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紙幣上的“三晉”風光

山西簡稱“晉”,又稱“三晉”,其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作為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山西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三千年,被譽為“華夏文明搖籃”,素有“中國古代文化博物館”之稱。“女媧補天”的傳說發生在山西,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炎帝都曾把山西作為活動的主要地區,堯、舜、禹都曾在山西境內建都立業。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政權夏朝,建立在晉南。商代,山西是商的主要統治區。周代,晉國由山西境內崛興。唐代,山西被唐太宗認為是“龍興”之地。南北朝時期,山西是北朝統治的中心地帶。抗戰期間,山西是全國抗戰的重要戰略支點。民國時期,三晉風光就登上了許多紙幣圖案。


民國紙幣上的“三晉”風光

太原鼓樓。山西省銀行在1937年發行的拾圓銀元券 (資料圖)

作為山西的省會,帶太原風光的紙幣當然發行最多,如該市的晉祠舍利生生塔和周柏、梅山鐘樓、永祚寺雙塔、首義門。除此之外,山西省銀行在民國二十六年(1937)發行的拾圓銀元券上,其正面還搬上太原鼓樓的圖景(圖2)。此券由西北印刷廠印製,縱79毫米、橫164毫米。而太原鼓樓是明清至民國上下近六百年中,太原城內最高大、最宏偉的建築,完全可以與遐邇聞名的西安鐘樓媲美。清道光《陽曲縣志》中有《順治庚子重修鼓樓記》雲“樓建自唐,鄂公監之”。且“樓高愈十丈,雄鎮八門。下為樓座,積土為臺,外砌磚圍,高達三丈,東西長百餘步,南北寬八十餘步。上為木結構三層樓閣,高達七丈。飛簷斗拱,雕欄畫棟,琉璃瓦覆項,十分壯觀”。可惜1949年其被閻錫山作為抵禦太原解放的堡壘,在戰役中毀於一旦。

民國紙幣上的“三晉”風光

山西娘子關的圖景(資料圖)

娘子關位於晉冀交界處,是山西的東大門,與河北省井陘縣毗鄰,隸屬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而民國十七年(1928),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印製,山西省銀行發行的縱78毫米、橫134毫米伍圓銀元券上,其正面就有山西娘子關的圖景。娘子關原名“葦澤關”,是長城著名的關口,因“妒女焚火”的典故和“平陽公主”的傳說而得名。此關之名最早於金朝的元好問《遊承天懸泉》詩句中“娘子關頭更奇崛”之句。明代為“承天鎮”。其現存關城建於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有萬里長城第九關之稱,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它素以雄關、險道、秀水、崇山著稱,其獨特的關隘長城文化、水鄉村落文化、紅色軍旅文化、民俗傳統文化享譽華夏。

民國紙幣上的“三晉”風光

五臺山顯通寺銅殿(資料圖)

五臺山位於山西忻州五臺縣境內,與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四川峨眉山,共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五臺山與尼泊爾藍毗尼花園、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屍那迦,並稱為“世界五大佛教聖地”。而顯通寺又稱大顯通寺、大孚靈鷲寺、花園寺、大華嚴寺、大吉祥顯通寺、大護國聖光永明寺、永明寺,位於五臺山中心區的臺懷鎮北側。該寺是五臺山第一大寺,始建於漢明帝永平年間,初名大孚靈鷲寺,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改名大顯通寺,為中國最早的佛寺之一。而北平印刷局印製,縱60毫米、橫107毫米,由山西省銀行於民國十九年(1930)發行的壹角大洋券上,圖景即五臺山顯通寺銅殿。銅殿高8.3米、寬4.7米,上下兩層。其鑄於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共用銅5萬公斤,是中國國內保存最好的銅殿之一。

民國紙幣上的“三晉”風光

 河津禹門口風景。山西省銀行於1937年發行的拾圓銀元券 (資料圖)

禹門是今山西河津縣西北龍門的別稱,相傳為夏禹所鑿。境內有著名的禹門口,在山西河津縣城西北12公里的黃河峽谷中。禹門原為龍門,據《水經注》載“龍門為禹所鑿,廣八十步,巖際鐫跡尚存。”後人懷念禹的功德,稱為禹門。而西北印刷廠印製,縱79毫米、橫164毫米,由山西省銀行於民國二十六年(1937)發行的拾圓銀元券上,其背面即黃河禹門口的圖景(圖1)。禹門口為黃河晉陝峽谷的南端出口,其兩岸峭壁夾峙,形如門闕,水勢洶洶,聲震山野。這裡是禹鑿龍門的發生地,神話說鯉魚從這裡跳過龍門,漢代的七祠八廟之首大禹廟位於此,三橋並列橫跨黃河,如三道凌空彩虹,增添了龍門的不凡氣勢。

民國紙幣上的“三晉”風光

大同雲岡石窟圖景(資料圖)

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印製,蒙疆銀行於民國二十六年(1937)發行的縱78毫米、橫160毫米的拾圓券上,其背面還有大同雲岡石窟的圖景。雲岡石窟位於山西大同市西郊17公里處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其造像氣勢宏偉,內容豐富多彩,堪稱公元五世紀中國石刻藝術之冠,被譽為中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寶庫。按照開鑿的時間可分為早、中、晚三期,不同時期的石窟造像風格也各有特色。(《收藏快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