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课,我猜到了开头,却没猜到结尾

关于网课,我猜到了开头,却没猜到结尾

梦想成真的在家上课已经到第三周了,我们家设备齐全、网络顺畅、家长有时间陪,然而还是一言难尽。

总有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挑战我的想象力。

网课其实挺好的

作为一个一直居家办公的妈,我是完全不排斥网课的。上学期要不是孩他爸坚持要报学而思的面授课,我是绝不会在网络时代出去送孩子接孩子上课的。

在家上网课又方便又舒服又便宜,网课老师还基本都是名师。

它到底哪里不香?

报学而思上了几次面授课,孩子非常抗拒。他对在学校上了一天课后还得马不停蹄去另一个地点另一个教室上课表示极大的反感。上课故意不听课,消极抵抗,被我们训哭好几次。

在一次调课时,误打误撞调了双师课,就是名师在大屏幕上专心讲课,孩子们在教室里看大屏幕,随堂辅导老师专心在教室里观察孩子们的听课表现,并及时干预。

回答问题用遥控答题器,回答问题的学生的名字会在大屏幕上,答对的立马有得分,有时候老师还是发红包。

每次老师提问,下面回答问题都非常踊跃。完全是抢着回答。

整体效果比面授还要好。

不仅我喜欢,孩子也特别喜欢。跟我说,你要是早给我报这样的课,我早就喜欢上课了。

上网课的几个阶段

现在因为特殊情况,全国小朋友都要在家上网课。

网课的模式其实就是学而思的双师课模式。

只不过,讲课的老师变成孩子们学校里的任课老师,随堂辅导老师由家长担任。上课地点不在教室,没有其他同学。

还不用接送。对于我这种懒妈来说,简直太合心意了。

初级阶段——认真听课

上网课前一天,我们在家调试好设备,为了保护眼睛,设置好投屏,在电视屏幕上上课。跟孩子一起商量好后面的作息时间,不能再像假期一样每天十一点起床。要早起吃饭,等候上课。

上网课当天,我们全家早早起床,准备早餐吃完早餐,洗漱穿戴整齐,在电视机前开始上网课。

上午共有三节课,每节课20分钟。孩子上得非常开心。他太喜欢这样上课了。我问他,跟学而思的课比,哪个好?

他说学校的课好,我问好在哪里?

他说学校的课是自己认识的老师,还有自己的同学。

还是自家人感情深。

我眼着看了几天,确实不错。老师们虽然第一次当主播,也没有出镜,比外面培训机构专业网课老师在形式上是差得远的,但是看得出老师们都用心作了准备,网上找的素材和自己做的课件都很认真,所以内容都很扎实。

我最担心的孩子走神的事情反倒没有发生。可能因为每节课只有20分钟,虎哥全程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据我分析,应该是课时短,还没来得及走神,就下课了。

我记得有个学校就是这样,按照孩子不同年龄段注意力的特点,低年级和高年级设置不同的课时长度,把低年级的课时缩短到25分钟,就很少有孩子上课走神了。

所以是不是可以考虑公立学校也按这样的方式调整课时长度?

我发朋友圈表达上述观点时,邻居就给我泼了一头冷水。她说:“我们家是还没等进入状态就下课了。”

果然,孩子跟孩子是不一样的。

刚开始,他对上课用的APP还不熟悉。后来熟悉之后,各种幺蛾子就出来了。

网上说有个40人的班级,上了一堂课,给老师点了几十万的赞,老师看到后都要哭了,这些孩子们是不是光送花点赞完全没听课啊?

我们班倒没那么夸张。只是有一个给老师送花之后,全班都开始给老师送花。送了一朵又一朵。

我说你上课的时候专心听课,下课后再给老师送花。

虎哥说,不行,别的同学都是现在送。再说等下课,老师就下线关课堂,送不成了。

还有学生在评论区聊天。还好老师及时开启全员禁言。

禁言后不能送花也不能评论了。终于消停了一会儿。

关于网课,我猜到了开头,却没猜到结尾

谁知道回答问题开启评论时,这群孩子又开始作妖。选择题,写个字母就好。

正确答案是A。一串A上了屏幕,偏偏有个孩子不知是故意的还是手按键盘时间长了,打出AA。接着下面就开始比谁打的A更多。虎哥像疯了一样打出好几行,至少上百个A。我说你不要做这么多没有意义的事情。一个A就行了。

