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默默無聞到考入清華,高考698分學霸自述:學好理綜,3個關鍵

他叫王星淇,是同學眼中的"理綜翻譯家"、"理科學霸"

!之所以被同學們這樣稱呼,是因為再困難的題目經過他的一番講解之後,都會變得特別簡單。

提及王星淇同學,周圍小夥伴們都忍不住豎起大拇指,因為他除了學習好以外,自強不息的精神也甚是值得大家學習。

據悉,王星淇在3歲的時候,因為聽力受損的原因,便只能藉助助聽器來完成日常生活和學業。

即便如此,他在學習過程中絲毫不放棄對知識的渴求。平常學習時,他善於動腦、勤于思考,最終憑藉689(其中理綜278分)的高分被清華大華錄取,圓了自己的清華夢。

當被問及學好理綜的秘訣時,他強調了單科學習的重要性。至於怎樣提高單科成績,他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從默默無聞到考入清華,高考698分學霸自述:學好理綜,3個關鍵

一、物理

1.學會藉助答案的力量。

荀子在《勸學》這篇文章中曾說過:"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這句話從側面說明了工具對於成功的重要性,同樣的,在學習生活中,"課後答案、試卷答案"也具有類似的作用。

然而同學們在使用答案的時候,經常會犯兩種致命性錯誤,一是照著答案寫結果,二是太過於自以為是,從來不去翻看答案。

王星淇卻總能很好地藉助答案的力量。做題時,他會先按照自己的思路把步驟寫下來,當發現思路受阻時,才去翻看答案。看完以後,他還會用紅筆把受阻步驟寫下來,並在旁邊標明自己的感悟,便於日後理解。

2.深刻理解物理概念,並靈活運用類比法。

王星淇認為"類比推理法"對學生學好物理非常重要。

以"電場強度"和"電勢"為例,很多同學在做題過程中,往往會把它們混為一談,不能理解彼此的區別在哪裡。

其實,類比法便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比如,可以把"電場強度"比做"力",進而把物體受到的"電場強度"類比為"物體在山上受到的重力分力";而"電勢"可以被類比為"能量",進而理解為"重力勢能"的概念。

這樣問題不就迎刃而解了嗎?

從默默無聞到考入清華,高考698分學霸自述:學好理綜,3個關鍵

二、化學

1.注重題型積累,多與生活實際相聯繫。

化學與其他學科相比,有一個非常鮮明的特點――題型中會牽扯到很多"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問題,即與生活實際聯繫比較大。

比如,類似於這樣一道題――"烹飪魚時,總會加一些料酒進行去腥提香",仔細思考的話,便不難發現它用到了"異味物質溶於醇類易揮發"的原理。

針對於此,王星淇在做此類題目時,會經常聯繫生活實際。因為這樣做往往能把晦澀難懂的化學問題轉化為簡單的生活應用問題。

此外,他還會把類似的題目整理下來(比如把它們統一整理到錯題本上),從而方便考前複習。

恰如魯迅所言:"無論什麼事,如果不斷收集材料,積之十年,總可成一學者。"

2."文言文"題型不容小覷

很多化學選擇題和材料題中都會涉及到一些"文言用語",比如"重晶石"(硫酸鋇BaSO4)、"漉"(過濾)、"飛"(昇華)……

在王星淇看來,這類題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為要是搞不懂其中的意思,它們就會成為自己的短板,畢竟一道選擇題就6分,一道大題流程題也在10分左右。

所以,王星淇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會高度重視此類題目,併為他們整理一個專欄,並不斷補充相關知識點,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從默默無聞到考入清華,高考698分學霸自述:學好理綜,3個關鍵

三、生物

生物有別於其他兩科的最大特點便是:它的知識點比較多,一節內容中往往隱藏著諸多細小的知識點,若稍加不注意便很容易被忽視掉。

對此,王星淇提供了兩種學習方法:

一是多多翻看課本和筆記。最好在每次模考前都能將幾本生物課本翻看一下,最好平時也拿出一定的時間來朗讀課本。

二是看完課本內容以後,要及時做題。

目的也很簡單,一是為了加深印象,重新發掘新的知識點;二是做到知識鏈、知識網的連亙性,不輕易打破生物這門學科的複習節奏。

大概"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說的就是如此了吧!

總之,學好理綜並沒有那麼困難,只要掌握了科學、正確的學習方法,成功闖過"高考"這道關卡也是早晚的事情!

本文由@學霸學習方法原創首發,未經允許不得轉發。

更多學霸學習方法、故事,點擊我的頭像免費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