象都很好,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老好人,但是實際上宋江並沒有像大家想想的那麼忠厚老實,他是一個很有想法的人。

宋江在歸順朝廷之後,被人下藥暗算,結果臨死之前還拉上自己的左膀右臂李逵一起前去湖邊談心,並且下藥讓李逵和自己一起死,雖然宋江口口聲聲說怕李逵在外面出事,但是宋江真實的想法我們也不知道,李逵是梁山的一員大將,性格直來直去,可以為兄弟兩肋插刀,所以宋江臨死之前這樣的做法確實讓人看不下去,這也可以說明宋江實際上是一個殺伐果斷的狠人。

但是宋江的面孔雖然偽裝的很好,但是實際上早已有人看出來宋江的人品了,這個人就是入雲龍公孫勝和李俊,李俊逃出海,去其他國家當了皇帝。公孫勝在梁山上立下赫赫戰功,但是就在他功成名就的時候,卻選擇了逆流而退,其中的原因多半就是覺得宋江這個人不行,他早就識破了宋江。

入雲龍公孫勝本來是一個道士,但是看到世間的不公正,決定下山行俠仗義。公孫勝非常著名的典例就是“智取生辰綱”,他曾經和姚蓋、吳用等人一起截取生辰綱,將大量的財寶帶回梁山,立下大功,但是自從姚蓋死後,宋江坐上頭把交椅,公孫勝就已經逐漸識破宋江的面目,於是公孫勝就藉著回家照看母親的理由回了家。

然而梁山的對外戰役中卻並不是一帆風順,在一次梁山攻打宋朝軍隊的時候,被一個叫高廉的人打敗,梁山向公孫勝求助,在戴宗的苦苦哀求下,公孫勝由於之前的兄弟情再次出山,在幫助梁山擊退敵人之後,再次藉助回去看望母親的名義,不留功與名,瞭然離去。

可見公孫勝就是在梁山看不到希望才會想著離開,他識破宋江,中途找藉口探母離開梁山,瀟灑地過著無拘無束的生活,因此也成為水滸傳結局最完美的人。梁山統帥宋江的決策自然也會帶著整個梁山走向歧路,當時的人們對於宋江都是有著很好的評論,只有公孫勝這樣不在乎名利的高人,才能看的出來一個人的真實面目吧。


歷史雲頂


第一,公孫勝是跟隨晁蓋上梁山的,後來宋江上梁山,晁蓋的領導地位被動搖。而同為一夥的吳用又聯合宋江架空晁蓋,到後來宋江成為實際領導者,這麼一個情況出現,是導致公孫勝離去最重要的一個原因。

第二,公孫勝和晁蓋交好,並且是十分欣賞晁蓋的,公孫勝的初衷是想要幫助晁蓋的,晁蓋死後,公孫勝被宋江邊緣化,又不受重用,所以選擇離開。

第三,公孫勝本來就是一個淡泊名利的人,從來不需要什麼功名。正因為他的性格讓他選擇過著閒雲野鶴的生活,所以他最後選擇離開,得到一個對他而言特別圓滿的結局。


胖虎談水滸


一哥“俗人讀水滸”之——

公孫勝是個“謎”

公孫勝是水泊梁山一個謎,自己尋富貴自撞“黃泥崗非常7+1”,宋江上山後匆匆離去,被逼尊師命二回梁山,招安後不久又飄然而去,最後得道于山野,也算得個善終。

其謎一、名號之謎。道人嗎,叫一清道人、一清道長多好,可這位偏偏來個一清先生,既道又俗、非道非俗,有點怪怪的。要說道家三清元尊,用一清為號,恐怕也是犯忌諱了啊。可這位公孫先生還有兩個大號,一是“公孫勝大郎”,也有點怪怪的,按一般叫法應該是公孫大郎吧,類如西門大官人、柴大官人、武大郎、武二郎。二是“入雲龍”。龍已入雲,早已不是混江攪海之物,過譽了。不過聯想花和尚不是和尚,武行者不是頭陀,王道人不是道人,生鐵佛不入佛門,吳學究不再教書,哈哈,儒不儒、佛不佛、道不道,施公高人。

