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嫦娥要奔月?

岭南人士叶生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我是小七,一个喜欢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一个沉迷于扯淡的萌妹子。

嫦娥奔月一直是所有神话故事中我认为最凄美的一个了。

说到凄美的神话,我想大多数人脑海里第一反应想到的是董永与七仙女、许仙与白娘子、孟姜女哭倒长城或者牛郎织女。但是我心目中都比不上嫦娥奔月。

为什么这么说呢?董永和七仙女,许仙和白娘子最后留下了爱情的结晶,牛郎织女虽然分隔两地,但至少一年能还能见一次,对于织女来说地上一年天上一天,那更是天天见面啊。

织女和白娘子今年不是还晋升为女性最羡慕的两位人物吗?一个天天鹊桥会情郎收礼物,一个孩子一出生自己就去了雷峰塔,从来没带过一天孩子,出来的时候孩子都考上状元了,这是多少女人的梦想啊,美是真的挺美的,可这凄在哪儿啊?

而孟姜女刚结婚就被迫与丈夫分离,最后丈夫死在修筑长城的路上,孟姜女得知后哭倒了长城,虽然也是个凄美的故事,但是至少孟姜女最后还得了个贞洁烈女的头衔,被后事传颂,这么想来也不算太过凄惨。

但是嫦娥就和他们不一样了,我们美丽的嫦娥姐姐不仅要忍受永生永世待在冰冷的广寒宫,不能与后裔相见,还要背负偷吃长生不老药的罪名。连李商隐都感慨“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要说嫦娥偷药这事,我是万万不信的。

首先,我们都知道嫦娥是后裔的妻子,后裔是谁大家都知道,那可是射下九个太阳,救万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大英雄,这样的大英雄又怎么会娶一个会独自偷药升仙的妻子呢?反正我是不觉得这么正直的后裔能看上这样的女子。

好,我知道你们想说什么,也许后裔太善良,嫦娥“演技”太好,一直以来欺骗了后裔呢。

那我们再说另外一点,就是显少有人知道的嫦娥的身世,嫦娥其实是帝俊(帝喾)和常仪的孩子,根据《山海经》记载,常羲(也就是常仪)和帝喾生了十二个月亮,而常羲本来就有“生月亮”的意思,所以说嫦娥本来就是月亮之神,她有什么必要偷吃灵药飞升上月亮呢?

好好一个月亮之神被后世污蔑成偷吃不死药的卑劣形象,我真是替嫦娥感到委屈,忍不出想要“代表月亮消灭你们”!

我是小七,一个沉迷于研究山海经与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喜欢可以关注我。

版权申明:本文系山海经解密小七独家邀约稿件,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盗用以及洗稿,未经同意擅自盗用,将追究到底。


山海经解密小七


至于嫦娥为何会前往月宫,成为月神,并不像民间传说那么简单。在民间传说中,是嫦娥负心薄情,抛下后羿,事实上,真正薄情的是后羿!

嫦娥与后羿一样,都是天神。本来他们在天庭生活得很幸福。后来,人间有妖兽作祟,帝俊的十个儿子又不服母亲管束,一起跑到外面玩耍。

十日当空,凡间百姓根本受不了。于是,在人间帝王尧帝的禀奏下,帝俊派出天神后羿下凡,让他代替自己教训教训不听话的几个儿子。

帝俊如此做,多半只是个姿态。没想到来到人间后,后羿见到了百姓的惨状,十分愤怒,竟然拉开神弓,一口气射下九颗太阳。若非尧帝偷偷把后羿箭袋中第十支箭藏起来,天上一个太阳也不会留下。

太阳坠落之后化为三足金乌,仅存的一个太阳胆战心惊,但是也对后羿仇恨不已。

太阳乃天帝之子,后羿如此行为保护了万民,但也大大得罪了天帝。天帝大怒,将后羿的神位革除,取消了他上天的权力。作为后羿的妻子嫦娥,也被贬下天庭。

人间的条件怎能与天庭相比。嫦娥于是经常抱怨,后羿不堪忍受于是就离家出走。他四处游历,将从天界逃离的许多神兽一一灭杀,在人间获得了崇高的声望。

可是,在游历之时,后羿又遇上了一个美丽神女。这个神女是伏羲的女儿,因落水而死,死后就成了落水的女神,人们称其为宓妃——没错,就是曹植《洛神赋》中提及的宓妃。

洛水水神宓妃是黄河河伯的妻子,只是河伯风流成性,夜不归宿。宓妃日日哭泣,后羿见了宓妃美貌,仗义出手将河伯射瞎了左眼。之后,宓妃就与英雄后羿传出了绯闻。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此事被嫦娥听到了,她大哭大闹,吵着要回天界。后羿心中有愧,于是跑去西王母那里求来了不死药。不死药十分珍贵,只够一个人吃。

