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985、211高校称呼被双一流统筹,那么以后就业会以双一流名义取代985、211名义来招人吗?

zx66wdzhangxin


对的,现在好多好单位就已设定门槛:必须是一流高校或一流学科高校,实际上条件就相当于原来的985或211高校。所谓的双非不考虑。还有,对研究生而言,更有对其本科阶段要求985或211,意思是即使是研究生,如果本科不是985或211也不考虑。更有甚者要求本科和研究生都必须是985或211才考虑。


清风高山流水


双一流大学是继985工程、211工程后,国家推行的又一国家级教育工程,双一流打破了原985工程、211工程的格局,现成了新的体系。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强调,“双一流”不是“985工程”、“211工程”的翻版,也不是升级版,更不是山寨版,而是全新的计划。在以后招聘过程中,在政府部门、科研院校、效益较好的企业,双一流将会是其招聘的主流要求,但是地理位置偏远、效益一般等企业,仍然会采用211工程要求。


一、双一流有别于“985工程”、“211工程”,是多维多层评估体系


双一流大学的目标就是世界一流大学,优先支持重点院校,以带动其他高校发展,整体提升高教系统质量抬升。国家三部委颁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颁发(暂行)》,根据双一流大学评估体系,整个评估指标包括国际化指标(II)、学术生产指标(AI)、人才培养指标(EI)、社会贡献指标(SCI)、院校发展指标(IDI),采用多维多层评价指标(MMIS),兼顾个性特色和综合功能。因此,不难看出国家推行双一流大学,就是为了综合全面的考评,大力发展世界一流的大学和学科。


二、结合全国“双一流”大学名单分析


根据国家对双一流大学的评估,现阶段共有42所大学被评为双一流大学,其中被评为双一流大学又分为两个档次,A类和B类,其中A类的大学有36所,B类的大学又6所。在这42所高校中,既有985工程也有部分仅为211工程的大学。


全国985工程大学共有39所,本次评估中均全部上榜,双一流A类中全部为原985工程的大学,还有3所原985工程的大学这次仅被评为B类,具体为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另外有3所211工程大学上位双一流B类,具体为郑州大学、新疆大学、云南大学。


不难看出,这次评估中,三所211工程大学从众多的211大学中脱颖而出,引起了社会的剧烈反响。有的声音认为国家在一定程度上照顾了这三所高校,也有人认为这三所高校深藏不露,实力很强,发展速度很快,能堪当此任。不管怎么说,能上位双一流大学序列就是实力。


三、关于就业是否采用“双一流”大学取代985工程、211工程大学,老吴认为实力强的单位会用双一流取代,实力弱的单位仍然采用211工程


至从双一流大学出来后,很多招聘单位明确规定要双一流大学毕业的,特别是科研机构、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大型医院等等,为什么这么规定?主要原因:


其一,这些招聘单位本身原来招聘要求就是985工程毕业的大学,因此,此次改为双一流大学毕业的大学也是在情理之中,正是由于国家推行双一流大学政策,各地方各单位必须要全面推行和支持,同时也是拓宽就业渠道。


其二,现在高校每年扩大招生,不管是大学生还是研究生、博士生等,因此,招聘单位选择的余地更多,一旦企业待遇好,求职的人络绎不绝,适当提高门槛也是势在必行,因此,很多效益好的单位、待遇好的单位均会提高响应门槛。


但是对于效益比较差、待遇有没优势,更是地理位置比较偏远,可能不在省会城市,像中小城市等,这些地方一般不会成为毕业生的首先,特别是那些双一流大学毕业的毕业生,更倾向选择政府机构、科研院校或者大型企业,且像企业一般选择大城市如上海、广州、北京或者省会城市。相对于没有优势的企业,如果设置双一流门槛,那估计没几个人回去,因此,必须要降低门槛,选择211或者省属重点大学即可,有利于人才引进,否则没人来也是空的,还有招来的人,待遇方面不能满足人家,也留不住人才。


因此,不少政府部门、科研院校、企业效益好的企业将招聘条件设置为双一流大学毕业,一般这些单位均是每年的热门就业单位,竞争十分激烈,老吴觉得现在一般会设置为双一流大学或者985工程大学,主流是双一流大学。如果效益一般的企业,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一般不会扩大到双一流大学,只会停留在211工程大学。