其謎二、劉唐、公孫送富貴,這二人真逗,一個從潞州、一個從薊州遠道來找老晁組建“搶劫公司”,還美其名曰送“富貴”,天下豪傑想得此富貴者恐非晃蓋一人,為何專找老晁呢?二人一是深信老晁肯定會幹此事;二是深信老晁有能力組織此行動。當然這兩條恐怕大部分類如“梁山搶劫公司”的哥們都想幹、都會幹,二人為何不上山入夥,作為投名獎哩,恐怕老晁這“7+1”集團中無一人不想在白道中求一生富貴吧。不過,劉唐俗人一枚,公孫道長一枚,不去煉丹修道,卻來做個強盜,怪怪的。

其謎三、何以留守梁山?話說晁蓋領眾好漢幾近傾巢遠行江州劫法場,撇下六人留守,蕭金暫不論,吳學究二把手暫代寨主也罷,公孫先生道術智謀雙全緣何不從?林沖、秦明留一人足矣,緣何“雙強”俱留?筆者久思冒言:公孫先生奇人也,恐晁吳難以調遣,不能用;林教頭苦人也,劫法場救宋某與己何干?不會用;秦明仇人也,宋江用計害了老秦妻兒老小也“忒毒了”,不敢用。“三不用”也是三哥主政後要明揚暗壓的主啊。

其謎四、公孫下山疑點多,話說公孫先生要下山探母參師,晁總本不欲批假,後批了百日,又言“切不可失信”、“切不可爽約”,晁總、宋副總又殷殷盼早日歸來,何哉?一是如果說公孫先生遊離於梁山搶劫公司白領之外是個閒人,那他可是“自薦”加入黃泥岡“7+1”集團的;二是下山來晁總當眾送大錠金銀,那麼公孫先生的黃泥岡“工程業務提成”哪裡去了?三是晁、宋何知先生一去不回吧,或許先生已厭倦了好漢般的生活吧,或許另有原因。

其謎五、三卷天書有“貓膩”。話說宋江避難還道村九天玄女娘娘廟得天書三卷,並告誡宋三哥,此書“只可與天機星同觀”,要說這九天玄女之書,道家讀來最易,若無明指,天機星非公孫莫屬,但下文又言每日“與吳學究看習天書”。筆者不解這宋老三咋知道吳學究就是“天機星”?玄女娘娘又沒明指?有點奇怪不?事後付之一炬,自無查究啊?宋江上山,吳用易主,公孫先生不謎。

其謎六、公孫勝梁山主“醮事”,無論如何不情願,公孫二回梁山泊,英雄齊聚之時,應宋吳之邀,主行變味的繼位大典,“公孫勝作高功,主行齋事,關發一應文書符命,不在話下”。其實這功德做的有點不明不白,一是大典開始之前,道士不齊、諸物不備之時公孫勝已經做了開始做了,或許是“手腳”吧;二是四月十五的電光雷鳴來的真是時候;三是得道之入雲龍竟然不識蝌蚪文,要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何道士來解讀,公孫勝有何苦衷,恐怕一言難盡啊。

謎總歸是謎,這位“白肉腳襯著多耳麻鞋,綿囊手拿著鱉殼扇子。八字眉,一雙杏子眼;四方口,一部落腮胡。”的似道非道、非道得道的公孫先生著實是個解不開的謎啊。





一哥於一


水滸唯一完美,結局好的人就是入雲龍公孫勝。他是梁山的人才,頂樑柱。關健時刻離不了公孫勝,他看人能看到骨頭去。遇天王一腔熱血,共創大業。宋江上梁山,他看清了宋江的陰險,投降朝廷的真面目。投降朝廷下場不好,他料到了功成身退。人活一世拿起放下,做到的人不多!


雪山飛狐王紅


自古沒有善終的將軍!公孫勝回家看母是藉口,實際是知道宋江一心想歸順朝廷。而宋朝皇帝昏庸無道。最後沒有啥好的下場!


紫氣東來阿林


公孫勝料宋江們必無好結局而藉故還鄉。


田長旺


道不同不相為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