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正林新聞理論教程筆記和考研真題詳解

在首頁輸入關鍵詞即可查看相關資料

0.1 複習筆記

【知識框架】

駱正林新聞理論教程筆記和考研真題詳解

【重點難點歸納】

一、新聞傳播與現代社會

1新聞傳播的社會影響

(1)在信息化社會,新聞媒體既是社會成員社會化的重要工具,也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社會是由一些相互關聯的社會要素構成的,新聞媒體是社會結構中的一個要素,現代新聞傳播已經對人類社會生活產生了全方位的影響。

(2)媒體在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中一個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作為政治宣傳的工具。隨著社會的發展,各種政治勢力對新聞傳播的利用越來越有技巧。

(3)新聞媒體在經濟領域的重要作用是隨著社會發展而不斷遞增的。經濟發展為新聞傳媒的進步提供了物質基礎;反過來,新聞傳媒對經濟發展也具有促進作用。

(4)從文化層面來看,新聞媒體本身就是記錄和傳播人類文明的載體。

(5)傳統新聞傳播具有信息量大、覆蓋面廣、權威性強的特點,所以,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都會主動或被動地與媒體打交道。新聞傳媒除了和政治、經濟、文化關係密切之外,還影響著一個國家的科技、軍事、外交、國防等各個方面。

2新聞媒體與傳播權的分化

(1)新媒體的出現完全打破了原有的媒體格局。傳統媒體是一種“點對面”的結構,然而,網絡、手機等新媒體是一種網狀的結構。公民擁有了隨時發表意見的渠道,使新聞自由的實現有了良好的物質基礎,有利於激發公眾參政議政的熱情,推動公民社會的成長和壯大。

(2)新聞傳播權的分散,帶來了個人與機構傳播者的崛起,新聞傳播出現碎片化趨向。新媒體的崛起也給傳統媒體和社會帶來了巨大壓力。

(3)新媒體中不斷出現的真真假假的“新聞”和“事件”,一方面確實增加了社會管理的難度,但是另一方面也是職業化新聞傳播的推動力,它能促進新聞事業的不斷改革,讓主流媒體的新聞傳播更加權威和高效。

二、新聞理論與新聞工作

1新聞學與新聞理論

(1)傳統的新聞學研究主要分成三大塊,即理論新聞學、應用新聞學和歷史新聞學。隨著新聞傳播事業的快速發展,新聞傳播學的學科體系也在不斷豐富,出現了一些交叉性學科。

(2)我國傳統的新聞理論是圍繞現實政治建構起來的。從政治的需要出發來管理媒體,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曾經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它使媒體在國家需要穩定的時候,支持了政府宣傳的需要,保證了媒體有效地為社會主義服務。

(3)學科主線是學科建構的前提,新聞媒介長期被認為是“階級鬥爭的工具”,工具論將媒體功能狹隘化了,意識形態佔據著新聞理論的核心位置。

2新聞理論與新聞工作

新聞學僅僅是對新聞傳播現象及其規律的研究,而新聞工作卻要牽涉到更多的學科和更多的部門,因此新聞工作不僅僅是新聞理論的簡單運用,還是各門科學知識的綜合運用。新聞傳播工作者學好了新聞理論,只是熟悉了新聞工作的基本規律和技巧,但這些規律和技巧必須服務於傳播內容才能起作用。新聞傳播技巧是實踐性和經驗性的,但新聞傳播的內容卻多種多樣,它和社會的方方面面緊密聯繫著;即新聞傳播內容會牽涉到目前所有的學科知識,而這些知識往往是新聞工作者所不熟悉的。所以新聞傳播工作者除了學好新聞學理論外,還必須有其他相關的專業知識作補充,以便更好地滿足新聞工作的需要。

3新聞理論的主要範疇

新聞理論至少包含四個主要範疇,包括日常經驗範疇、操作經驗範疇、媒體管理範疇和社會科學範疇。

三、新聞理論的學習方法

1學習新聞理論的意義

(1)學習新聞理論可以培養新聞工作者的新聞素養。

(2)學習新聞理論可以提高新聞工作者的理論水平。

(3)學習新聞理論可以提高新聞工作者的創造能力。

(4)學習新聞理論可以激發新聞工作者的改革熱情。

2學習新聞理論的方法

(1)理論與實踐相聯繫。新聞學是一門應用型實踐學科,因此,新聞理論必須要和實踐結合起來,才能實現較好的學習效果。

(2)專識與通識相結合。新聞工作不是新聞知識的簡單運用,而是各門知識的綜合運用,因此,新聞理論的學習還要注重將專識與通識結合起來。

(3)借鑑與批判相結合。

①學習新聞傳播理論的經典理論,尤其是西方新聞傳播經典理論。因為新聞傳播理論在西方的研究明顯比我們早,比我們先進,而且西方新聞傳播理論研究的手段也比較先進。

②對西方實踐知識的借鑑和學習。

(4)理論與樣本相結合

新聞專業是實踐性專業,所以我們在學習新聞理論的過程中,還應該堅持將理論學習與樣本分析結合起來,強化學習效果。所謂樣本分析就是選擇某個城市或某家媒體作為學習的樣本,在一段時間內跟蹤樣本媒體的發展,從中把握新聞傳播事業發展的規律和脈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