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侠小说《鹿鼎记》中的一个地名错误

每个武侠小说迷基本上都读过金庸金大侠的《鹿鼎记》,或者看过根据《鹿鼎记》拍摄的影视剧。赵叔我个人非常喜欢陈小春版本的《鹿鼎记》,认为这版是各版本中无法超越的经典。


金庸武侠小说《鹿鼎记》中的一个地名错误


金庸武侠小说《鹿鼎记》中的一个地名错误

陈小春版除了主演演得好之外,众多的配角极其出彩,众星捧月,剧情剪辑得当,台词幽默搞笑,再加上令人捧腹的剧中人物自己的想象片段,让这部TVB武侠剧成为一代经典,也陪我度过了98年那个闷热而无聊的暑假。


金庸武侠小说《鹿鼎记》中的一个地名错误

金庸武侠小说《鹿鼎记》中的一个地名错误

金庸武侠小说《鹿鼎记》中的一个地名错误


金庸武侠小说《鹿鼎记》中的一个地名错误

金庸武侠小说《鹿鼎记》中的一个地名错误

但金庸金大侠的武侠小说毕竟只是小说,书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许多瑕疵,比如黄蓉年龄比郭靖大,黄蓉念元曲,宋朝人吃辣椒(《天龙八部》),元朝的张无忌吃苹果等等。

其中有个瑕疵,就是《鹿鼎记》中提到了“石家庄”。

因为我是河北人,对省会石家庄非常了解,所以第一次看到《鹿鼎记》中提到“石家庄”时候,当时就愣住了,等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不禁呵呵一笑。

金庸武侠小说《鹿鼎记》中的一个地名错误

金庸武侠小说《鹿鼎记》中的一个地名错误

金庸武侠小说《鹿鼎记》中的一个地名错误

金庸武侠小说《鹿鼎记》中的一个地名错误

金庸武侠小说《鹿鼎记》中的一个地名错误

现在简要说一下石家庄的历史。

虽然石家庄现在是河北省会,是河北第一大城市,但与河北许多历史名城如邯郸、保定、承德、正定等比起来,石家庄的历史非常短暂。

金庸武侠小说《鹿鼎记》中的一个地名错误

“石家庄”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明朝嘉靖十四年(1535年)的《重修毗卢寺碑记》上。当时石家庄是北直隶(今河北省)真定卫(今正定)的一个军屯和官庄,名曰石家庄村。村中居住的不是普通老百姓,而是军人和军属,主要是石、马、于、谷、赵、殷等姓的军屯官兵和他们的家属。

因为这些军官中石姓军官军职最高,故名石家庄。

另一个说法是:军屯中共有十大姓氏,所以叫“十家庄”,后逐步演变为“石家庄”。

到了清康熙年间,朝廷废除军屯制,石家庄成为真定府获鹿县(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的一个普通的村庄。

据清光绪《获鹿县志》记载:

“石家庄,县东南三十五里,街道六,庙宇六,井泉四”。

20世纪初期,石家庄村也只有93户人家,578人,面积约0.1平方公里。

进入近现代之后,科技改变了古老的华北大平原,尤其是铁路。石家庄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可以说是铁路带来的城市。

闲说一句,郑州也是铁路带来的城市。

1902年京汉铁路从石家庄村经过,以它附近的的振头镇命名,称为振头站;

1907年正太铁路(正定府到太原府)通车,正太铁路在石家庄和京汉铁路连接,石家庄成为两条铁路的交汇点。

从此石家庄开始腾飞。

民国14年(1925年),石家庄村街区面积已经达到1.8平方公里。

当时北洋政府把石家庄和铁路以东的休门村合并,成立石门市(即石家庄与休门等村合并,取石家庄和休门首尾各一字)。

到20世纪30年代初,石门市(石家庄)人口增加到6.3万,产业工人总数已达1.6万,面积扩大到18平方公里,取代正定成为冀中平原上的经济、交通的中心。

1947年11月12日石门(石家庄)解放,不久改名石家庄。当时全市人口19万,有大小工厂27家,工业总产值2000万元左右。

1968年1月29日,河北省会由保定迁至石家庄市。

这是石家庄的简史。


《鹿鼎记》中,金庸自然是让方怡、沐剑屏去当时位于北京以南的直隶大城市石家庄,而不是某一个叫“石家庄”的小村庄。

为什么不是一个叫“石家庄”的小村庄?

因为在《鹿鼎记》中《第十五回 关心风雨经联榻 轻命江山博壮游》和《第十六回 粉麝余香衔语燕 佩环新鬼泣啼乌》写到:

方怡道:“我们在河北石家庄有个好朋友,你……你如不嫌弃,便同……便同去暂避一时可好?”

方怡慢慢低下了头,用筷子挟了一根面条,却不放入口里,低声道:“那位朋友在石家庄西市开了一家骡马行,他叫『快马』宋三。”

(徐天川说:)侍候两位平安到达石家庄。别说从北京到石家庄只几天路程,韦香主倘若吩咐老头儿跟随两位上云南去……

徐天川请二女上车,自己坐在车夫身旁,赶车向南。韦小宝眼见方沐五女从车中探头出来,挥手相别。大车行出三十余丈,转了个弯,便给一排红柳树挡住,再也不见了

大家再重新看上面的关于石家庄的记载:

到了清康熙年间,朝廷废除军屯制,石家庄成为真定府获鹿县(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的一个普通的村庄。

据清光绪《获鹿县志》记载:“石家庄,县东南三十五里,街道六,庙宇六,井泉四”。

20世纪初期,石家庄村只有93户人家,578人,面积约0.1平方公里。

试问,一个只有近百户人家的小村庄,怎么可能有西市,怎么能有一个骡马行呢?

什么叫西市?

《木兰辞》中有: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可见,“西市”指的是城中西边的市场。

小小的村庄中怎么可能有市场呢?只有城市才有这种大市场。

徐天川、方怡和沐剑屏乘坐大车离开北京,向南而去,正是石家庄所在的方向。


金庸武侠小说《鹿鼎记》中的一个地名错误

金庸武侠小说《鹿鼎记》中的一个地名错误

由此可见,金庸想当然的认为石家庄在清朝康熙年间就成为了河北中部的一个大城市,而方怡等人就是去这座叫石家庄的大城市投靠好友。

这也难怪,金庸是浙江海宁人,对北方地理不了解很正常,所以会出现这种错误。

也有人说,金庸这么写是为了照顾当今读者的理解程度,让读者知道小说人物的去向的大致方位。

不过我奇怪的是,以金庸对历史的了解,为什么不说去保定。真定呢?保定、真定成为城市的历史可比石家庄长的多。

要知道保定可是当时直隶首府,是当时华北最繁华的城市。如果说保定,就不会出现这种错误了。


写这篇小文,我倒不是给金庸金大侠挑刺。

我也是个武侠迷,也很喜欢金大侠的小说。只是爱之深责之切,对于金大侠作品中的瑕疵,看了之后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罢了。

感谢金大侠的作品给我少年时代带来的欢乐。

金庸武侠小说《鹿鼎记》中的一个地名错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