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不吃肉不喝酒也会得痛风,这是为什么?

jamie1987


这个问题确实困扰着很多没有不良饮食习惯的痛风病人,曾经就有一个母亲问我:“医生,我家孩子16岁,一个学生,不喝酒、很少吃肉、喜爱运动,也没有什么不良嗜好和身体疾病,怎么就痛风了呢……?”



大家要明白导致痛风的根本原因目前来看是血尿酸的异常升高,正常人的血尿酸指标男性应该是不能超过420,女性不能超过360,如果血尿酸身高超过了这个标准,在某些因素的诱因下就会导致痛风的发作。影响血尿酸异常的因素有20%是饮食方面带来的,而另外80%的因素是因为血尿酸的代谢出现了问题,所以并不代表着不吃肉,不喝酒就不会得痛风。

那看下图就会明白饮食仅占引起痛风的原因当中的20%,而另外80%导致血尿酸代谢障碍的因素,多数都是由人们的基因、体重和肾脏的问题导致的。

2018年有一项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的论文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思考

这一项研究大概统计研究了8000名健康男性和8000名健康女性的到底什么样的食物会导致人们尿酸水平出现变化,以及是否有其他因素影响尿酸的代谢水平。最后的结论是比较颠覆性的:饮食上保持人们出现血尿酸水平升高的因素,仅占不到1%,而基因水平影响人们对于血尿酸代谢的因素占到了24%。

如果从饮食和基因两方面来分析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病因,看起来遗传学的影响因素更大,这篇论文的作者还说到:”从遗传学看,在普通人群中,尿酸水平的差异几乎是饮食的100倍。“

有些人可能对这句话可能不是很理解,我看后的理解就是:“基因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安装了一个会导致血尿酸异常的阀门,这个阀门有的比较紧,有的是比较松,这也是所谓的个体差异,而是否能将这个阀门打开,可能与后天的饮食因素、运动或者其他疾病有关系!”

这样就可以合理的解释,为什么有的人饮食非常健康,而这样的人群也会得痛风;另外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人天天大鱼、大肉,大酒喝着,尿酸却并不高。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病基础,而能否导致痛风却因人而异,常见的因素(打开基因阀门的钥匙)有以下一些:

第一,长时间高嘌呤的饮食。无论基因是否对尿酸有影响,长期高嘌呤的饮食会增加痛风发作的几率,这是不争的事实。比如沿海地区饮食结构以海鲜居多,尤其是一些贝类,这些食材往往是嘌呤含量非常高的食材,所以在沿海地区的痛风患者就特别多。而摄入红肉比较多的地区,比如一些游牧地区,痛风患者的量也不少。

第二,饮酒与糖分过高饮料。酒精是诱发高尿酸血症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啤酒。现在的饮料当中掺杂了大量的果糖,果糖在身体代谢以后会影响尿酸的排泄,造成高尿酸血症也是诱发痛风发作的因素之一。

第三,剧烈运动。在大家的认识当中,多进行运动对身体是有好处的,然而进行剧烈的运动,尤其是长时间的剧烈运动会影响身体对于尿酸的代谢,尤其是在运动后的24小时到48小时之内。这也是运动人群当中痛风几率比较高发的原因之一。曾经有研究羽毛球运动员进行训练两个小时左右以后身体尿酸的变化,在运动员运动的24小时以后,尿酸有了明显的升高,而且在运动的当天,尿酸的排泄也有明显的减少。同时在剧烈的运动过程当中如果水分补充的不够及时,人们的身体会处于轻度脱水的状态,那尿酸的值也相当于浓度有了明显的变化,也是诱发痛风发作的因素之一。

第四,寒凉刺激。很多痛风患者发作的时间经常是在后半夜,这时的气温普遍偏低。而且与一些痛风患者聊天的过程当中,也发现有些患者首次发作的时候是受凉导致的,所以高尿酸血症的人群平时注意保暖很重要。

第五,外伤。外伤也是诱发痛风发作的因素之一。


第六,其他内科疾病,尤其是肾病是诱发痛风发作的因素之一,另外有一些内科患者服用的药物也会有明显的升高血尿酸的作用。

第七,体重因素。体重过大会出现代谢综合征,对于尿酸的代谢一定会产生影响,也是导致痛风发作的高危因素之一。

总结

所以有的时候痛风这种疾病,就像是风一样,无声无息的就来了,建议有痛风的患者和高尿酸血症的人群,在平时的生活当中适当的控制高尿酸的饮食,平时要多喝水,要适当的做一些慢跑或者是快走这样的运动,帮助自己控制体重,促进尿酸的代谢,减少尿酸的形成,帮助自己更好的控制住病情,如果尿酸控制的比较差的话,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合理的用药,千万不要自行根据痛风病友的病情去选择用药。

我是坚持用简单语言解释复杂疾病知识的谢新辉,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点个关注或点个赞吧,谢谢了!


