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怪事:种粮不赚钱,荒着会收回,土地流转却不愿意,为什么?

新大风歌


农村种粮不赚钱,这是相对于我们这些散户农民来说:田地少,一家分不了几亩地。大多数是五亩以下,有的就几分地。靠这几亩地,就全种上粮食,也卖不了几个钱。弄不好还亏本钱。还有更让人头痛的是,种岀粮食来了,却卖不不出去。以去年为例全国粮食大增产,库存那么多,都不收购那么多,老百姓手里的粮自然卖不出去。价低都没有人要,没人上村来收购。以我家为例,去年没有卖出一粒粮食。这样种田还有希望么?所以很多人选择宁愿丢荒田地去外面打工赚钱养家。

为什么宁愿抛荒土地都不愿意流转?首先要说的是流转的价格伤农。我这里来了几拔人说承包土地,丢荒的25元~30元一亩,合同30年,五年付一次款,分6期付。正常种着的水田100~500元一亩一年。合同30年,前5年每年100元一亩,五年付一次款,然后类推后300元一年一亩,直到合同最后五年,每亩才升到500元一亩。你说,这样的土地流转,你们会流转久?合同期不但没了囯家补贴,流转的土地款,一亩还买不到一担粮食的钱,这不为他人做嫁衣么?所以宁愿抛荒,也不流转。最起码自己的田地还在手里,想种的时候就可以开荒种回来。


云庐煮酒


大家好,我是乡土王大姐,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农民不愿流转土地,我就拿我们村组的地给大家说一说,去年在我村民组占了一部份地里建设香菇基地,有好多农户不同意,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有一些人是靠种粮食生活,家里没有能出外打工的人,一年麦秋两季,够养家糊口,只要干年年都有吃的,心里不荒。把地流转出去了,随然一亩给个几百元钱,但总觉得没种粮食心安。

第二,还有一些人在外经商,虽然现在不种地,但他也不愿把地流转出去,这些人在外回来说,农村地怎么值钱,以后地就是退路,还是商机。

第三,还有一些人因地价不合适,也不愿意地流转出去,我村民组的地分等级,一级地600元,二级地500元,三级地400元。而且还是当年不给线,去年占的地今年才给。

第四,村委强迫流转,开春了有的农户,去种自己的地,队长去通知不让种,得统一给村委,好些村民就不知道,村委是啥时候和村民组商量好的,连个组会就没开,队长当家,就把土地给占了。具体把占地性质都变了,把地都搞的恢复不了了。

以上几点是不愿流转土地的原因。谢谢你们的阅读。再见!


乡土王大姐


农村怪事:种粮不赚钱,荒着会收回,土地流转却不愿意,为什么?我来回答,最近几年纯粹在家种粮基本上维持温饱而已,相比去城里打工,是不赚钱的,不如去打工,地里庄稼抽空种收。我们这地处日照市城郊,有些山坡上粮田,长年打工在外的荒芜的不少,长满杂草,没见村庄里收回。

有部分流转的,每亩五百元,每年正月收款。有的大公司,做的比较好,承包费给农民很及时。有的公司不及时或干脆不给的,有些农民就直接不流转了。一个人也无法去用法律手段讨回公道,只好收回土地,自己又挣不了,只好荒芜。

也有个别村民,看流转土地种地或其他项目挣钱了,反悔不流转了。大凡流转土地的都是外地老板,无法与村民争吵,只得部分放弃,由于是纠纷土地,双方都不得耕种,也只有荒芜着。




观海听风088


别在指责农民了,上世纪我为国家建设作出了贡献,修水利,修道路,没领过钱。激爱国粮爱国棉没耍过奸。干了半辈子,就落下哪一亩二分地,流转了,地的界限都看不到了。不流转,我死后,在那挖个坑,埋了。流转给你,挖个坑,你不愿意也埋不成。流转给你,二百块钱。操心费力。上过太多当的农民还会再上当。不要说我们不通情达理。你只要给每个农民一千块一个月退休金,分分钟农民把地交给你,否则.留着,比买墓地划算。


