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與子同裳”震撼國人,還有哪些詩詞佳句助你“疫”路前行?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發後,海內外捐贈的物資紛紛送達湖北,並在物資箱上寫下鼓勵的話語,如“武漢加油”“中國加油”。在這些鼓舞人心的物資橫幅中,日本捐贈物資上的詩詞讓人感受到別樣的暖心。日本在捐贈湖北物資時寫道:“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這句出自《詩經•秦風•無衣》,日本藉此表達與湖北民眾同在的情感。日本舞鶴捐贈大連物資是寫道:“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這句出自唐代王昌齡的《送柴侍御》,日本借詩拉近了中日兩國人民之心理距離。實際上,在古今中外的詩詞作品中,有許多類似的詩句,今天,我們一起來分享暖心詩詞佳句。

四海皆兄弟,誰為行路人

這一詩句出自漢朝一位無名詩人所作的四首送別詩中的第一首。該首詩名為《骨肉緣枝葉》。其後的三首分別名為《黃鶴一遠別》《燭燭晨明月》《良時不再至》。這四首詩一度相傳均為漢朝時蘇武與李陵的互相贈答之作。但此後經近代學者考證,都不是蘇、李二人所作。只知道寫作時間大概在東漢末年。那時正是戰亂頻生、人民飽嘗流離失所之苦的年代。


一句“與子同裳”震撼國人,還有哪些詩詞佳句助你“疫”路前行?

習近平在北京調研指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這四首詩描寫兄弟、朋友、夫婦等之間的離別之情。而《骨肉緣枝葉》是一首送別兄弟的詩。全詩第一句以枝葉比喻兄弟之情。二三兩句說朋友之間如果相識已久,也會感情日深,更何況手足兄弟。接下來的三句說兄弟今日一別,從此便天各一方,揮手相別之際,更能體會到手足之情的深厚。餘下的幾句又將意思轉到餞別之上。全詩表現了兄弟友情的深厚。而這裡所選用的為全詩第二句,表示普天之下,即使是過路的陌生人之間,也可以成為親密無間的兄弟;並進而引出下一句對於親兄弟之間手足情的渲染。

一句“與子同裳”震撼國人,還有哪些詩詞佳句助你“疫”路前行?

2月9日,958人組成的第五批江蘇支援湖北醫療隊出征,省委書記婁勤儉到機場為白衣戰士壯行

而整句詩呈現出豪邁豁達的英雄氣概,也恰好體現出面對疫情的肆虐,全體民眾如兄弟般守望相助、共同應對的同胞之情。

舊題蘇武詩 / 別詩四首•其一

佚名•漢

骨肉緣枝葉,結交亦相因。

四海皆兄弟,誰為行路人。

況我連枝樹,與子同一身。

昔為鴛與鴦,今為參與辰。

昔者常相近,邈若胡與秦。

惟念當離別,恩情日以新。

鹿鳴思野草,可以喻嘉賓。

我有一罇酒,欲以贈遠人。

願子留斟酌,敘此平生親。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這一詩句出自唐朝白居易的《望月有感》。這本是一首敘述親人離亂的作品。公元799年,宣武節度使董晉去世。在他死後不久,手下便發動叛亂。同年三月,彰義節度使吳少誠也發動叛亂。這使得河南境內戰爭連綿。而河南是當時南方向潼關以內地區運送物資的必經之地,戰爭也就因此導致潼關以內發生饑荒。在這戰火紛飛、田地荒蕪、親人離散的時刻。白居易擔憂著國家與親人。第二年春天,白居易在長安中了進士,回家省親時,將上述情感寫在這首詩裡。


一句“與子同裳”震撼國人,還有哪些詩詞佳句助你“疫”路前行?

2月11日下午,江蘇支援黃石醫療隊啟程趕赴湖北。省長吳政隆到南京祿口機場為隊員們壯行。

本詩採用白描的手法,敘述了作者所經歷的戰亂別離之苦。詩中的“弔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曾被人廣為傳誦。而這裡所選用的為全詩最後一句,字面意思為作者獨自一人在夜裡輾轉反側,看著天上的月亮,想起天各一方的兄弟姐妹,覺得如果這時他們都望著天上的月亮,也會和自己一樣,因為思念家鄉和親人而落淚吧。作者的腦海中浮現出身處五個不同地方的手足一起看著月亮的場面,顯得通俗易懂且寓意深遠、坦誠真摯;深刻表達了兄弟姐妹之間憂思與共的情感。

一句“與子同裳”震撼國人,還有哪些詩詞佳句助你“疫”路前行?

