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本窮源始得真是什麼意思?

用戶1101235446991


窮者,深度探索之意,源者,事物由來之之意,真者,事物正確發展規律之意,《莊子·漁父篇》:真者,精誠之至也。本意是深度探索事物本來面貌而得到的正確發展規律。

宋明理學,講到致知在格物,是古人對窮本窮源的理論實踐,反覆探索,在批判中拋開事物表面現象,索求其理後復得其真,這就是通過即物窮理來實現窮其本源的方法路徑,實際上,道理很簡單,當代社會,競爭力大,年輕人來自社會家庭等方面的諸多壓力,總會試想通過捷徑來實現功名利祿,難免心情浮躁,急功近利,很難坐住冷板凳,研究某個領域,例如,某學術科研人才,經費投入很大,做到最後卻被爆料學術造假,根本原因在於探索精神頹廢,窮其本源的功力不夠。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優質文化比比皆是,我們說,窮本窮源是終極目標,即物窮理是實現方法,瞭解這方面的古代哲學思想,再很好的加以利用,相信,完全可以建立一個良好的學習狀態和探索精神!





龍江朱旭陽


“窮本究源始得真”,意思是:推求考究事物的本源,弄清事物的來龍去脈,才能獲得真知並掌握規律性的東西。如何窮本究源?正確、得當的方式方法是關鍵。比如:

第一,獨立思考。人云亦云,拾人牙慧,毫無主見;東施效顰,亦步亦趨,盲目跟風,能做好事情者世上未之有也。倘若對一件事情,自己能嘗試分別扮演一次正方或反方,並列出事實和原因逐一反駁,或許就會加深對事情的理解,從而完善自己的意見。獨立思考能成就事業,使之深深地烙上自己的烙印;即使“失敗”了也是慘烈的,能夠獲得足夠多的有益的經驗與教訓,併為自己所接受。

任何時候,人都不能缺少獨立思考的精神。質疑,是最好的開始。

第二,博學善問。《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能堅持不懈,就能“吹盡黃沙始到金”。

第三,兼容幷包。牛頓要思考,也得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離開了巨人,牛頓的思考毫無意義。一代又一代人的摸索、試驗,並吸收、汲取前人的經驗與教訓,才有了今天知識的深度、廣度與厚度或者說知識殿堂的矗立,我們要做的不是推到重來,而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繼續做一點兒“邊際貢獻”。

“窮本究源始得真”,關鍵在於要有好的“方子”、真的辦法。

獨立思考,廣泛學習,詳細詢問,明確辨別,切實施行,就一定能達到窮本究源、格物致知的境地,完成自己曾以為的“不可能”!


火車頭loco


我們的心就如同一個地心核,具有引力。能把耳聞目染、無形無體的東西吸收進來成為一個心。

人都有一個心,而佛理卻反對,說“人沒有心,通常所謂的心,是假的,乃是六塵的影子。”

我們把心中的所有知識一一考究其來源,便知道無一不是從外面進來。經過的路線是眼耳鼻舌身。雖然說有人能發明理學,但任然要靠外面說來的知識做基礎,就像蓋房子,全靠外面買來的磚瓦泥沙。

如果把心裡的一切心智都尋出來源來,從眼進來的叫它從眼出去,從耳進來的叫它從耳朵出去,其它的也都一一出去,我們的心裡就空無一物了。人的心能夠空無一物,對於外界的事物沒有貪婪,怨恨,就像雁過湖心,過後不留影,這就是佛家說的“還我本來面目”。

《龍溪語錄》中所載“天泉證道記”,錢緒山說“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所得無善無惡之心便同窮極本源的真。悟得心是無善無惡的心,意便是無善無惡的意,知便是無善無惡的知,物便是無善無惡的物。

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可以多多點贊哦,也可以隨手點個關注哦,謝謝🌹


書生3000


“究本窮源始得真”,比“窮理盡性以了命”更詳細。

“究”是研究,“本”指根本,“究本”就是指要研究根本的東西,不要研究太多細枝末葉的東西。有好多的人辛勤的研究了幾十年,確實研究出來了很多東西,卻是境界不高,距離大雅之堂還遙遙無期,就是因為研究的都是旁枝末葉。比如有好多的人都在窮究易經的預測、風水、命理等,幾十年下來,確實有水平極高的,只能是做一個人間大師,最後還是稀裡糊塗的離開了。再比如好多的人研究西醫幾十年,確實很有造詣,也只能治療一部分疾病,好多的重大疾病束手無策。不深究“根本”,縱然博學,亦是淺顯。博雜而不能整體透徹。

再看看“窮源”。“窮”是窮盡,是無止境,“源”是源頭。“窮源”就是向著源頭無止境的去刨根問底。“究本窮源”合起來就是:沿著根本主線,無窮盡的去探究,只有到達了真正的“源頭”,並且把源頭透徹了,才是得到生命的本真。

既是修行,也是高級人生的終極追求。真正的究竟圓滿的生命。


tiger鍾虎


追根問底,方得真諦,用"究本窮源始得真"來描述在古體詩基礎上,創立出格律詩即近體詩無疑是成功的。

第一點,要使古體詩句更加流暢,借鑑草原奔放的馬蹄韻之聲,而定調了格律詩之平仄兩兩交替新規,美韻之昇華。

第二點,兩句為一聯,聯內上下句相應位置平仄相反(韻腳別論),凹凸鑲嵌,陰陽相間,符合客觀規律。

第三點,兩鄰聯之間平仄相黏,保持連慣性。

以上三點也許就是近體詩(格律詩)在古體詩的基礎上之昇華,是進步而更上一層樓的傳承發展。如李賀作句"雄雞一唱天下白",平平平仄平仄仄,而毛主席改句為"一唱雄雞天下白",(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相替得當,朗朗上口。

格律詩初學者的學習體會,請指教!



