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所长 从化这群人变身抗“疫”先锋

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从化区各行各业都涌现出这样一群人,他们发挥各自所长,义无反顾地投身到防疫工作中,奋战在疫情防控的前线和后方,以实际行动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守护人民群众的平安和健康。

文/信息时报记者 王智汛 通讯员 陈宝怡 邝锦雯 李烨威 黄颖瑶 黄彦祯 杨敬 张毅涛

图/信息时报记者 叶伟报 通讯员 从宣

发挥所长 从化这群人变身抗“疫”先锋

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工人,开发区里的他这样战“疫”。

从化经济开发区明珠公共事务部部长 戚剑明

春节以来,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各地的防控形势日益严峻,人们的正常生活也受到了一定影响。广东从化经济开发区内有大小数百家企业,人口多,人口流动大,周边还有很多城镇、村庄。开发区内从企业投资人到管理人员、生产工人都来自全国各地。因而,开发区成了从化区防疫最重要的前沿阵地。在防控的过程中,明珠公共事务部部长戚剑明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做好防控管理。

防疫过程中,戚剑明按照“防疫先防人”的思路,与部门全体人员连续奋战,逐一联系园区的240多家企业,详细了解和登记各企业是否有来自疫情严重地区工人的情况,通过与大家的共同努力,终于排查掌握了园区100多家企业的情况。同时,按照管委会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压实了企业的主体责任,要求企业对未返厂仍在疫情严重地区的工人及时落实劝阻。戚剑明还带领工作人员对在册管理的相关人员加强每天的健康访视工作,在获悉有数十名来自疫情严重地区的工人已返厂的情况后,戚剑明多次到企业实地指导开展防疫有关工作,有效压实了企业“看好自家人,管好自家门”的主体责任,有效解决了工人的隔离安置、生活保障问题。

为让防疫“三人小组”顺利开展健康访视工作,戚剑明结合园区管辖情况,积极走访并了解到镇街职能部门、医院以及有关村委,围绕企业隔离场所不足、医务人员配备、屋主禁止工人回出租屋隔离等问题,多次沟通,多次协调,及时解决了一些突出问题,有效化解了因疫情发生的矛盾纠纷。通过走访协调,建立了“双通报双核查”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有效畅通了情况互通、信息共享的渠道,为防疫工作清淤除障,大大地推动了防疫有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效落实。

随着园区防疫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为能实现园区防疫到位、企业复工复产顺利的双赢局面,戚剑明严格按照园区管委会的工作要求,不断加强企业防疫“一企一册11+6”工作举措的实施力度,在推动园区企业顺利复工复产,护航园区经济发展的工作上做了大量工作,作出了应有贡献。据统计,目前达到复工复产条件的企业正在有序生产,其他企业的复工备案也在顺利进行当中。

发挥所长 从化这群人变身抗“疫”先锋

为抗疫,他舍小家顾大家

吕田镇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主任 张金荣

疫情阻击战打响之际,我们疫情防控一线少不了基层工作者的身影,他们大局为重,舍小家顾大家,一边是疫情下对家人的担心、一边是紧急的疫情防控任务。张金荣是吕田镇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主任,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兼任镇防控办常务副主任,他强忍着内心的担忧,起早摸黑、日以继夜,奔赴在抗疫一线。在全区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不畏艰险,迎难而上,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抓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本色。

面对疫情,张金荣常常加班熬夜,完善工作方案让工作更快落实,甚至工作到凌晨两点,仅睡三四小时,早上六点又起床回单位开会抓工作落实。为了把工作落实得更细一些,把群防群治的防线织得更密一些,他常常错过饭点,成为饭堂最后的访客。有时,他确实忙得走不开,就叫同事帮他打一个盒饭,但往往饭菜都凉了他也顾不上扒上两口。为了把工作做实,使措施更接地气,他主动去社区入村进户与村干部、群众座谈,及时掌握第一手资讯。有时,从早上六点开始就一直忙碌着,连水也不喝上一口,中午实在太累了,他才停下来歇一歇。有时为了省时间,几百米外的宿舍他也不回,只在办公室外的车座位上打盹,然后继续努力奋战。

