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g跟踪过程详解

在软件开发项目中,测试人员的一项最重要使命就是对所有已知Bug进行有效的跟踪和管理,保证产品中出现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一般地,项目组发现、定位、处理和最终解决一个Bug的过程包括Bug报告、Bug评估和分配、Bug处理、Bug关闭等四个阶段:

1、测试工程师在测试过程中发现新的Bug后,应向项目组报告该Bug的位置、表现、当前状态等信息,项目组在Bug数据库中添加该Bug的记录。

2、开发经理对已发现的Bug进行集中讨论,根据Bug对软件产品的影响来评估Bug的优先级,制定Bug的修正策略。按照Bug的优先级顺序和开发人员的工作安排,开发经理将所有需要立即处理的Bug分配给相应的开发工程师。

3、开发工程师根据安排对特定的Bug进行处理,找出代码中的错误原因,修改代码,重新生成产品版本。

4、开发工程师处理了Bug之后,测试人员需要对处理后的结果进行验证,经过验证确认已正确处理的Bug被标记为关闭(Close)状态。测试工程师既需要验证Bug是否已经被修正,也需要确定开发人员有没有在修改代码的同时引入新的Bug。


Bug的不同处理方式


在某些情况下,Bug已处理并不意味着Bug已经被修正。开发工程师可以推迟Bug的修正时间,也可以在分析之后告知测试工程师这实际上不是一个真正的Bug。

也就是说,某特定的Bug经开发工程师处理之后,该Bug可能包括以下几种状态:

已修正:开发工程师已经修正了相应的程序代码,该Bug不会出现了。

可推迟:该Bug的重要程度较低,不会影响当前应提交版本的主要功能,可安排在下一版本中再行处理。

设计问题:该Bug与程序实现无关,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对此应提交给程序经理处理。

无需修正:该Bug的重要程度非常低,根本不会影响程序的功能,项目组没有必要在这些Bug上浪费时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