淡淡的思乡情


这种现象真的存在吗?反正这与我了解的情况大相径庭,题主将“种粮不赚钱,荒着会收回,土地流转却不愿意称为怪事,这在我看来是最好理解的一件事。下面我来和大家谈一谈我的看法,希望对题主能有所解惑。

种粮不赚钱

事实上,这是农民工越来越多的根本。种地需要成本,有些农民一年下来除去成本,非但赚不上钱,还可能赔本。有时候,就算某一年农作物的采购价特别高,也是赚了一年前,下一年如果继续大规模种植,肯定会让你赔个底朝天。

现在种地已经成了老年人的专属,大多数人还是一如既往去外地务工,没有成本,管吃管喝这让很多人大为满意。所以,现在有时候你到农村发现只有老人在,看到常在家的年轻人也是“脑子有问题“,或是身体有残疾的农村守村人。

荒着会收回

众所周知,根据国家的《土地管理法》,个人连续两年弃耕抛荒的,耕地就将被集体收回。这放在农民眼里,这可是大事,自己现在不做,以后还要种。

所以,即便农民工外出打工,家里的地还是绿油油的一片,一年也没有荒废下。单凭借这条规矩,他们也不想自家的地变成荒地,就怕荒上两年,家里连地也没有,地可是农民的命根子啊,虽然不赚钱,但至少让自己饿不着啊!

土地流转却不愿意

这在我看来是无稽之谈,农民工外出打工,首先安排的就是自家的地,又那会不愿意流转。真要说不流转,那也是觉得庄稼地里说不定那一年就种发了,自己的地辛辛苦苦让别人种,给的承包费却少的连河水费都交不起。

对于我家来说,如果外出打工,一定会把自己的地给自家的兄弟,无论关系好坏,肥水不流外人田嘛。如果自家人不要,就再考虑关系好的外姓人。至于承包费,就按当年市场的行情来定。

总结

以上观点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本人要外出打工。因为农民工打工的原因是种粮不赚钱,他们不让地荒着也是因为荒着会收回,至于不肯土地流转,在我看来根本是无稽之谈,是少数有心人的想法,代表不了大多数的人。


星琴轩


大家好,我是小峰,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我首先想说,这不是一种怪事,而是一种幸福的烦恼,是一种正常事。

这是因为现在国家政策给农民有多种选择,选择多了是一种好事,为什么还会觉得烦恼呢?

若是在以前,农民既要交税,还不能轻易出去打工,没有地的还要从地主手中租地。

而现在农民手里有了地,是国家给广大农民的福音,就应该好好对待自己的土地,慎重做出选择。

既然不种地,就不能让土地荒废,以免造成资源浪费,因为土地所有权是国家的,不是个人的。

现在国家补贴政策这么好,请不要说种粮不赚钱的话?就算是确实达不到你满意的地步,可以选择流转。

总而言之,这个问题不是烦恼,而是幸福。有土地在手中还是好的,如果不想种,就承包给别人。




杭城春景


我家只有三亩水地,地块分布在沟里九处,地大点的五六分,小块两三分,以前父母在世的时候,家里养着一头毛驴,作为耕种这三亩地的工具,毛驴明天要吃草,饮水,还要山里去牧放。全家九口人,就靠这三亩地种粮吃饭。

包产到户时,地块分到每个家庭,地块之间安插了界石。一般情况下,机器难以操作,因为稍有越界,就会引发争执发生矛盾。每到秋耕时,犁头拉翻了界石,第二年春播,各家来人拿了长长的卷尺,找回原来的界限,才能下种。

夏收时,来不及运走的麦件,一堆堆码在自家的地里,有一回天发雷雨,山洪满地,村民们紧张的从地里抢回麦件,不料拿错了,把邻居家的拿了,邻居骂着要他们的麦件。

父母过世后,驴子没人照料,地也种不成了,就送别人代种,粮食全归他,租,别人不愿意,说地太零刁,不便收拾,就只好白白送他,不要撂荒了。

现在我们打工,如去种那三亩地,早饿死了。这是能吃上饭的好地,还有些拉羊皮不沾草的旱地,你一年辛辛苦苦耕作了几遍,只能种出几十斤粮食,成本都找不回来。现在要收就收吧,少得牵挂。房子不住人,也自然就垮塌,哪有时间去修?只有顺应潮流,拆就拆了。

