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协力,一切都会好起来

来自辽宁本溪的朱宪荣大姐,是广东玉湛项目的一名劳务工人。春节假期留守工地的她,亲眼见证了项目部的各种微妙的变化:项目上下反复的电话会议、购置了成批的生产及防疫物资,人人进出都要戴着口罩测体温……

“唉,都是新冠肺炎疫情闹的,希望这场灾难早点过去,咱们也能好好施工干活。”朴实的话语背后,是一个普通人最单纯的向往。而为了这句话能早早实现,项目所有人都一直在努力着。

筹购物资,消除复工的“后顾之忧”

为了保证正常生产,项目物设部经理吴永平在节前就忙着筹备水稳、沥青等生产物资。虽然目前库存充足,可以保证一个月以上的供给,但因为不能施工,“英雄”便没有了用武之地。

生产物资无虞,即便只能天天“躺”在仓库“睡大觉”,但毕竟“手里有粮、心里不慌”;但防疫物资短缺了,那可就像是在手里捧着一颗“炸弹”,不知道何时就会“爆雷”。

春节过后,随着复工日期临近,返岗人员会陆续增多,项目防疫压力也将变得越来越大。项目部总经理丁德伟在防疫会上强调:“项目部防疫物资必须马上到位!我们要让所有返岗人员体会到,呆在项目上比呆在家里更安全。”

为了筹集防疫物资,项目人员联系了周边所有的药店和超市,但也只筹集到一小部分满足日常之用。但项目共有6个大工区,在全面复工后,项目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就有数千人,办公场所和宿舍等重点区域需要每天消毒、每人都要天天更换口罩……项目部现有的防疫物资无异于杯水车薪。

眼看着从药店、超市无法大批量采购,项目部开始尝试直接从厂家订购。经过层层介绍,终于打听到远在河北廊坊的一家生产消毒液的厂家还有存货。“我们第一时间就与厂家进行联系。尽管有订单上门了,但厂方却顾虑重重,主要是因为距离太远,两地相隔2000多公里,运输的成本太高。”眼看这批物资要“黄”,吴永平心里十分着急,“项目部上下当时真可谓是使出了浑身解数,网络上说不通就换电话联系,一个人沟通不了就换个人讲道理。我们从项目的重要性,谈到了家长里短,最后又表示可以在价格方面适当进行补助,最终才说动了厂家发货。”

2月4日,5吨消毒液正式发出,但吴永平的心还悬在半空。当时,由于疫情严重,不少高速路口、服务区已经封闭。2000多公里的路程,物资能顺利到达吗?

为此,项目部一方面与司机保持沟通,了解路上的状况;另一方面,多次联系高速公路部门确认实时情况。湖北湖南高速部门均答复道,只要不下高速,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是没问题的,而湛江高速部门则表示,只要司乘人员体温正常,可以进入湛江市区。

尽管一路保驾护航,但路上还是会出现一些“小插曲”。

2月5日晚,货车行驶至湖南郴州时突发故障,无法打火,司机说要重新更换电瓶。这一折腾又耽误了七八个小时。6日下午,历时两天两夜,千呼万唤的防疫物资终于陆续运抵,项目部员工撸起袖子帮忙搬运,不到一个小时就将各类物品发放到各工区。“采购的过程确实不容易,但事情办成了就是胜利。”项目党工委书记宋宏伟看着运来的物资,不免感叹道。

找到了筹备物资的窍门后,物资筹备工作变得有条不紊。随后,项目部又直接与深圳一家口罩生产厂家对接,订购口罩4.5万个,彻底消除了复工的后顾之忧。

即便如此,吴永平也闲不下来,他正忙着为即将到来的雨季做准备。“为防止路基被暴雨冲坏,我们已经联系厂家购买了覆盖路基的塑料薄膜,正应了那句老话——未雨绸缪嘛!”吴永平看着日益繁忙起来的工地开心得合不拢嘴。

及时谋划,防疫复工“两手抓两手硬”

“弹药”充足,复工自然迅速。

2月10日上午,在广东玉湛五工区沥青摊铺现场,车辆穿梭,机器轰鸣,60多名建设人员戴着口罩、安全帽紧张作业……这也是在接到广东省允许复工的通知后,项目打响的节后复工第一枪。

“及时复工自然是好事儿,但施工过程中也要做好防疫工作,否则一旦发生聚集性疫情,我们所有的工作将前功尽弃。”宋宏伟反复强调。

为此,项目部和各工区做足了“功课”。

项目部安全总监何磊说:“项目部特意调整复工许可内容,在预计的开工日期前,将防疫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复工许可重要检查内容,严格把关,防疫工作若不到位,坚决不允许开工。”

而在工区,更是将防疫作为重中之重。“在复工之前,我们工区重新进行安全及技术交底,其中重点强调了疫情防控内容;复工后坚持每天两次对现场人员测量体温,建立档案并及时归档,并且保持每周定时发放口罩,确保不出现交叉感染。”工区经理蔺斌介绍。

能够在广东下达复工通知后第一时间组织生产,广东玉湛走在了省重点项目的前列。

“我们必须要提前谋划,把工作做在前面,做到早返岗、早观察、早复工,不能等到允许复工通知下达了,工人才从各地赶过来。”2月3日,丁德伟在各工区督导工作时,反复强调了“早”的重要性,早谋划、早准备、早行动……随着疫情变化和雨季来临,项目施工压力变大,必须事事想在前,时时冲在前,才能抢出工期和效益。

有了系统而详实的计划和准备,确保了防疫复工“两手抓两手硬”,项目部接二连三地传来了复工复产的喜讯。2月10日,二工区高阳互通、竹园互通土石方,四工区天桥现浇梁,五工区沥青水稳摊铺实现复工;15日,三工区高岭互通、主线土石方,四工区水稳迎来复工……到目前为止,项目全线已返岗工作人员超过了1000人。

畅通渠道,上下一心“同解难题”

尽管复工生产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但存在的困难依然不小:劳动力仍显不足、复工点位仍然不多。全线复工任重而道远。

正月初八过后,不断有施工队伍抵达。然而,新的问题接踵而至。2月3日,来自辽宁的一批工人到达项目驻地,工人本来都租住在沿线的村里,但现在村里一看是外地人就不让进去。

除了这批,后续还将源源不断有更多的工人回来。村里封路,施工车辆进出也成了问题。出于长远考虑,项目公司和项目部及时梳理各工区的困难后,针对主线沿线村镇封村、阻断进出场通道问题,发函至湛江市交通建设指挥部,恳请政府部门协调村镇政府支持广东玉湛项目建设,给予人员居住及进场通道畅通便利条件,确保项目正常复工。

湛江市、廉江市等各级政府部门领导先后到项目一线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复工面临的难题。他们也用行动表明了,重点项目复工是头等大事,在保证防疫安全的前提下,项目的困难必须立即解决,为复工生产保驾护航。

为补充施工人员,当地政府就帮助项目在当地寻找新队伍;为安置返程工人,就安排大家暂住在距施工点不远的临时住所……问题一个个解决,员工一步步返岗,复工点位日渐增多,眼看着工地上也越发热闹起来。

如今,采石场已逐渐恢复生产,水泥供应也得到了保障,各工区都已开始掀起大干场面……朱大姐心情也是越来越舒畅,她说:“疫情其实没啥可怕的,只要大家都努力,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