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足”在家35天:我发现爸妈开始看我脸色了,大家有没有发现家中的角色转换呢?有何感触?

禁止砍伐的熊大


还真有这种感觉,儿子去年才成家,离的远、城东到城西。每次来吃饭,都要想着他们的口味,小时候更是做他们爱吃的,其实从小到大,无时不把儿女放在前边。

为什么老了还要照顾儿女的情须,我们做的那么卑微,好象我们欠他们似的,我对女儿还吼两句,对儿子不敢,男子汉,怕他没面子,我们都有退休金,老了也花不着他们的。

其实也不是卑微,是血缘的关系,是添犊之心吧。一生都在为儿女,儿女何尝不是一生为儿女。


6312IO


早就发现了。虽然我没跟爸妈住一起,但是这次疫情期间很明显的感觉。

前些天我妈要给我打微信电话聊天,我没接,说没睡好想补个觉(其实我那两天有点低热,还有点咳,人很不舒服,又怕被听出来让他们担心)。

就两天没打电话,我妈就给我发微信,小心翼翼的猜测着,是不是那天说错什么话惹我不高兴了。然后开始给我道歉…“妈妈不太会说话,如果说错了不是有心的,妈妈很爱你,不要生妈妈的气”…各种道歉…(我喝了药断断续续昏睡了两天,后来才看到)。

当时就觉得很难受,说不出来的心酸和内疚,真的是感觉爸妈老了……像极了我们小时候走在陌生的人群里默默拉紧爸妈的衣角不敢松手 生怕走丢的模样…

以后,有空的时候,趁还有机会的时候,多抽时间陪陪爸妈吧。别嫌他们“笨”“落伍”,很多新的事物他们不会,耐心一点教教他们(我一般会写出或者画出简单易懂的步骤给他们)。毕竟,我们小时候,父母也是这样一点点教会我们的。


会好的喵


小时候觉得父母不讲道理,想着等我长大后一定要远离他们,可当我真的可以展翅之时却发现父母老了,展开的翅膀再也没有力气挥动起来。

记得上初一的时候因为父亲不给我买手机,我大发脾气,理直气壮地管父母伸手要钱。而今,在母亲严格控制经济下,父亲想要买一包烟都要小心翼翼地问我借100块钱。明明在一个家中,父亲不好意思当面要钱,只能在微信上组织语言,看着对面一直显示的正在输入标记,等了足足十来分钟才发出“能不能给爸爸100块”这八个字。不知道父亲打了删,删了打多久才鼓起勇气发出这条信息。王尔德说,年轻的时候我以为钱就是一切,现在老了才知道,确实如此。因为父母老了,失去了赚钱的能力,他们开始自觉地退位,面对自己的女儿像面对老板一样讨好和小心翼翼。

之前在网上看过一个视频。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在两个年轻姑娘面前紧张地面试一份实习生才会做的打杂工作。两位年轻面试官看老人侃侃而谈、逻辑清晰,纷纷很诧异他为何要面试这样一份工作。老人略微难过地说自己老了,想跟上时代,不想拖女儿后腿。视频中老人和女儿出去吃饭,想要付钱却被女儿调侃账单“自己会付”。他跑去营业厅给女儿缴费,却被告知现在手机上就可以轻松缴费。偷偷跑到女儿家中,想要给女儿做顿饭,不小心打碎了碗。本着给女儿解决麻烦的心愿,却没想到处处给女儿制造了麻烦。这一刻老人是无助的,他才明白原来“老了”就成了“多余的”。父母随着年龄老去,所有的关心成了“添乱”,老了成了他们的原罪。从小到大我们肆无忌惮地接受父母无条件的爱,却在长大后忘记曾经他们一遍遍教我们拿筷子,一次次扶起蹒跚学步的我们。而我们却在他们不会玩微信,不会看地铁线路图时不耐烦地责怪他们笨。


小时候一直想成为他们的骄傲,随着我慢慢长大,他们唯一的心愿成为了只要我平安开心。哪怕我辜负过他们太多期望,他们也觉得我是他们心中最厉害的“花木兰”。这世上没有人会如他们般无条件爱我,没有人像他们那么傻。他们对我们的爱从来不曾变过,他们只是老了而已。其实,父母所有的讨好并不是你取得了多大成就,赚了多少钱,他们只是爱你而已。父母老去,从来都是静悄悄,是连走路都不敢踏出半点声响。因为爱,所以怕被抛弃。因为爱,所以想努力跟上我们的脚步。仅此而已。