老地方住久了,就有感情,地种久了,也有感情。如果收走就像再去了心一样。

不过,当某种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总有一些难以割舍。


山谷大师


记得过去流行这么一句话,叫做:工人爱机器,农民爱土地,战士爱枪又爱炮,学生要爱书和笔,事实上本该如此,农民一直以来都是依靠种地来维持生计,农田的庄稼能够很好的生长,才能获得丰收的果实,农民辛勤的劳动付出,才换取一颗颗珍贵的粮食,过去的时候,村民很少有外出的,最主要的原因有这么几个,首先过去耕地面积多,一户人家十几亩地的情况非常多见。粮价稳定,粮食的价格在很长一段时间还算相当不错的。而且最主要的还有过去的物价低,粮食从侧面来讲,价值是很高的。

这几年的粮价坚如磐石,有人说比移动5块钱30兆流量还要稳定,一斤粮食换不来一瓶矿泉水早已经成为事实。在物价普遍上涨的今天,粮食的价格是不如人意的,加上耕地的日渐减少,村民种植的耕地面积跟过去相比,已然相差不少。过去不用外出,单单依靠种地就能够养家糊口的日子,早已经离我们远去。现在不选择外出打工,单单依靠种地,是绝难生活下去。

随着种地难以赚到钱,前些年又流行过一段流转潮,而且一亩地的价格还相当不低。很多也是挂着羊头卖狗肉,大量的承包耕地搞种植,其实是打着幌子,在其他途径赚钱,而且这股风气在几年时间里,很是流行,也造成了转租土地的价格持续的上涨,在笔者这里的那几年里,一亩耕地承办价格从刚开始的800,到后来的1200块钱。甚至又人出更高的价格,这样的价格单单依靠种植传统农作物,几乎是很难赚到钱的。很多人也是利用必须达到多少面积之后,才能套取其他的费用为目的。

这样的转租形式没有几年,颓势开始展现,哪些高价承办耕地的,很多都没有赚到钱。也有很多承包一两年后,连租金也付不起。这几年我们这的土地转租价格也是一落千丈,早已经没有了过去的风光。大田连片的好地,承包费一年不超过500块钱有的是。造成这样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粮食出售之后,除去费用赚取无多。二来是耕地面积普遍减少,面积变小也就不值得去花费精力去专门从事种地。但耕地又不能荒芜,荒芜之后是要被收回的。转租又租不出去,自己种也不赚钱,这也是目前的实际情况。

种地也成为了一项副业存在,现在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已经不在是种地,而是选择外出打工,只有外出打工才能够赚取更多的钱,来满足日常的开支,而对于种地,已经变得没有了那么的重要,除了不是传统的农作物之外还有些钱赚,种植大田庄稼很难有好的收益,对于农村的耕地,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补充评论留言。


棒奔霸


导读:我是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小伊,对于种粮食不挣钱,但是又不能荒着,又不愿意土地流转,这件事不能称为“怪事”,我觉得在农村很常见的现象,如果站在农村人的角度想,他们的想法也不是全无道理。


一、种粮不挣钱,但不能荒着

近年来粮食价格持续降低,我们都知道在农村种地都是不挣钱的活,我家二十亩地,辛辛苦苦一年挣两三万,不如出外打工三四个月的工资。但是为什么还有人坚持在农村种地呢?