老吴跟你谈教育


作为一个高校人事工作者,真经可以肯定地说,这种改变是必然的。事实上,现在,已经有很多高校用双一流为条件来招聘了。


前两年,双一流高校名单出台后,真经所在学校就将招聘条件中的985、211改成了双一流,这样实际的招聘范围比之前更宽了。

但这一条件我们一般不公开写在招聘启事上,而且作为内部政策在掌握,因为目前学校招聘不能唯学历,一般情况下先看业绩,再看学历,同等业绩下,双一流的优先。从另一个角度说,非双一流毕业生,如果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业绩条件,几乎不可能招聘进来。


这是高校的情况,据真经了解,多数高校都已经调整了这个口径,将985、211改成了双一流。还有地方上的公务员、事业编招聘,目前很多也改成双一流了。但很多企业还没有这么改。因为企业对高校的这些改革并没有那么敏感,就像我们普通百姓仍然喜欢说985、211一样,很多企业招聘人员甚至不知道哪些双非学校新入选了双一流,所以在招聘时可能仍然会有“歧视”。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最多到下一批双一流遴选结束,社会上对双一流的认识肯定会普遍加强,企业在招聘时肯定也会以双一流为参考。


高校人才真经


从目前来看,985、211的头衔比双一流更为人接受,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我认为“双一流”头衔会逐步取代985、211高校的头衔,现在一些高校招聘、各个省市选调在招聘条件里面也都会写成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

1.985、211高校由来已久,我们这几代还是看985、211。

985工程源于是1998年5月4日国家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211高校是国家面向21世纪,集中中央和地方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

我们从这里面看到国家为了建设这些高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各种各样的资源,现在已经过去20余年了,但是这些高校已经成长起来了,他们的实力受到了学生、老师、社会的认可,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在招生、就业当中的反映,考研本科985、211高校占尽优势,就业国企、私企、外企青睐,这些都不是刚提出的双一流能够改变的,也许未来985、211会推出历史舞台,但是远远不是现在。

2.双一流大部分和985、211是一致的,但又有不一样。

由于前面985、211积累的实力非常大,这让这些学校在评选双一流当中占尽了优势,因此有些人也说双一流和985、211其实是换汤不换药,这是事实,毕竟全国的资源优先供应这些高校了20多年之久,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一些新的大学正在双一流的作用下奋起直追,比如势头很猛的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等,未来真的是双一流的天下,一些学生放弃了一些211去了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也正是看重这些高校的潜力,双一流也是这样的潜力。



高校研究生


老穆在解析之前,先给大家一些名词解释,如下:

【双一流】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211工程】

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

目前,全国共有116所211大学。

【985工程】

即1998年5月,国家通过对若干所高等学校和已经接近并有条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进行重点建设,争取使我国若干所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水平。

目前,全国共有39所985大学。

去年的时候,有家长在教育部官网上提问,咨询985、211名单。

教育部给的回复很明确:

“985工程”1998年启动,支持39所高校结合国家创新体系进行重点建设。 “211工程”1993年启动,先后共有112所高校纳入建设范围,全部高校均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

现已将“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统筹为“双一流”建设。

早前,河北省石家庄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2018年《关于实施现代产业人才集聚工程的若干措施》……

其中,毕业于“双一流”高校成为石家庄引才聚才的新标准之一。

年前,重庆市集中选调2020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其中明确要求“双一流”建设高校,而不再是以前的985、211……

由此可见,985、211已成为过去式,双一流将是未来的主流!