之前热播的电视剧《幸福一家人》,有这么一个片段记忆深刻。一个年轻医生看着能力不如他的同事凭借着父母的关系和地位平步青云。自己却因为父亲只是卖面条的却一直不得晋升,郁郁寡欢之际指责父亲不能在事业上帮他一把。

听完儿子的指责,头发花白的父亲没有暴怒,反而对着儿子鞠了一躬、道了一声歉:对不起,我没本事,你受委屈了。年轻儿子在结婚后要和家里断绝关系,他理直气壮地说出:我靠得是自己的努力,才有今天的结果。看到这里,我不禁泪目。


因为这是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缩影,所有的孩子都在生活中奋力追赶,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些成绩与父母没有一分钱关系。他们没有让我们出生在有权有钱的家庭,就成了他们刻在骨子里的卑微。当家庭的接力棒交接到我们手中时,父母开始“失去价值”。我们可以面对领导和甲方的奇葩要求赔笑,但对父母的呵护充满不耐,他们从未因为我们的坏脾气就将对我们的爱减少半分。昨晚因为工作时母亲和父亲在客厅吵闹,我很烦躁地喊了声:“你们声音小点”,话音刚落,客厅中静悄悄。大半夜,我觉得肚子有些饿,就在冰箱摸了个饼子吃。在沙发上睡着了的母亲突然惊醒,条件反射地走向厨房。她怕我饿着。我不吃洋葱,陪我吃饭的父亲在吃洋葱的时候端着盘子站在餐桌一角。他怕熏着我。当“失去价值”的父母开始迎合我们,意味着他们开始老去。


以前看过一个段子,说有一种鸟自己懒得奋斗,便生一个蛋,然后让它飞,当时哈哈一笑。随着年龄的增长,再看时心情却已截然不同。所有人看到这只懒鸟让下一代完成它的梦想,却看不到这只鸟拼劲全力生育这颗蛋。小鸟飞得越高,筑巢越高,老鸟拼尽全力再也飞不上去。就像我们所有人的父母,逼迫我们成长成材,但最终这只是一场赔本的买卖,受益的只是儿女而已。心理学上有个边际效益递减效应,说的是当别人给你一个包子时,你满心欢喜,可随着这个人给你越来越多的包子时,你开始恶心。很悲哀的是,父母与儿女的关系恰巧符合这个效应。父母倾尽所有将爱给我们,我们开始变得麻木甚至是厌烦。陈奕迅有一句歌词:“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从来都只是拿来主义的我们,面对父母永远理直气壮、有恃无恐。付出所有的父母,从一开始就处在了劣势,在为孩子提供不了帮助时,只能处处谨慎。这种卑微和讨好十分让人心酸。小时候他们是挡在我们身前的保护伞,是超人、是英雄。可当时代的接力棒交到我们手中后,超人已经老去、英雄已然迟暮。

他们从来都没错,只是老了罢了。此刻成为“家长”的我们更该挺身而出。因为成长从来都不是我们成为了发号指令者,而是肩头落下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父母成了幼时的我们,我们成了曾经的父母。无论你身处什么地位,都请对父母多点耐心和陪伴。因为陪他们一天就少了一天。


禁止砍伐的熊大


之前因为刚怀孕就开始反应很大,所以就没工作了,正好我姐打算出去工作,我就想着回家帮他带孩子,自己也养胎,回去20天一切都还好,后来因为去买菜走太多了,有点见红,我妈就辞职回来打算照顾我,刚回来第二天我爸就看我各种不爽了(我从小跟他就合不来,回家20天他到家睡觉的时间不超过五天)我妈回来的第二天晚上就冷嘲热讽的说我还要我妈回来照顾我什么什么的,后来说我老公不照顾我啊巴拉巴拉(我老公上班很辛苦,中午十一点就去店里忙到两三点回去睡一觉,五点多又去店里忙到晚上十二点多回家,有时候店里有客人还要等着,经常都快到天亮才回去睡)我就说我老公哪有时间照顾我,而且我自己又不是不能活,然后我爸就说,那你就去你自己家过啊,在我这算什么事?我筷子一丢就回房间收拾行李,打电话叫车了,我妈一直劝我,我就是不听,到过年的时候本来不想回家的,我妈我外婆她们叫我回家我才回家,到家理都没有理我爸一句,合不来就是合不来,硬坳也没用