想好好做医生的胖子


痛风患者真的与肉“无缘”吗?

痛风作为“不速之客”,一旦找上门便给我们的生活增加了很多困扰。在病情发作时就会有一种痛苦不堪的感觉,一旦患上痛风,它如同虎皮膏药般怎么甩都甩不开,所以我们在日常只能通过控制饮食,缓解病情的发生。

其中很多患者表示一旦吃了大鱼大肉,痛风便会悄悄来袭,对于疼怕了的患者来说,为了避免痛风的折磨只能戒掉肉,不敢吃肉。但是这对于痛风患者来说是极为不科学的,甚至有的朋友说:嘴馋的时候也不敢吃,非常苦恼!在这里需要给大家科普一下,痛风并不是完全不能吃肉,前提是要考虑肉的种类。

不能吃肉的缘由原来是这些!

对于痛风患者来说主要控制的食物并不是肉,而是内源性嘌呤,高嘌呤的摄入才是导致痛风的“罪魁祸首”。血液中的嘌呤是摄入食物中的主要来源,所以嘌呤含量指标是非常重要的。

动物的内脏,包括肾脏,脑花,肝脏,以及沙丁鱼,牡蛎,凤尾鱼,扇贝,小鱼干,基围虾,鱼汤,火锅,鸡汤,大骨汤等等,这类食物绝对不可以吃。而三味鱼,鲫鱼,鲤鱼,黄鳝,羊肉,牛肉,猪肉,鸡肉,龙虾,螃蟹,可以适当的尝一尝,因为这些食物,可以有效的增强免疫力,搭建身体的健康免疫系统,为身体补充营养。

低嘌呤的选择让患者一饱口福

其实也有一些低嘌呤的肉类,大家可以在嘴馋的时候,放心大胆的“搓”一顿。比如海参,海蜇皮,胶原蛋白丰富,而且滑而弹的口感可以满足挑剔的味觉体验。也有一些奶制品,蛋类,都是优质的蛋白质的来源,都可以在日常放心食用。

大家在想吃肉的时候除了限制于低嘌呤的肉类食物,其中也要注意烹饪的方法,少油少盐,最好不要加调料,直接水煮之后焯水,然后切成丝之后再次焯水,都可以使嘌呤溶解在水中,有效减少嘌呤指数。

自己在家动手,配制十降草茶,减少痛风发病率

现在已到立秋时节,天气转凉,所以出汗的机会越来越少,大家不要忘了喝水排尿。如果不喜欢喝白开水的话,大家也可以喝着茶。比如对于改善痛风非常有帮助的草茶就不。

草茶的品种有很多,可以用下面这个古方进行配制,综合效果比较好一些。

用材:菊苣、栀子、百合、葛根、桑叶、青果、蒲公英、淡竹叶、马齿苋、玉米须

青果能够降脂减肥,以及桑叶和菊苣都可以通便利尿,凉血止血,还有清肝利胆的功能。百合,栀子都对辅助调理痛风有着很明显的效果,减少尿酸盐的沉淀,减轻炎症的发生;葛根,淡竹叶可以消肿,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从而起到降三高的作用。以及马芷苋利尿效果也很明显。

将这些食药材结合在一起,可以混合煮炖,也可以配成小袋装,每天当做茶叶一般用来泡水饮用,非常方便,而且口感易于接受。


360健康大讲堂


并不是说吃肉喝酒就会得痛风,而是得了痛风之后要限制肉和酒,对于正常人来说,正常喝酒吃肉,在身体的正常代谢范围之内,根本不会出现尿酸高的问题,因为肾脏完全可以给你排出去。除非你每天像古人一样,两斤牛肉,十斤白酒,超过身体的正常代谢能力,会造成尿酸高引发痛风。

