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吃过妈妈做的什么菜让你觉得是这个世界上最好吃的一道菜?

漂浮不定的思绪


妈妈是个“超人”,这是我小时候对妈妈的印象。那时候还是柴火灶,妈妈做饭的时候我就负责加柴。久而久之就学会了妈妈“十八般厨艺”中的几般厨艺。

我妈妈做的饭菜都很好吃!记忆深刻的可能就是那炒米粉。那时候家里穷,一般早餐吃的是煮年糕、菜稀饭。那美味的炒米粉也只是偶尔炒一点,因为我哥比较挑食,我也跟着解解馋。现在回味起来都觉得很好吃。




《炒米粉》

准备食材: 粗米粉,小白菜,辣椒,生姜,大蒜,香葱,食用油,酱油,盐,鸡精

1、处理米粉: 粗米粉用冷水浸泡一个晚上,捞出来滤干水分。




2、清理配料: 小白菜掰成小瓣洗干净,辣椒洗干净切片,生姜切片,大蒜切片,香葱切长段。

3、炒米粉: 锅热倒油,油热放入生姜、大蒜炒香,再放入米粉炒熟,再放入辣椒炒熟,淋入少许的酱油,再放点盐调味,最后放入一勺鸡精炒匀,撒上葱段。

4、装盘,开吃。



小贴士: 1、米粉用冷水浸泡变软再炒比用热水浸泡变软再炒要好吃得多。

2、那时候生活穷没有那么多肉,鸡蛋用来炒米粉。

3、小白菜是自己家种的。

纪美食到此一答,厨艺不精,互相学习,希望大家给我点评,关注一下,谢谢!


纪美食


记得小时候从一年级开始一直到三年级中午都是自己泡方便面,因为家家里人在做生意,那个时候是在农村,自己村里的学校,路也不远,自己就走着上学了,中午回来,泡方便面,而且那个时候的方便面是散装的,面饼和作料没有包装,吃完了就又走着去上学了,到了小学四年级,父母给了我家里的钥匙,再也不用泡面了。每次妈妈早上就给我把中午饭提前做好,冬天还好点,夏天最热的时候,因为那个年代不是家家都有冰箱的,早上做的饭就会放到当时家里盛水的大缸里,当一个盆在水面上,在把做好的饭放到盆里,这样就漂浮在上面了,因为水是发凉的,因此饭菜也不会遍馊,每次早上摊小饼,那个时候放上一个鸡蛋,然后跟面一起搅和开。做出来的小饼真的是太美味了,主要可能是因为用的烧煤球的炉子做出来的,现在也找不到小时候的味道了,虽然不是大鱼大肉,但是我很知足,因为父母很辛苦,我是家里的独子。




笑谈今朝


大家好,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我是战士红红。

我爱我妈妈,我喜欢吃妈妈做的饭菜,那是我小时候的味道。 妈妈小时候家里穷,什么也吃不起,只能吃一些野菜,窝窝头啥的,有白面就很不错了。

但是我有喜欢我妈妈做的醋溜土豆丝了!!特别好吃,上学时最盼望的就是放假了能回家吃到妈妈做的土豆丝,吃完菜,菜汤蘸着馒头,特别特别的好吃、满足味蕾的期盼

长大了,上班了……去的地方也多了,吃的东西也琳琅满目。每天都想尝尝新花样,最喜欢吃的是海鲜、生鱼片、寿司……

昨天晚上下班回家,突然好饿,突然想起来妈妈做的土豆丝,菜汤蘸着馒头……过去就像电影一样在脑海中放映……我的童年,我的青春,我和妈妈的朝夕相处的时光,就像过眼云烟,每次放假回家,我的狼吐虎咽,妈妈的和蔼笑容。

一道菜一个故事,每个人都有一道有故事的有回忆的菜。



超级妈咪红红


有于老爸是名军人,在我很小的时候老爸还没有转业,我就和妈妈相依为命。那时候的日子很苦,更别说带个小孩了。

那时候我的妈妈是在棉站工作,在农收季节,起早贪黑,根本没时间看着我,我就一只手拉着妈妈的衣角一直跟着,一跟就跟到了8岁记事的年龄。

那时候家里穷,赶集的时候根本舍不得给我买吃的,更别说肉和鸡蛋了,有一次我听别的小朋友说鸡蛋特别好吃,在大集的时候我就吵着要吃鸡蛋。我妈妈就拉着我的手快速走开,还一边对我说“这鸡蛋不是鸡下的”!!