他说,不行,**起码打了好几百个A,我要超过他。

有人在答案后面加了一节车厢,他就要车厢、飞机、轮船一起加一串。

心累。

前几天除了这些小动作,还算是比较顺利。

高级阶段——斗智斗勇

后来到了第二周,已经成了老油条。

第一周上课时,桌子上摆的是笔记本和笔。

到第二周上课时,桌子上已经换成了零食、饮料和玩具。

吃一会儿,喝一会儿,吃完了还得洗洗手,吃多了还得去个厕所。

有时候猪队友神助攻,姥姥端着盘子过来,“吃饭吧?”

“上课呢,吃什么饭?”

“这刚做好,不吃就凉了。”

坐在沙发上手里不是抱着公仔就是玩着汽车或变形金刚。腿一直在抖,脚一直在动,屁股扭来扭去,总让我想起那句话,“人可以卑微如尘土,但不能扭曲如蛆虫”。

第一周上课还正襟危坐聚精会神,第二周已经葛优躺带上蹿下跳。某天,他爸问我他白天上课表现怎么样?

我说挺好的,翻着跟头上的,上英语、语文的时候同时把体育也上了。

还有时候,我刚离开一会儿,从玻璃的反光上看到大屏幕上换成了游戏。有一次他说上课累了,下课进卧室里休息一会儿。我准了。

刚进屋,我就看到面前的大屏幕上从腾讯课堂变成炮火纷飞的游戏战场。虽然这小子关了静音,但是忘了关掉投屏。然后被我揪了回来。

他还发现只要不关闭课堂,手机会一直运行而不会锁屏。不需要我给他输密码开机。某天他靠这样的漏洞偷偷打了一整天游戏,直到晚上爸爸回来才发现。

后来上课时,新鲜劲已经过了,数学课不动笔、英语课不张嘴。每天都要被我骂哭一回。

虎爸还嫌我没耐心、态度不好。轮到周末他带着上课外英语,这家伙走神、不张嘴、玩玩具,气得脾气特别好的虎爸把他手里的玩具夺过来摔了。结果他还气哭了。又训了半天。

我说你看,我每天把他骂哭不是我没耐心吧。

有个从小非常自律的朋友问:为什么上网课还要陪着啊?

我一时无言以对,后来想了想回复她:如果不陪着上,就跟没上一样喽。

课后作业

课后交作业这是一大挑战。

默写英文字母,写得歪歪扭扭。我让他重写,这样我都没脸拍照上传。他誓死不从。

没办法,上传后,老师说写得不过关,要重写。

老师的话都是圣旨,这小子二话不说又写了一遍,有些字母还是不过关。老师说再来一遍。

写第三遍,个别字母还是不过关。

认认真真写第四遍,终于过关了。

气得我发疯。本来一次认认真真就可以搞定的作业,现在写了四次。浪费自己的时间,浪费我的时间,浪费老师的时间。又狮吼了一通。

数学作业,8道题错三道算是好的。有时候错5道。让他自己先验算一遍,检查检查。然而并没有用。

带着他把错题改正过来。再重新把所有题重做一遍。他眼泪汪汪,委屈得不得了,问错的重做就行了,为什么对的还得再做一次。

然而重新做还能再错三四道。包括之前做对的,还是会做错。之前错的,换个方式再错一回。

要么抄错题,要么加法算成减法。要么先算加减再算乘除。要么竖式的时候,个位算减法,十位算加法。总之就是一个字,乱!特别乱!

数学作业也要做三遍才能好意思拍照上传。

本来20分钟能完成的作业,要2个小时。

只有语文暂时没出什么状况,只是所有的作业要求,他都按最低标准来。

做手抄报,他变身留白画家。把中国传统的留白艺术手法用到极致,在一张A4纸的最下面画了一点儿东西,上面写上大字就算完了。

我说你空那么多干嘛,他说这样好看。这叫艺术。

恰好邻居过来,请她欣赏了一下,邻居说:“你这明明是没有画完吧?”

