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教師認為,教師這一職業就像“雞肋”一樣,食之無肉而棄之有味。你怎麼看?

孫老師講堂


這樣提問題有點兒尖刻。教師,特別是鄉村教師的工資低,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是如果把教師的工作比做“雞助”,那是對所有教師的一種貶低,是對這個職業的不尊重。

60年代到本世紀初,40多年的時間裡,教師隊伍組成非常複雜。有公辦教師,民辦教師,還有代課教師。在鄉村學校裡,絕大多數都是民辦教師。那個時候民辦教師羨慕公辦教師的工資高。有多高?六七十年代三四十元,80年代六七十元,90年代100多元,90年代以後二三百元,這些工資真的是“雞肋”。就這樣的工資,讓所有的民辦教師羨慕死了,他們做夢都想轉成公辦教師,拿國家的工資,成為正式的國家教師。民辦教師的工資少的更可憐,連“雞肋”都不如。可是他們並沒有棄之,他們忍受著貧窮和公辦教師一起奮鬥在教學崗位上,勤勤懇懇,幾十年如一日,奉獻著自己的青春,書寫著精彩的人生,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又一批棟樑之才。

還有一部分民辦教師,寧願一輩子啃食無肉的“雞肋”,寧願在教育上受窮。但是他們終於不能堅守,而被辭退了,成為原民辦教師。他們是含著淚離開講臺,離開學生,離開學校的。這群原民辦教師為失去無肉的“雞肋”而抱憾終身。他們把成為一個正式教師當作終生的追求,把拿國家的正式工資當做終生追求,與他們相比,你覺得你現在這份工作還是“雞肋”嗎?

我們現在的工資與整個社會相比,確實很低,鄉村學校難以留住教師,年輕人不願意入職教師,這與教師工資低有很大的關係。我們這個時代已經不是完全講奉獻的時代了,人們都有物質追求,這是可以完全諒解的。但是,教育戰線總體而言,大多數老師還是能守住清貧,還是和上世紀的教師一樣,不圖功利,願意在教育戰線上默默無聞地工作的,這是教師有生俱來的美德和終生不變的情懷。。

雞肋,食之無肉,棄之可惜,如果這樣看待教師這個職業,倒不如棄之,沒有利益可圖,幹嘛要守著這份職業呢?也許,你所丟掉的可能也是最寶貴的,因為有許多人想入這一行還入不了呢!當你在拋棄這個職業的時候,你想一想那些在被辭退時而流淚的原民辦教師吧!


寒韓寒


我本人就是省示範高中教師,從教38年,如今已經退休,呆在家裡不上課,每月退休金還拿五六千。我一直熱愛教師這個職業,雖然工資不太高,但也不太低,反正吃的飽,餓不死。而在社會上有些人為什麼看不起教師這個職業,就象“雞肋”一樣,這無非說明,教師的職業還缺乏一定的吸引力。要改變這種局面,就要提高教師的地位,要提高教師的地位只靠紙上談兵的精神鼓勵是不行的,更要靠厚實的經濟基礎作鋪墊。否則,提高教師地位的口號喊得再響,人們還是不願意當老師的。

要做到這一點,辦法很簡單,就是要按馬克思他老人家說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另外,提高教師的經濟地位,而不是隻在理論上拿教師的工資和公務員相比,讓教師的工資真正不低於公務員的標準。我在這裡也不是說要讓教師的實際收入處於我國現有各種職業的最高值,而是說讓教師的實際收入和經濟地位處於各種職業中的中等偏上的水平,如果可以的話,我想教師這個職業肯定會成為“香餑餑”。


百花亭雜談


我雖不是教師,但我媽媽是教師,她教出來的學生,可以說很懂得尊重老師,並且都是孝順父母的學生。我可以驕傲的說,我從我媽媽的身上學到了很多好的東西!

教師這一職業是高尚的職業,只不過被一小部分的教師把教師隊伍搞得汙七八遭的。以前的教師根本沒這種現象,現在這種現象層出不窮。教師是教書育人的隊伍,以前是,現在也是。為什麼現在出現教師的不道德的行為那麼多,關鍵還是在於教師自身的品行不好,還有教育部門沒把好關。師資隊伍需要好好的整頓,徹底淨化師資隊伍才是關鍵的!


