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筱面.


美食 |  家鄉的筱面. | 劉冬梅


今天在李老師的朋友圈看到一屜做工講究的莜麵窩窩,就突發了寫莜麵的衝動。

莜麵是我們內蒙古三寶(莜麵,山藥,大皮襖)之一,屬於粗糧食品。它是由莜麥經過淘洗、上炒鍋炒到大半熟後磨製而成的麵粉。因為莜麥產量高,種植面積很大,又因為它做出的飯食抗餓,俗話說“三十里莜麵四十里糕”,意思是吃了莜麵飯能步行走三十里路,所以在物質稀缺的年代是農民餐桌上的主食,有時一日三餐都是莜麵。

莜麵的做法有很多種,主要的做法是將莜麵用開水燙麵,用攪面棍順著一個方向攪成一團,然後用手揉勻揉筋。揉好的麵糰可以在面板上搓魚魚,也可以像李老師一樣在平而光滑的器具上推窩窩。記得小時候,每家都有一根攪面棍和一塊推莜麵窩窩的專用器具——推窩磚。有時也看到媽媽在茶盤、面板、菜刀等表面光滑的器具上推窩窩。

揪一塊手指肚大小的麵糰,放在光滑的器具上用手掌將其推壓成紙薄的面片,然後用手指捲成筒立在籠屜上,這樣一個小巧的窩窩就完成了;揪一拳頭大的麵糰用手捏成餅狀貼在鍋邊,鍋底放水蓋鍋加熱,這叫貼鍋餅。說起貼鍋餅,我想起一段往事:在我十來歲的時候,媽媽捏好鍋餅貼在鍋邊上,放好水,讓二姐燒火,就進裡屋做別的活計去了。不知道二姐心裡想什麼呢!直到把水燒乾,把鍋餅燒糊……媽媽只好又重新做了一次。現在我們姊妹聚到一起說起此事,就會開懷大笑。

莜麵的做法還有很多,比如把揉好的麵糰放在面板上擀成薄薄的片,均勻地撒上土豆絲、鹽面、五香粉,捲起切成一寸高的段,放在籠屜上蒸著吃,這叫囤囤。還有煮魚湯,這屬於稀飯,一般作為晚飯或者冷天的飯食。就是把和好的莜麵,揪成小塊用雙手對著搓成兩頭尖的小魚煮著吃。提前在湯裡放上佐料、土豆塊,等土豆半熟的時候把小魚下鍋煮沸,然後放點香菜或者菠菜葉就可以吃了。

莜麵最簡單的做法是攪拿糕和攪傀儡(也叫懶人飯),攪拿糕就是把水燒開放適量莜麵攪成一團,慢火加熱到熟,出鍋時使勁用鏟子在鍋上反覆抿均勻,蘸上芥菜纓,辣椒湯或者涼湯吃,味道那叫個香。我特別喜歡吃攪拿糕,我的小外甥女也喜歡吃這種飯,記憶裡只要她一來就會圍著媽媽轉,嘴裡不停地說:“姥姥,咱們做面糕吃,好不好?”自從父母不在以後很少做這種飯食,因為我做不好;小外甥女也在南京成家立業了,每次我們說起此事,她那稚嫩的童音彷彿又響在耳畔。

我最喜歡做山藥魚,把燜熟的土豆弄成土豆泥擦筋道,然後加適量的莜麵均勻地糅合在一起,再揪成紅棗大小的劑子,搓成兩頭尖的小魚蒸熟,蘸湯吃。

還有一種我們內蒙人最喜歡的吃法——莜麵蒸餃:莜麵裡放一適量的澱粉和成麵糰做成餃皮,用土豆丁、韭菜、放適量的油渣或者肉調餡。莜麵餃子是我的最愛,每當吃這種餃子都會超量,感覺它是最美的美味。

莜麵做成的食品幾乎是蘸湯吃,湯有涼熱之分。熱湯是雞蛋湯、土豆絲湯、雪菜肉絲湯、芥菜纓肉絲湯、豬羊肉蘑菇湯等;涼湯是鹽水、醋、蔥花油、放少許黃瓜絲、水蘿蔔絲等。熱湯和涼湯要根據季節或者個人的喜好食用,一般冬天蘸熱湯,夏天蘸涼湯。

莜麵的做法有很多種,因為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大米和白麵很少見,莜麵是一年四季的主糧,人們只能變著花樣的做,儘可能地讓一家人吃得有滋有味。

隨著社會的發展,物質生活的提高,現在這種普通的農家飯漸漸演變為了一種地方美食;莜麵裡面含有多種營養元素和藥物成分,可以治療和預防多種疾病,有助於減肥和美容,所以人們在品嚐各種美味的時候,總不會忘記要一盤涼拌莜麵,或者一份油炒傀儡……

家鄉的莜麵走出了內蒙,走向全國,成為現代社會人們餐桌上的一道亮麗的風景。

— The End —

劉冬梅,筆名淡然。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上都鎮居民,一位熱愛生活,身殘志堅的女子。作品見於《草原》《錫林浩特》《錫林郭勒日報》《草原晨報》等報刊。獲正藍旗“金蓮川拾遺”詩詞徵文三等獎等獎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