后来,妈妈从老家要了两只小鸡,我就天天的给小鸡捉蚂蚱,捉知了,天天盼着能下鸡蛋给我吃。终于有一天我放学回家,妈妈说,“小鸡下蛋了,今天给你做大葱炒鸡蛋吃。”我眼巴巴的看着妈妈炒菜,香,真香。等菜端桌子上了,我拿着筷子,犹豫了好半天才吃,现在想想这真是我吃的最好吃的菜,别看我现在30多岁了,每次回家,我都要让老妈给我炒鸡蛋吃,我想,我这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它了!


蓝球狙击手kunshao


小时候身体不好,有一次发烧没胃口,烧退了妈妈做了排骨豆苗粥,那时候年纪很小,应该还在幼儿园,奇怪到现在还记得那个味道,碧绿的豆苗,火候恰到好处的白粥还有炖的酥烂的排骨,其实妈妈也担心我好几天没怎么好好吃饭,她还是静静的看着我把粥吃完。小时候一次搬家是在夏天,妈妈带着我把东西搬到新房子,小小的我在太阳下面也不要抱,跟在妈妈后面走,她买了一块西瓜给我,到家一边收拾东西一边看我狼吞虎咽的把西瓜全部吃完,连瓜皮都啃干净了。还有那时候刚搬新房子没通煤气,家里做菜不方便,妈妈偶尔会用小的汽油炉煎鸡翅给我吃,她总是把中段和翅根留给我,自己啃小小的翅尖,她现在回忆起来总说小时候没能给我最好的让我跟她吃了很多苦,但我都不记得了,我总觉得我是多不懂事啊,要对她更好一点。或许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是比得上妈妈做的菜,因为里面包含了她对你深刻的爱。


小格格美美哒


过年时候猪肉和洋芋土豆一起炒是最好吃的,,

一般农村小时候家里都有养猪,,然后过年时候,就过年,,给自己留点,然后给亲戚朋友少点,买点,一个猪就基本没有了,,

杀猪后,有很多猪身上东西,洗干净,然后就开始炒肉,,弄很多土豆片,然后就开始炒肉了,,,

我们家乡有个习俗,就是过年杀猪,炒肉给邻居家家户户邻居送一碗土豆炒肉,,和过端午节,你给我送,我也给你送,相互送, 我就是负责跑路挨家挨户送的,,,送结束后,帮忙收拾东西,慢慢缕缕一天,终于可以吃肉了,,

一家人坐一起,准备点饮料,酒,然后老妈做的油馍馍,土豆炒肉,炒肉片,肉就是多, 大口吃肉,大口喝饮料,家人不注意时候,偷偷喝点小酒,,少喝酒一点家人不会骂,,,

过年炒肉应该最美的食物,而且是老妈做的,就是好吃,,想来想去就小时候过年吃的最好,,

现在大酒店吃在美味的东西,老感觉,吃不出小时候味道,,等会买点肉让老妈在做一顿炒肉片带土豆那种。。

谢谢大家喜欢




南集村


小时候妈妈做的什么菜让你记忆犹新。现在想起来,那只有那道,闻着香味儿扑鼻。吃起来酥烂脱骨的红焖鸡。小时候家里穷。肉菜比较少见。只有到过年的时候,才舍得把养了一年的公鸡给杀了,做年夜饭。这时妈妈也会通常做她拿手菜红焖鸡。而那时候也是我们最为高兴的时候。欢天喜地的围着锅台蹦来跳去。等到吃饭的时候,就这红焖鸡吃米饭,每次都会把肚子撑得滚瓜溜圆。那时候妈妈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直到现在,身在外地工作的大侄儿,每次回来都要张罗要奶奶做红焖鸡。一晃30多年过去了,虽然现在生活变得比以前富裕。也经常在饭店吃各种美食。但是妈妈做的红焖鸡的味道,始终是挥之不去无可替代的第一美味。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妈妈拿手菜红焖鸡。首先要烧一锅开水,清洗干净大公鸡皮上面,残留的毛根,去掉翅尖及爪尖,把鸡剁成大小均匀的块,再用葱姜,酱油,面酱,味精,加一个鸡蛋,在抓上粉面子(白薯粉),腌20分钟。之后入油锅。一块儿一块儿,把鸡块炸熟,然后放大碗里。用泡好的花椒水,没过鸡块儿。大火蒸半个小时,出来装盆。这时花椒水已经全部吸入到鸡块中,这道红焖鸡就已经大功告成了。做工一点也不复杂,用料简单,都是普通家庭常见之物,但是正是因为用的调味料少,才最大限度的保留和突出了鸡的本味,使这道红焖鸡闻起来香味扑鼻,吃起来酥烂脱骨。真是吃完之后唇齿留香。满满的妈妈味道。现在妈妈年事已高,已经很少做这道拿手菜了,但是偶尔兴之所至,做一回红焖鸡,依旧是小时候记忆中的味道。





