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难”变“两全”!海珠这场发布会干货满满

“两难”变“两全”!海珠这场发布会干货满满

“两难”变“两全”!海珠这场发布会干货满满

2020年3月12日

“两难”变“两全”!海珠这场发布会干货满满

今日上午,广州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广州市第39场疫情防控新闻通气会(海珠区专场),重点介绍海珠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情况,并实地参观企业复工复产情况。

“两难”变“两全”!海珠这场发布会干货满满
“两难”变“两全”!海珠这场发布会干货满满“两难”变“两全”!海珠这场发布会干货满满

累计出动2.7万余人次机关党员抗疫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海珠区2656个党组织53966名党员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提高政治站位、扎实履职尽责,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海珠区通过构建区、街道、社区(联社)、网格四级防控责任体系,制定“强化疫情防控十条措施”,出台“加强疫情防控组织保障六项措施”,组建“企业复工党员服务官”队伍,推出24小时“云服务”,重点解决企业物资紧缺、审批、法律等困难。利用琶洲建设者之家等党群服务中心,搭建核酸检测供需对接平台,已对首批800名企业员工进行核酸检测。

海珠区发挥区直机关、街道的“先锋堡垒”作用,“两新”党组织“引领”作用。截至目前,机关党员干部累计出动2.7万余人次,全区各街道5223名党员组成270支党员突击队

,全面排查、分类管理、精准服务各类人群;扎实推进“三人小组”入户健康服务,累积上门访视和回访6万余人次

全区广大党员踊跃捐款累积逾600万元,其中龙凤街83岁高龄的何国流老党员自愿捐赠10万元,以实际行动展现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定意志。

防疫期间,海珠区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瑞宝经济社第一党支部书记黄智佳同志在抗疫一线不幸离世,在昏迷之前,他依然惦记疫情防控,彰显出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无私奉献的优秀品德和勇于担当、恪尽职守的实干精神。

及时把在病毒筛查、疫情排查、基层防控一线表现突出的4名优秀分子吸纳进党员队伍。

下一步,海珠区将坚持党对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和复工复产中的第一线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引导激励广大党员在抗疫一线坚定初心,激发昂扬斗志。

24小时在线

为复工复产开展“一对一”企业挂点服务

海珠区24小时on call,“一对一”挂点服务100家集团和近350家企业(项目)单位。针对疫情,海珠区打出好智慧治理“组合拳”,推出“一本服务手册、一组复工服务队、一批线上工作站”的“三个一”灵活服务措施,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同时协调发放防护口罩120余万个,全力保障防疫一线和复工复产物资需求。

全区“四上”企业复工率达99%

全区195家重点企业、39家市总部企业已全部复工

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已复工复产700家,复工率98.2%

全区在统的171家金融业机构已全部复工

全区在建的“攻城拔寨”项目31个已复工,复工率约97%

全区在监建设工程项目131项目已复工,复工率100%

全区在统的171家金融业机构已全部复工

全区在统房地产开发企业133家已复工,复工率97.8%

全区26个水务工程项目全部复工

全区36家专业批发市场已复市

全区有个体户8.9万户,已复工复产约4.6万户,占比约52%(截至2020年3月10日)

海珠区启动商事登记“极速审”“零见面”模式。开通商事登记绿色通道“容缺登记”,“优先速办、当场领照”,在审批关口为防控疫情做好应急保障工作。区内企业可以通过一封电子邮件轻松搞掂复工复产,海珠区推出39个企业复工服务队24小时“复工热线”133个“线上工作站”实现首席服务官工作的自然延伸,随时回应企业提问,保证特殊时期咨询不见面、服务不掉线。

海珠区制定“惠企10条”措施,计划投入资金超过5000万元,帮助缓解企业经营困难。

为新投产疫情防控重要物资的工业企业给予最高500万元的3年免息借款。搭建政银企融资快速对接平台,联合多家银行推出“抗疫贷”等专属信贷产品,助力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结合本区主导产业特点,海珠通过业态转型专项资金奖励,鼓励餐饮、线下零售等消费型企业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转型发展。

对于区内重点复工项目,有针对性地成立了中大纺织商圈复市指挥部,按照“成熟一个、复市一个”原则,分批有序做好中大纺织商圈复工复产,建立“穗康码+中大商圈通行码+现场测温”的进场制度,确保商户、员工、采购商进场管控到位、健康信息掌握到位。3月9日,广州轻纺交易园作为商圈首个复市市场正式复市,商户复工率达50%;10-11日,广州国际轻纺城、九洲轻纺广场、长江(中国)轻纺城等14个市场陆续复市。

连续23天“零新增”

坚持“二级响应、一级措施”

2月16日,海珠区确诊病例累计达66例,此后,从2月17日到3月10日,连续23天零病例。截至3月10日,66名患者治愈出院64人,余下2名住院的患者很快也将治愈出院。

海珠区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前期由湖北输入病例引发的疫情已经“出清”。2月29日,广州市将海珠区风险评级从“高风险”调为“中风险”,海珠区按照“二级响应、一级措施”的要求,继续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筑牢医疗卫生防线。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在辖内10家医院的发热门诊开展核酸检测大筛查,对所有就诊人员100%进行核酸检测,2月17日以来,累计采样检测5214人,结果均为阴性。

