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龜山島,達濠的第二重門戶,素有“龜蛇鎮守港口”之稱

龜山島,位於汕頭市濠江區政府東南3公里的江面上,是濠江下游一孤島,外形酷似伏龜。其西面隔寬闊的水面與鳳崗村相望,附近常有白鷺等候鳥棲止。龜山島西南隔濠江主航道與南山村東北的蛇頭灘對峙,構成“石門灣”,形成達濠的第二重門戶,素有“龜蛇鎮守港口”之稱。

汕頭龜山島,達濠的第二重門戶,素有“龜蛇鎮守港口”之稱


龜山島長250米,寬180米,面積0.03平方公里,海拔36米,由花崗岩構成,上面草木叢生,其南部“龜頸”東側的泉眼(俗稱“龜尿窟”)有淡泉湧出。附近主航道水深9米,寬70米,兩側遍礁石,漲、退潮時,水流湍急,為險要之地。1960年,汕頭海軍部隊配合當地包帆漁業社清除該處暗礁,人工壘高“米盾礁”(即石門),並設航標燈指示航向。龜山島上無人定居,有一“土地廟”。西南有臨時駐紮“車罾”作業捕魚人。

汕頭龜山島,達濠的第二重門戶,素有“龜蛇鎮守港口”之稱


在達濠古鎮有一個古老的傳說。相傳遠古時期,一個月黑風高的深夜,趴在江心的神龜(即龜山)蠢動起來,想爬到濠江的出海口——門嘴,把濠江的門戶給堵上。達濠是魚米之鄉,峽灣是天然的港灣,如江口封堵,將成死港,漁鹽業盡失。在這關鍵時刻,鳳崗媽化身為一隻雄雞飛上山崗,引吭高歌。神龜以為天亮了,嚇得不敢動彈——永遠蹲守江中,這樣達濠良港保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