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莊映像館印象


張莊映像館印象

東平街道張莊村按照“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總體構想,全力描繪“村在水中、水在村中”的美麗畫卷。

張莊映像館印象


張莊映像館印象


張莊映像館印象

實行了東中西整體性打造,西邊是張莊廣場,中間是張莊映像館,東邊是張莊碼頭,動靜結合、古今融、“遊”“玩”兼備。

依託環境資源和歷史積澱,逐漸形成了半農半漁的生產方式。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世世代代辛勤勞作、休養生息,守護著本地原汁原味的民風民俗。

挖掘張莊歷史文化、鄉土記憶,表現當地人深入靈魂的故土情緣,傳承濃濃的農耕文化根脈,實際上也是一種尋根之舉吧,讓鄉愁不只活在記憶傳說中,讓鄉愁活起來。


張莊映像館印象


張莊映像館印象


張莊映像館印象

場館內,除了可以窺見張莊農耕、漁業、手工作業的生產場景,還可以走進百年院落去真切感受百姓的日常生活,聆聽動人故事。一起走過這青瓦黃石打造的穿越之門,開啟一段農村歷史文化發展之旅。

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巷道兩側的8幅圖畫,展示了8種張莊人水上生活的場景,有撒網捕魚的勞作場景,也有船上日常生活的寫照,給我們直觀全面的水上印象。

腳下的石路、兩側牆面,以及牆上的綠植,營造出一派靜謐安寧的氣氛,使用的或者是廢舊再利用的材料,或者是環保植物,一直是以生態環境保護為先的。


張莊映像館印象


張莊映像館印象


張莊映像館印象

“稻蒲荷香”,還有水車、荷塘,這就是張莊“半農半漁”產業特色的一個縮影了。稻蒲荷香,還是東平古八景之一,據史料記載,每到秋季,葦蒲鵝黃,稻穀荷蓮飄香,景色蔚為壯觀。

提到水稻,很多人想到的是江南水鄉,而張莊依託特有的溼地資源優勢也發展了水稻種植業,是華北平原上為數不多的成功發展水稻種植業的區域之一。

“蒲”指的是蒲草編,以水中生長的蒲草編織成鞋、扇、墊、籃等實用工藝品,既具有實用性,又有藝術欣賞性。這種技藝在2008年入選了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說到“荷香”是張莊的另一張名片了。夏日綠油油的荷葉、清雅的荷花不僅僅映襯出更美的鄉村風貌,到了秋天“白、粗、脆、香、甜”的蓮藕還是當地知名特產。所以這稻蒲荷香啊,也就意味著生態增美、農民增收,意味著張莊人安居樂業、平和安樂的生活。


張莊映像館印象


張莊映像館印象


張莊映像館印象

喜房:大大的喜字、紅紅的院門,惹人注目,喜慶熱鬧的氣氛瞬時把農家小院裝點得溫馨祥和。這裡不僅僅是張莊傳統喜慶習俗的縮影,還是村莊幸福文化的重要載體。

生機盎然、喜氣洋洋的小廣場,已經成了村民們農閒時節、茶餘飯後散步、休閒的首選之處。除此之外,村裡一些婚宴啊、滿月酒啊、祝壽宴啊等慶祝活動也可以選擇在這裡舉辦。

喜房屋內的佈置是復原了中國八十年代的婚房,“四大件”(彩電、冰箱、洗衣機、電風扇)“三十里條腿”(九件有腿的傢俱,有腿代表高檔)一應俱全,現在看來很平常的物件,在當時可不是容易達到的經濟標準。鄭淵潔在他當時寫的童話中說到一個家庭,為買彩電全家吃了兩年鹹菜。可見這在當時是比較高的規格了。同時,也體現出張莊人吃苦耐勞、勤勞能幹的個性。

張莊日曆:選取的建國以來,我黨在農村基本政策改革的幾大歷史節點或者說是農村改革發展的轉折點,從1958年的人民公社到2017年推動鄉村振興,使得農業生產快速發展,農村面貌煥然一新,體現了我黨對三農問題的重視,歌頌好政策帶來現代鄉村新氣象。

