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起和廉頗都先後逃亡楚國,入楚之後,他們誰的功勞大,各自結局如何?

大風雲揚dfyy


吳起和廉頗都是戰國時期的名人,不同的是,吳起是戰國初期的人,而廉頗則是戰國末期的人,之間有半個世紀的時間差,兩人的經歷有相似之處,比如都曾到過魏國和楚國,都死在了楚國。不同之處在於,吳起是一個全能型人才,所以他到哪個國家,哪個國家就會強盛,而廉頗算是一個單純的善用兵的武將,他的大半生都在為趙國奉獻,那麼到了楚國之後又會怎樣呢?他在楚國立的功能否和吳起相提並論呢?

吳起是衛國人,但是因為在年輕的時候曾殺過人,所以並沒有在衛國入仕,而是逃走求學,然後到了魯國。吳起在魯國的時間並不長,他急於建功立業,所以在有機會做主將為魯國出戰的時候,他緊緊抓住機會,甚至不惜殺死了自己的妻子,雖然吳起在戰場上取得了勝利,但是殺妻的行為讓魯穆公很不以為然,所以吳起什麼也沒有得到。

後來就跑到了魏國,在魏國,吳起將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揮的淋漓盡致,數次參與魏國向西對秦國之戰,幾乎沒有敗績,更是為魏國創立了一支不敗的魏武卒。實踐證明,吳起是一名出色的政治家、改革家和軍事家。但是魏武侯時期,吳起還是在魏國遭到了排擠,所以在魏國待了二十餘年後,吳起就到了楚國。

我們知道,歷史進入戰國時期後,變法圖強成為列國的主旋律,李悝在魏文侯的支持下率先變法,所以魏國是戰國時期第一個強大起來的諸侯國,吳起本身來自魏國,自己也是改革家,所以他的到來,楚悼王非常重視,讓他做了一年宛城太守後,就提拔成為令尹,緊接著就在楚悼王的支持下開始變法改革。

變法改革這樣的事,最先動的就是貴族的利益,不過好在楚悼王支持,而吳起又想做這件事,所以最開始進行的很順利,根據《史記》的記載:
明法審令,捐不急之官,廢公族疏遠者,以撫養戰鬥之士。要在彊兵,破馳說之言從橫者。於是南平百越;北並陳蔡,卻三晉;西伐秦。諸侯患楚之彊。

但是吳起變法還沒有徹底融進楚國這片大地的骨血之中,支持吳起的楚悼王就死了,他這一死,吳起就失去了保護者,然後就被楚國的貴族群起而攻之。吳起就勢趴在楚悼王的屍體上,然後楚國貴族們射向吳起的箭順便也碰到了楚悼王。

根據楚國的法律,如此觸碰國君的屍體是要被誅殺的,還要夷族。所以,吳起雖然被楚國貴族們射死了,但同時,也有貴族約七十餘家都死在了這件事上。

吳起死後大約半個世紀,廉頗在趙國出生。相信大家對廉頗都不陌生,他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為趙國南征北戰,立下了汗馬功勞。他負荊請罪的故事也流傳至今,而他最被後人記住的大約是秦趙之長平之戰。

作為趙國的經驗老道的主將,廉頗奉命與秦軍開戰,但是趙國一開始就比較被動,廉頗並沒有在對秦作戰中佔得便宜,反而節節敗退,不得不堅壁不出,試圖拖垮遠距離作戰的秦國,卻沒有想到在糧草問題上,秦國並沒有拖後腿,而趙國卻已經為此發愁,趙孝成王更是不斷催促廉頗迎戰。

最後在秦國的反間計中,趙國換將,將廉頗換下來,換上了趙括,趙括主動迎戰,但是卻完全不是白起的對手,趙國在長平之戰中慘敗。這之後,廉頗在趙國的處境比較尷尬,但也沒有尷尬多久,他又被重新啟用,曾攻打燕國,奪五城,攻打魏國,奪繁陽。

不過等到趙孝成王去世,趙悼襄王繼位之後,廉頗因為年齡很大,並不被趙悼襄王看重,他的職位也被樂乘取代,廉頗忍不下這口氣,出兵攻打了樂乘,然後跑到了魏國。廉頗畢竟已經年紀很大,而且除了會打仗也不會別的,魏國並沒有重用他,反而只是好吃好喝的伺候著,時間久了,廉頗想回家了。

而趙國也因為無將可用,所以打算看看廉頗還能不能帶兵打仗,能的話就接回到趙國繼續為趙國效力。結果趙悼襄王找的郭開這個使者已經被人收買,即便他看到了廉頗身體還不錯,但回到趙國還是告訴了趙悼襄王一個很悲傷的消息,趙悼襄王就打消了接回廉頗的想法。

可憐想要重回戰場的廉頗失去了這重要的機會,再後來,他又被楚國接到了楚地。此時的廉頗已經心灰意冷,加之年齡確實已經很大了,所以即便楚王曾有想要啟用廉頗的意思,也無疾而終,而廉頗到了楚國不久之後就去世了。

所以,就比較而言,吳起在楚國是立了大功的,雖然他觸動了貴族利益,但是倘若楚悼王再多活十年八年,那麼吳起變法必然會像商鞅變法一樣在楚國生根發芽,楚國必然更加強大。而廉頗並沒有為楚國立下一星半點的功績,他純粹就是在楚國度過了自己最後的時光。