陸游子


“究本窮源始得真”句,出自元代王惟一《明道篇》。意思是:追究本源才能始得求道的真理。這個“道”,指的就是老子的道家之說。

元代王唯一(網絡圖片)

其實,在哲學探討之路上,不僅僅是對“道”需要這樣去“究本窮源始得真”,而且,在探求真理之路上,也應該有“究本窮源始得真”的精神,否則,就不會得到真理。

“究本窮源始得真”這句話是個哲學認識論問題。是說人在認識事物時,一定要去尋求事務的因果關係,理清事物的本源和事物間的內在關係。只有這樣去認識事物,才能找到事物的根本問題所在與形成的真諦。

馬與牛(網絡圖片)

例如:一匹馬找到了一塊豐美的草地,常到這裡飽餐一頓。一頭大水牛發現了這個秘密,經常趁馬不注意的時候也跑來吃草。馬發現後,覺得大水牛侵佔了自己的地盤,想報復他,但自己又無能為力。於是就請人來幫忙。人說:“馬啊,我也沒有辦法,除非給你套上轡頭,我騎上你,才能追上它、懲罰它。”結果,人騎著馬懲罰了大水牛,但馬也被栓在了槽頭。馬最終醒悟:為了一點小事而圖報復,最終將使自己淪為奴隸。

這件事告訴我們:馬對偷吃自己草的大水牛在認識上存在偏執。它站在自我立場上看問題,沒有看到問題的本源與真諦,也想不到會有對自己不利的惡果。這就是沒有運用好“究本窮源始得真”的認識論,無形中自己被栓了槽頭,而失去了自由,因小失大。

“究本窮源”(網絡圖片)

總之,我們不要侷限在元代王唯一對“道”的認識上,而要跳出這個框子,站在更寬泛的哲學認識論理論高度上,去認識“究本窮源始得真”的深刻意義。


言者青青


王惟一,元代人,號景陽子,撰有《明道篇》、《道法心傳》等。收入道藏,其詩丹旨畢露,遠勝朗然子。

《明道篇》曰:“學道先明精氣神,成全三物道方親,說無話有皆為妄,究本窮源始得真。”其中,究本窮源始得真,指的是,徹底追究本源才能獲得求道的真理。



南山雲朵


簡單來說就是想明白窮的真正原因才能知道怎麼擺脫貧窮。也用來比喻看待事物要看透其本質,才能有更好的對策



翡翠鑑定師阿龍


出自王惟一明道篇,不能單看這一句是什麼意思,顯得空洞,必須放在前三句之後是總結的意思!前三句“學道先明精氣神,成全三物道方親,說無話有皆為妄”,字面意思學習“道”的系統,必須先明白精氣神三者的運轉規律,只有把三者關係和規律弄清楚了才有資格去研究道了,在沒有搞清楚之前所說所做皆不合理,只有明白了道的根本才能夠得到真理!

僅個人拙見!


易醫文化交流


“究本窮源始得真”,是帶著“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去“透過現象看本質”。

 我們生活的時代已經是一個對於任何知識不需要費力去尋找也因此似乎也不需要費力去學習的時代。特別是在信息時代、知識焦慮時代,因為有方便,因為快,因為有需求,所有人都能夠複述出一些結論。很多人的生活習慣也早已變成:知其然足夠矣,所以然無需知。然而被分配到我們面前的所謂“然”,都已經是最末端的知識,是方便的,是娛樂化了的,甚至可能被有意重寫過。

但任何一個“因為⋯⋯所以⋯⋯”都不應該只是武斷、直線、膚淺的結論,如此是否算是縱容自己的惰性與無明?對於真正想要的知識,我們要做的,首先是一直後退,退到它的起源之處,入門之處,首先去問“它是什麼?”

然而,究本窮源,也未必能得到絕對的“真”。這是一個不斷接近真的過程。就像無窮大的符號,是一條莫比烏斯帶。我們在帶上不停地走,心懷目標,沒有終點。那麼,“始得”的“真”是什麼呢?“真”的不是結論、不是實相,反而到頭來是我們對於求真的一顆真心。

“究本窮源始得真”,是一個人對重要價值的選擇——是坐等現成方便,寧可虛假含糊,還是堅持誠實清澈,對自己對他人都不偏不倚。

“究本窮源始得真”,讓我想起另一句話—“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如果既有求真的深度執著,又有超脫當下時局的廣闊視野,這才是古今中外難得一遇的真·珍稀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