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老穆说语文


会的。

教育部出台双一流目的就是要替代985、211。

985、211是历史阶段性的评价,已经不适应发展了。2017年开始的双一流,五年一流动。名单不是固定的。

但是,985、211已经影响了近25年,不可能几年退出历史,还会长时间的留有社会影响。名号会一起并存,预计再有五年,双一流会占上风。



吉黑辽高报刘老师


985、211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双一流取代原先的985、211是早晚的事情。目前人们还是常常提起985、211是因为这个称呼存在了20多年了,在社会上还有着非常好的口碑和影响力。所以不管是找工作,还是在考研调剂,虽然许多学校还会要求本科毕业于985、211,但是已经越来越多的学校将这一条要求改为“双一流”。随着双一流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985、211的概念将会逐渐被人们淡忘。

我们就以考研调剂来举个例子,今年中科院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无机化学招收调剂,在调剂要求中,其中有一条就是本科211以上,类似这样的要求,在考研调剂中是很常见的。我们再看另外一所学校的调剂,这个是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发布的调剂,这里的调剂要求已经改成了双一流高校。


如果你关心大学生找工作的事情,会发现企业或事业单位要求本科必须毕业于985、211是非常常见的,2019年徐昌教育局教师招聘限定211和985就曾在网上引发争议,有人认为这是学历歧视,但河南许昌市教育局回应,考核招聘不存在学历歧视,用人单位有权招聘符合自己要求的教师。对此我也赞同许昌教育局的做法,985、211的学生也是努力考上的,就好比大学招聘教师要求博士学位,小学毕业的人不能认为这是学历歧视吧!如果你觉得不公平,那就努力考研,也读个博士。

本质上来讲,无论是985还是现在的双一流并没有区别,因为学校还是那些学校,只是换了个名称罢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取消985、211,就算取消985、211,没有双一流的出现,人们还会用原985,原211代称。因为企业之所以会有985、211的限制,根源还是为了招聘更优秀的员工。


考研小秘书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就目前为止甚至将来的一段时间里,985,211仍旧会是招聘的标准之一,学校校招时的工资水平,985,211本科、双非研究生在一个水平,然后其它本科大学一个水平,目前仍旧是如此。

毕竟双一流也刚出来没多久,大家的接受程度还不是特别高,还是停留在985,211的时候,所以这需要时间的积累,时间会冲逝大家的记忆。

相信在未来的不久,招聘时会不再以985,211为标准,那时估计就会普遍以双一流为标准,我也很期待那时候的到来。


夜半生活


很高兴能够通过头条平台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和看法,个人认为短时间内不会被取代,以下是我个人的看法:

第一、现在大多数企业,尤其是知名企业还是以985、211为招聘条件,招聘信息中很明显强调本硕985、211。双一流是一个新兴词,短时间内不会取代985、211习惯的用法。

第二、双一流对于大多数人群来说没有被认可,因为在很长的时间内,大家一直在沿用985、211,总感觉双一流还是不去如85、211顺口顺嘴,只是大家已经习惯,想被双一流取代,短时间是不会的。

第三、打造双一流大学是国家对高校提出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对于企业招聘来说短时间内不会被取代。

希望以上几点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


蜗牛老师数学讲堂


1、985、211重点工程高校,其财政支持和政策倾斜都已经纳入双一流统筹管理中,但没有废除985、211高校的评审文件和评定决定;2、大部分单位依然把985、211、双一流做为平行要求,也就是只要具备其一就满足基本招聘条件之一;3、985、211是长期固化的标签,这些学校确实在全国高校中排名靠前,即使一些所谓的照顾性进入两大重点建设工程的高校,在本区域或本省内依然是顶尖高校,所以这些学校即使在双一流中,还是具有很大优势,况且具备985、211的标签,相当于常春藤名校,是刻在那里的品牌效应,只要不是太大变故,会一直存在影响;4、双一流相对于985、211的品牌效应,是一种考核机制,是变动的,是指标量化促进高校参与动态评估,评估结果好的可以得到更多的财政支持和政策照顾,而且一流大学建设和一流学科建设,理论上并非一定是国内最好的学校和最好的学科,而是建设,就是建设成为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例如有的学科评估为A,是国内顶尖的学科,却没有参与一流学科建设;5、很多单位招员中,不会花太多精力去选择,双一流一旦动态变化,这些单位也不愿意花精力去区分进来的新的或踢出去的学科及高校,这时候就从固化的985、211中选择了,因为这些基本都是双一流中的,目前全部是;6、不管双一流怎么变,基本上还是原来的985、211高校,双一流高校存在照顾性,例如新进双一流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