伯爵lwh


在我记忆里,小的时候,生活很艰苦,鱼、肉都很缺,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上比平时好一些的饭食和菜,在平时家里来了客人我们小孩子是上不了桌的,那时客人也特别能吃,四个菜几乎吃到不剩。我们小子只能吃剩下的菜汤。当时记得那时三月份,妈妈做了一盘韭菜炒鸡蛋,我们兄弟姐妹用韭菜炒鸡蛋汤泡窝窝头吃,感觉特别好吃,很鲜美。事后我们央求妈妈给我们孩子们单独做一次鸡蛋炒韭菜。妈妈答应了,等菜做好后,我们发现已不是鸡蛋炒韭菜,而是韭菜炒鸡蛋,只有两个鸡蛋却炒了一大盘子韭菜,足够我们兄弟姐妹们吃一顿。虽然这次没有客人来时那么好,但是我们却觉得妈妈韭菜炒鸡蛋非常好吃,只到现在仍然记得当时吃饭的画面。


海纳百川233699882


对母亲的印象就是她真的是特别能干,而且干活干的好,做的细。村里没几个人能比得上。当然做饭也是一样的。

蒸年馍馍,关中地区在过年前十天左右就开始备年货,蒸年馍馍,包年包子。过年就什么也不干了。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跟着妈妈做这些,给她打下手。冬天发面对于农村来说是极其重大的事情。蒸年馍馍则是重中之重。送给不同的亲戚,蒸不同形状和花样的馍馍,面剂子都是我来揉。要擀开的都是我来。所以我至今对母亲的那些蒸年馍馍的工序记忆犹新。发面的盆都放在热炕上。呵呵,一点不夸张。如果面发坏了。今天这锅馍馍也不用蒸了。年前时间紧张,耽搁一天是一天。经常蒸一锅馍馍出来,天都黑了。然后大人孩子凑合吃点。我把就把酵子泡上,准备第二天要蒸馍馍的工序了。蒸年包子,都要带肉的。西北的包子不像其他地方,纯肉馅儿,都是菜中有肉,肉里有菜。到了年根根,年馍馍都蒸完毕,就要蒸两锅年包子。很早就开始切菜,感觉一天到黑都在锅台跟前了。把肉提前剁好,油锅炒一下把菜馅儿倒进去搅拌均匀,放五香粉,盐等。接着就要擀包子皮。都是跟着母亲一起。母亲指导我,我就在这经年累月中成长起来了。

所以对母亲做的吃的印象最深的就是蒸年馍馍和年包子。满满的都是回忆。


六楼家主妇


老母鸡汤下面条是小时候母亲常做的,也是长吃的,后来在外求学、工作后就再也没吃过。

小时候都穷,但鸡是长吃的,逮着一只鲜活的老母鸡,收拾干净后,放在大锅里烀,加上葱姜、大料之类,水开过几滚,把腥沫撇去,不一会那种特有的清香也就出来了,让人垂涎欲滴。

等把汤烀好,只见母亲小心翼翼把整只鸡捞起放在一干净盆内,放稍许,等凉一凉,母亲开始把两只大鸡腿撕下,放在盐坛子内腌上,好等几天后分给我们兄弟三人吃,就着雪白的馒头,真是人间美味。

母亲又把鸡汤加些清水,烧上火,开始她的拿手手擀面,那面条不宽不细,很是筋道,下在翻滚的汤锅里,然后把鸡肉撕成条状,撒在锅内,只见一层黄色的鸡油花飘在上面,很是诱人,香气扑鼻,撒些葱花,浇上麻油,一顿人间美味就大功告成了。

闻起来香,吃起来更香,更滋润、更爽滑,鸡肉的细腻余香,加上面条的韧劲和敦厚,吃得舒服,吃得酣畅,吃出了淳朴与地道,吃出了家乡熟悉的味道,吃出了母亲的手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满是辛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