后来,后羿选择把不死药留给嫦娥。嫦娥不忿后羿花心,服下不死药果然飞升天界。但因为后羿还是待罪之身,嫦娥也不能回到天庭,只能呆在偏远的月宫。

至于后羿,他继续留在人间,后来又与许多人神传出绯闻。老婆走了,留下他一人,多自在。

在秦汉时期的古书中,对后羿还多有批评,到了后来,大家就只记得后羿射日的大功,却把他在人间风流快活的事情忘记。嫦娥也渐渐被一些道学家们打造成了抛弃丈夫,爱慕虚荣的女性。


叶之秋


要讨论嫦娥奔月的心理动机,咱们先进行下该神话的前情回顾:十个太阳一起到黄道上飙车,把大地变成了烧烤炉。下界百姓哀告啊,指责啊,都“然并卵”,太阳们说:我爸是天帝帝俊。于是,猰貐、九婴、封豨之类的怪兽也跟着出来吃人搞破坏。

帝俊派射手天神羿下去杀怪兽,羿却先拿太子党开了刀。于是,羿和妻子美女天神嫦娥一起被革除了神籍,贬谪人间。为了找补,羿去昆仑山向西王母求到了两人份的不死药。然后,嫦娥独自吃掉了全部不死药,抛下丈夫重归神籍,落户月宫。

事实上,嫦娥对大羿,有一种很强烈的怨愤情绪。这种怨愤的基础是什么?

是大羿剥夺了嫦娥原来所拥有的东西。最重要的是神籍,其次,如果我们采信大羿与洛神的婚外恋情节,还有爱情。

嫦娥的怨愤有多深?那要看嫦娥对原本拥有的东西有多珍视。

先简单说说大羿的婚外情(屈原《天问》:“帝降夷羿……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 “郎才女貌”婚姻模式的基础是爱情,一旦爱情被亵渎,带给对方的打击振聋发聩。嫦娥珍视爱情,所以她恨。嫦娥的幽怨,从得知大羿移情别恋之时起就已经生根,并逐渐发芽、壮大。

再说被革除神籍。这件事对于嫦娥的震撼,不啻于夏娃被逐出伊甸园。一般人可能认为,相爱的人能够相守就好了,何必追求永生呢?这是不理解“神籍”在嫦娥心目中占据了多么重要的地位。嫦娥是要爱情的,但嫦娥更要自由,要自我,她不愿做他人的附庸。

她对自己有着明晰的定位,她要一份独特的存在感。我们不知道嫦娥在下凡以前做过什么工作(主某某之神),至少,“一个天神”是她自我认同的身份,是过往千万年来她对自己的定位。现在,受大羿的连累,她丧失了这个身份,她在神界再也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她又不愿意融入下界的生活……身份焦虑引发了她更深的怨愤。

所以大羿去昆仑山,与其视为挽回爱情之旅,毋宁视为赎罪之旅。

他的“罪”是他弄丢了嫦娥作为一个天神的权利。我们看到,在神界那个波诡云谲的过渡时代,男女神之间的权杖交接刚发生不久,女神还远不是男神的附庸,不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那一套。丈夫弄丢了妻子的重要东西,双方都不认为可以算了拉倒,肇事者一定要赔,要找补,否则性别的天平就会倾斜,男神好不容易取得的一点优势地位就会在瞬间丧失。

所以,不是爱情,而是抚镇怀柔之类更具现实意义、更加刺刀见红的因素,才是驱使大羿踏上艰险的求药之路的最大内驱力。

药取回来,嫦娥的怨愤消失了吗?没有。换了别的女神,可能就翻篇儿了,但嫦娥不是别人,她是特立独行的。就算没有洛神这档子事,她想重归神界、彰显自我独特性的愿望,也远远强于保住爱情。