为让防控工作做得深入,在吕田镇组建立了疫情防控专班,定人定岗定责,制定工作制度,建立畅通的指挥系统和调度系统。要求做到来件马上办,任务去向清晰,工作落实有反馈,干一件成一件。在密锣紧鼓的防疫战斗中,张金荣把团队的力量激发到极致,出色完成各项紧迫任务。根据实际情况,他牵头制定洗楼方案,取消墟日行动方案,一户一表一楼一册人员排查表,疫情防控办公室工作指引,各线口人员防护指引,“穗康”小程序应用指引,外来人员防控指引等等,把工作做细做实。面对各种疑问和突发问题,他总能处变不惊,耐心解答,细心解释,力求把工作做得细致更走心。

除了敢于担当,张金荣还善于作为,不仅把工作落实,还立足实际,出实招硬招。时刻关注上级文件精神及各方资讯,及时作出预判,向镇领导提出工作建议。在疫情防控紧要关头,他第一时间提议并落实应急预案,制表摸清疫情底数并提出下一步应对措施,建群拉起“吹哨”红网,及时提炼工作经验“五强化五提升”,主动协助镇主要领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一盘棋,全面防控一张网,跨界防控一联盟,推动疫情防控工作科学有序、稳健扎实,取得明显成效。

发挥所长 从化这群人变身抗“疫”先锋

情系新开防疫,心系村民安全

城郊街新开村党总支部第一书记 何巧清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是就责任。面对疫情,村里有人问她:“这种时期,你是机关公务员,为何不好好呆在家里,还到基层一线来?”她笑着答:“我是共产党员,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作为新开村党总支部第一书记,何巧清面对疫情没有临危退缩,而是忠于职守,充分展示了共产党员的担当,为当地村民防疫注入强心剂,切实发挥领头雁作用,带领全村人民守护着家园,为抗“疫”工作发光发热。

为做好新开村的疫情防控工作,何巧清在加强自身学习的基础上,不断强化村干部对中央、省、市、区相关新型冠状病毒防疫知识信息的学习,不断提高他们指导服务防疫工作的水平。同时,她积极利用大喇叭、小喇叭、张贴公告、宣传标语、微信群、短信、倡议书等方式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知识普及和宣传,目前累计已派发宣传资料3000多份、播放音频近70小时、传导正能量信息10000多条。从而引导村民做好“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不聚会、不串门”等个人防护措施,号召村民取消各种形式的聚餐聚会活动,着力提高村民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营造群防群控的良好氛围。

为了引导村民理性应对疫情,村委开通了公益热线,为村民提供防疫心理疏导服务。何巧清和村干部一道,及时为村民答疑解惑近1000例,做到回应关切、稳定人心,引导村民理性应对疫情,确保不惊慌、不恐慌。此外,何巧清大力发动全村党员、干部、社长、热心村民等开展地毯式的入户走访排查,重点是对来穗返穗人员登记,坚决落实“排查不漏一人、监测不漏一人、管控不漏一人,并建立来穗返穗人员一户一册的监测台账,以便进行分类管理,杜绝隐患。

针对新开村人多、村大路口多、近郊外来流动人口较多等问题,何巧清坚决贯彻执行上级决定,在全村18个社的主要进出村路口设置了9个疫情防控检查点,关闭其他小路口,组织村社干部带头值班,同时发动党员、志愿者等进行轮流站岗值守,强化对全村进出人员的严格排查和体温监测。疫情期间,公共场所的消毒杀菌十分重要。何巧清组织人员定时对全村公共场所进行消毒杀菌,同时发动村民注意保持居家卫生清洁,保证村民居住环境安全卫生整洁。

