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聪明用七分,留下三分给儿孙,倘若十分都用尽,后辈儿孙不如人。”大家怎么看?

浈阳山人


在农村或者城市家庭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就是这家的父母为人很精明,属于聪明能干一类的人。但令人意外的是,这样的家庭往往会出现一个傻儿傻女的情况。

如果父母是傻子,根据遗传学来说,生下傻儿傻女这很正常。但是父母很聪明却生下傻儿傻女该如何解释呢?

这样的例子历史上也有,比如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从小很聪明,有一次,宫中发生火灾,司马懿站在亮处指挥,当时刚六岁的司马炎俏俏拉着爷爷的衣角说:“爷爷,别在亮处站着,小心混乱时被人暗算”,这么小的孩子说出这样的话让司马懿喜欢的不得了。

长大后,司马炎被没有儿子的伯伯司马师收为继子,最后凭借聪明才智建立了西晋。



就是这样一个聪明人,却生了一个傻儿子司马衷。

司马衷有多傻?有一年天下大旱,粮食绝收,饿死了许多人,司马衷知道后,他说“地里绝收,没粮食吃,人们为什么不吃肉糜呢?”司马衷的意思是说:“人们真傻,粮食没了可以吃肉汤和肉馅。”

三国的刘备很聪明吧?诸葛亮这样的能人都被他驱使,刘备虚伪的世人皆知,他的江山是靠哭得来的,他的心眼比谁都多,聪明至极。

然而他的大儿子刘禅就很弱智。当蜀国被魏国灭亡,刘禅当了俘虏后,刘禅贪图当俘虏的安逸,竟然说出“此间乐,不思蜀”这样一句话……

司马炎和刘备都是人精,但其子却与之大相径庭,从古至今没人能解释清其中的原因。

总要找个理由吧?于是人们说这是当父母的把后代的聪明劲占尽了,所以后代自然非傻即呆。

持中庸之道的文人总结出了这样一句话:(为父母的)“最好十分聪明用七分,留下三分给儿孙,倘若十分都用尽,后辈儿孙不如人”。

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



比如司马懿太聪明狡猾了,通过几十年为一日的伪装,为儿孙夺取魏国江山打下了基础,为臣不忠,给后代子孙做出了一个坏的榜样,所以人们说西晋得国不正。

由于司马懿用尽了十分聪明劲,没留后手,以至于有个傻孙子。

讲真这都是报应,由于司马衷傻不拉叽不能治国,以至于造成“八王之乱”,西晋50年后灭亡。

这就应了“倘若十分都用尽,后辈子孙不如人”这句话。

刘备也是这样,说实话刘备比曹操要狡猾的多,他网罗了当世两大顶尖谋士——卧龙和凤雏。

当时世面上流传着“两者得一可安天下”的谶语,可事实是刘备自从建立蜀国到灭亡仅40来年,蜀国比西晋国运都短,归根结底是刘禅没有守住基业,难道这正应了当父母不要把十分聪明都用尽的道理?



当然依现代的眼光来看和“父母用尽十分聪明劲”不搭边,从遗传学来讲肯定祖上有隐性遗传的原因,这里面的问题复杂多了,一时半会我也说不清。

抛开历史不说,农村也有这样的例子,我就认识这样的人,父母很精明,儿子却很愚钝,儿子老大不小也找不上媳妇,有点丢人现眼。

我觉得这和教育有关,父母精明说明能干,一切事情父母都抗了起来,儿子无所事事得不到锻炼,以至于愚钝。

还有就是过分娇惯儿子,这也是造成后代子孙无能的原因。

从科学观点来看,当父母的不要事事亲力而为,总认为自己是超人,把子孙们该做的事都承担了起来,古语云“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当牛马”,否则儿孙后代得不到锻炼,自然落到其他人后面不如人了。


秉烛读春秋


三十多年前,那时的人都很穷,听我姑说县医院一对医生两口子,老婆是护士长,老公是拿手术刀的,经常要病人家属拿红包,那男的经常给人做手术收人红包,也因此家里很有钱,我姑和他家住的近,是羡慕的不得了,回娘家时经常说那两口子的事,两个人是表亲结婚,连生三孩子都不会走路,雇人伺侯又苛待别人,最后花钱都找不到人伺侯,三个瘫孩子,每天收拾屋子做饭洗澡按摩,任谁都顶不住,他们是医生,明知近亲不能结婚,还偏要赌一把,生一个不能走路的孩子,不服气又生了两个,就是有再多得钱都治不了孩子的病,两口子愁的寝食难安。这坏事做多了。这天都不饶你


用户4071898889050


你说的对!我村一男人他父亲给留了不少产业,病重时他躲在县城不管老人,老人哪天饿死的都不知道,邻居看老人好几天没出屋,进屋一看早饿死了,告诉他儿子,他儿子回来一看,老人怀里还揣着一万多元钱。他儿子良心不好又生了一个低能儿不会说话,窝吃窝拉,邻居们都说这是报应!