从来没有一个女神像嫦娥这样任性,可以为了自我实现抛弃一切。

我们文化后来所盛赞的,都是与她截然相反的例子—为了爱情,毅然抛弃身份显赫、膏润优渥的旧我,比如七仙女,比如织女。

说到这里,你还认为嫦娥是在“偷”药吗?我想,嫦娥自己一定不这么看。她是在光明正大地“拿”回自己的东西。她不是出于好奇拿自己当小白鼠试验药物剂量,也不是吃货吃滑了嘴搂不住咀嚼冲动,相反,很有可能,她就是故意的!一人份的灵药吃了可以“不死”,但“不死”距离她的目标还差一半。只有吃掉全部两人份的灵药,她才能正本清源、重归神谱。

她不是没有挣扎过,药拿回来多久,她就思想斗争了多久。背叛的机会完全是大羿自己送上门的,嫦娥唯一做的,就是听从了内心的召唤。

嫦娥吃药后飞向月宫,与其说是她在惊惧悔怕之后的自我放逐,不如认为她一开始就做出了这样的自主选择。她知道她所做的事不可能得到众神的理解,所以,抢在被嘲笑被批判之前,她先自绝于神界。

所以我才说,嫦娥的孤独,是一种彻底的大孤独,有一种为了强调自我存在的独特性而不惜与一切反目的决绝。嫦娥的选择,是这个孤傲的女神在女神末世时代的一种姿态,惊心动魄,值得大悲悯。

跳出文本来看这个故事。嫦娥的前身是常羲,是东夷族的月亮女神,嫦娥神格的失落,真实的背景恐怕是女权和族源的双重失落。经由原始仙话的搭救,东夷大女神常羲转世为嫦娥,并通过服药飞升重归月宫,这一流变过程其实可以被解读为:在数千年的传承过程中,一个女神怎样被剥夺了最初的文化位置,又怎样不顾一切奔向自己的宿命。


未名湖是个海洋历史


嫦娥,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之一帝喾的女儿,美貌非凡,本称姮娥。因西汉时为避汉文帝刘恒的忌讳而改称嫦娥。据《淮南子·览冥训》记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奔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在东汉之前,无任何资料显示嫦娥与羿是夫妻关系,直到高诱注解《淮南子》才指出嫦娥是后羿之妻。后来,道教在其神话中将嫦娥与月神太阴星君合并为一人。道教以月为阴之精,尊称为“上清月府黄华素曜元精圣后太阴皇君”,又称“月宫黄华素曜元精圣后太阴元君”或称“太阴元君孝道明王灵宝净明黄素天尊”,作女神像。俗称“太阴星君”,又称月光娘娘、太阴星主、月姑等。

东汉“月神”画像砖 四川博物院藏

据《淮南子·外八篇》记载:“昔者,羿狩猎山中,遇姮娥于月桂树下。遂以月桂为证,成天作之合。”“羿闻娥奔月而去,痛不欲生。月母感念其诚,允娥于月圆之日与羿会于月桂之下。”唐代诗人李白《把酒问月》中“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说的就是嫦娥与白兔共栖于月中。此外,唐代已出现了吴刚伐桂之说。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曰:“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唐 菱花形月宫铜镜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至此,月亮已成为神仙境界,其已有嫦娥、吴刚、白兔和桂树等诸多元素。“月宫”也由此成为了古代器物上常见的纹饰题材,尤在唐代铜镜纹饰中最为常见。据现存唐代“月宫镜”的形状,可将其分为圆形、八瓣葵花形和八瓣菱花形三大类。根据纹饰中的各元素组合关系及各元素所处位置,又可分为多种。其中以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一面直径19厘米的唐代菱花形月宫铜镜较为多见,图案表现的是一株枝繁叶茂的桂树、飞升向上的嫦娥,握杵捣药的兔子和跳跃的蟾蜍,其间饰以流云。

