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計劃和控制的職責是什麼?

生產計劃和控制是生產運作系統的核心,PMC(計劃和物料控制中心)是核心部門,負責工廠的生產計劃和控制。

根據對PlanetTogether APS的研究以及近年來對生產計劃和控制的持續不斷的研究,得出了圖示的生產計劃和控制的職責:

1、需求管理

需求管理是生產計劃和控制的第一個職責,也是非常重要的,或者說是最重要的職責。

在需求管理中,MTO場景是最簡單的,因為銷售訂單就是需求。但是,如果是MTO、MTS的混合模式,那就比較複雜了。

MTS中的備庫需求,是最負責的需求,一般可以採用三種方式實現備庫:

方案1:最大量/最小量

在ERP中可以設置的參數,MRP時可以根據庫存的消耗狀態,系統自動產生成品需求。

最大量/最小量有非常多的方式,可以參考《生產計劃和控制》等

方案2:TOCR(TOC補庫)

為了解決成品的補庫問題,充分利用聚合效應,TOC發明特有的補庫方式。採用質量管理中的控制圖,離散的、偶然的需求,作為一個波動性來考慮,在排除特殊的訂單需求後,利用庫存水平的不斷調整,以滿足需求波動,實現需求與產出的平衡。

針對MTO、MTS的混合模型,TOC還開發出了MTA:可得性製造的專有術語,以滿足多品種、小批量生產。

方案3:預測

眾所周知預測肯定是不準確的,都不想做預測,但是還必須預測。預測有三個定律:預測是不準的,宏觀預測比圍觀預測準、短期預測比長期預測準。

關於預測,教科書中並沒有太好的方法,還是許栩老師有一個非常好的文章,採用預測矩陣來做不同的分析,並添加了一個預測校正的程序,確保數據預測的基礎上,再加上專家的評審方式,做到相對的科學和準確。

需要強調的是:成品的預測有有兩個作用:

其一,是成品備庫,滿足客戶短交期的產品。

其二,是為了採購長交期的關鍵物料。IC、液晶面板等關鍵物料,往往採購週期過長,12至15周等以上,長的甚至24周以上,必須先預測成品需求,才分解為關鍵長採購週期物料的需求。

另外一個需要強調的是,預測往往是滾動的,有月混動、多周滾動等時間窗方式,以彌補預測的準確度。

2、主計劃

主計劃是生產計劃的核心環節,是工廠產出的依據。主計劃往往是以時界內的需求為方式呈現。尤其是MTS環境,往往是以月、周為單位呈現。**月**周的SKU(成品)的需求量為多少。

主計劃是生產控制的輸入,是日常生產運作的依據。

主計劃是否合理需要粗產能平衡,即關鍵的瓶頸資源是否能滿足主計劃的產能需求。其實,在手工計算的環境下,很難做好或者做到粗產能計劃的平衡。非APS高級計劃和排程軟件的應用環境下,除非只用SAP、Oracle等高大上的ERP系統,普通的ERP系統的粗產能平衡,大致是一個笑話。

MTO時,主計劃就是未完工的出運清單,非常簡單。MTS和MTO的混合場景,主計劃也是一件相對困難的計劃作業過程,日常場景中,做好主計劃的並不多。

生產計劃和控制的職責是什麼?

聲明:資料由本媒體號從網絡收集整理而成,所有資料版權歸原公司、機構所有。資料僅供學習參考,切勿用於商業用途,如涉及版權問題,請第一時間告知我們刪除,非常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