痛风产生的原因

1.肾脏出现问题。人体代谢产生的2/3的尿酸都需要通过肾脏进行排泄。如果肾功能不好,出现肾炎,尿毒症,肾单位大量硬化破坏,残留的肾单位,不能满足这个工作需要,就会导致尿酸在体内堆积,引起尿酸过高进而引发痛风。

2.高嘌呤食物吃的太多。人体每个器官都有最大工作限度,就像机器的额定功率一样。假如人体最高可以代谢500克的肉食,但是你却要吃进去1000克的肉,尿酸不高才奇怪呢。

痛风的危害

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痛风石。当体内尿酸过高时,会形成尿酸结晶沉积到关节。但结石一样,质地坚硬,会引起关节畸形骨骼变形,原有的正常生理功能遭到破坏,不仅非常疼痛。最重要的它可以使你丧失活动能力,试想一下,关节都不能弯曲活动,人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

痛风的预防

要预防痛风,需要降低尿酸。主要是两个方面,摄入和排泄。平时主要预防方式就是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因为这是最容易办到的,如果是因为排泄的问题,将肾脏问题或者本身代谢异常,这些问题治疗起来可能并不是很容易。如果通过药物增加排泄,还会增加一些药物的副反应。而直接从源头减少往往是最简单实用有效的办法。像海鲜,饮酒,吸烟,饮料,肉食,动物内脏等等一些嘌呤含量比较高的食物都尽量少吃。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多喝水。


医者当仁心


我是医者良言,是一名住院医师,专为普及医学知识造福人类健康,若想了解更多,请关注我,有疑问可留言,必回应!

有的人不吃肉不喝酒也会得痛风,这是为什么?

可能大家会发现一种现象,有些人天天大鱼大肉、喝酒血尿酸却不高,而有些人不很少吃肉喝酒却得了痛风,这是怎么回事呢?估计没有多少人知道吧,今天我来分析一下可能的原因。

1.肾脏出现了问题:


正常情况下我们体内的尿酸大约有2/3是通过肾脏排泄的,剩余的1/3是通过胃肠道、胆道等途径排泄,从这里可以看出肾脏的重要性;我们体内的血尿酸有80%是我们自己产生的,20%是通过摄入食物而产生的,如果痛风患者的肾脏出现了问题,即使他不吃肉类、不喝酒,自己体内产生的尿酸不能及时排出去也容易诱发痛风的发生;

2.尿酸代谢过程中的相关酶存在先天性异常:

有些人得痛风是因为这些人天生的就存在一些酶的缺陷而引起体内的尿酸无法被代谢使血尿酸升高从而诱发痛风;

3.不仅仅只有肉类和酒类含有比较多的尿酸:

有些人问我说,医生我已经不吃肉、饮酒了为何我的血尿酸还是这么高这是咋回事?我仔细问他最近的饮食的情况,他说他自己喜欢吃黄豆、香菇等食物,而且吃的比较厉害,我听了以后就觉得他血尿酸控制不下来是有原因的;高嘌呤食物不仅仅包括肉类和酒类,像香菇和黄豆也是高嘌呤食物,吃多了也会诱发痛风;

4.有的人是因为剧烈运动:


当人在进行剧烈运动的时候体内会产生大量的乳酸,而乳酸的存在会竞争性抑制尿酸的排泄,因此即使不吃肉、不喝酒也会使体内的尿酸水平升高,从而诱发痛风。

最后小结:即使不喝酒、不吃肉,如果吃香菇和黄豆这类高嘌呤食物、体内酶的先天性缺陷、肾功能下降、剧烈运动等都可以引起痛风的发作。

以上是我对该问题的解答,纯属手打,实属不易,若觉得写的还可以就赏个赞呗,如有疑问可在下方留言……


医者良言


大家都知道,痛风患者的尿酸是超标的,身体里这些酸性物质哪来的呢?一定是自己吃进去的呀。虽然你沒吃肉没喝酒,但是鱼、蛋、奶吃了没?一定有吃,不然不会得痛风的,因为,所有的动物性食物都是酸性的。