  

  

  


尚宮女史


吳起是衛國人,而廉頗是趙國人,與此同時,吳起發光發熱主要是在國外的時候,而廉頗發光發熱主要是在自家本國。


衛國吳起

吳起生於戰國初期,最初,吳起是個衛國人,因為犯了事,又想入朝為官,於是乎,吳起選擇了投奔魏國,在魏國發光發熱。

相對而言,吳起更像是個全才,各個領域,各個方面吳起都有不世之材,在魏國的時候,吳起雖然也有豐功偉績,但因為吳起殺妻,讓魏國不信任吳起的人品,於是乎,在魏國吳起沒太多的機會發光發熱。

然後吳起就到了楚國。

當時魏國已經開始變法圖強,魏國也成了戰國時期第一個崛起的國家,於是乎,從魏國遠道而來的吳起很快成為了楚悼王的座上客,不僅如此,吳起還勵精圖治,讓楚國一時間變得強盛之極,變法是需要某些人流血的,吳起雖然讓楚國因改革強盛了起來,但也因此惹惱了楚國貴族,楚國貴族對吳起的行為嗤之以鼻,奈何,吳起背後有楚悼王撐腰,貴族也只好作罷。

一時不發作不代表永遠不發作,楚悼王死後,吳起失去了靠山,貴族於是便掙相砍殺吳起,最終,吳起死掉了,但貴族也因為損壞楚悼王的遺體損失慘重。


相較於吳起,廉頗就顯得平庸了很多,廉頗是個武將,但也僅此而已,即使廉頗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但也僅僅是擅長防守,較之全才得吳起差了很多。

廉頗在趙國做大將軍的時候,戰功赫赫,長平之戰失敗後,廉頗聚集趙國殘兵敗將,打了一場歷時數年的邯鄲保衛戰,最終保住了趙國,而在這以後,廉頗因為受到排擠,被迫去往了魏國。

在魏國,因為無仗可打,廉頗也沒什麼出彩的表現。

後來廉頗又輾轉反側,來到了楚國,正是數十年前吳起在的那個楚國,但廉頗來到楚國也只是來養老的,廉頗畢竟年紀大了,除了打仗也並無長處,在加上沒有適合廉頗打的仗,於是廉頗至死都沒有立下過汗馬功勞。

吳起與廉頗之間的區別是很明顯的,吳起可以令楚國一整個國家強盛起來,而廉頗僅僅可以讓一兩場仗打贏,兩者之間的區別一眼便知。更何況晚年的廉頗連打仗的機會都沒有,更不要說建功立業了。

吳起雖然曾經令楚國崛起,但在吳起死後,改革的東風被掐斷,舊制恢復,吳起的改革成效甚微,這也是吳起最大的遺憾。


魏青衣


吳起變化,使楚國逐漸強大,後死於亂箭之下。廉頗奔楚,鬱鬱而終,寸功未建。顯然,吳起的功勞更大。

吳起

吳起最初在魏國為將,有殺妻求將之說,之後逃亡到楚國。公元前386年—前381年楚悼王當政時,任命吳起為令尹,對楚國政治、法律、軍事等實行改革的變法運動。

國力逐漸強盛,尤其是在軍事上,向北伐魏救趙,收復了被三晉佔領的陳國、蔡國故地,將勢力擴展到黃河岸邊;向南,平定百越,疆域拓伸至江南,佔有洞庭、蒼梧之地。

當時,諸侯各國皆畏服楚國,楚人“兵震天下,威服諸侯”。 其變法的思想和理念,也間接地影響了秦國商鞅變法。

楚悼王去世後,吳起變法遭到楚國舊貴族的強烈反對,最後吳起被射殺,變法以失敗告終。

廉頗

廉頗是戰國末期趙國名將,與白起、王翦、李牧並稱四大名將。舉兵討伐齊,取得大勝,奪取了陽晉,封為上卿。長平之戰為趙括所取代,致使長平之戰慘敗,趙國幾乎滅亡。後來廉頗又擊退燕國入侵,斬殺其主帥慄腹,幷包圍燕都三月,令對方割五城求和,拜為相國,封為信平君。

趙悼襄王即位後,鬱郁不得志,出奔魏國,楚國聽說廉頗在魏國,就暗中派人迎接他入楚。廉頗擔任楚將後,沒有建立什麼功勞,常說:“我思用趙人。”但趙國終究未能重新啟用他,致使廉頗抑鬱不樂,最終死在楚國壽春。


子不語乎


當然是吳起的功勞大,也就吳起的下場慘,

所以說,這本事越大的人,越得看好自己的伯樂不然死的慘



舌尖上的家宴


吳起逃到楚國後深受楚悼王器重,變法強秦官居顯職權傾天下富貴一時,文治武功超越孫武、白起、韓信成為當時第一兵法大家。而廉頗逃到楚國後卻鬱不得志又故國難回、功勳難再建、一腔報國之志卻不受重用施展,最終憂憤成疾鬱鬱而終。吳起後雖被楚國貴族萬箭穿心而死,但一生功勳成就卻最大也死而無憾了。因此名將吳起功勳更大、成就更高、結局也更慘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