为做好外来外出人员的服务工作,何巧清在做好与出租屋主签订文明守约出租责任书、对外来人员发放临时通行证等工作的同时,针对重点人群及时指引他们到区固定酒店进行安全隔离;而对中途返回的重点人群,在测量体温无异常的情况下进行居家安全隔离,并督促屋主为其提供日常生活保障;在找不到屋主的情况下,由村委做好其日常生活保障。

发挥所长 从化这群人变身抗“疫”先锋

得知父亲过世,从化这位坚守战“疫”前线的护士长发了一条朋友圈

鳌头镇中心卫生院外科护士长 邝卿

“阿叔,你打针有没有不舒服的地方啊?”“阿姨,你叫什么名字?”“如果有什么不舒服,记得要告诉我们。”……在鳌头镇中心卫生院内,护士长邝卿正在发热门诊注射区内检查着患者的诊疗卡,并叮嘱他们要时刻注意身体,及时告诉医护人员自身的变化。检查完后,邝卿又移步到诊疗区,与当值的医生一起商讨门诊的相关事宜,包括病人的归类、病人护理需要注意的事项等等。虽然已连续上了接近一个月的班,但邝卿没有一丝怨言。“疫情期间,全国上下那么多医护人员都在一线工作着,我这算不了什么。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邝卿说。

为了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1月23日早上,鳌头镇中心卫生院决定即刻开设发热门诊并保证24小时开诊,为保障发热门诊工作的有序开展,决定临时将内外科合并,邝卿负责发热门诊的全部护理工作。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接到任务的邝卿没有犹豫,直接答应下来,因为她深知自己身上的担子与责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护士长,更是17年前参与过抗击非典的有经验的护士,她深知自己身上的担子与责任。“在这个节骨眼上,我必须回去。”

但彼时却无人知道,她年迈的父亲就在几天前因为一场交通事故导致全身多处骨折,正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抢救。而邝卿也连续过了好几天白天工作、夜晚熬夜照顾父亲的日子。回到鳌头镇中心卫生院工作后,邝卿便为组建发热门诊、安排发热门诊的预检、分诊及护理工作忙前忙后,每天都在加班加点地工作着,一直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而这一回去工作便是好几天,到了年初五凌晨,邝卿得知父亲去世的噩耗。当时,泣不成声的她在朋友圈写道:“女儿不孝,老爸一路走好。”

虽然父亲的去世让邝卿悲痛不已、倍感自责,但她始终放心不下医院发热门诊中与她一样奋战在第一线的同事们,时刻关注着疫情的发展。于是,在匆忙料理完父亲的后事后,邝卿再次拒绝领导让她休假的好意,重新返回了工作岗位。年初七,那个熟悉的身影又出现在鳌头镇中心卫生院发热门诊内。“未能见到父亲的最后一面,这给我留下了很多的遗憾。但我坚信,如果父亲知道我是为了保障更多人的健康和平安,他一定会理解我的。”邝卿说。

发挥所长 从化这群人变身抗“疫”先锋

24小时随时待命,确保卫生防护企业复工复产

从化区科工商信局一级主任科员 余慧红

随着务工人员相继返岗,企业陆续开工,人员流动加快,疫情防控工作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产业园区和厂区是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作为从化区科工商信局工业运行科的负责人,余慧红积极响应号召,挺身而出,深入一线,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保障工作,当起企业“指导员”“协调员”和“服务员”的角色,帮助企业打赢复工复产防疫“保卫战”。

“每天加班加点都是常事,在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是尽善尽美,不能有一丝懈怠,更不要计较。”除夕以来,余慧红坚持每天准点与领导前往区内福泽龙、金浪星、健朗、威莱等区内重点卫生防护用品和消杀企业了解生产经营情况,指导生产工作。随后回到单位以后对企业报送的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做好汇报工作,并按时每天下午2时30分以前将数据和企业情况报到区发改局和市工信局。余慧红表示,每天数据整理以后,还需要对企业存在的资质、缺少原材料及生产工人不足等问题进行梳理,并与市工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人社局等有关部门进行积极协调,以便更及时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保障企业持续稳定生产,每天晚上都是10点以后才下班。