有项研究让10位受试者从多肉饮食(动物性食物的总称),逐步过渡到无肉饮食,并同步测量他们尿液的尿酸超饱和度。

结果发现,当大幅减少膳食中的肉类,尿酸的超饱和度开始急剧下降,进入无肉饮食后,尿酸继续下降,最终下降到多肉饮食的7%。

由此可见,我们的尿酸水平,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根据饮食发生迅速变化。

有观点认为,人体内的嘌呤,80%来自自身代谢,只有20%来自饮食,这个观点正确与否,先不作评判,您可以给自己作个测试,纯素一段时间,看看结果如何,你的身体自会告诉你答案。

身体需要什么,只有自己的身体最清楚。

想要更多了解动物性食物对健康的影响,请参阅《救命饮食》一书和徐嘉博士的文章。


何滨柳健康养生


痛风的发生主要是我们机体代谢异常所致,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不吃肉、不喝酒也会发生痛风,而一些人既吃肉又喝酒却没有发生痛风的原因所在。

当然,虽然说痛风主要与代谢异常有关,但饮食等生活方式在痛风的发生中同样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要正确认识,听从专业医生指导,进行规范化的治疗。



痛风患者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做到严格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不吃动物内脏、带壳海鲜和肉汤,少吃而不是不吃动物性肉食、鱼肉;要戒烟限酒,最好不饮酒,特别应避免饮啤酒和黄酒;要多吃新鲜蔬菜、多饮水,以白水为宜;要适当运动、控制体重和保暖,避免剧烈运动和突然受凉;要规律作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态,必要焦虑、抑郁、熬夜、劳累。

我们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要注意用药,药物要个体化,其中急性期应积极消炎止痛,缓解期注意降尿酸。我们在规范化治疗的同时,还需要监测病情变化和定期复查。

如您有任何疑问,欢迎文末留言,共同探讨。关注作者,每日持续性更新健康知识。


银杏叶的守望


现在吃的好了,四高发病率直线上升,且越发年轻化。我们想当然的认为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疾病单纯是「吃」出来的;其实另一方面,现在年轻人的社会压力也大啊!从心理健康角度来讲,精神压力大不光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更是身体健康的一大威胁。

法国最近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5375位痛风病人中,185人(3.44%)有精神压力,其中男性占80.25%,女性占19.75%,而且年轻的肥胖患者也不在少数。

精神压力大容易诱发痛风

常常经受精神压力折磨的痛风患者占18%,这个比例应足以引起重视。

通常认为,痛风和精神压力的关系似乎不大,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很强的精神压力下,他就比较容易诱发痛风。这是因为长期精神负荷过重,人体血液中就容易产生更多的酸性物质,而酸性物质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就会引发痛风发作。

同时,痛风也是加重精神负荷的因素之一,从而进一步加重痛风症状,形成恶性循环。

痛风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

近些年,痛风患者的年龄不断突破下限,从以前的40、50多岁到现在的20、30多岁,这样的趋势不禁让人感到忧虑。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眼望过去,满街都是超重肥胖的青少年。体重超标通常意味着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从而一定程度上导致高尿酸。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又处于高压力状态,就很容易引起痛风。

减肥减压两手抓

对痛风而言,预防也好,治疗也罢,首先方法一定要科学,符合实际,有所侧重。

具体来讲,就是要针对个人情况,科学制订一个减肥计划和一个减压计划。

1、时间安排好

要合理地安排时间,学会自我调整。尽量不要让自己经常处于一种高压状态。

2、多多取悦自己

学会感恩和满足,人比人气死人,只有知足才能常乐,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学会取悦自己很重要。

3、常按太阳穴减压

经常深呼吸、按摩太阳穴,尽量做到自我放松,有效缓解精神紧张;

4、每天30分钟户外运动

要多运动,每天保持30分钟的户外活动,多呼吸新鲜空气;

5、多喝水多排尿

注意调整饮食习惯,多喝水多排尿,多吃清淡食物,避免大吃大喝,切忌不可过多地摄入动物内脏、海鲜和啤酒。

文章选自风友汇公众号《痛风管住嘴就够啦?精神压力太大也会发作!》


优医邦


痛风是单钠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约5%~12%的高尿酸血症最终会出现痛风。而人体的尿酸不仅受饮食等外源性途径的影响,更受到机体代谢等内源性途径的影响。其中外源性途径仅占高尿酸血症的20%左右,更多的高尿酸血症是因为机体代谢出了问题,所以说,部分人群即使是不吃肉、不喝酒也会发生痛风。但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同样是痛风防治中必不可少的,同等条件下生活饮食习惯差的人更易出现痛风急性发作。


