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男子稱呼20歲女子為大姐:看中國的“小姐”一詞的大起大落

今天在出租車上,路邊遇上一個年輕的女子也在向出租車招手,司機問我可不可以帶她一程,我說可以,雖然是我已經付過了錢,但是車子還有空位,我也無所謂的,後來這個女子坐了幾站路就下車了,女子也付了錢,下車時,司機順口說了聲:“大姐,注意點啊!小心碰頭!“女子聽了,馬上不高興了,說:”我看著有那麼老嗎?你還叫我大姐?“司機回了聲:”不叫你大姐,難道我叫你小姐你就高興嗎?“

40歲男子稱呼20歲女子為大姐:看中國的“小姐”一詞的大起大落

我一看這女子,打扮得體,看著大概只有20多歲,而司機看起來大概有40多歲了,也難怪女子不高興了,這樣一叫,明顯老了幾十歲,要說我覺得司機也沒有錯,對一個陌生的女子,你又不明白她的身份,該怎麼稱呼她呢?要怪只能怪“小姐”這個詞變味了,變得敏感了,人們嚇得不敢隨便用了。

縱觀古今,“小姐”這個詞在中國可是經過了大起大落的變化:首先在宋元時一般是指地位低微的女性,如錢惟演的《玉堂逢辰錄》中就有“掌茶酒宮人韓小姐”,就是指宮婢的意思,但是,這時候,”小姐“是個中性詞,僅僅是指地位低下而已,後來“小姐”的地位得到了極大的提高,變成“未嫁的富家小姐”的意思了,比如《西廂記》裡的句子:“只生得個小姐,小字鶯鶯”,這個時候,“小姐”雖然變得尊貴了,但是在感情色彩上看,仍然是一箇中性詞。

直到後來,自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中國全面進入了改革開放時代。來自境外各國地區的人們,進入內地的一些開放城市,探親、旅遊、經商。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了中華大地之後,“小姐”成了服務員的稱呼,也可以稱呼一般的年輕女性,只是覺得叫起來比較時髦而已。

40歲男子稱呼20歲女子為大姐:看中國的“小姐”一詞的大起大落

而自從上個世紀90年代後,“小姐”這個稱呼突然一下改變了,似乎變成了“三陪小姐”的代稱,忘了在哪裡看到的資料記載:“小姐”一詞的使用頻率在1997年達到高峰,21世紀之後逐漸減少。

這個“小姐”,從古代的尊貴再到曾經的時髦再到如今的低賤,甚至現在有許多的國外旅遊網站,都會對初次來中國的旅行者做出提醒: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誤會,請大家不要稱呼中國的年輕女性為“小姐”。

有資料記載:2004年,北京市豐臺區右安門街道規定,工作人員禁用“小姐”、“小保姆”等稱呼外來人口,一律改稱“同志”,儘管“同志”一詞,也發展出了另一層含義。

那麼,對於年輕的女性到底應該怎麼稱呼呢?現在人們又發明了一個新的稱呼:“美女”,不管長得漂亮如否,也不管年齡多大,我們一律稱“美女”。也不怪人們常笑著說:現在的帥哥美女只能代表一種性別而已,對於服務員,許多人覺得直接稱呼為“服務員”反倒比小姐好聽多了,年紀輕的我們還可以稱呼為美女,年紀大的你要稱呼為美女,人家也不敢答應啊,或許人家還以為你嘲笑她呢,有的地方,或許叫“翠花”更好。


40歲男子稱呼20歲女子為大姐:看中國的“小姐”一詞的大起大落

對於陌生的年輕女性,你覺得應該怎麼稱呼才最好呢?大姐?美女?還是小姐姐?歡迎各位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