冷淑華


我剛就教師職時,鄰居老頭看見我扛著魚網去搬罾,就對我說,這樣以後可補貼生活。我知道他是嘲諷我的。而他也只是一個技術差勁的集體辦建築社的一般泥冰匠。(我父親也是同一單位的泥冰匠但技術高很多),這樣你就不難理解“雞肋”之說了。幾十年,我堅持下來了,甚至放心棄了轉行入公務員行業的機會,並不提太熱愛那工作了,而是不忍心丟下還有一期就要中考的學生。這幾年來,我認為好得多了,雖然與公務員還不能相提並論,還一樣有被屈辱的感覺,畢竟與過去比,那也不是能同日而語的。也就是說待遇好了很多。退休了遇到對待教師不平的事,心裡當然也不平,我知道我並不比誰差,並不象有個別人認為的那樣,教師的水平,能力要次一些,也不是沒有別人努力。但是又能怎麼樣呢?樹生於澗與巔必然不同。但也沒有影響到全力以赴,忘我地工作。我相信絕大多數教師可能與我心態差不多。有遺憾但也不是耿耿於懷,怒火中燒。生活工作還得繼續。特別是看到學生愉快上我的課,希望上我的課時,那種感覺是難以言表的。這跟當初不想入教師行業的考慮並不衝突。不喜歡此業,但是既然幹上了,那就要幹好。個人好惡不影響工作態度,不影響工作情緒。“雞肋,雞肋”食之無肉,棄之有味,是不是就是此理。工作,只要有味,何復它求。


一車柴草自己賣


教師的職業特點決定這一職業就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

自古以來,教師沒有大富大貴之說,從古代的教書先生,到今天的教師,沒有教師能從事職業發家致富的。隨著國家對教育的愈發重視,教育投入逐年增加,教師的待遇顯著提高了。報考教師的人數逐年增長,教師的工作穩定,雖不是大富大貴工作,選擇教師選擇寂寞,選擇清貧。

很多教師工作多年後發現自己當初考上事業編的優越感沒有了,很多沒有考上事業編的同學或考到其他單位的同學都比教師混的好,在私企或者自己單幹的起碼經濟收入要強很多,在其他單位的人脈和灰色收入多得多,只有教師兩袖清風,越發不平衡了,只有幹過教師的人深有體會,不幹教師,怕沒飯吃,幹教師就要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貧,所以覺得教師這一職業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教師的職業發展前途渺茫,成為校長或教育局領導的鳳毛麟角,成為名師的更是少得可憐,剩餘的人能一眼望到底的職業前途,讓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慄,誰也不願整日毫無激情的工作著。為了一口飯,為了養家餬口,繼續著幹。