手机用户54644999260


我身边就有对夫妻,那个精是亏不吃,还处处占便宜,还得把上人家串门,哈都偷,有时,实在偷不到哈,就偷偷卷把卫生揣兜里,还有时在人家蹭饭吃,蹭饭吃还不算,还使劲吃,很不得把在家吃两顿的量吃尽去,反过来儿子别人都说有点傻,念了个普通专业,毕业二年了,找不到工作,家里一年给拿三万多生活费,差不多二年给儿子打生活费差不多六万,现在还没找到工作,还在北京呆着找工作那,整的她上谁家串门,她一去人家找理由往外开她,现在背地理别人都讲她,谁都怕她来家串门。


2199731968612


我感觉这句俗语说的有一定道理,如果老人太精明了,子孙一般都不如别人,但是也不绝对,也有家门一直兴旺的。

听我父亲说,他小时候家里特别有钱,因为他爷爷是做生意的,在我们那里两个街道上几乎都是他开的门市,家里还有上百亩地,那时候还没有解放,我父亲的爷爷就是个当地有名的财主,他兄弟三个,另外两个人家里过的不好,就到了卖地的地步,我父亲的爷爷不但不帮他的兄弟,还买下了他们的地,他兄弟们自然就会怀恨在心,兄弟们的关系还不如外人,父亲现在讲起来就说自己的爷爷太“绝情”了,眼里只有钱。我父亲的爷爷有三个孙子,现在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靠种地为生,而他兄弟的子孙后代要么是机关干部,要么是商人,这不就应了这句俗语吗?



小平认为做人要看长运,不要什么便宜自己都占了,也不要得理不饶人,与人为善,就是善待自己,也是给后人留条路。


豫南小平


这有可能是真的。我父亲我妈,我一家人都嫌我傻。他说傻子生了两个孩子不傻,说真的,我两个孩子脑子都比我好用。我女儿还没上小学唻,就作个打油诗。我一个邻居放个屁。他和他弟弟在外边听到了。他说两个童子门外占,忽听他家一声炮。逗的全家乐呵呵。这是我女儿六岁做的打油诗。


善待每个人平安家人


亲身经历

我爷爷的母亲,我们那叫姥 ,一辈子嘴巴会说,会告状,到处挤兑人,没理矫三分,恶果就是我们后背这些子孙个个天生的社交障碍,见人不敢说话,男的女的都是。可不嘛,话都让她一个人说完了,我们还说什么(ー_ー)!!


Quiet陈安之


有人就喜欢做缺德事,之前认识的一对夫妻就是,去年害我们,今年又害另一个老板,我觉得早晚都有报应的,以前我把它当朋友,现在屁都不是,听他周围的人说都恶心他们夫妻俩[我想静静][我想静静][我想静静]坏事做绝了以后是没有亲朋好友的


小贪心Mask1689


这老话都是经验,觉对没错。一老人村里公认的心眼多,聪明。儿子也心眼多,聪明。可是娶个媳妇就死,一连娶了三个都死了,后来经一高人指点,娶了个有点傻,不是很傻,就是那种长的不是很好看,有点做事毛毛愣愣的人做媳妇,结果这家子孙满堂。


蕴涵梅颖


1、聪明跟智慧不同,

太聪明的人,

不容易吃亏,

但却容易把利占尽,

把利占尽,

看似很精明,

可是实际上却十分不智慧,

因为利都被一个人占尽了,

其他人的利益就容易受损了,

这样一来,

不知不觉就占了别人便宜,

但是也不知不觉失去了人心,

大家都对一个人有意见,

那失道寡助,

未来的难处可想而知。

2、反而是那些懂得吃亏懂得糊涂的人,

不容易获得别人的反感,

要知道有时候,

别人帮你难得,

但能做到别人不害你也很难得。

佛家讲因果,

处处占别人便宜,

从来不吃亏的人,

因为占了别人的利益,

其实就造了恶业,

倘若一个人一辈子,

总是造作不善,

那么因果之报丝毫不爽,

近报自己远报儿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