日曆上所有的內容,不管是文字還是圖片,處處與農村息息相關,每個具體的日子都對應著春夏秋冬的節氣,圖片是相應節氣的耕作勞動場景,兩側文字是節氣耕作歌謠……

簡單的數字、畫面,變成了歷史歲月厚重的註腳,訴說著近現代張莊農村發展史。


張莊映像館印象


張莊映像館印象


張莊映像館印象

張莊大隊:“大隊”是1958年人民公社化的產物,人民公社下轄大隊,大隊下有生產隊,大隊就相當於現在的村委會,這種叫法存在了26年之久,一直到1984年,所以它影響了一代人,現在很多地方村民還會習慣稱呼大隊。

30年代-50年代建造並留存下來的民居院落,體現著那個年代,尋常人家勤勞質樸的行為舉止、團結樂觀的生活面貌,講述著感人至深的故事。

農耕文化館:工具在勞動生產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中國古代農業發展的進步,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建立在耕作工具的發展之上。裡面擺放著的除了農耕用具,還有一類是,木工工具,也是當時農村主要的謀生技藝。

耕作工具:有耕地犁地的,有播種的,有灌溉的,有收穫的,有運輸的,有脫粒的,有儲藏的,分門別類,種類繁多,是一種精耕細作的生產模式


張莊映像館印象


張莊映像館印象


張莊映像館印象

犁是一種耕地的農具,用來破碎土塊並耕出槽溝為播種做好準備;

耬車由三隻耬腳組成,就是三腳耬。播種時,用一頭牛在前面拉著耬車,耬腳在平整好的土地上開溝播種,同時進行覆蓋和鎮壓,一舉數得,省時省力,故其效率可以達到"日種一頃";鋤頭用於耕種、除草、疏鬆土壤;鐮刀是用來收割莊稼和割草的,現在人們的收割工具早已經變成了收割機;手推車只有一隻輪子,可在狹窄的跳板、小橋、狹窄小路、田間地頭行駛,能夠原地轉向,傾卸貨物十分便利。

木工工具:108套木工工具:

鋸,是用來將木材切割成不同形狀的工具;手工刨,刨去木材粗糙的表面,使產品更加精美,種類很多;手工鑿,用於鑿眼、挖空、剔槽、鏟削,方便木結構結合;墨斗,是用來在木材上彈出需要加工的線;角尺,用於下料時垂直劃線 角尺的直角精度一定要保護好,亂丟亂放,使角尺的垂直度發生變化就不能使用了。

驢拉磨的場景,農作物收穫之後,農家小院裡磨面好用來製作吃食,表現一種豐收的氣象。

老屋:東邊這個院落。這個院落叫作守望家園,家文化在中國人心目中有著不可替代、堅不可摧的地位。這間青石為基、黃土為牆的老屋建於1931年,有著快90年的歷史,歷經1957年的大洪水仍舊倖存,是村裡留存最古老的房子,房子裡發生的故事更是體現人們安土重遷、守護家園的初心。

1957年,一場突如其來、百年不遇的洪水,席捲張莊村。大水來臨的時候,屋裡的老媽媽,只知道稱呼為張郭氏,正在烙餅,那個年代糧食就是一家人命根子,加上老媽媽年事已高,實在走不動了,執意不肯離開。兒子想背老母親走,可故土難離,勸說無用。然而洪水漲勢很猛一步步靠近老屋,千鈞一髮之際,兒子急中生智,拆掉屋裡的房梁,加上之前準備的一副棺材板,臨時製作了一個木筏,拴在院子裡的兩棵棗樹上,帶著老母親躲在了木筏,四周已是汪洋一片。洪水退卻後,逃難的人們陸續回到被沖垮的村子,發現只有這座老屋沒倒,孤零零地立著,老媽媽和兒子也是有驚無險,洪水漫過青石地基後就開始下降,土牆沒有泡到水,避免了老屋的倒塌!當地兩委非常重視災後重建工作,以磚瓦結構替代了泥草屋,安置了所有受災人口。

