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作乐”:官员饮酒之风盛行,宋朝官场腐败的导火索

从中国古代开始,酒就在历史舞台中扮演着重要的饮品角色,在诗词歌赋中的酒可消愁解闷,也是多数诗人表达不得志的绝妙意象。同时酒也是朝廷官员谈论政治亦或是寻欢作乐的代表意象。

在宋代,酒更是成为官场的重要饮品,成为君王官僚生活的重要部分之一,这也推动了宋代官场饮酒之风的盛行。而官场饮酒风气的兴起在当时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当时社会的社会秩序,引起过多的人事纠纷。而面对如此情形,却难以遏制,任其肆意发展,愈演愈烈。

而这这也与当时宋代的政治制度和封建统治者对饮酒的态度有着直接的关联,可以说是当时的政治制度推动了宋代官场饮酒之风的盛行。

一、酒在中国的历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各朝代的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酒风文化

“酒”在中国从夏商时代开始就有了自己在历史中的位置,随着朝代的发展,每个阶段的“酒”都带有不同时代的特征,带着鲜明的时代感与特点。

夏商时期,“酒”还属于极奢品,只有统治者集团和宫廷贵族才可以得以享用。这一历史特点,便造就了宫廷贵族们寻酒作乐,奢靡酗酒之风。而商纣王也正因为每日酒池肉林,在醉生梦死中商朝灭亡,这也是历史上第一个因为酒而亡国的朝代。

“饮酒作乐”:官员饮酒之风盛行,宋朝官场腐败的导火索

后来,到了周朝,虽然吸取了前朝代饮酒灭国的教训,并明确制定了所谓的“禁酒令”,并将“酒”引入里制。非礼不饮酒的命令在当时酗酒成风的社会中并没有起到预想中的效果。

直到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的时代,所谓的酒礼也被人们抛置于脑后。当时战争的年代,酒也为征战与沙场的士兵将士提供了一项解乏的娱乐项目,酒开始成为解忧去乏的良品佳药,并且也在其基础上形成了多人娱乐性喝酒的“酒会”。

“酒会”也在后来朝廷谈判政事常举办的一项活动,这一传统对后世影响深远甚至至今也仍有所保留。由此到了汉朝,酒慢慢演变成了普通的日常饮品,而不是只有达官贵人才可享用的。

这也使得在汉代普通民众聚集喝酒的现象开始出现,于是汉朝统治者开始出台法令禁止民众随意聚众饮酒,渲染社会不良之风。这一法令也是遭到了民众的反对与反感。

到了魏晋时期,官场中“任人唯亲”以及看中出生的进官制度限制了许多文人志士的晋官之路,文人空有一腔热血而无人欣赏,走投无路,这催生了许不得志的文人饮酒隐居之风,造成当时的提酒思悲的情绪,酒风一度变得颓丧。

正如陶渊明《饮酒》中所表达的如此: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到了唐朝,与西域地区的往来增多,也陆续出现“胡酒”,在当时,酒业成为人们聚会论事的首选,官员朝廷饮酒助兴,文人墨客饮酒作诗作画,于是有了“诗仙”李白,有了“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的佳句。唐朝后期也慢慢开始有“酒妓”的出现。

“饮酒作乐”:官员饮酒之风盛行,宋朝官场腐败的导火索

到了宋朝,“酒妓”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宋朝花酒盛行。同时在宋代,喝酒掺进了更多的政治色彩,于是也有着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故事流传。因掺杂政治显得格外复杂,当时的人们索性从中做乐,因此有了官场之人嗜酒的现象。

《燕翼诒谋录》:“新法既行,悉归于公,上散青苗钱于设厅,而置酒肆于谯门,民持钱而出者,诱之使饮,十费其二三矣。又恐其不顾也,则命娼女坐肆作乐以蛊惑之。”

而当时的宋代,酒水是被官场垄断销售,朝廷为了从中获取利益,便也鼓励消费酒水,不理官人世人嗜酒成瘾之风。“酒妓”也在当时得以发展和流行。在宋代官员喝酒可谓是“无妓不成席”,朝廷对此也甚至是持鼓励态度。

二、宋代经济发展繁荣,酒的销路也被官场所垄断销售,因此官场饮酒之风也越发普遍,引发了系列问题的出现

宋代的饮酒文化因掺杂政治因素,因此在当时,官场的官方举办的宴会有很多,在这些宴会中最重要的当属是饮酒作赋,赏歌舞之乐,这样的活动经常在地方各个官宦家族之间举行。虽在乘歌作赋之际,佳作连篇,笑语不断,但是也会时常有着因饮酒而导致的乱象出现。

