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关于天岳门的对联质疑》的一些不同看法

对《关于天岳门的对联质疑》的一些不同看法

本人曾参加过“五岳之外有天岳”的征句活动,并获得最高人气奖。年前,我通过平江亲戚获得一个微信帖,题目 是《关于天岳门的对联质疑》,未署作者姓名。看毕,对作 者的家国情怀,以及其对楹联知识的正面理解,很是敬佩。

对《关于天岳门的对联质疑》的一些不同看法

本人也是诗联爱好者,关键还是“平江女婿”,也曾去 过两次天岳幕阜山,所以便情不自禁地有一种参与讨论的冲 动。前段时间疫情严重,没有心情,现在终于可静下心来发 表一点个人见解。就事论事,不针对任何人。如有不妥,但 请读者理谅,并贻笑大方。

对《关于天岳门的对联质疑》的一些不同看法

首先得承认,从严格的对联角度,此联确实受不起平仄 等规范性考量。不过,征集方在对全国范围发起征集活动时, 便特意说明了是“征句活动”。这里的句,其实指的就是对 偶句。对偶句也是对联的一种,但对偶句的严格程度不如对 联,真正的对联要求对仗(对联从修辞技巧来分类,可分为 对偶联、修辞联、技巧联等)。对仗一般在写作律诗时必须 用到,律诗的颔联与颈联,在对偶基础上,还必须做到上下 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 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但对偶句却没 有这么严格,只要求两个对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 相同,意思相关”就可以了;关于平仄,也可以不讲究。有争议的这一联,就是对偶句,不能用对联中严格的对仗标准 来要求它。

对《关于天岳门的对联质疑》的一些不同看法

其实,在诸多的古今名联中,好多都不是真正对仗意义 上的工整对联,只是对偶句而已。譬如著名的岳阳楼门联: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就是对偶句;还有著名的岳 麓书院的:“惟楚有才,于斯为盛”一联,更是连“仄进平 收”的规则都没有讲究的对偶句,上下联的平仄完全反过来 了。无论这二幅联出自何处,但它终究是以对联的身份出现 在人们的视野,而且属于古今名联。以对偶句作为楹联的例 子太多,不胜枚举。包括本景点所运用的清代平江才子李次 青的:“天子三经地,皇帝九谒门”一联,也存在平仄问题 (上联的“子”字与下联的“帝”字同为仄声,同一句中的 “帝”字与“谒”字的平仄也冲突了,同为仄声,应该一平 一仄),但我们都认为这一副气势十足的好联。所以说,平 仄的讲究,不是判别对联好坏的标准,但如果连对偶的要求 都做不到,那就不能说是对联了。真正工整的对联,还是严 格执行平仄规矩为好。

对《关于天岳门的对联质疑》的一些不同看法

为什么想到用“五岳之外有天岳”一句作为出句呢?据 笔者了解:第一,它源于2015 年 8 月 21 日《中国旅游报》 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标题——《五岳之外有天岳》。第二,作 为景点,此语作为出句,让游客或关注者特别容易记住,朗 朗上口,是一句不错的广告语;打造景点,要让景点运营下去,商业价值的考量当然至关重要。第三,正因为天岳与五 岳实质上没有多大关联,显得不可同日而语,但借用五岳的 现有名气,还是很有必要的。我们不比山势、山形、山高, 但可以比历史、比传说、比文化、比渊源。这里有一个“外” 字值得重点理解,“外”字在这里要作为名词理解,即:在 “五岳之外”作主语,“有”作谓语,“天岳”作宾语的情 况下,“外”作“以前”解释,意即:在五岳之前就有了一 个天岳。“外”作名词时,有多种解释,“以前”是解释其 一。当然这种说法,我们不好大张旗鼓的宣传,毕竟“五岳” 已深入人心,我们作为后来打造者,就屈尊老六吧,或许, “天外有天,岳上尊岳”可能是出联者的原意,更能彰显其 霸气侧漏、大气磅礴。一言以蔽之,只要让人记住,这就够 了。

对《关于天岳门的对联质疑》的一些不同看法

关于“六亲其尊为母亲”一句为何被评为特等奖,它到 底好在哪?到底是不是阴阳不和或阴盛阳衰?到底会不会 因过分尊母而引起贬父、贬祖、贬兄、贬弟之嫌疑?本人不 正面评说,只阐述一下观点。

其实,关于六亲的理解,没有标准的答案,六亲到底包 括哪些,说法不一,这个大家可以去百度“六亲”一词。但 我认为不论是哪一种说法,把母亲算在六亲之列,谁也不会 有异议吧?它不会贬低父亲的地位,也不会贬低祖父的地 位,因为父亲也有母亲,祖父也有母亲。“祖国啊!母亲。”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感叹语,没有谁说:“祖国啊!父亲。” 吧?母亲是温暖、是胸怀,是孕育情感的来源,所以我们十 分理解把“天岳幕阜山”打造成“中国母亲山”的初衷。

“天岳幕阜山”是传说中伏羲与女娲的婚居地,可以说 是华夏民族的发源地,女娲是华夏民族公认的第一位母亲, 伏羲也是华夏民族公认的第一个父亲,那是不是可以把天岳 幕阜山打造成“中国父亲山”呢?我认为不妥,一是不中听, 没有亲切感、温暖感。二是不符合“论资排辈”的习惯传统, 为什么这么说呢?对此,我写一首诗来概括:

鸿蒙传种实伤神,

兄妹含羞播血亲。

幕阜山中开四季,

华胥母体是基因。

对《关于天岳门的对联质疑》的一些不同看法

伏羲与女娲的母亲是华胥氏,而他们的父亲是谁呢?据 传说是一个“脚印”----一个雷神的脚印。而雷神有很多, 也不知道是哪一个雷神的脚印就让当时的华胥姑娘怀孕而 生下伏羲与女娲了,也就是说,父亲是谁,是无法考证的了。 但他们的母亲是华胥氏,而华胥氏就是华夏民族的最早部落 的首领,这在传说中是铁板钉钉之事实。在人类父亲的父亲 无法确认的情况下,我们要最最敬奉的人到底是母亲,还是 父亲呢?答案呼之欲出。所以按照“论资排辈”,人类首先 要敬的,首当其冲的就是母亲。还有一个历史和一个传说值得提醒:

1、母系社会可是早于父系社会的。

2、女娲是创造 人类的始祖,她没有与任何人结婚,而是对照自己的模样, 拿黄泥捏造泥人,并创造万物。而且,在危机关头,女娲炼 石补天,保护了人类。从传说版本的综合性归纳,人们一般 把女娲视为人类始祖。因此,女娲作为最尊敬的母亲,是不 是更加无可争议了?

对《关于天岳门的对联质疑》的一些不同看法

总之,尊重母亲,并不是就不尊重其他五亲,这里只是 为打造风景特色所需,体现了一层“最尊敬”的意向而已。 从景区打造主旨,以及从历史传说角度出发,在委托了中国 楹联学会主持的情况下,评选出的这一联,应该不存在逻辑 推理上的问题,也不存在有悖伦理和有悖于传统文化的问 题。我们应该对征句单位和把关单位,有一个基本的信任, 他们不会那么不堪,应当具备必要的专业水准。(作者:周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