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不知道sci-hub说明了什么?

奥力芙


导师重要的是科研能力,人家能当上导师自然有人家的能力,sci-hub只是一个获得论文的工具,工具还有很多其他的。并且,也许人家自己在某个方面已经世界尖端没必要看别人的,或者其研究方向涉密(例如军工),公开期刊也看不到啥


一棵大树51425126


导师不知道scihub说明了什么?

生物医学类研究生,导师不知道scihub是什么。我们学校没有买顶刊的数据库,不可能随意免费下载文献。

老师告诉我pubmed上所有的都可以下(实际只能下载一部分),不用乱七八糟的,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回她。

不好意思,我导师已经3年没有发过一篇文章,哪怕是核心,我潜意识里还是失望的

补充一下,新导师,2017年刚博士毕业,但是年龄挺大,45岁。现任行政职务。我师哥是带的第一个研究生,这三年在我老师指导下,一直被拒稿,至今没有任何科研成果。导师和院里学术大牛关系不和,要另辟蹊径。但是这条新路,他也不会,也没什么时间。我是第二个,有点慌,想自己随主流,单干了

不好意思,我导师已经3年没有发过一篇文章,哪怕是核心,我潜意识里还是失望的

看样子不是单纯下载文章的事,这个问题就无法回答了。当初选择这所学校、选择这个导师都有自己的责任。

不过,有另外一种情况千万别怪导师。有的导师承接国家重大项目,压根不能发文章。年轻人千万别把文章看得多么重要。这次疫情就是很好的试金石,哪些方向停工几个月对社会一点影响没有,哪些方向需要加大投入,关键时刻能救命。当潮水退去,你才知道谁在裸泳。

原问题:

生物医学类研究生,导师不知道scihub是什么。我们学校没有买顶刊的数据库,不可能随意免费下载文献。

老师告诉我pubmed上所有的都可以下,不用乱七八糟的,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回她。

导师不知道scihub很正常,导师不知道的东西多了去了。你跟导师说小木虫,上年纪的导师根本就不知道。

作为检索工具,用scihub,用researchgate,用googlescholar,用pubmed都是可以的,难道下载下来的同一文献会有区别嘛。



精神小伙r


导师不知道很正常吧,大学里面基本上都购买了各种数字资源库,需要查论文的时候直接从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就能查到,为什么非要从sci-hub上查呢。

1、sci-hub到底是什么?

在sci-hub出现之前,要查sci论文,必须由学校购买相应的数字资源库才能检索和下载。

sci数字资源的价格非常高,还不是一次性购买,而是需要年年买,对于科研要求不高的学校,还真不一定舍得买。

sci-hub解决了没有购买数据库而又能下载sci论文的难题。sci-hub是俄罗斯的一个网站,界面非常简单,只要输入论文的连接或者doi就能够下载论文。

sci-hub打破了sci数据库的垄断,所以经常遭到各大论文数据库公司的封锁。2月份,有几个sci-hub服务器就不能访问了,目前来说,仅剩一个能用的。

2.sci-hub适用于没有开通sci数字资源的学校

我在上学期间主要用sciencedirect,基本上需要的论文都能在sciencedirec上查到。


后来到新学校上班后,当时学校没有购买sciencedirect,检索论文确实挺麻烦,需要下载的话,还得找师弟从原学校图书馆下载。

后来有了谷歌学术、sci-hub,一般用谷歌学术检索,用sci-hub下载,之后,学校购买了sciencedirect,就不再用sci-hub了。

因为sci-hub可以免费下载论文,所以全球的访问量特别大,下载速度很慢,有时候在白天根本就不能下载。

所以说,sci-hub并不是万能的,对于没有购买数据库的学校来说,是香饽饽,对于已经购买正式库的学校来说,基本上不会用。这种情况下,不知道sci-hub也很正常。


小马老师说


很正常,我的导师就不会用这些比较奇怪的搜索引擎。说它奇怪,是因为它其实应当是因为在国内谷歌学术不能正常使用而导致的产物。我的导师搜索文献一般都会让学生帮忙搜索,但这并不代表他的学术能力不行。

当然做科研的是不可能离的了阅读文献的,没有任何科研成果是可以脱离过去的研究独立产生的

。像之前出现的某位不知道知网的博士,他如果不抄袭呢,很可能是写不出文章的。当然国内确实有可能有博士不知道知网,像我们学校要求毕业必须要发英文核心期刊,这样的话中文文章的参考价值就不太大了。我平时主要就是用谷歌的学术镜像网站,反而知网,万方一类的数据库用的很少。

要知道二三十年前学术引擎与现在的学术引擎完全不一样。我的导师现在还习惯于购买纸质版的科研期刊去阅读。实际上我们说的期刊大多数都是有纸质版期刊的。但是我身边的同学很少有阅读这些纸质版期刊,基本都是在网络上通过数据库搜索电子版来下载。

可能就是因为时代的不同导致了这个结果吧。

不过导师行不行还是有很多方法能够看出来的。导师是否对自己领域最新的进展有所了解?是否关心新的方法和新的理念的产生? 是否对经典的理论和实验设计有很深的见解?这些都可以看出一个导师的学术能力,当然是不是知道Scihub那就说不好了。


小宇哥师兄


很明显,全靠sci-hub下论文的人,都不在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求学或任教。知名高校和知名科研院所经费充足,数据库买的也够用,长期在这种地方求学和工作的人根本不需要去考虑既不稳定又不能导出文献引用格式文档的sci-hub。这就好比你问一个开豪车的人,为什么不注册一个共享单车账号?


梦剧场的声音


说明什么?什么也说明不了!scihub是俄罗斯的一个女博士开发出来的,她在读博士期间觉得期刊上的论文下载太贵了,觉得出版商太暴利了,于是搭建服务器搞了一个这样爬取论文的网站,这个网站到现在也没10年,年纪大的教授不知道太正常了!因为这个网站的论文下载属于盗版侵权,几年前就被世界各大期刊出版商起诉了,其可用的站点也经常变更。如果一个教授45岁靠上,不知道这个站点太正常了!


心系宇宙MrSun


不知道很正常,比如我们学校做了一个广源数据库,你要查的文献关键词输进去,可以关联到SCI、EI、OA、知网、万方等知名数据库,并不需要一个个数据库单独地去搜索,便捷性很强,而且不会漏掉相关领域的有价值的论文,下载和引用也很方便,因为数据库中的词条点进去就有原文链接和Endnote和noteexpress等文献引用导入链接。为什么一定要纠结于SCI-hub呢?


我的名字叫康熙


SCIhub是一个国内专用于下载英文文献的网页,确实给国内科研着带来了不少的方便,可以借助此网站下载各式各样的英文期刊,只要输入想看期刊的英文标题即可。导师不知此网站,意味着你导师的眼界还是相对狭窄的,封闭的,或者你导师发表的英文期刊不多,进一步说学术水平不高。


地理小菜鸟


说明导师在好学校,有资源,不需要sci-hub


我自飘飘


说明导师所在学校不差钱,数据库齐全,什么施普林格,爱思唯尔,约翰威立,泰勒弗朗西斯,物理,生物,医学,化学,数学,经济,心理学,电气等各个学会协会出版社的文章1900至今全可以访问,用不上hu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