“驻企干部除了要成为企业防疫的指导员,还要成为企业复工复产的协调员。”工作期间,余慧红及时对区内的防护用品及消杀用品企业进行摸查,尽力保障市、区的防护用品和消杀用品供应。大年三十晚上,为了及时应对防护物资生产工作,余慧红立刻对区内的卫生防护用品企业进行摸查,来到广州福泽龙卫生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了解口罩生产情况,并商议复工复产问题,经过与公司负责人的多次沟通,该公司于大年初一进行复工复产,期间遇到的资金不足、原材料不足、工人不足等问题均得到解决,为该公司生产卫生防护用品赢得宝贵时间。目前,共协调组织消杀及卫生防护企业复工复产9家(包括口罩生产企业7家),协助解决企业原料供应、新增生产设备、生产资质、资金等问题,高效有序的保障了企业复工复产。

1月29日晚,鉴于卫生防护用品供应极度紧张,为更好地给区政府提供疫情防控决策依据,促进疫情防控所需物资生产企业达产扩能,余慧红与坚持在岗的同事一起加班到凌晨3点,整理现有防护用品企业生产情况及困难问题、关联企业转型生产防护用品情况及困难问题等情况。“做好协调工作是我的最重要的工作,每个企业复工复产不容易,很多事情需要我们这样的角色去处理,这是我应该做的。”面对工作中的重重困难,余慧红毫无怨言,并一直强调这是自己的本职工作。

发挥所长 从化这群人变身抗“疫”先锋

警医夫妻同战“疫” “春暖花开时我再好好陪他们”

广州市公安局从化区分局交警大队民警 黄志锋

“您好。这段时间,疫情防控需要,请停车,熄火。并接受有关检查。请您理解并积极配合,谢谢。”这是广州市公安局从化区分局交警大队六中队副中队长黄志锋每天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交警大队六中队负责大广高速良口站、增从高速街口站疫情防控联合检查站的工作,对驶入的各类车辆严格落实“逢车必查”“逢人必查”的联防联控值守机制。自疫情发生以来,黄志锋就坚守在这里。检查站24小时运转,警力不足,作为战时临时党支部书记的他,主动承担最艰苦的深夜班次。入夜后的高速站口,伴着风雨,很冷。在没有车的时候,他只得来回踱步抵御寒冷。作出表率才是最好的动员令,才能更好的鼓舞士气,他带头站岗,对进入辖区的车辆逐一检查,确保不漏一车一人。防疫执勤期间,他平均每天排查车辆超200辆,核查和登记人员身份信息超300人次。

他的妻子巢力萍是从化区街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部的临时负责人。自疫情严峻以来,巢力萍便忙着组织单位的导诊和后勤人员进行防控知识培训,特别是相关隔离措施和个人防护知识的培训,检查各个科室的防控措施是否到位,每天都在单位加班加点。

为了工作照顾孩子两不误,夫妻俩对照班表,实行“错时上下班”,各自的值班备勤,他们都是全天候忙碌着,彼此都非常体谅和支持对方的工作,互相鼓励。“家中有俩小孩,关键时刻只能让老母亲帮忙照顾着,也辛苦她了。”“虽然这次春节没能好好陪他们,但是我相信,待到春暖花开之日,将迎来我们美好相伴的时光。”“疫情在前,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我不能因为自己的事,给同事们增加工作负担,家里的困难我们自己解决”。谈及家庭,黄志锋显得有些愧疚。自疫情爆发以来,夫妻俩都坚守岗位,取消休假,即便是春节,也没能好好地吃顿团圆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