明隆庆 青花嫦娥玉兔图八角盘 广东省博物馆藏

“月宫”题材在明代仍有表现,如广东省博物馆收藏有一件明隆庆款青花嫦娥玉兔图八角盘,其高3.6、口径13.1、底径7.8厘米。盘的口、腹、底均作八角形。口沿稍外折,口沿和足外壁均画双弦纹,外壁每方画相间的折枝花和如意头纹。内沿画弦纹和如意头边饰,内底画嫦娥与玉兔。足心青花方框内书“隆庆年制”楷书款。此盘的制造年代与小说《西游记》的创作及成书时间较近,可以反映小说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所处的民俗文化、民间传说等背景信息。而这些内容又是小说第九十五回故事中嫦娥(太阴星君)和玉兔形象的直接来源。


收藏家杂志


射日的英雄羿,在射落天上的九日、杀死沙面地上的猛兽妖魔之后,为求取不死之药,朝西北昆仑山的方向行进。到了昆仑山之后,他见到了西王母,西王母长着老虎的牙齿,豹子的尾巴,佩戴五行玉器,每当晨昏之时,立于山头,狂撕吼叫。她的身边有三只青鸟,专为西王母取食。



西王母知道羿的来意,为了奖励这位功勋卓著的英雄,西王母立刻取出不死药慨然相赠。羿拿到仙药之后,高高兴兴地回到家中,他有一个妻子名叫嫦娥,二人十分恩爱,无话不说。羿把仙药的事告诉了妻子,嫦娥听说吃了仙药就可以羽化登仙,长生不老,她就背着自己的丈夫,偷吃了西王母的药,果然奇迹发生了,嫦娥觉得身子越来越轻,最后双脚离地不由自主的飘出窗户,冉冉上升。飘到半空的时候,嫦娥想起现在背弃了丈夫,一定会被天上的诸神责备和嘲笑,不如飘到月亮上去,在月宫暂且存身,可是等她到了月宫才发现那里十分冷清,空无一人,她在漫漫长夜中品尝着孤独和悔恨的滋味。



唐代李世隐的《嫦娥》一诗: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意思是用云母制成的屏风在烛光下伸展出一条幽深暗淡的影子,长河逐渐倾斜,启明星也下沉,广寒宫的嫦娥啊,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仙药,如今落的处于碧海青天之中而夜夜心寒。



每年的八月十五中秋节,是合家团圆,燃灯赏月的日子。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中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他们登楼揽月、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团圆的十五明月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宋代文豪苏轼,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水调歌头》,借月之圆缺喻人之离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回望五千年


通 知

请群里的女同志,准备好近期一张彩照,身份证复印件,学历复印件,个人简历,送到国家航天局,据可靠消息,为庆祝中秋节,要招聘嫦娥!(自己带兔子)

2018.9.24



后羿从一个老道人那里得到了长生不老药,但是不愿意自己一个人升天,所以后羿把长生不老药给了他的妻子嫦娥。后羿的徒弟篷蒙,一心想偷吃,好自己飞升成仙,所以趁着后羿带着徒弟们出去打猎,闯进嫦娥的住所逼迫嫦娥交出药,嫦娥没办法,仓促间自己把药吃了。结果,她身轻如燕,飘出了窗口,飞上了云霄,但是因为她舍不得自己的丈夫,所以她选择了离地球最近的月亮停下来。


Freya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vname": "214\\u5ae6\\u5a25\\u4e3a\\u4ec0\\u4e48\\u4f1a\\u5954\\u6708\\u5462.mp4\

何昆峰


古代传说后羿的妻子嫦娥因为后羿射下了9个太阳,西王母慷慨的赐予后羿长生不老药。后羿交给嫦娥保管,但是后羿的徒弟蓬蒙逼迫嫦娥交出长生不老药。嫦娥情急之下自己吞了仙药,便飞上了天,当时正好是八月十五,因为舍不得后羿,所以就留在了距离地球最近的月球。长期居住广寒宫。


MR大午二逼少年


这个问题首先肯定的说,嫦娥没有想奔月,也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奔月。这是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从商代就有了。尽管传说不尽相同,但做为一个悲情故事还是一致的。嫦娥吃了西王母的常生不老药(有偷吃说和抢吃说)不由自主的飞了起来,因为月亮离地最近,就去了月亮,从此天地相隔,与她的丈夫后羿也无法团圆,只能在每月十五这天,月亮最清最圆的时候遥遥呼应,寄托思念,也就成了人们企盼团圆的节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