有一個院落叫作義診四方。這個房子,是近代一個老中醫張型目的老宅,他出身於醫學世家,在張莊村行醫幾十年,專治跌打損傷造成的骨頭錯位,懸壺濟世治病只收取基本的藥費,在積貧積弱的近代老張莊可謂造福一方百姓,是周圍十里八村家喻戶曉的名人。


張莊映像館印象


張莊映像館印象


張莊映像館印象

無論是農忙時節的田間地頭,還是半夜三更熟睡以後,只要有人上門求助,他都會立刻爬起來看病,一是因為醫者父母心,治病救人無小事;二是因為他經常掛在嘴邊的話:你能來我就能去!

如今,老人家已辭世,但是醫者仁心精神在張莊人心中傳承。

往後第三個院子,房屋的建築風格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家國一體,移孝作忠。這在自古有之的“徵兵入伍,保家衛國”的傳統中表現的尤為明顯。在張莊村流傳著一個“三子從軍”的故事,老母親辛慶蘭是個普通村民,但她心繫國家,把三個兒子送到前線,保家衛國,傳遞著良好家風和大愛奉獻精神。

老母親沒有讀過書,一生都在擁軍愛國。據老三回憶,老母親經常對他們說,當年,紅軍幫助人民從湖中搬到陸地上來,讓人們有飯吃、有田種,老百姓的日子有了盼頭。抗日戰爭中無數人拋頭顱灑熱血,才有後人今天的幸福生活。還說,男子漢志在四方,先學會做人再學會做事。

老大當兵的時候是1972年,18歲剛成年,去了四川成都軍區,作為家裡的青壯年勞動力,父母並沒有把他留在家裡幫忙。老二老三在母親教育下,都是主動當的兵。母親的教育讓他們始終不忘初心,甘當一顆螺絲釘,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房頂叫做囤頂,囤頂房在晚清時期就已經出現了,流行於民國時期。主要特徵是:屋頂略呈弧形,前後有流水線,便於雨天排水,還能大大減少風力,還可減少積雪重力。不同的地方,一個是材質,前面兩間是泥屋,後面是石屋;還有一個不同是,大家看周圍的民居,都是出廈的磚房,而且房頂不再是囤頂,是尖頂或者平頂?。

囤頂泥屋——囤頂石屋——出廈磚房,房屋建造得越來越堅固,反映出村民的生活條件不斷得到改善;同時隨著氣候環境和綠化條件的改善,農村建房平形屋頂越來越多,屋頂空間利用率也大增。

這裡濃縮了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到本世紀初張莊村不同時期的房屋形式,幾十年的村莊變遷史霎時展現在我們眼前,可以說,這就是一座張莊民居建築博物館。

除了張莊村,我們山東各地的民居又是

齊魯民居:泰安囤頂石屋、泰安麻塔石屋、濟南傳統四合院、濟寧土胚房、棗莊傳統民居、淄博民居院落、海草房、濰坊鄉村民居山東八個地區的民居來展示。

囤頂泥屋,結構是坐北朝南的三合院樣式,北屋三到五間,院落大門朝向西南,門外圍牆用青磚壘出基座,泥胚做牆與各房牆體相連。山牆與院門相連,正對院門有影壁牆,院東側為牲畜棚,靠南側有廁所。牲畜棚是三面和頂的棚子,院內大門東側有水井,周圍用石條和磚搭成臺子。

泰安麻塔石屋,石頭屋民居,坐北朝南,依地形而建,多建在高出地面的青石上。院落呈不規則狀,多為三開間民居院落。建材以當地石材為主,石塊厚薄、大小不一,但壘砌極為平整,石塊之間用石灰漿嵌縫或小石板幹插。。

院落佈局朝向、大小和高度的搭配都十分講究,一般為院西靠堂屋安上石碾子,碾子旁是鹹菜缸,在朝南側建棚子,裡面放農具等,院中偏北打口水井,院內栽花草樹木,形成獨特的山區院落景象。