来请开始你的表演


天天在上班,没有体会。

我妈生病了,因为封村,她也不让我回去,怕我带病毒传染什么的。我昨天夜里梦见她生病了,赶紧打电话看看她病好了没有?结果挨了一顿臭骂,我还那闷?怎么天天更年期呀?后来她觉得不是滋味,又打回来电话,这回话语和气了。真是祖宗,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在家一群儿女,想骂谁就骂谁,谁还得让着她。有事我们跑前跑后谁都不落好,还声称我们都是被她骂大的。唉!真是为老不尊,没事我尽量离她远着点,没事找顿挨骂犯不着。


用户和言悦色


唉,我的孩子啥时候能意识到我们老了,需要依赖他了。22岁了,还是像个孩子。我们俩身体都不太好,他爸慢性病,糖尿病,天天吃药,他知道。我甲状腺癌术后,没让他知道,一是不想在他还未挣钱自立时就有负重感;二是怕他考研分心。但有时候真觉得很累,特别是疫情期间,在家呆长了,他什么事也不做,天天等着父母侍候就烦他不懂事,也怕他。唉,觉得自己教育挺失败的。


假如明天不来临


父母的小心翼翼是最深沉的爱!曾几何时,童年的时候,父母对我的训斥犹然在耳;曾几何时,偷偷看个电视就会被暴揍一顿。那个时候的父母,担心,不满都会表现出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成为一个十多岁的小女孩,每天的任务就是和他们对着干,他们困惑了!曾经的关心,担心,都不好用了,不知道怎么和我沟通,安慰我,鼓励我,不知道什么是我需要的!大学毕业,在家等待工作的时候,他们的小心翼翼更甚了,不敢乱说一句话,哪怕一个字,都怕我会不高兴,情绪低落。每天看着父母哄我开心,我的心会疼。看到我待业在家他们也会上火,但是他们掩饰着,躲闪着,不让我看到他们的唉声叹气!做了母亲,我知道了父母的不容易,越来越体谅父母那种小心翼翼的爱!从那时起,我尽量把自己更多的耐心给他们,把自己更多的陪伴给他们,他们最需要的就是我们的陪伴,毕竟,这个世界上最深爱你的,永远是你的父母


姽婳儿2


自从结婚后有了孩子,发现父母总会小心翼翼地维护着亲子关系,我挺难过的,肯定是自己做的不够好,现在父母和我女儿同一级别待遇,女儿吃什么就会给他们买一份,每年带着孩子去看他们,一家老少集体旅游,现在家庭开支最大的是孩子,其次是父母,两者相差不大,后面是我和老公,然后是我家的🐱😄,我不想等,说什么房贷车贷还清了,孩子长大成人了,经济条件好了,好好孝敬老人,可到那个时候父母已经老了,走不动跑不了,缺牙少口的还能吃什么,尽孝要趁早,不可苦了孩子,也不要忽略了父母


觉今是而昨非3


因为没怎么和爸妈封闭地呆过真地不觉得。妈妈带大我们三个,一直独立好强,,在我家时也从没有给我这种感觉。反倒是这几年我和爸妈爱撒娇了,因为小时候爸爸不在家家里孩子多妈妈一个人带,我正是长在中间,大哥自己是一个孩子负担小些,到弟弟出生妈妈年龄大些脾气慈祥多了,惟独我,似乎长在了妈妈发脾气的节点上,又有点一根筋,小时没少挨打。记得有时和哥哥因为什么捅咕起来了,妈妈要动怒,大哥一溜烟跑走了,妈妈说不让跑我就等在那,挨一顿臭打。从来也没反思过哥哥为啥回来也没挨打。因为这些和妈妈小时从没撒过娇,结婚后自己一人带孩子上班也不会柔软。反倒现在会和爸爸妈妈撒娇,自己也不觉。昨天转发一个以前发给妈妈的视频给同学,她说你和你妈说话这贱啊。我喜欢这样,我需要他们疼,证明他们是强大的,他们就不觉得自己老。当然我是爱他们的,只有面对自己爱的人你才可以不自觉的撒娇啊


平生欢123


是不是看到你工作了?我父母有你说的这种转变是那天看到我在家办公,手机电脑轮番不停的开会布置工作接受工作,说的术语也都是他们听不懂的那些。说白了就是正常工作的那些表现,后面我就发现父母对待我态度转变了,也就是你说的看我脸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