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是怎么离开巴勒斯坦分到世界各地的?

用户5060053807818


关于犹太人流散全世界有好几个阶段的。我们一个一个来分析,自从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约书亚带领他们进入巴勒斯坦地区之后将各地分派给以色列人。大约公元前1050年,建立以色列王国,出现三个国王:扫罗、大卫和所罗门。

所罗门晚年因迎娶大量外国王妃崇拜偶像之过。所以,在他死后,北方的十个支派便马上脱离以色列联合王国,由耶罗波安领导;而南方的两个支派,即犹大和便雅闵,则依然由所罗门的儿子罗波安领导,自此,以色列联合王国结束,国家分为北国以色列和南国犹大。

北国以色列仅国祚二百一十年即亡国,主要是因为,以色列以北的地区主要是平原,是一块易攻难守的土地,很容易就会被人攻占。加上北方一直政局不稳定,导致最后被亚述帝国消灭。这是北方的以色列人第一次流散到各地。

南国犹大的开国君主是所罗门的儿子罗波安。君王基本上是大卫的后代。所以,可以说,南国犹大当时的政局比较稳定。另外,比较英明的君主也较北国多(例如亚撒、希西家等)。另外,犹大国位于丘陵地带,比较北方容易驻守,因而延长国祚。南国的国祚有三百四十四年。

公元前586年南国犹大被新巴比伦王国所灭,耶路撒冷沦陷之后,犹太人便大批的被掳到巴比伦,史称“巴比伦之囚”。这是犹太人的第二次流散。巴比伦被波斯帝国所灭以后(前539年),居鲁士二世下令犹太人可以回去重建家园,不少犹太人便回到以色列地去。终于,他们在公元前520年开始重建第二圣殿,之后重建耶路撒冷城墙。

然而,随着波斯日渐式微,公元前332年失去以色列,以色列被亚历山大大帝实行希腊化统治。在亚历山大大帝逝世以后,以色列被托勒密王朝统治。托勒密的式微,公元前198年,以色列便为塞琉古王朝所占领。塞琉古王朝是亚历山大大帝另一位将军塞琉古一世的后代,领土包括土耳其和叙利亚。

他们禁止犹太人的宗教自由,甚至在圣殿中摆放宙斯的神像,要求犹太人敬拜希腊诸神。最后,这些行为激起犹太人的反抗。最后,犹太人在祭司的后代马加比家族的带领之下于前166年赶走塞琉古王朝的军队,建立马加比王朝(公元前166年—公元前63年)开始了。

马加比是王朝的第一任国王,马加比曾经亲自领兵四次击退塞琉古的军队。犹大死后,他的兄弟约拿单暂代王位,却被一个想夺权的军官杀死。犹大另一个兄弟西门马上行动,因为当时塞琉古王朝已经没有能力重新控制以色列,便希望和这位新国王签下和约。自此,塞琉古便没有再侵扰以色列了。


西门统治期间,以色列有了一段短暂的繁荣。但是,他最后却死于一个叫多利买的夺权者的手中。不过,他的儿子约翰·许尔堪却以谋略胜过他,成为统治者。在约翰·许尔堪的统治下,版图不断扩张,把以士买、撒马利亚和利比亚也收入版图。他又把耶路撒冷美化起来,又首次发行钱币。


公元前105年,约翰·许尔堪去世,由亚理士多巴勒一世接任王位,但不到一年,就由亚历山大贞尼接任,直到前87年为止。二人也恨法利赛人,并偏袒撒都该人,因而法利赛人受到严重的迫害。后来,亚历山大贞尼的妻子亚历山德拉接任,她是法利赛人,又因而反过来打压撒都该人。前69年她便逝世,她的两个儿子许尔堪二世和亚理士多巴勒二世就发生内战,互相争夺王位,为期六年,结果两败俱伤。


他们的内讧因而为罗马共和国制造机会,公元前63年,庞培带兵攻占耶路撒冷,犹太人的独立结束。罗马帝国在占领巴勒斯坦以后,庞培将军先立支持他的许尔堪为犹太人的统治者,却不立他为王。并且,下令犹太人要每年交税给罗马。


前48年,庞培因为和凯撒犹流在法沙勒的一场权力争夺战中战死以后,安提帕特马上改变立场,支持凯撒,使凯撒升他为犹大省长,地位比许尔堪更要高。同时,凯撒又对犹太人有很大的宽容的态度,给犹太人宗教自由。安提帕特在凯撒的支持下便成为巴勒斯坦里最有权力的人。


他是彻底向罗马效忠的。然而犹太人却恨他,因为他是以士买人,是他们以前死敌的后代。因而,他在上任后一年便被人毒死。他的儿子希律王便接任他的省长的职位。希律生于公元前74年,死于公元前4年,在他一生作政客和统治者的生涯中,他代表着罗马政府去对付犹太人,比任何人也要多。

