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產區土壤對武夷巖茶品質的影響

陸羽在《茶經》中指出:“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則恰當的概括了茶樹生長、茶葉品質與土壤質量密不可分的關係。武夷茶區因產製茶類不同和茶園土壤類型不同而對不同茶類區分的劃分,雖在相同的採製工藝下, 往往品質差異懸殊。


不同產區土壤對武夷巖茶品質的影響

正巖產地的礫質沙壤,其保水性能良好,通氣性能也較好,因為茶區巖壁擋光的作用和對光線的熱輻射, 正巖的日照相對較短些,空氣的溼度也稍高些。因此,使得正巖地區的茶樹較為緩慢的生長, 利於茶樹裡面含有物質的積累,茶香高、味醇厚,巖韻特別明顯, 品質最佳。


不同產區土壤對武夷巖茶品質的影響

半巖產區的保水性能、土壤通氣性和空氣相對溼度都不及正巖區, 但由於土壤質地、土層深厚、空氣和水分協調, 所以該產區的茶樹生長適中,味較醇和,茶香平正,巖韻稍次於正巖茶,但仍然較為明顯。


不同產區土壤對武夷巖茶品質的影響

洲地土質結構是以沙礫為主,主要是溪流兩岸的沖積沙壤土, 雖然通氣性能好,但保肥性能較差、保水也差,再加上日照時間較長、茶樹生長速度較快, 不利於茶樹內所含物質的積累, 所以此類茶區製出的茶葉香較低沉、味醇欠厚,略帶苦澀, 巖韻相對弱。


不同產區土壤對武夷巖茶品質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