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指導視察 小區居民喊“假的假的”

3月5日的“新聞聯播”,播出一條中央指導組在武漢察看社區防控和群眾生活保障的新聞。

新聞裡面有句話,信息量很大。

“針對群眾現場反映的困難和問題,孫春蘭立即要求省、市領導深入調查,不迴避矛盾,杜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要堅持務實作風,實事求是、切實解決問題,提升群眾滿意度。”

群眾反映了什麼問題?中央指導組又是怎麼解決的?

從5日中午開始,關於中央指導組在武漢小區考察的帖子在網上流傳開來,有文字也有視頻。

帖子裡說,5日早上中央指導組在武漢市青山區翠園社區開元公館小區考察時,有居民從家裡的窗戶向正在考察的中央指導組喊,“假的,假的”,主要反映的是社區物業假裝讓志願者送菜送肉給業主,實際工作不到位的情況。

據陶然筆記了解,帖子裡關於現場的內容基本屬實。

孫春蘭副總理當即要求省市領導深入瞭解情況並指出,群眾有情緒很正常,這提醒我們,社區群眾的基本生活保障還存在短板。不要掩飾矛盾,要實事求是,明確問題出在哪裡,及時解決問題、化解矛盾,絕不能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大約4個小時以後,中央指導組召集省、市有關負責同志召開專題會議。

研究進一步做好群眾生活保障工作,強調要打通生活物資供應和社區服務的“最後一公里”,做好社區群眾的心理疏導工作,讓他們居家生活更加安心。

武漢市已經派人對社區的3000多戶居民逐一上門,入戶調查,瞭解具體訴求後著手解決。

瞭解的情況,大致如此。關於這件事,還想說上兩句。

首先,不掩飾矛盾才能解決問題。

中央指導組上午察看社區,現場發現問題當即要求著手解決,下午召開專題會議,要求舉一反三,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及時回應群眾訴求。

這些行動的出發點只有一條: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

持續日久的疫情防控,給社會治理帶來的問題和挑戰是多方面的,甚至是十分棘手的。

不怕有問題,就怕迴避問題,不怕有矛盾,就怕掩飾矛盾。

實事求是地直面問題,才能得到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其次,當前尤其要關注社區防控和老百姓的生活保障。

前一段時間,疫情防控工作的突出難點集中在收治隔離問題上,通俗講就是“人等床”。

現在“人等床”的矛盾得到解決,出現“床等人”的情況。這方面矛盾解決了,社區防控和老百姓的生活保障問題就凸顯出來了。

從社區防控看,全國已初步呈現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的態勢,但是湖北和武漢疫情防控任務依然艱鉅繁重,對疫情的警惕性不能降低,防控要求不能降低,還是要繼續抓緊抓實抓細。

從老百姓的生活保障看,離漢通道關了40多天,社區封控也有一陣子。家裡關久了,生活物資採購、慢性病藥品採購、其他疾病就醫就診、患者複診交通通勤等等一系列問題都冒出來了,心理上出現焦慮、煩躁甚至怨氣很正常。

百姓生活保障問題,是整個疫情防控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一部分,不能靠蒙上眼睛來解決,只能靠真正弄清居民訴求、真正瞭解社區難處等紮實細緻的工作去推動。

最後,這件事也讓我們看到武漢人的愛憎分明。

工作做得好不好,到位不到位,老百姓心裡有桿秤,會做出公道的評價。

對於脾氣火爆、愛憎分明的武漢人來說,更是如此。

真正做事的社區工作者,老百姓看得清清楚楚。

前些天關於武漢市多聞社區書記的採訪視頻,就看得人熱淚盈眶。

做得不好,假的就是假的,就要喊出來,誰也攔不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