公元前6年,耶稣出生。三位前往拜访小耶稣的先知去见希律,希律为了解决这个新的王,并下令将两岁以下的婴儿杀光,因此耶稣出生后不久一度前往埃及,以逃避希律。

大希律死,儿子希律安提帕斯继位。约公元27-30年,耶稣开始在加利利海和希伯仑一带传道,并在耶路撒冷被门徒犹大出卖移交犹太公会判定死刑后交给罗马总督彼拉多判钉十字架殉道,并在死后三天复活,在传道33天后升天。

在耶稣升天以后,其门徒约在公元30年或33年就在犹太省首次建立教会,开始基督教的历史,并使耶路撒冷成为早期基督教的一个传道中心。然而,犹太人视基督徒为异端,因而不断的迫害,甚至杀死基督徒,很多基督徒因而离开犹大,向到安提阿、亚历山大等外邦城市,并开始向罗马帝国的外邦人布道。最后,基督教完全成为外邦人的宗教,以及日后的罗马帝国的国教。

公元65年罗马帝国尼禄王开始对犹太人下手,公元70年,罗马将军提多攻陷耶路撒冷。公元132年,犹太教著名教士阿吉巴·本·约瑟称呼西缅·巴尔·科克巴说“这位就是弥赛亚君王!”。巴尔·科克巴位高势强,拥有一支雄兵。

许多犹太人以为,拯救他们脱离罗马世界霸权之手,终止他们长期以来所受压迫的人终于出现了。可是,巴尔·科克巴却一败涂地,成千上万的犹太人更因此赔上了性命。

犹太人的起义被镇压以后,罗马人把所有犹太人由犹太行省驱逐出,同时将该地重新命名为“巴勒斯坦”。自此犹太人开始近二千年的大流散,直到1948年重新建国。


鄜延路节度使李


犹太民族从血缘上看,与阿拉伯人有着十分近似的关系。

根据记载犹太民族历史的《圣经.旧约》传说,他们的远祖亚伯拉罕(阿拉伯语音译易卜拉辛)原来居住在苏美尔人的乌尔帝国附近,后迁移至迦南(今以色列/巴勒斯坦一带)。其嫡幼子以撒成为犹太人祖先。

据巜古兰经》中的记载亦可找到类似的佐证。

由于篇幅的限制,对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就不详述了。

犹太人离开巴勒斯坦,散落世界各地的起因,源于所罗门死后,由于其子罗波安继承了王位,施行苛政,导致族群分裂。虽经几百年的磨砺,最终被巴比伦帝国攻陷沦为奴隶。

波斯帝国时代,犹太人被允许重返家园再次重建耶路撒冷圣殿,前后相继沦为希腊和罗马帝国的属民。

公元一世纪,耶稣死后不久,犹太人起义反抗罗马帝国失败,圣殿被毁。从此犹太人被迫离开家园,开始真正的流落到世界各地,对外自称为犹太人。

历史上犹太人有着太多的前所未有的经历,更有许多的神秘面纱和让人感叹之处。

犹太人于一九四八年宣布独立,以犹太人为主体民族的国家正式宣告成立。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以色列国家。

由于仓促作答,如有不到之处,恳请各位条友包容。


檐低溪声远


事件起因:公元前66年,当时罗马共和国名将庞培击败塞琉古王国密特里达提王的抵抗,从此将整个迦南地区变为罗马的一个行省。

起初罗马人对待犹太人是相当宽容的,只需要他们每年向罗马提供一定数额的税款,让罗马军团驻扎,其他的各种行政事务都由犹太人自己处理。当时,犹太人有自己的国王——希律王,希律王和罗马帝国的关系非常不错,还和罗马的统治者关系很好。由于犹太人对罗马统治者天生的厌恶,以色列和罗马帝国的关系开始越来越僵化。由于犹太人崇信一神教,而罗马信仰多神,两个民族在宗教信仰方面有不可调和的矛盾。罗马人一直想将异教的神像移入犹太人的圣殿,却一直遭到犹太人的反对。

虽然罗马人并非那样崇信宗教,但他们将犹太人对神像的抗拒行为,视为对罗马帝国的不满。所以,罗马政府对犹太人开始实行高压政策,不但加重了税收,还将神像强行移入圣殿。由此,忍无可忍的犹太人于公元66年发动大规模起义,反抗罗马帝国。

犹太起义的壮举为犹太民族树立了斗争不息的榜样,也被罗马当局下决心斩草除根,不让起义重演。公元135年,耶路撒冷城被彻底破坏,遗址翻耕成田,有如昔日迦太基之毁灭。杀戮之后残存的人民多被掳掠为奴,整个巴勒斯坦田园荒芜,庐舍为墟。于是犹太人开始了背井离乡、流浪异地的长期民族飘泊史。