  1. 农村老人。农村年轻人出外打工,“留守老人”在农村种了一辈子的地,让他们在家歇着反而更痛苦,他们更喜欢去种地,当他们踩在土地上的时候,心里才踏实。

  2. 地荒着会被收回。我老家那边地荒着是会被罚款,还不允许种树。所以像我们家的地没人种,就会租给邻居种,虽然种的少了不挣钱,种的地多了一年的利润也不低。

  3. 种地方便。近年来农村耕种收割机械的增多,大量减少了人力的需求,像我家那边,种小麦的时候有播种机,我们只需要把种子送过去就行了;浇地和打农药也都可以雇人;收割小麦的时候有大型收割机,收完之后还可以雇人拉回家。这样从种庄稼到收割的一条龙服务,即使老人也能种很多地。

  4. 种植经济作物。我们那边这几年大面积种植大蒜,行情好的时候每亩地利润在五六千,种十多亩地就可以挣五六万。而且种植大蒜也不麻烦,很多时候都可以雇人帮忙,由于很多农村妇女或者五六十岁的老人都没事做,一天七八十块钱,就有很多人愿意打工。

为什么不愿意土地流转?

  1. 众口难调。我家那边前年想把土地合在一起,比如我家的二十亩地分了七八块,不方便种植管理;想把大家的土地都集中起来重新分配,这样像我家的20亩地就可以在一个地方,但是实际分配过程种的结果就是:有人总觉得有的田地肥沃、有的田地距离井近、有些离家近等等理由,可以说五花八门的理由,让谁先挑都不是,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土地流转也是,别说每亩地一年2000块钱,就算一年5000块钱,还是有人会不同意,而且他们有许多理由。

  2. 土地流转之后,农村人去做什么?土地流转会省去百分之八十的劳动力,剩下的人要去怎么办?单单依靠每年的土地租金不足以支撑日常开销,年轻劳动力可以出外打工,年老的每天出门晒太阳吗?恐怕老人们不愿意。也并不是所有的农村年轻人都进城务工,也有一些年轻人在农村做生意,农忙的时候种地,这些人自然也不愿意将土地流转。

  3. 传统思想的影响。在农村人的心里,土地和宅基地都是祖上的家业,无论任何时候都不能变卖,那是“败家子”的行为。土地的流转在有些农村人看来是一种卖地的行为,是不可接受的一件事儿。

结语:我认为“农村人种粮不挣钱,也不能把地荒着,但农村人也不愿意将土地流转”的现象不能说是一种“怪事”,是你没有站在他们的角度想他们为什么这样,我觉得在没有土地高租金或者农村人的好去处之前,土地流转很难实施,毕竟农村人也要养家糊口,他们有的产业只是那一亩二分地。

【我是农村土生土长的伊人间,关注农民生活,说家乡事,如果觉得还不错的话,点赞关注一下作者吧!也欢迎留言,发表不同的看法。】


伊人间


农村怪事:种粮不赚钱,荒着会收回,土地就转却不愿意,为什么?

这还是一个很纠结的问题,农村这种现象还真大有人在。



农村现在种粮能赚钱吗?十个农民可能有九个农民都会回答种粮就是不赚钱,如果算上人工什么的,可能还会亏本的。就是亏本的种粮,农民依然在坚守着,其实农民种粮是不图大富大贵,也富裕不起来的。农民也无怨无悔,特别是对于六七十岁以上的农民,更是因为种粮很满足,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周而复始,一直到终老。

其实,农民很好满足的,每年只要自己种下的种子能够发芽,正常生长,不说风调雨顺,只要不开大的天灾涝灾,农民在收获的时候能够丰收就行,至于说能不能卖粮赚钱,农民还这么不当回事,因为农民不是种粮大户,一年种粮赚个几千块钱就很不错了。



如今,农村里种粮的农民是越来越少了,留在村里的都是些老弱病残幼,有力气的都外出打工了,不过,靠打工赚钱的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所以农民有能力的话还是会选择外出打工。

问题也出来了,农民外出打工,家里田地都荒芜了,有人想流转也放手。其实农村还真有这种人。其实,这有很多原因造成的。比如说,土地少,流转费用少,农民感觉吃亏,还有一种心理,宁愿空着,也不想别人种田发财的心理。



我是三六五平凡之路,请关注我,我们一起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