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回族老汉闯新疆的回忆

有一次,我随新疆一批作曲家到昌吉市二六工镇采风。二六工镇有11000多人,87%是回族。

  在二六工村,我们采访了一位70岁的回族老汉马宗龙。他会唱花儿,但他不愿意唱,他说花儿是山曲,现在重孙子都有了,唱山曲臊得很,担心儿媳妇、孙媳妇笑话。经过我们的动员,他唱了,很地道的青海味,一句歌词很好,我记在了采访本上:白大布装在箱子里,难心的事藏在腔子里。唱了几首花儿后,他说他40年没有唱了。唱完后,他谈起了初来新疆的难心事,听了以后让人震撼,一个作家说:“多好的情节啊!太离奇了!”

一个回族老汉闯新疆的回忆

  马宗龙说,他爷爷是新疆解放前的二三十年代来新疆的,因为生活所迫,他和一些亲戚、同村的一些人亡命新疆。路上没有水喝,那时又没有适合长途跋涉用的装水工具,他们将棉衣用水浸透,路上渴的时候再一点一点挤出来,但一件棉衣里的水又能坚持多久?两头骡子渴死了,两个亲戚的丫头活活渴死在戈壁滩上,一个17岁,一个还不到10岁。

  1957年,马宗龙的奶奶带着一家18口人来新疆找爷爷,爷爷30多年没有音讯,不知是死是活。那时,马宗龙20岁,从青海的湟源到甘肃玉门走了6天,从玉门到新疆哈密走了3天,从哈密到乌鲁木齐走了3天,从乌鲁木齐到伊犁又是3天,最后来到伊犁的特克斯。经乡亲们打听,马宗龙得知爷爷现在在南疆,爷爷来疆后,参加了马仲英的部队,1934年,在盛世才的政府军打击下,马仲英仓皇从喀什逃到国外,爷爷留在了新疆,由于战乱,音讯不通,他以为老家的人已经遇难了,爷爷和当地的一位维吾尔妇女结了婚,现在已经有了孩子。奶奶无奈只得和儿子、孙子等落居特克斯。1963年,爷爷的维吾尔妻子去世,奶奶和爷爷重新复婚,全家迁到了昌吉的二六工。

  听了马宗龙一家来新疆的简史,我的心里一直难以平静。新疆开发的历史和美国开发西部的历史有许多相似之处,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现在这些老人越来越少了,如果不记录下来,新疆的年轻人将会对这段历史懵然无知,我们愧对先人啊。(新疆资深媒体人 李云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