爱依人


犹太人是一个中东古老民族,生活在地中海东岸,在欧洲人眼里,这是一个纯正的亚洲民族。犹太人历史上有过几次大流散,诸多民族往往就这样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犹太人不仅保存了基本民族特征,还日益兴旺发达,并对人类社会发展做出了并正在做出贡献。

公元70年,罗马帝国攻陷耶路撒冷,犹太人第二圣殿被毁,犹太人彻底离开古以色列地区,是为最后一次大流散。一般认为,在这个时间点上,犹太人总人口8百万,其中犹太人始终视为祖籍地的巴勒斯坦地区约3百万。在这个时间点以后,巴勒斯坦几经变迁,犹太人越来越稀少并再未建立政权。

犹太人流散世界各地,始终紧抱民族文化,以百万级别人口顽强生存下去。耶路撒冷是故乡,故乡有座锡安山,回到锡安是代代梦想。


徐小枫X


  历史悠久的犹太民族,他们的祖先在公元前11世纪从埃及来到了巴勒斯坦。在那里建立起统一的以色列国家, 耶路撒冷被定为首都。后来国家分裂,北方的以色列王国被亚述灭亡后就被放逐,不知去向。南方的犹太王国被新巴比伦打败,他们将犹太人分三批强行迁往巴比伦,这就是“巴比伦之囚”的由来。公元前538年,犹太人被获准重回故土,后来的罗马人却统治了巴勒斯坦,犹太人再次陷人了水深火热之中,在多次起义被镇压后,犹太人便在此后的1800多年间一直流浪世界各地。

  被迫逃亡的犹太人主要分布在欧洲、西亚和北非。犹太人在国破之已所经历的苦难是难以想象的,在将基督教为主教的欧洲他们常常被当两导教徒和刺杀耶稣的凶手,他们由此而忍受的迫害和歧视更是非常残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犹太人就历经了残酷的大清洗。差不多有600人死在纳粹德国的屠刀和毒气室中。欧洲之外的犹太人也没有好过多少。1094年,都城耶路撒冷被十字军攻陷了,城内的犹太人全部遭到屠杀。在屡次遭受的迫害和厄运中,犹太人在世界上逐渐减少,迄今为止幸存的犹太人仅为1500万人左右。

  长期的漂泊和流浪使幸存的犹太人散落各地,他们分属几十个国籍,说着不同的语言,皮肤体质等都已经不同,他们都始终认为自已是犹太人,因为他们都信奉犹太教。不管他们地域如何、血缘怎样,他们都被称为犹太人。由此看来,犹太教便是连接世界上众多犹太人的纽带,也是他们长期以来都不被同化的原因。

  犹太教中把自己都说成是上帝的“选民”,高于其他民族。因此他们不同外族通婚、或是同食。犹太教用《律法书》将他们围成了-一个封闭的集团,在遭受迫害时也不会改变他们的信仰。他们常常会把自己现在所受的苦难当成是赎罪,认为是耶和华对他们的考验。他们坚信这一切苦难都是暂时的,最终的辉煌一定会到来。


凌天百史通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犹太人有两次分散的历史!

首先,圣经中摩西说,以色列人占领迦南后,肯定会慢慢离开上帝,忘记上帝的命令和约定,于是上帝会让他们分散寄居在世界列国中。而且以色列人在列国中将离弃自己的信仰,但一旦他们重新寻求上帝,上帝就会再次把他们召聚回到应许之地在一起。

而在真实的历史中,犹太人有过过两次离开迦南的经历,第一次是被灭国,许多人(不是全部)都被掳掠到巴比伦(古代战争,胜者往往会掳掠失败的国家的人民,因为在古代,人口就是财富)。然而,这次他们不是分散在列国,而只是被掳到另一个国家,且七十年后,他们就被获准回归了,重新生活在迦南。摩西的预言还没有实现。

接下来几百年他们在迦南不断被其他大国轮番占领,其间也起义短暂建立过自己的国家,但罗马兴起后,又被罗马占领。

第二次是真分散。

公元70年,犹太人再次起义,被罗马人镇压,135年,又起义,又被镇压,经两次起义后,罗马人决心彻底灭绝这个民族,除了大屠杀外,他们把所有犹太人赶出迦南,谁回来就抓起来。同时采取文化、种族灭绝政策,去犹太化,给迦南起名为“非利士人之地”(音译为:巴勒斯坦),非利士人是犹太人的传统敌人。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同时罗马人把各族人移民到这里居住,以彻底去犹太化。

而犹太人就如《申命记》所言,这次真的被分散到了列国。

公元1948年,犹太人按照预言被重新招聚回迦南,建国,拳打四边敌国,顽强生存下来。直到如今。


老西百科


犹太人是怎么离开的,我真的还不知道,因为我没看到这个新闻


尹阿山


走着离开的吧!


鱼之乐6810


太狡猾太坏。


桌子不知道登子


不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