痛风的发生是由于尿酸升高超过饱和度出现结晶析出并沉积在关节等组织所导致的。痛风急性发作的诱因常见的有饮酒、高嘌呤饮食、突然受凉、剧烈运动等,同时近半数的痛风患者为肥胖和超重人群。所以痛风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其治疗也需要综合性干预。

痛风预防的关键在于控制好血尿酸水平、避免尿酸盐结晶析出和沉积,同时对于已有痛风的患者,其治疗关键在于促进尿酸盐结晶的溶解析出。所以,痛风治疗前应明确高尿酸血症的病因,针对病因治疗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高尿酸血症常见的原因有:①生成过多:如富含嘌呤的食物、饮酒、运动、肥胖、溶血、淋巴增生性疾病、银屑病、真红细胞增多症、横纹肌溶解等;②排泄减少:肾功能不全、糖尿病、高血压、甲减、甲亢、多囊肾、酸中毒等;③混合性: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果糖-1-磷酸醛缩酶缺乏、休克等。



痛风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必要的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主要有:尽量避免或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适当运动、戒烟限酒、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加饮水和控制体重等。同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建议急性期积极消炎止痛,以迅速缓解症状;缓解期注意降尿酸治疗,根据病情选择抑制尿酸生成的别嘌醇、非布司他或促进尿酸排泄的苯溴马隆。感谢阅读,本文由全科扫地僧原创写作于今日头条&悟空问答,转载请祝注明出处。


全科扫地僧


痛风可表现为突然或缓慢发生的关节肿胀、疼痛,局部发红发烫,其实痛风不仅侵犯关节,而且常损坏肾脏等组织,严重时可导致残疾、痛风石及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痛风的幕后推手是高尿酸血症,而高尿酸血症往往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引起。人体代谢会产生嘌呤,从食物中也会摄入嘌呤,嘌呤代谢之后又产生尿酸。

不吃肉不喝酒也会得痛风,这是为什么?

不吃肉,不喝酒,每天吃素,为什么尿酸还是高?这可能是很多痛风病人会发出的疑问和感慨,排除自身代谢紊乱的可能外。

你可能忽略了一个日常生活非常常见且重要的东西,它就是隐藏的嘌呤杀手---鸡精。

鸡精是以味精、食用盐、鸡肉/鸡骨的粉末或其浓缩抽提物、呈味核苷酸二钠及其他辅料为原料。

1.味精: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这个东西是具有鲜味的。谷氨酸钠是由谷氨酸和钠盐反应制得,谷氨酸会导致尿酸高。研究表明谷氨酸会在小肠和肝脏中转化成谷氨酰胺,而谷氨酰胺可以为尿酸的合成提供氮,从而增加或促进尿酸的合成。

2.鸡肉/鸡骨粉或其浓缩抽提物:鸡肉和鸡骨粉都是嘌呤不低的食物,其浓缩物(浓鸡/骨汤)嘌呤含量更不必说了,肯定比鸡肉高,所以,这个成分也是生尿酸无疑。

3.呈味核苷酸二钠:核苷酸,痛风朋友应该不陌生,嘌呤就是核苷酸的主要成分,吃核苷酸就相当于直接吃嘌呤,尿酸不升高才怪。另外呈味核苷酸二钠它是酵母的提取物,所以很多鸡精里面直接就含有酵母,酵母嘌呤含量很高,是痛风病人的禁忌食物。

4.香辛料:香辛料也是痛风朋友应该尽量避免的,因为香辛料会刺激内源性尿酸生成增多,导致尿酸升高。

PS:原来鸡精竟然是一个闻起来鲜,吃起来香,吃进去却要形成尿酸的杀手。


罗民教授


可能是因为患者在平时的饮食当中没有控制嘌呤的摄入量,经常吃一些大鱼大肉或海鲜等食物所引起的。所以痛风主要是因为嘌呤代谢异常,尿酸升高所引起的一种代谢疾病,在治疗期间是需要严格控制饮食,不要吃嘌呤过高的食物。

多数患者与肥胖、胰岛素抵抗所导致的代谢紊乱有关。而这些代谢紊乱,可以通过减重、戒烟、运动、规律生活等方式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而达到促进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目的。

因此,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是控制血尿酸的基础治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