他才接着补充画了一些。

写作文,老师要求400字,最低不能低于380字。

他写啊写,数着字写,凑足了381字。自认为已经超额完成老师的要求。

此时的数学比数学课上好多了。一丁点儿都不会算错。

体育锻炼

学校还要求,每天进行体育锻炼。让他自己去锻炼是万万不去的。

我陪他去楼下跳绳,反正我也要锻炼。

每天跳绳400个。真跳的时候我才发现有多困难。

我从小就不会跳绳,应该是肢体协调能力不行,每跳一个都是实打实的。而小孩子们跳绳,太简单了。他们学校跳绳最快一个学生,一分钟跳200多个。

虎哥算是比较差的,一分钟跳100个左右。

结果就是他十分钟不到轻轻松松跳完了400个。

老人家我在下面跳得浑身颤抖,一口气最多只能跳50个,要好几分钟,分八次跳,全部完成得半小时。跳得头昏眼花膝盖疼。

刚开始他还等我。后来他也不等我了,借口跳完了回家喝水,就早早回家打游戏。

而我担心这样跳膝盖受损,也不敢再陪他跳。

网课体育课,我跟他一起上。他动作做不到位,轻轻松松上完了。

我按老师要求一步步做到位,累得气喘吁吁,浑身散架。上完体育课两三天,下楼梯的时候大腿疼。老公说,你老胳膊老腿的能跟他们比吗?可得悠着点儿。

下次体育课,敢不敢陪他一起上,我可不敢保证了。

最尬的事:上课的时候妈妈睡过去了

最尴尬是昨天下午陪他上英语,本来是每天下午2点上课,昨天由于妹妹那个时候闹觉,我在哄她。虎哥就说要不3:30再上课吧。我同意了。

结果哄妹妹没哄睡。而我有午睡的习惯,本来每天下午三四点是我午觉的时间。

3:30上课后,第一小节,我还跟他一起读得起劲。到第二小节,眼皮疯狂打架。读单词时已经是纯机械反应。

我完全是意志在撑着,可不能睡着啊,要不以后怎么教育孩子上课认真听讲。

在这样的意志支撑下,我没撑完这一小节,睡在虎哥旁边。等我醒来的时候,后面的两小节课已经上完了。

我问虎哥自己上完课了吗?

他说上完了。

鬼才信。

要是以往我肯定找出课程来让他读读检查一遍,肯定会遇到不会读的,然后吼他一通,让他重新学。

可是,自己上课时读单词读睡了,还哪有底气检查孩子吼孩子?

简直是一失足成千古恨。起码最近得态度好点。

学习的动力来自哪里

今天上心理健康课,老师讲到山区的孩子们为了上网课,要在室外寒冷的地方找信号,认真的样子让人心疼。

关于网课,我猜到了开头,却没猜到结尾

看看眼前这位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却如此不珍惜这么好的学习环境。真是百感交集。

想起我们小时候,家在农村,一穷二白,为了离开那个环境,我们都有动力。在没有暖气没有空调的家里,无论寒冬还是酷暑,都会自觉主动学习。所谓有压力才有动力。

我们的孩子们,现在缺乏这种原动力。条条大路通罗马,而有人就出生在罗马。无论用物质还是精神,都很难激励他们。这是我觉得最发愁的地方。

看到老师介绍说,广东为九千多名贫困学生发放平板电脑供他们疫情期间免费使用,有的山区没有网络信号或是信号太差,通信公司专门去帮他们架设网络,供他们免费使用,保障孩子们不会因为硬件问题上不了网课。

关于网课,我猜到了开头,却没猜到结尾

心理辅导老师还介绍了学校老师假期期间努力学习网课教学,不管年轻的还是年长的都迅速成长为一个合格的主播,也是让人感动。

我在想,其实借这个机会,是不是以后的学校教育也可以相应做一下变革,比如采取双师模式,让擅长讲课的专门讲课,录制讲课视频,教室用大屏幕上课,随堂辅导老师专心辅导、答疑,让擅长梳理知识结构的老师专心做讲义做课件。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样不需要每个老师都既要做课件,又要讲课,还要答疑、批改作业。

也能让优质的教育资源覆盖到其他地区,还能解决学位紧张和学位房价格过高的难题。

不知道这样的方式是否可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