小學教育堅守者


當你把教師這一職業視為“雞肋”時,你已經把自己當成一個“吃雞”者,一個標準的功利主義者——你所謂的“肉”、“味”無非就是名利二字。

做教育真的是需要情懷的。不是說不食人間煙火,而是說在人間煙火裡,也可以常常仰望星空。

太多的老師僅僅把教書看成衣食供奉的手段,或是迫於生存壓力,或者是沒好的出路在此將就。因為當下老師職業並不能讓他鮮衣怒馬烈焰繁華,所以常常摔摔打打發火置氣。

如果談老師的現狀讓你生氣、喪氣,那我們就聊老師的未來吧。

  1. 教師將會成為真正的高薪職業。去年,深圳不少學校新聘老師年薪達30萬+,且提供種種工作生活便利優惠,讓老師們真正感覺到有點錢、有點閒、夠體面。儘管不同地區城鄉之間存在很大差異,但老師的工資總體處於上升狀況是不爭的事實。去年,教育部透露,我國教師工資由上世紀80年代行業排行倒數後三位,上升到行業排名第7位。在尊師重教政策越來越重視落實的情況下,未來幾年,老師的工資提升幅度會越來越大,頻率越來越快。
  2. 教師越來越成為體面的職業。很多老師可能說,我感覺不到做老師有面子,這說白了是妄自菲薄自輕自賤。若干年前,老師的社會評價是不高,大家都認為老師窮、酸、摳,而現在,有幾個敢說老師窮酸?我老家農村學校的老師們大多買房買車,收入穩定無憂,人們還很羨慕。我堂哥在農村小學教了幾十年書,工資一個月6000多,家庭也照顧了,小日子過得挺美。在一些城市,老師們根本不用擔心自己的社會地位,他們不僅沒有職業自卑,而且能充分地享受到職業優越感。我有一個親戚在縣城高中當老師,你說他沒地位?他說只要你不求往上爬,局長見你也讓三分,因為局長也有孩子要讀書。
  3. 教師未來是風險很小的職業。隨著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不少職業都“壽終正寢”,最現實的例子就是收費站收費員,公交車售票員。很多職業就業前景越來越暗淡,像銀行、超市等。但是,教師由於職業對象是活生生有思想有情感的人,不僅不會消失,反而會更受重視,職業前途一片光明。

總之,只要你眼光放遠,會發現老師不僅有錢途,而且有前途。

但時代的發展對老師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譬如這次疫情期間上網課,不少老師感覺力不從心,說明他們已經不符合形勢發展需求了,這是一個風險信號。

在未來,對老師用人制度肯定要改革,優勝劣汰。“縣管校聘”制度的落實就是一種嘗試。

如果你總是一種得過且過的心態,恐怕還沒等到教育的好日子來臨,就已經被淘汰出局了。

現在你視教育為“雞肋”,未來教育就會視你為“鴻毛”!


語文阿里之門


提供三個可能“非常規”的觀點:

首先,道德捆綁降低彈性。

“靈魂工程師、希望的園丁、德藝雙馨”等等譽美之辭都喜歡用在教師這個職業上,既然都抬到這個份上了,成了“道德”的楷模,受到各方的尊重,無論父母是什麼角色,見到老師往往都畢恭畢敬。而這種抬升,也“綁架”了教師的職業,使得出現問題都會變得非常敏感,讓教師長期處於被“審視”的位置,神經敏感,樂趣就降低了。

其次,有效的挑戰失去活性。

教師有在教學上的穩定性非常強,挑戰並不大,幾年適應之後基本進入“舒適區循環”,缺乏有效的成長性。而挑戰往往來自教學之外,比如人際關係、論文職稱、家長關係等等,帶來的感受往往比較負面。

最後,收益偏低缺乏競爭性。

教師的整體收入水平,確實不高,尤其是公辦中小學教師,或者高校裡非熱門專業的老師。收入水平,與日常努力之間的關係不那麼直接,缺乏可視的階梯激勵。市場上流傳的財富故事,帶來的刺激很強烈。
即便如此,教師依然是整個社會中性價比非常高的職業,在快速變化的時代,“相對穩定性”是最核心的優勢。或許,這世界上很多職業,在當事人看來,都有各自的鬱悶之處了吧,管理自身的事業期望,或許是每個人的必修課。

本人從事教育學研究,歡迎關注或私信。


李駿翼x教育吐槽家


原先要報考師範時有那麼想過,感覺是很束縛人的工作,每天就接觸那麼多熟悉的人,好像老是那麼按部就班的生活,然後把報考志願改成中專,畢業後到處找工作才發現那些報考師範的同學都已經有了穩定的工作。

幾年的周折也許有的人發展的挺好的,但許多像我這種生活的不好的人真的不在少數。這時甚至羨慕那些曾經考上老師這個職業的那些人。他們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儘管不是太多但過日子是綽綽有餘。除了週六日每年還有兩個多月的寒暑假,可以供你休息遊玩。

到了退休年齡又有各種退休金養老金等等的合理的待遇,有一階段國家公務員的工作挺熱門的,想想教師的工作和國家公務員的工作又有什麼差別呢?