濟南傳統四合院,濟南民居院落佈局以北方的四合院形式為主,多為平民百姓居住的一進院,少數二進院多為官僚人家和富商們的府邸。宅院多為正方形,一般有北屋、東西廂房、南屋以及大門門樓等組成,

濟寧土胚房,多以石材、木材、和泥土混合而築,屋頂一般由磚瓦加樑架或土坯加樑架構成。院落形式坐北朝南,正方較高,東西廂房略低。大門設在東南或西南方向,正房左邊門與窗之間設香臺,正方三間,有夾山相隔之意。

棗莊傳統民居,棗莊的傳統民居崇尚從牆體到屋頂的青瓦房,俗稱“四簷青”,平原民居牆體以草泥挑砌為主,山區則以石灰岩壘砌而成,而用少量青磚壘砌在土坯牆的外面,俗稱“青包皮”,只用青磚裝飾正房的前面和門窗的四周,俗稱“三廉青”,也有用青草灰拌白灰塗抹牆面的。

淄博民居院落,淄博傳統民宅的房屋多為磚牆,屋頂為木結構,以瓦鋪頂面,牆皮一般用黃泥抹平,石灰泥抹光。院落一般是全封閉的,形式上與四合院佈局一致。

海草房,在膠東半島沿海地區有一種柔韌細長、保溫隔熱的海草,漁民們習慣用它作為屋面覆蓋材料來建房。由於這種海草中含有大量的滷和膠質,用它建成的房頂除了有防蟲蛀、防黴爛、不易燃的特點外,還具有冬暖夏涼、居住舒適、百年不毀的特點,這種海草房頂深得當地居民的喜愛。

濰坊鄉村民居,濰坊地區傳統民居院落大部分只有北屋三到五間,堂屋、灶間、臥室、雜間全部包括在內,以北屋為界向南畫一個很大的院子,宅院東、西、南三面不蓋房子,外面只能看到大門和院牆。大門設在院子的東南角或西北角,獨立挑起屋頂,又稱“三道瓦式”。院牆由土坯或板箔夾夯制而成,當地叫做“打泥牆”。在土牆基部砌幾層石塊或碎磚,牆頭上扣瓦、盆底等。

蒲草編織區:西邊這一排小房子裡,大家看到的是張莊傳統手工業作坊展示區,有豆腐坊、香油鋪和蒲草編織屋。

蒲草編製成本低廉,技術易學,農閒、業餘之時,村裡老人、婦女聚在一起,閒話家常的同時又可以增加收入,是一項很好的農村致富項目。而且,蒲編技藝歷史由來已久,從古至今,蒲編制品被人們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中,是一種傳統手工藝品,並且已經用來出口,產值大增,在稻蒲荷香的時候我們提到過,蒲編在2008年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有著重要的產業價值和藝術價值。

從生活需求到技藝傳承,歷經歲月艱辛,由蒲草衍生的感情,寫在人們的臉上,更刻在他們的心底。我們也希望這些寶貴的民間工藝,能傳承不衰,後繼有人。

這些手工作坊因為具備可操作性強、寓教於樂的特點,也可成為中小學生的課外實踐場所,是研學教育、感受傳統文化的好選擇。

身後這組孩童嬉戲雕塑,也體現了生活在張莊,從小自由自在、樂觀安逸的生活狀態,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相伴一生。


張莊映像館印象


張莊映像館印象


張莊映像館印象


張莊映像館印象


泥人張:穿過走廊,看到這個院落,院子裡栩栩如生、富於想象的雕塑,不得不說一說張莊有名的泥人張。他時常在集市上觀察各行各業的人,在戲院裡看多種角色,偷偷地在袖口裡捏製。他捏製出來的泥人居然個個逼真酷似,數十年的辛勤努力,一生中創作了一萬多件作品,深受老百姓的喜愛,親切地稱他為“泥人張”。

物印初心廣場:初心,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初心,源自人民,又回饋人民。這初心,並不抽象,就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件件物品當中張莊人民的生產生活場景當中,代表著新農村建設中,人民生活水平的一步步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