筑牢社区排查防线。对全区534个物业小区、20个村社实行围院式管理。在中大纺织商圈等重点区域和外来人口集聚的城中村卡口布设红外测温、人脸识别等智能装置;推广运用“穗康海珠码”“通信大数据”小程序等,及时掌握人员健康信息和近14天行程。

疫情发生以来,社区累计入户走访排查28864人次,实施居家隔离8245人,集中隔离526人,对隔离人员均做核酸检测,2月17日以来,累计核酸检测3125份,均为阴性。

稳、准、优!技术“战疫”的海珠特色

自广东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后,海珠区第一时间全面开展信息技术支撑,用好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全力打造“稳”“准”“优”全链条疫情防控信息技术支撑体系,让数据更精准,让行动更有力,让服务不停顿。

针对重点疫区来穗人员需居家医学观察的住户动态管理难、接触风险高等问题,积极探索创新,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在居家医学观察人员的门上安装智能门磁,实现24小时实时监测。若违反居家隔离规定,平台将第一时间发出警报至管理人员,及时在线反馈,提高基层智防能力和工作效率。

大力推行网上办事,让企业群众“零跑动”。推广实施“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快递办、咨询办”等多种“不见面”审批模式,实现海珠区1072个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使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办理业务并领取办事结果,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和政务服务不停步。

记者提问

广州电视台记者

海珠区在组织动员机关党员干部下沉到街道社区一线参与防控的时候,有哪些具体的措施可以介绍一下?

“两难”变“两全”!海珠这场发布会干货满满

海珠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陆世泽

具体举措主要是体现在三点:一是快速。从动员令发出开始算,1天内就完成了队伍集结,迅速组建了4支队伍。二是针对性。比如建立党建专班的问题,党员专班驻扎到定点的隔离酒店,江悦酒店,点对点,逐一开展后勤保障,心理疏导、谈心这样工作。事后我们咨询有关人员的意见里面,我们得到了100%满意率的评价。三是务求实现,发挥作用。特别是最近复工复产任务越来越重,我们迅速进行人员调配,充实到一些大型专业市场这样比较多的街道,去充实街道的力量。我们这些党员干部下沉到一线开展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的表现建立工作档案,作为我们绩效考核、选拔应用、职级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激励他们在一线中担当作为。

羊城晚报记者

针对中大纺织圈市场复工复产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

“两难”变“两全”!海珠这场发布会干货满满

海珠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陈建彬

在海珠区后来被定为中风险区后,在广州市商务局的指导下,我们按照成熟一个、复市一个,分批有序推进中大纺织商圈这59个场的复市。我们做到了严格的验收,积极按照上级的文件要求,确保企业履行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各项防疫措施。

我今天专门带了一本《中大纺织商圈复市工作指引大全》,这里包括各个场怎么做好复工复产的准备,来采购的采购商应该怎么弄。我们要求所有的商户,包括店员在这个场开市之前都要做好“穗康码”,做好中大钉钉通行码,这样子就不会产生扎堆聚集在门口。从3月9日到现在,从现在的效果来看总体还是不错的。

南方日报记者

海珠是如何应对返工潮带来的压力?

“两难”变“两全”!海珠这场发布会干货满满

海珠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孙伟

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比如说智能外呼的手段,摸查预测14天内可能返穗人员的总数,包括单日的峰值,努力做到各项工作能够做到心中有底。成立区级应急处置小组,建立多个部门协调快速响应机制,组建了区、街两级应急处置队伍,制订了应急议案,开展了应急演练。如果一经发现疑似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情况我们要做到迅速开展疫情检测、场所消杀、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管控工作,全区现在已经组建了应急处置的小分队有22支,137人,这些人包括医务人员、疾控人员、公安,还有街道社区干部,我们下来要确保做到能够第一时间响应和处置,从早从快来控制疫情的传播。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疫情防控期间通过新技术手段来保障企业和群众办事不受影响,海珠区在政务服务方面有什么具体的做法,可以介绍一下吗?

“两难”变“两全”!海珠这场发布会干货满满

海珠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局长 黄津

重点从线上线下两个纬度,确保政务服务“不停顿”:首先是在线下服务方面,我们是全市率先在政务大厅设置了疫情防控物资审批服务的专窗,开辟“绿色通道”,实行“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在线上服务方面,我们积极发挥和释放“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成效,全面推行“无接触”受理、“不见面”审批,减少人员集聚;全力打造海珠政务全流程指尖办平台,搭建起“外网申报”“内网审批、双向快递”的网上服务模式。疫情期间,海珠区网上办件量已经达到5333宗,同比大幅增加50%。

海珠

正吹响复工复产号角

一边抓疫情防控

一边推进复工复产

通过科学防疫和有力有序复工

让“两难”变“两全”

从人力、政策、技术、医疗保障等方面

全力保障社会经济稳步发展!

投稿邮箱 | [email protected]

“两难”变“两全”!海珠这场发布会干货满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