人活著就要生活,生活就要有工作,一份穩定的工作和收入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是多麼令人羨慕,況且教師這個工作也是挺高尚的教書育人的事,現在想想還真不是題主說的這個職業是食之無肉,棄之可惜的雞肋,畢竟出類拔萃的有大作為能掙大錢的人其實還是少數,畢竟普通人佔大多數。

當你把一個字工工整整的板書到黑板上,當你把一道幾何題講解得通透明白,當你講訴一個有趣的歷史故事,當孩子們尊重的聽你說聽你講時……你會不會覺得有成就感,會不會有驕傲自豪感……十年育樹,百年育人桃李滿天下是多麼美麗的風景。如果要是時光能夠倒轉能夠重來,我一定會選教師這個職業,如果我的孩子們問我教師這個職業可不可以我會舉雙手贊同,如果……總的來說教師這個職業還真是很好的工作,不是嗎?



蓄流成河


作為教師我有時候也有這種感覺。

教師工作真的很累,因為你有雙重的職能,傳授知識和管理班級。

傳授別人知識,就意味著你自己也要不斷的學習,永遠學習,教師才是一個幹到老,學到老的職業,而學習其實是很累的。很多人覺得教師每年都教一樣的東西不用學習。這其實是一個錯誤的認知,教材改革,每年的學生也不一樣,教師也要想出新的對策,更好的傳授知識。

管理班級現在也是一個需要花費巨大精力的事情,處理孩子的問題,輕了不行,重了也不行。現在對於教育這麼關注,可能稍微有哪點做的不恰當,你都有可能上熱搜啊。所以老師有時候也在總是感覺到很累,有些力不從心。

現在社會上對於老師有妖魔化的現象,老師本來是付出了最多的愛心和責任心,但往往沒有收到任何的回報,可能還會受到一些誤解。

但如果讓一些老師離開工作崗位,可能也不願意,因為我們習慣了校園的環境,習慣了寒暑的假期,更重要的是習慣了看到一屆又一屆孩子的成長。習慣了聽到那句“老師好!”。



海島教育人


這是一個人的認識和感覺問題。老趙就是一個教師,有30年教齡的老教師,並且愛人也是教師。我們一直在教師這個崗位工作著,備課、上課、輔導、批改作業……忙,並快樂著。

1989年,我師範畢業,走上教師這一崗位。教師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被譽為紅燭和園丁。頭上有很多光環。我只知道這是一項事業,一項教書育人事業,一項有意義的事業。同時,也是一個職業。和律師、公務員、工人等職業一樣。如果說有什麼不同,那就是:教師是個良心活兒,馬虎不得!

在教師這個行業耕耘了30年有這樣幾點體會:

一、教書育人很有成就感

看到經過自己的教育孩子們越來越懂事,學識越來越多,尤其是看到一屆又一屆的學生考入高一級的學校,考入大學,成為棟樑之才。作為他們的老師感到很有成就感。

每年教師節和春節等節日老趙都能收到來自全國各地學生的電話、信息和賀卡。有些學生還專程來看我。他們當中,有警察、有工程師、有國家幹部、有律師,也有老闆和普通工人。請問:有多少人能夠享受這種沒有夾雜任何私利的感情?

二、教書育人讓我永遠年輕

每天和孩子們在一起。看著他們刻苦學習,看著他們嬉戲,看著他們天真爛漫的模樣,兩鬢染霜的自己似乎忘卻了年齡,感到很年輕。

三、教書育人讓我能夠享受美好的假期

教師的工作是辛苦的,也是有規律的。可以正常過雙休日,尤其是每年一個月的寒假和兩個月的暑假,可以非常從容地安排生活,享受詩意和遠方。每逢假期,我都和同事結伴旅行,去外面的世界看看。截至目前,已經游完大半個中國,還去過幾個國家。這是許多人難以享受的。

四、教書育人使我有了體面的生活

當聽到別人叫自己“老師”時,心底便滿滿的幸福感。我們這裡的教師薪資還好,中級一般7000左右,高級1000左右。享受13個月工資。在當地屬於中上水平。

當然,還有許多滿足的地方,不再囉嗦了。

但是,教師這一職業又很特殊_想升官不行,想大富大貴也不可能。它就是一個職業,一個特殊的職業。

作為教師,我不認為它是雞肋。我喜歡這一職業,樂此不彼。如果讓我重新選擇職業,我還會選擇教師。

做教師,美美噠!

一家之言,歡迎指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