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旱稻的生長髮育,解析其產量因素,大力促進旱稻的生長

導語:從生育期的劃分、旱稻的產量因素、旱稻的生長髮育這三方面對旱稻進行分析,瞭解其生長習性,有助於提高產量,促進穩產


每當我經過稻田時,我都會忍不住走進觀察。在陣陣秋風的吹拂下,一顆顆金黃色的稻穗隨風跳躍著,充滿了活力。咱們本期的主角就是田野中經常看到的旱稻啦!今天,小編要帶大家去看看旱稻的成長。

分析旱稻的生長髮育,解析其產量因素,大力促進旱稻的生長

一、生育期的劃分:

為了正確地制訂和執行栽培技術措施,我們必須瞭解農作物的生長過程。農作物的全生長髮育過程可以劃分成若干個階段。然而,旱稻的一生可以劃分成幾大生育階段。以穗首分化期為界分成前後兩個時期,前一個時期叫營養生長期,後一個時期叫生殖生長期。營養生長期分為兩個階段:三葉期前的植被時期、四個葉子和分隔期。

分析旱稻的生長髮育,解析其產量因素,大力促進旱稻的生長

二、旱稻的產量因素:

旱稻的產量是由四個產量因素組成的,即單位面積穗數,每穗穎花數、結實率和千粒重。四個產量因素的乘積就是單位面積產量。旱稻是一種容量不同的作物,在不同品種間差異很大。然而,無論品種如何,單位面積上的刺數均由主莖和兩部分耳組成。主莖分櫱穗數與穗數的比值主要由密度決定,也受施肥和水分措施的影響。每穗穎花數是指成花數。在穗的形成期的前半期所分化的穎花並非都能成花,幼穗基部分化較晚的弱勢穎花,進入減數分裂期時常因條件不良而退化。

分析旱稻的生長髮育,解析其產量因素,大力促進旱稻的生長

通常退化穎花數佔分化穎花數的5-15%,抽穗後隨著結實過程的進展,每穗穎花數發展成三個部分:一部分未受精的花成為空殼;一部分中途發育停止的花成為秘粒;一部分發育良好的花成為實粒。每穗實粒數被每穗總穎花數去除,用百分數來表示就是結實率。結實率是衡量抽穗期前和抽穗期後幹物質生產比例是否協調的重要標誌。千粒重是由穎殼大小和抽穗後貯存物質生產量的多少兩個因素決定的。穎殼大小又受穎花分化後期氮素水平所影響。

分析旱稻的生長髮育,解析其產量因素,大力促進旱稻的生長

三、旱稻的生長髮育:

1、發芽後的乾燥米種子發芽達到風乾種子重量的25%。其吸水速度與溫度有關,高溫吸水率快,低溫吸水率慢。30℃時,36小時種子就可達到萌發狀態;20℃時,則需72小時。旱稻發芽的最低溫度界限比水稻略低,氣溫穩定在13℃以上時即可播種。發芽出苗的土壤水分條件亦略低於水稻。為了能夠順利出苗,土壤水分應保持在田間持水量的60%以上。發芽後依靠胚芽鞘,不完全葉和地中莖的伸長頂土。旱稻的頂土能力在3釐米左右。播種過深時頂土消耗能量過多,苗期生長瘦弱。旱稻在幼苗期要求土壤通氣條件良好,溼度過大時會出現黃化苗現象。為了避免黃化,三葉期之前不要澆水。

分析旱稻的生長髮育,解析其產量因素,大力促進旱稻的生長

2、旱稻每個葉的葉腋都有一個分囊芽。條件適宜時每個分櫱芽都能長成一個分櫱;條件不適宜時分櫱芽休眠,最後死亡。長成的分囊也並非都能成穗,能成穗的叫有效分囊,不能成穗的叫無效分。第四個葉期的第一個葉腋的舵柄出生稱為膠囊。一個膠囊的出現率與當時的環境條件有關。播種過深、地溫過高、缺水、土壤容量差等都影響了膠囊的出生。二位、三位、四位囊是旱稻的強勢分櫱,發生率較高,長勢強,有效率高,是主要依靠對象。營養生長期條件不良時會抑制低位分發生,穗形成期改善條件之後還會促發高位分。這種情況下,小穗率較高,但穗小,顆粒小,受嚴重影響,穗期比主莖長,成熟期推遲,強時期積溫只能造成有機養分的浪費。因此,在栽培上應儘量避免在營養生長期條件不良時發生高位分櫱。

分析旱稻的生長髮育,解析其產量因素,大力促進旱稻的生長

3、旱稻開花的最適溫度為28-30℃,低於水稻。因此,一天中最活躍的時間是10-11點,比水稻早。開花最適宜的溼度為70-80%。土壤水分充足時,大氣溼度小也能正常開花;土壤水分虧缺時,大氣溼度適宜也能正常開花。旱稻的結實期大致在30一35天,結實前半期溫度須在20℃以上,結實後半期溫度不應低於153,低於15℃時成熟期延遲。結實盛期對土壤水分要求較高,因為這時根系的吸水能力已經減弱,而光合作用仍在旺盛進行,蒸騰量很大,土壤水分虧缺會影響光合效率,影響後期物質生產量。

分析旱稻的生長髮育,解析其產量因素,大力促進旱稻的生長

好了,本期的內容到這兒就結束了。要想讓旱稻高產,我們就要給它創造有利條件,從它的生長髮育入手,尋找有效方法,促進旱稻生長。大家對今天所講的內容有什麼看法的,記得在評論區留言,我會在評論區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