江蘇省支援黃石醫療救援隊抵達湖北 何戈攝

在抗擊疫情的戰鬥來到最關鍵時期的當下,這一詩句也恰好體現了全國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共赴榮辱的情感。

望月有感

白居易•唐

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

田園寥落干戈後,骨肉流離道路中。

弔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這一詩句出自宋代王安石的《登飛來峰》。此詩為王安石30歲時所作。1050年夏,他在鄞縣知縣任滿,回江西臨川老家。途中經過杭州,寫下此詩。作者當時初入官場,年輕氣盛、抱負不凡,便借攀登杭州靈隱寺附近的飛來峰抒發胸臆,寄託情感。作者登上飛來峰後,頓時覺得視野開闊、豪情萬丈。本句中的“浮雲”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艱難險阻。面對這些困難,作者以“不畏”的態度表現出對於實現人生目標的堅定與執著。而“身在最高層”則表現了對於自己人生期待的高遠,高瞻遠矚的視野與大無畏的氣概躍然紙上。

一句“與子同裳”震撼國人,還有哪些詩詞佳句助你“疫”路前行?


同時,這裡還運用了歷史典故。西漢的文人陸賈曾在《新語・慎微篇》中以“浮雲遮蔽日月”來比喻奸佞小人在皇帝面前挑撥離間,使皇帝被矇蔽。李白也曾在《登金陵鳳凰臺》中寫下“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一句,表示自己離開長安是由於皇帝聽信了小人的讒言。而王安石在此處反用這個典故,字面意思是不怕浮雲遮住視線,是因為自己站得最高,用以抒發從大局著眼,不怕困難的豪邁氣概和堅強意志。

一句“與子同裳”震撼國人,還有哪些詩詞佳句助你“疫”路前行?

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曾引用這句詩,表達把握規律,不為一時一地的局部現象所迷惑,認清世界大勢的意思。而在抗疫鬥爭處於相持階段的當下,這一詩句恰恰說明了從全局出發,客觀認識疫情,從而保持各項防疫措施不動搖的重要性。同時,也體現了抗疫必勝的決心。


登飛來峰

王安石•宋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此去與師誰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風

此詩句出自唐代韋莊的《送日本國僧敬龍歸》。唐代由於文化發達、經濟繁榮,對外交往十分頻繁,與日本之間的交往也不例外。630至894年,日本累計19次向中國派遣友好使者,並有學問僧隨行。這些學問僧長期居住在中國,廣泛接觸各界人士,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這首詩是作者為日本學問僧敬龍回國的送行詩。

一句“與子同裳”震撼國人,還有哪些詩詞佳句助你“疫”路前行?

江蘇企業全力開動支援武漢

詩的第一句記錄源遠流長的中日兩國人民的友誼。而此處所引的為全詩第二句,意為:這次回國,誰和您做伴呢?但願皎潔的月光照亮您的航程,一帆風順送您回故鄉。“師”是對僧人的尊稱,這裡指敬龍。詩人用一個“到”字預祝對方能平安到達家鄉。緊接著以“明月”暗示天氣晴朗、風和日麗,排除狂風暴雨與大霧迷航的憂慮。“帆風”為“順利”的意思,並展現出航海途中的美妙和暢。

一句“與子同裳”震撼國人,還有哪些詩詞佳句助你“疫”路前行?

2月11日晚,江蘇省援黃石醫療支援隊到達黃石

整個詩句表達了願美景陪同友人直到家鄉的良好祝願,並體現出中日兩國人民的誠摯友情。將其用來表達對日本民眾無私援助的感謝,再合適不過。

送日本國僧敬龍歸

韋莊•唐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東更東。

此去與師誰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風。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這句詩出自一首外國同名作品,作者是十七世紀英國玄學派詩人約翰•多恩。對這句詩,人們歷來有不同的解讀,但基本都表達出人應當與別人接觸、交流或合作,而不能獨善其身的意思。在新冠疫情肆虐特殊的時刻,這一詩句更體現出別樣的意義。歲末年初,本該是閤家歡聚的日子,卻被這突如其來的疫情籠罩在焦慮與感傷之中,這是一個令所有人終生難忘的2020年。


一句“與子同裳”震撼國人,還有哪些詩詞佳句助你“疫”路前行?

我們共同面對著一場從未有過的疫情防控戰,這是一場全民的戰役。在這個非常時期,無論是奔赴防疫前線、還是堅守崗位,或是居家防護,人們的心永遠在一起,與武漢、與湖北、與全中國共同奮鬥。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約翰•多恩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可以自全。

每個人都是大陸的一片,

整體的一部分。

如果海水沖掉一塊,

歐洲就減小,

如同一個海岬失掉一角,

如同你的朋友

或者你自己的領地失掉一塊。

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損失,

因為我是人類的一員。

因此 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

它就為你而鳴。

正如莎士比亞所說,“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於同樣的詩句,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解讀,品味出不同的意境。在這樣一個響應防疫號召,人人儘量少出門、居家防護戰鬥的時刻,閱讀和品鑑這樣一些詩句,從中獲取或昂揚、或溫暖的正能量也不失為一種從精神上增強自身“免疫力”的好方法。同時,這也可以讓我們更加好地感受語言之美、淨化內心,共同期待陰霾散去、靜待春暖花開。

一句“與子同裳”震撼國人,還有哪些詩詞佳句助你“疫”路前行?

長按下圖二維碼,閱讀最新“方誌江蘇”文章

一句“與子同裳”震撼國人,還有哪些詩詞佳句助你“疫”路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