“饮酒作乐”:官员饮酒之风盛行,宋朝官场腐败的导火索

其中在宋代官场最常见的就是酒后失态和酒后失职。官员嗜酒而影响其仪态,礼态、仪表在酒后尽失,为人笑话,对官员也有着非常大的消极影响。

“宿直禁中,被酒,发倒垂被面,夜扣滋德殿门求见。帝怒,发其醉宿倡家之过,黜为比部员外郎”

这位醉后不省人事之人并不是平民小官,而是当时翰林院的学士,由此可见,即使是高官宰相也免不了酒后失态之事,而这些事例在当时也不是罕见之事,因醉酒在皇帝面前失态,影响朝廷官方形象而被贬职的官员宰辅在宋朝也不在少数。可是尽管如此,宋代的官场饮酒之风仍在盛行。

在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各种形式商铺的出现,也为唐朝后期形成的“酒妓”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而宋代酒水被官方垄断销售的现状也使朝廷暗暗鼓励其“酒妓”的发展,利于酒水的买卖。而这就导致当时许多的官宦流连于红楼之间,喝花酒的风气也于一时盛行开来。

这也导致了酒后不雅行为的出现,以及官员妓女之间感情的流露。北宋时期士大夫罗从彦就曾经为曾为喝酒结识的小妓杨姝赠过《好事近》一词表露自己的感情,其中写到:

“一弄醒心弦,情在两山斜叠。弹到古人愁处,有真珠承睫。使君来去本无心,休泪界红颊。自恨老人愤酒,负十分金叶。”

“饮酒作乐”:官员饮酒之风盛行,宋朝官场腐败的导火索

从喝酒失态到喝酒随意打人生事再到官员与“酒妓”之间的风流,官员饮酒之风却并没有得到相应的管制与禁止,这可以看出,宋代统治者与当代制度对于官员饮酒后造成的后果可谓呈“无所作为”,“推波助澜”之势。

三、宋代官场饮酒之风过甚的根源主要在于统治阶级的态度,以及当时的制度管理下所催生的产物,这种现象也成为了宋朝官场腐败的导火索

宋代官场饮酒之风的盛行,有着社会制度尤其是官方统治者的推动。在宋代时期,酒通常与政治有关,也因此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饮品,在当时官宦聚会喝酒,甚至是成为一种社会礼仪风俗。

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酿酒技术的逐步提高,酒品由官方垄断售卖,这都给统治君主与朝廷和地方官员提供了很好的饮酒条件与饮酒享受。也因此,宋代官员官场饮酒之风盛行,甚至成为那个时代的鲜明特征。

“饮酒作乐”:官员饮酒之风盛行,宋朝官场腐败的导火索

在宋代,朝廷有特定设立的“饮福宴”:邀请宋代的文武官员前来饮酒作宴,以庆祝皇帝祭祀利毕。也有着愿神灵庇佑皇帝官员的说法。虽然这种作法在当时是增强君主凝聚力的有效途径,但也为宴会饮酒的盛行奠定了基础。

在宋代,统治君主多半自身有着饮酒作乐的习惯,这不仅仅体现在官场的之间的宴会之中,即使在日常生活中,统治者也多半喜爱饮酒作乐,沉迷于饮乐之中,常常有着饮酒过量而引发传闻。

如宋真宗便是传闻中宋代统治者中最善饮者,正如当时宋人所描写那般:“真庙饮量,近臣无拟者。”而之后制定出台的“禄制”更是给当时的宋代官员提供了饮酒作乐,流连于“花酒”之间的经济基础。

因为“禄制”的推行,即使是被贬职或离职的官员都有着丰足的收入,几乎家里的一切开支都由朝廷买单。也因为助长了官员的奢侈糜烂的生活。公款饮酒的现象也开始慢慢出现并愈演愈烈。

“饮酒作乐”:官员饮酒之风盛行,宋朝官场腐败的导火索

王安石对于当时的社会就有以下描述:

“官大者交赂遗、营赀产,官小者贩鬻、乞丐,无所不为。”

《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对于描写宋代高官贪污的事件就多达30多宗,可见当时社会之风,官场之奢靡。而这也是当时政界饮酒之风引起的不良社会现象与后果。

结语:宋代的统治者对于饮酒的态度以及当时酒水销售的垄断制度,使得其朝廷鼓励酒水的销售,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当时的“禄制”也使官员生活富裕,助长贪污奢侈之风,为官员饮酒提供了物质保障,“酒妓”也在当时的制度和社会风气下得以发展,并对宋代政界饮酒之风的兴盛也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澜之用。

参考历史文献:

《宋史》

《续资治通鉴长编》

《嘉礼·集英殿饮福大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