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一直都在變化,不變的是人的心態。——張文生
這裡是北緯30°38′~31°05′,東經117°04′~117°35′,大別山東南麓的樅陽縣,歷來群山環繞,鍾靈毓秀,名流輩出。
鄉土中國,春節行走,通過訪談記錄與腳步丈量,敘寫山鄉的變與不變。
第二期 樅陽有條名人大道
昨天談樅陽的山,今天來聊聊樅陽的路。
想談三個方面,名人大道,義津橋和村村通戶戶通。
(一)樅陽有條名人大道
樅陽有條名人大道?說來你別不信,這不是文化旅遊部門造出的景點,而是此地近兩百年名流輩出,人們偶然的發現。
從會宮起,沿著228省道(現237國道)往桐城方向,你會發現短短的20公里路途,路邊不斷的有路牌提示你,旁邊可能就是某一巨擘的故居或出生地。
會宮鎮會宮中學內,王勝將軍墓。王勝追隨朱元璋,屢建戰功,在大戰陳友諒時陣亡,追授懷遠大將軍,封太原侯。
義津道班邊,吳汝綸故居。吳汝綸,桐城派後期重要代表,曾先後任曾國藩、李鴻章幕僚及深州、冀州知州,長期主講蓮池書院,晚年被任命為京師大學堂總教習,並創辦桐城學堂(今桐城中學)。
義津鎮阮畈村,姚鼐墓,省級文保單位。姚鼐,桐城派三祖之一,所著《登泰山記》曾選入中學語文課本。中進士,入翰林,官至兵部侍郎,充四庫全書編修官。《四庫全書》成,歸養故里。著有《古文辭類纂》。今年我憑弔時作七絕,緬懷鄉賢。
泰山登臨名天下,
三祖文墨冠京華。
鄉賢桐城成一派,
後學憑弔杯酒茶。
義津鎮高升村,方苞故里。方苞,桐城派三祖之一,聲名顯赫。新建的方園,薈聚記載了方氏家族方學漸、方維儀、方以智、方苞、方觀承、方東美等名人的事蹟。
(二)
橋是一種特殊的存在,它上面是路,下面是水,它的價值在於跨越障礙。
樅陽境內,有一座聲名遠播、名實兼備的橋——義津橋。
“津”是渡口之意,義津在古時是一個渡口,至於義津橋名字來歷的真正韻味,在於一個“義”字,這也與橋的修建有關。
幾百年前,這裡還是名副其實的水鄉澤國,義津緊挨菜子湖,鄉民只能舟楫往來。後來,有個名叫彭義津的商人慷慨解囊,捐資修建了這座單孔石拱橋,造福百姓。後當地鄉民為了感念他的恩德,便把這座橋命名為義津橋。地因橋而出名,此後地也跟著橋名改叫義津橋。
早時街頭牌坊門樓上有“白楊古鎮”、“義水縈洄”兩塊匾額,後毀壞不存。
義津橋和桐城的六尺巷遙為呼應,一為仁義,一為禮讓,共同構成桐樅地區的民風。
小時候的義津橋簡直是聖地,翻過幾道山樑溝坎,看見“高大雄偉”的橋就意味著街到了,那裡有繁華、美食、世界。
但你今日再去尋訪她的芳蹤,定會失望的,一如讀著《荷塘月色》去清華園看荷花的感覺。
走過兩條田埂,在一個小河溝邊發現了它的身影。她怎麼這樣的矮小,那樣的質樸。只有從那青石塊上的水印和青苔上才能解讀它過去的輝煌。
或許這就和母親一樣。
(三)
“要想富先修路”,但在我們這經濟欠發達又缺少資源後勁的地區,路一直是鄉民的痛。
早年的泥漿路相信很多人都已忘卻了,晴天一身灰,陰天一身泥。
村村通,是十多年前的事了,路面固化,村村聯通,是實實在在的政府惠民工程。可老司機們都會吐槽——路面太窄了,只有3.5米,且很多地方路牙(輔路)沒有培土,兩車相向,很難會車。新手女司機往往只有停車,讓別人先過。
今年開始,政府開始逐漸打通村民回家的最後一公里,由村村通到戶戶通,水泥路修到村民的房前或屋後,且按照4.5米寬修建。國家專項資金,速度很快,且嚴格驗收,保證質量。村民每戶只要出200元,用於路基的平整、特殊路段的處理。
村頭二狗子開車回來了,帶了中華煙!
(四)
沿著村村通公路,不斷閃過車後視鏡的,除了一排排大樹,還有一個個綠垃圾桶。你會發現,城裡開始垃圾分類,鄉間開始垃圾集中處理了,不再是塑料袋漫天,塑料瓶遍溝了,房前屋後很難看到明顯的白色垃圾了。
我在想,隨著國家經濟進一步發展,城鎮化進城進一步加快,新農村建設落到實處,自來水、網絡、改廁等項目真正推進,農村的幸福指數將大幅提升。
閱讀更多 合肥水木年華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